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650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 20页.docx

参加采访word范文模板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参加采访

篇一:

什么是采访

一、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一)采访的由来

“采访”这一词,早在我国一千五百多年的古书上就开始使用了。

顾名思义,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采集,二是访问。

在古代,主要是指朝廷内的史官,搜集历史资料、各类情报所进行的活动。

到了近代,随着报纸的出现,许多报馆有了专职的记者,“采访”一词才成为新闻工作的专门术语。

我们现在所说的“采访”,就是指导新闻记者为了采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工作。

(二)采访的特点

弄清了“采访”的确切含义,我们来概括“采访”的几个特点:

1、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如果把写新闻的过程比作工厂的生产过程,那么,记者就好比是工厂的采购员,要到社会上去“采购”大量优质的“原材料”——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写作,才能制造出“产品”——新闻稿。

很显然,正如没有“采购”就没有产品的道理一样,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写作的依据,就不能完成新闻稿,所以,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采访是起点,是第一位的,它是写好新闻稿的前提和基础。

2、采访有时间的限制

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所以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截稿时间之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任务。

如果拖到截稿时间之后,早已时过境迁,大家都知道的事就不能再叫“新闻”,辛辛苦苦写好的新闻稿,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纸,实在可惜。

因此,记者采访要树立时间观念,要求自己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思维敏捷、行动迅速,争分夺秒地抢发新闻稿件。

3、采访有明确的目的

采访是记者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那么它与其他调查研究工作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于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调查研究,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同学们做科学实验,写实验报告,也是一种调查研究,这是为了发现科学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而记者采访所做的调查研究,则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向社会传播信息。

所以,记者采访,是围绕新闻报道的中心,去采集材料,对有关人员进行访问,它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三)采访的方法

采访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好了这些方法,你就可以根据报道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方法,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下面,主要介绍六种方法:

1、“一对一”式采访

“一对一”式采访,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记者同一个被采访人之间的单独交谈,这种交谈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不用见面,比如打电话、写信、发传真。

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了,“一对一”式采访又多了一个新途径——对你要访问的对象上网采访。

2、“一对多”式采访

上面讲到的是“一对一”式采访,现在,告诉你一种一个记者采访多个对象的“一对多”式采访,也就是开座谈会。

如果需要采访的人数比较多(一般5个以上),那么就可以开座谈会,这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

开座谈会时,记者把这些采访对象召集起来,提出采访的问题;采访对象根据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谈出各自的看法和认识。

这样,记者就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此时,记者就好比主持人,应该不断活跃会议的气氛,启发大家说出真实想法;同时,还要善于把握会议的主题,不要让发言离题太远。

总之,开座谈会也是一种很常用的采访方式,它的好处在于:

(1)开会时间不长就能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

(2)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比较放松,气氛容易融洽、和谐;

(3)有利于采访对象之间互相补充,可当场验证材料是否真实。

3、“多对一”式采访

在小记者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五六个小记者共同采访一个人,这就是“多对一”式采访,即通常所说的集体采访。

这就好比一次“集团作战”,应该有统一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报道思想。

因此,用这种方法采访,应首先确定报道思想,再拟订采访提纲,从不同角度,精心准备要提出的问题。

采访时,记者们都要围绕着统一的提纲,有顺序、有主次地提问,注意不要重复提问,也不要漏下哪个问题。

“多对一”式采访,对小记者来说比较适合,它的好处就是:

(1)几个同学一起采访,有利于克服采访时的紧张情绪,可以使气氛轻松愉快;

(2)有利于相互补充提问,补充笔记,获得真实全面的材料。

4、通过参加会议采访

参加会议与上面讲的开座谈会不一样。

开座谈会,记者是作为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而参加会议呢,记者就成了被邀请开会的人出现,两种情况正好相反。

在学校,小记者可以利用参加会议的方式报道的新闻很多,如:

全校集会、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还可以参加家长会、年级会,以至校长办公会。

只要符合报道的需要,并征得会议主持人的同意,都可以参加。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

(1)身临其境,有直接的感受,新闻报道比较真实、可靠;

(2)在会议上可以发现大量的新闻线索,报道出更多的新闻。

5、用眼睛采访

上面介绍了四种采访方法,都侧重于用耳朵听;现在要告诉你一种侧重于用眼睛的采访方法——眼睛采访。

“新闻”这一词很有意思,有个“闻”字,就是要记者多听新鲜事儿,才能有新闻。

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新鲜事听了一百遍,还不如记者真正到现场见一见。

所以,记者写新闻多听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深入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

6、通过问卷调查采访

以上介绍的采访方法有的侧重听,有的侧重看,下面有一种方法很奇妙,它既可以不用听,也可以不用看,只要你会计算、分析就能完成,这种方法就叫问卷调查。

在学校,电视台、广播台、校刊、班报、队报的小记者们有时要搞一些涉及人数较多的专题调查。

小记者们可以根据调查题目,设计一个问卷,提出几个问题;把这个问卷发给所要调查的同学,请他们写上自己的答案;再由小记者们收回问卷,进行统一计算、分析,就可以一下子搜集到好多有价值的材料,写出好新闻来。

所以,问卷调查是一种很有效的采访方法,它的好处在于:

(1)适合涉及面很大的采访报道;

(2)新闻材料搜集起来又快又多;

(3)有数据的统计,新闻报道比较准确、全面。

以上介绍的六种主要采访方法,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根据采访主题、对象和范围,选用适用的一种或几种。

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采访,搜集来的材料,有一点最为重要,想一想是什么呢?

对了,就两个字——真实。

二、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一)明确报道思想

1、报道的思想性很重要

电视、报刊是办给人看的,广播是播给人听的,只有当我们看了、听了,所发布的新闻才能真正起到传播信息、用新闻事实教育人的作用。

比如,一篇写“十佳少年”先进事迹的新闻,用一个个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十佳少年们”刻苦勤奋、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公而忘私、乐于奉献的优秀品德,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榜样。

看了这篇报道,我们就知道怎样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这篇新闻报道就起到了用事实教育人的作用。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到过,为什么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能发挥这样大的作用,仿佛产生了什么“魔力”,使我们不自觉地接受它的影响,甚至改变了自己以往的想法。

这就是因为这篇新闻报道有着明确的报道思想。

正如我们学习语文课,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一样,每篇新闻报道也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新闻学里就称为“报道思想”。

简单说,“报道思想”就是新闻报道的目的。

这下我们就知道了,“十佳少年”的新闻,它的报道思想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看到“十佳少年”们在做人、做事等方面“佳”在哪里,先进在哪里,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我们共同进步。

2、报道思想是采访的“指南针”

在航海、地质考察、科学探险等活动中,有一种东西人们最不可缺,这就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用途就是确定方向,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如果没有它,轮船就会迷失航向,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时也会迷路。

我们的每一次采访也好像是一次“航行”。

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到处都有新鲜事、新情况、新问题,这一切就像是等待记者们去“航行”的奇妙的“新闻的大海”,有很多事值得进一步了解、采访、报道。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浩瀚的“新闻的大海”里不迷失方向呢?

这就要我们也有自己的“指南针”——报道思想。

201X年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龄前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紧急通知》,这是有关小学生们的一件大事,自然是一个很值得报道的新闻事件。

北京××小学的小记者们就很敏税地抓住了这条新闻,在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迅速组织了一次重大采访活动——访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爷爷。

他们的报道思想,就是请柳斌爷爷谈谈对“减负”的看法,以及“减负”后同学们应该怎样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这所小学的六名小记者参加了采访,柳斌爷爷认真地回答了他们的提问。

该新闻报道先后在《中国少年报》、《北京教育报·小学生专刊》等报刊发表,收到了较好的报道效果。

这次采访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就是在于采访前首先明确了报道思想。

每一名小记者都围绕报道目的而提问,如“怎样开展课外活动?

”“家长布置作业怎么办?

”等。

这样,有了目标,问题就问得深,问得透,写出的新闻稿就有份量。

相反,如果这次的报道思想,明明是请柳斌爷爷谈谈“减负”后同学们该怎么办,提问却成了“怎样做一名品学兼优的班干部”“怎样开展好邹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等,远离了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带来采访的失败。

在此看来,报道思想这一“指南针”很重要,采访时,心里应该时刻想到它。

使我们在“新闻的大海”里,保持正常航向,顺利到达彼岸。

(二)熟悉背景材料

我们知道航海必须要用指南针,确定正确的航向。

除此以外,航海还要做一个什么关键的准备呢?

对了,海图资料不可少——海水有多深?

哪儿的浪大风急?

海底哪儿有暗礁?

哪儿有浮冰?

岛屿在哪里?

有了这些资料,船员们才能对大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怎样迅速而安全地航行。

采访就像“航海”,有了自己的“指南针”——报道思想之后,“海图资料”是什么呢?

这就是采访的背景材料。

所谓背景资料,就是与所在报道的新闻相关的重要资料。

那么,与新闻相关的东西很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究竟应该如何着手准备呢?

1、要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举个例子,201X年5月,某小学的五

(1)班刘岩同学评上了区“十佳少先队员”,小明作为校广播电台的小记者,接受了采访报道任务。

明确了报道思想后,他又做了哪些准备呢?

首先就是搜集了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也就是刘岩同学的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学习成绩、班主任评语,以及他的性格、特长、爱好等。

正式采访刘岩时,刘岩看着小明手拿录音机,有些紧张,不知从何说起。

小明灵机一动,知道刘岩同学很喜欢踢足球,就和刘岩“侃”起足球来。

很快,刘岩轻松了许多,打开了“话匣子”,采访进

行得很顺利,使小明成功地完成了采访和报道任务。

从上面一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熟悉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多么重要,它能帮我们从心理上和采访对象接近,找到共同语言,使采访轻松自然地完成。

2、要收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国家政策、规章制度等

就等××小学采访柳斌爷爷的报道来说吧,“减负”的通知是新近发布的,无疑是一条重要新闻,但“减负”新闻的背后,还应该了解哪些材料呢?

这就要小记者们学会收集教育部有关的政策和规定了,也就是收集:

“减负”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为什么减负?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什么规定?

这类问题直接涉及背景材料,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背景材料就会被问出来。

其实,“减负”早在10年前就提出来了。

如果小记者事先掌握了充分的背景材料,就会很自然地发现一个问题——过去提过“减负”,现在为什么又提呢?

与过去提的区别在哪里?

这样,从新、旧事物的对比上,马上就可以找到新闻“新”在哪里,从而揭示出新闻的现实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再向柳斌爷爷采访,是不是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些,写出更有深度的报道呢?

古人有这样一句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就是说,不论做任何事情,事无都要有计划、有准备,心中有数,实际上就是进一步明确报道思想,为采访的成功打好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