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677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3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 全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

目录

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2)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

课题1空气

(2)

课题2氧气

(1)

课题2氧气

(2)

课题3制取氧气

(1)

课题3制取氧气

(2)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的组成

课题2分子和原子

课题3水的净化

课题4爱护水资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原子的构成

*课题2元素

*课题3离子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1)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2)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2)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2燃料和热量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附:

带”*”号的有课件

 

绪言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化学?

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

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

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

4.怎样学化学?

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

5.填空:

物质是由     构成的,  的破裂和   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

碳:

C氧气:

O2二氧化碳:

CO2铁:

Fe水:

H2O过氧化氢:

H2O2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

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

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原子、分子论:

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元素周期律(表):

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

.纳米技术:

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绿色化学:

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物质的运动规律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

B、

C、

D、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B.1000多种C.30多种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

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

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钙Ca钠Na

镁Mg铝Al锌Zn铁Fe

学习研讨: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1:

水加热

实验2:

胆矾研碎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物理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

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物质成分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

实验4:

石灰石+盐酸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

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

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

1、熔点2、沸点3、密度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D.自行车胎炸裂

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

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____,  (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___(填序号)。

教学反思: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

激发探究的情趣。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化学实验的途径是:

实验探究--→实验现象--→记录现象。

数据和结果--→科学分析--→得出结论。

3.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