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691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月日课时教案.docx

年月日课时教案

第七单元年月日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要学习年、月、日;认识星期;24时计时法。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有很多经验,所以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说一说”,意图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1、认识年、月、日

2、认识平年和闰年

3、认识24时计时法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

●认识钟表

二年级下

●认识时、分、秒

●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

●认识平年、闰年

●认识24时计时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

3、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计时法。

4、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24时记时法。

难点:

1、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五、单元教学建议

1.在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年、月、日的知识

  学生对于年、月、日并不陌生,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

所以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说一说”,意图是鼓励学生交流已有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然后,安排了观察年历的活动,希望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目的是变常识性的知识介绍为学生探索规律的载体。

  2、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组织学生回顾和整理已有的知识。

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

实际上,先教什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决策。

如果这一决策是依据学生评价的结果做出的,几乎可以肯定是较好的。

教师要决定教什么,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在一学期或一单元开始时先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教师可能就要思考,如果还是“一厢情愿”地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

能否根据学生的基础,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去感悟、去体验新的知识。

六、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

1、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会判断平年和闰年,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信息。

2、能根据日历进行在关日期的简单推算。

3、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可以不列出算式)

七、单元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认识年、月、日

2课时

看日历、

1课时

猜生日

1课时

一天的时间

2课时

时间与数学

(一)

1课时

时间与数学

(二)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二)

2课时

 

第七单元年、月、日课时教案

主备人

李莉

审稿人

李莉贺晓明

所用教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认识年、月、日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年历、月历

学具准备

年历、月历

程序

教学活动

补充教案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了解学情,确定教学七点:

1、围绕下列问题,在小组内与同伴说一说。

(1)今天是几月几日?

(2)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3)一年有几个月?

(4)一年有多少天?

2、教师组织学生重点对问题(3)、(4)进行交流。

3、让学生说一说: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

二、探索研究,获取新知。

1、学生根据教材附页中的年里,独立完成下面的作业。

月份

合计天数

2、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并讨论:

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3、组织全班交流,认识大月和小月。

(1)1;3;5;7;8;10;12月都有31天。

(2)4;6;9;11月都有30天。

(3)2月份不确定,有28天,也有29天。

提问:

有31天的月份叫什么?

有30天的月份叫什么?

4、交流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1)7月、8月十大月,之前的月份单月十大月,双月(除2月外)是小月。

之后双月是大月,单月是小月。

(2)用拳头来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3)民间的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5、探索2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认识平年和闰年。

(1)独立的把附页中1997——2004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内: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二月

2、与同伴说一说,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知识老人说的话和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知道: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反馈

巩固

三、理解运用:

1、第一题、第二题。

让学生先说结果,再说一说判断方法。

2、第三题。

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全课总结

了解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年,那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板书

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小月

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

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教学

反思

 

 

第七单元年、月、日课时教案

主备人

李莉

审稿人

李莉贺晓明

所用教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练习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程序

教学活动

补充教案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活动一、(投影出示):

填一填

(1)一年有()个月,大月每月是()天,是()、()、()、()、()、()、()。

小月每月是()天,是()、()、()、()。

(2)闰年2月份有()天,平年2月份有()天。

(3)在1990、1996、1900、1998、2000年中,是闰年的有()。

(4)1998年一共有()天,2004年一共有()天。

(5)一年有()个季度,每()个月是1个季度。

()是第一季度、()是第二季度、()是第三季度、()是第四季度。

(6)半年是()个月。

(7)26个月是()年()个月。

(8)18天是()个星期()天。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

活动二、(投影出示):

数学诊所

(1)每年都有365天。

()

(2)2100年是闰年。

()

(3笑笑说:

“我是1994年5月29日出生的,到2003年5月29日我已经9岁了”()

(4)2004年的2月是29天。

()

(5)每个月只能过4个星期天。

()

(6)2003年和2004年的7月都是31天。

()

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给同伴说一说。

反馈

巩固

活动三、判断下面几个年份,哪些是平年,归些是闰年?

1840年(英国侵占我香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举行)

4、数学与生活

食品加工厂下半年节约用电270度,平均每个月节约多少度电?

学生先独立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

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教学

反思

 

 

第七单元年、月、日课时教案

主备人

李莉

审稿人

李莉贺晓明

所用教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看日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能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难点

会看日历,能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谈话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今年的日历

学具准备

今年的日历

程序

教学活动

补充教案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

关于日历上的知识你知道什么?

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一、活动一:

说一说:

提出问题:

看今年本月的日历,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重点关注学生对星期的了解。

二、活动二:

找一找。

出示问题:

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1)教师节是月日,星期。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月日,星期。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月日,星期。

(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1、让学生先独立在日历里找一找。

2、与同伴说一说,各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全班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三、活动三

1、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要节日?

2、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反馈

巩固

学习应用,拓展知识:

1、独立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   年,我已经    岁了。

2、调查你家人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全课总结

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板书

设计

看日历

教师节:

9月10日星期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7月1日,星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1日,星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

教学

反思

 

第七单元年、月、日课时教案

主备人

李莉

审稿人

李莉贺晓明

所用教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

猜生日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活动,学会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难点

推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