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247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1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docx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阅读汇编

山的呼唤

琼瑶

①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②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③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

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

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

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

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

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

我一直是个爱作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④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

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

一座山!

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

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⑤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

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

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⑥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⑦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

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⑧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

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

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

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

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

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⑨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

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

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

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

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

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

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

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

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

⑩“来吧!

来吧!

来吧!

来上一座山。

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

来吧!

来吧!

来吧!

这就是那山的呼唤。

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

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1970.5.17.)

19.作者为什么说“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

(4分)

答:

20.分别说明第⑧段和第⑨段主要的写景角度和景物的主要特征。

(6分)

答:

⑴第⑧段

⑵第⑨段

21.文章先后写了两座山,中间是如何过渡的?

在写法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

答:

22.选出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4分)

A.文中包含了作者对登“山”的切身体会,也融注了启迪人生的哲理,但并未在这方

面作过多发挥,只是点到为止。

B.本文描写景物,绘形绘声绘色,并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形象生动。

C.琼瑶虽是女性作家,但本文中却不乏阳刚之气,无论写山,写水,还是写云,写树,都显得遒劲有力,大气磅礴。

D.文中写到了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这些景物汇成了魂牵梦绕,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乡愁。

E.本文内容上逐层深入,结构上前后呼应。

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参考答案:

19、①因为现在终于登上了一座高山,实现了童稚的梦,令人喜悦,令人沉迷,心理上得到了慰藉,所以感到踏实。

(4分)

20、①主要通过视觉写白天之景,景物的主要特征是多变与神奇。

②主要通过听觉写夜晚之景,景物的主要特征是朦胧与喧嚣(或:

并不宁静)(6分)。

21、前面写回忆中故乡的山,用的是虚笔;后面写现实中的山,用的是实笔。

童年时期故乡的山酝酿了我最初的梦,对那座山的怀念推动着我写作,在众多以山为背景的作品中,最能曲尽对山的感觉的是《幸运草》,文章借《幸运草》的拍摄巧妙地过渡到下文(4分)。

22、A、B(C项本文不属“阳刚”,而属“柔美”,并显得委婉含蓄;D项文中未表现“理还乱”的缕缕乡愁;E项内容上没有“逐步深入”)。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家是地球的中心(谭延桐)

“回家多好呵!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1907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

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

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

他太想家了。

当他3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已是疲惫不堪了。

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座椅中,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

他终于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

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

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

他在野外徘徊,泪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的人问他:

你这位先生呵,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

他感慨万端地说:

家?

我有家吗?

我的家在哪里呢?

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吗?

……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样,我也怔住了。

是呵,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

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0”的时候呢?

……真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

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

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或其他地方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于算是轮到他们了……票终于拿到手了!

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

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再挤,也挤不掉他们的结实的渴望。

哪怕是单腿站着……对,只要车上能够容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于家的拥抱……在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啊!

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切啊!

回到家里去!

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间反复地播放着:

回到家里去!

回到家里去!

回到家里去!

……我理解了他们!

我理解了……家。

啊,家……究竟又是什么呢?

1995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家》的小诗……

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

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

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

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

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

多美好的事情啊。

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

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要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

19.这篇散文开篇就引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临终时说的“回家多好啊!

”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20.第四段中,那位拥有漂亮房子的阔人为什么发出了“我的家在哪里”的慨叹呢?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21.联系全文看,请你概括对“家”的认识。

(6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篇以“家”为话题的叙事散文,所选事例范围广泛。

另外,本文由于在结构上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过渡语段,显得很严谨。

B.本文语言通俗活泼又朴实平易,在这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深刻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家”的含义,可谓言近而旨远。

C.本文用例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实际上每个例子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在从不同角度阐明主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本文举詹姆斯的例子,意在说明叶落归根的思想观念不仅中国人有,美国人也有,因而叶落归根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人类共有的情感。

E.本文引台湾小女孩那首充满童趣、题为《家》的小诗,其作用在于表明台湾回归祖国大家庭是包括儿童在内的台湾同胞的渴盼。

参考答案:

19、直奔文章主旨(揭示主旨或反映主旨),强调“家”在人们情感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20、对财富单一而过度的追求,使得亲情变得疏远(1分)伊精神家园逐渐丧失(1分),因而产生了情感迷惘。

(2分)

21、家是亲情所在,幸福之源;(2分)家是心灵的归宿和精神支柱;(2分)对家的向往和依归是跨越时空的。

(2分)

22、BC(A项错在“叙事散文”的表述,应为“抒情散文”;D项错在叶落归根的相差表述,文章举詹姆斯的例子是要说明“再了不起的荣誉也代替不了家”;E项错在“台湾回归”的相差表述,引小女孩的诗主要是从一个角度说明“家”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月,阙也张晓风

“月,阙也。

”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

为什么?

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

“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

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

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

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

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

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

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

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的世界里。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

有如十二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

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

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

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

人生在世那一刻不美好完满?

那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选自《读者》2002年第24期,略有删节)

19.作者为什么说“那解释使我着迷”?

请写出你的简要理解(4分)

答:

20.第5段中说“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请结合有关上下文,简要谈谈作者“;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的原因或理由。

(5分)

答:

21.文章结尾说: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请简要说说这些话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

(5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或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以“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所用的素材之间在内容上看似联系不大,但由于始终紧扣“月”来选材和组材,所以主题仍旧非常突出。

B.本文开篇先由古文献对月的独特解释谈起,接着宕开一笔,引出曾国藩住所的题名,紧接又引述有关中国神话传说,从而为下文阐释有关“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铺垫。

C.本文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从“天残地缺”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发现了月亮没有真正圆过的真象,并从中悟出了“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这一道理。

D.文章在主体部分引用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三则神话传说,主要是为了直接阐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

E.本文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如“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

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

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

”这些句子的抒情色彩都很浓,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参考答案

19、按一般常识,月是圆的,也用来象征团圆,可是中国古代文献却用“阙(缺)”来解释,这种看似有违常理的解释,实在耐人寻味。

20、⑴“阙(缺)”往往是事物的常态;⑵缺残(缺憾)往往蕴含着美丽。

21、世间事物乃至人生的圆满和完美总是相对的,而且常和缺憾与不如意相生相伴,因而要多一份豁达,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喜悦。

22、BEA项错在“在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应是“月缺”或是“天残地缺”;C项错在所说从“‘天残地缺'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发现了月亮没有真正圆过的真相,并从中悟出了‘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这一道理”的表述;D项主要是为了阐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的表述,应是为了说明“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诗化人生

王兆胜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

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天上的月亮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暗,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

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

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而有的人一生虽锦衣玉食,清闲无事,甚至过着寄生的生活,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

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

他们的“心”累与否。

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的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

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取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

“鹪鹩将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孔子《论语》也说: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

比如苏东坡。

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

床柱上还长了许多白蚁。

要什么没什么。

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

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了《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了《东坡志林》,考定药书,赋诗作词。

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

当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

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华,夏天挥霍;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

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

生命在自然与死亡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

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韵律的和谐的诗。

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涵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

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个体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

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

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的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

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在进行精神充电。

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他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尽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

(摘自《散文》2003年第2期海外版,有删节)

19.“诗化人生”的关键是要有一颗诗心。

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诗心”的内涵。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综观全文,作者从哪两方面说明了人生要有一颗“诗心”?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文意回答

(1)“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

如何准确地理解这个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

“当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

”请写出你从大自然得到的一点新的体悟。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展现了不同人对待生活苦难的性情和态度,但不无“阿Q精神”之嫌。

B.“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在进行精神充电。

”其中“生命充电”指从大自然吸取物质能量,“精神充电”指从大自然得到人生感悟。

C.用苏东坡被贬海南的生活为例子,生动地揭示了用诗心与挫折对抗的意义,深化了“诗化人生”的主题。

D.文中引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一句,其中“不过一枝”和“不过满腹”都表明了人生是有缺憾的,是有苦难的。

E.这篇哲理散文饱含生活的激情,生动地阐发了追求人生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富于辩证色彩。

答:

【】【】

 

参考答案:

19.【句意理解】(4分)

“诗心”指一颗快乐的心,一颗审美的心。

(快乐的、审美的各2分)

20.【内容归纳】(6分)

①从人生的客观实际说明,人生难免有缺憾(或“劳累、不顺”),要用一颗“诗心”去对待。

(3分)②从“诗心”的意义或价值说明,有了“诗心”可以与挫折对抗,有了“诗心”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通过“诗心”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

(3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点若无“从‘诗心'的意义或价值说明”这种概括性语句,则三小点答对一点得1分)

21.【内容归纳】(4分)

(1)作者认为,人生有缺憾,所以佛家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的说法有几分道理,但作者又不全同意佛家的这一看法,所以佛家的说法又只有几分道理。

(意思对即可)

(2)本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是从大自然体悟的,言之成理,且不是照抄原文,就可以。

如: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因时代序,“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等等。

22.【分析鉴赏】(4分)A、D。

A错在“不无‘阿Q精神之嫌'”,本文提倡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D引庄子原话是表明人的物质生活本来“所需无多”,人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心灵的境界。

 

向日葵(有改动)

冯亦代

在外国报纸上看到梵高的一幅《向日葵》被高价拍卖,还登载了该画的照片。

这久已不见的画面,唤起了我心底的许多记忆。

我曾有过这幅画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在上海买的。

我特别喜欢这幅《向日葵》,朵朵将凋的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孤零零地插在花瓶里,配着耀眼的黄色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

我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

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

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感到了寂寞。

以后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高短暂一生的传记。

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半生在探索色彩的癫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

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虽然到死后很久,才为人们所承认。

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珍视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

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

解放了,我到北京工作,这幅画却没有带来;总觉得这幅画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似的。

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但是曾几何时,我又怀恋起这幅画来了。

似乎人就像这束向日葵,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拚命要抓住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