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5543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docx

社会保障小结word版

第一章11

社会保障:

是以政府(或国家)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3)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

社会保障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28

(1)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这些风险集中到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冲突和动荡。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的风险、遭受的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2)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社会救济、互助组织、商业保险之中,真正现代惫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全面发展阶段,但也由“成熟过度”而弊瑞丛生,从而进人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

(3)当前世界存在多种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

按资金筹集和费用分担方式可划分为四

种类型:

“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强制储蓄”型。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家、单位(企业、事业等)和个人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即三者在资金供给和费用分担方面的责任不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51

年2月正式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据此建立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后来建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制度和互助组织等,构成了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章41

(1)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变革有:

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将养老金基金投人金融市场,并加强对其运营的监管。

同时,在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2)经济转型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建立了适应新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等,加大了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呈多样化趋势。

有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深刻反省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在社会保险领域,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重大改革,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已经初步建成;在社会救助方面,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项目也已设立或正在完善,社会救助的公平性日益显现,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完善。

第四章54

(1)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其性质属于从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消费性社会后备基金,是社会公共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不仅在于支撑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在于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

(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是指由专职的社会保障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和计征对象征收社会保障费(税)的一种行为。

它关系到能否建立充足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方式来看,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征税方式、收费方式和强制储蓄方式。

(3)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是指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由社会保障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准和方式将资金支付给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

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三种,即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4)世界各国都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的有偿运营,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往往把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同时遵循收益性原则、分散化原则,并兼顾流动性原则,力求在.保证基金投资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收益最大化。

从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包括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两大类。

(5)从纵向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可以按权限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机构。

从横向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可以分为社会保障主管机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及社会保障监督机构。

从管理的形式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独立机构以及在政府监督之下的自治性的各种协会(理事会或基金会)和由受政府委托管理社会保险业务的工会组织。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政府集中型和私营竞争型两种,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法制化原则、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第五章64

(1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包括:

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过程;收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它是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事业化管理的过程;管理社会保障对象,它是对社会保障对象实施一系列具体服务的过程;社会保障的机构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和改进社会保障的工:

作机构,确定工作机构的体制、职责、权限、分工,实行对机构的监仔,评价等。

(2)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为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和以私营机构为主的管理休制。

(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是:

政策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以法制管理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国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社会保障对象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六章76

(1)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特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用

社会保障水平指标反映,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2)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和评价要坚持理论分析和实际效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

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综合历史、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3)“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会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作用:

“不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发展都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4)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较为复杂,本章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统计口径。

根据相关的测算以及比较,我国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既不显得过高,也不显得过低。

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所以,对我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研究,应紧扣结构性问题。

(5)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结构既探讨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结构及其变动,也更深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城乡结构分析探讨,就是对社会保障水平问题研究的一大尝试。

第七章89

(1)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既包括以基本法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还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社会保障法的原则是:

权利保障原则、社会共同责任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公平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3)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由社会风险覆盖事项和社会保障关系覆盖事项构成。

社会风险覆盖事项包括生育、疾病、失业、职业伤害、年老/死亡和家庭困难;社会保障关系覆盖事顶包括资金筹集与运营、制度管理与监督、待遇支付、争议处理等。

(4)社会保障法的形式,是指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即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形式包括: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

第八章101

(1)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前的个人自我负责理论,到国家干预学说盛行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再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个人与国家共同负责思想的实践,社会保障政府责任的思想流派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市场失灵说、公共职责说和国家认同说等。

(2)在现代社会保障一百多年的制度实践过程中,根据政府责任的大小可将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有限政府模式、责任政府模式、政府包办模式和有效政府模式。

责任的履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责任实施来实现的。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政府责任有不同的划分结果。

(3)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多种因素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保障改革不可避免虽然各国的改革路径不一,但是在政府责任方面都呈现出如下趋势:

第一,在责任分担方面政府责任走向适度化;第二,在制度模式选择方面,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倾向于发挥杜会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第三.政府从监管合一向管理与监督适度分离转化;第四,社会保降制度更加具有开放性和选择的自由度;第五,政府与其他主体的配合不断增多,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官民结合、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发展趋势。

(4)自1986年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转型以来,政府责任的演变总休上呈现出下列趋势:

政府责任正在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责任模糊走向责任清晰,正在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九章120

(1)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是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措施,包括经济、医疗以及服务照料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

(2)老年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

养老保障是每个人都必需的;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协调发展。

(3)现代老年社会保障的类型有:

投保资助型模式、福利国家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

(4)现代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

享受保障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第十章13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老年社会保险处于初创时期。

我国当代老年保障制度初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一步建立、改革与完善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2)我国城镇居民的养老金制度现已基本由原来的国家单位保险过渡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责,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度过渡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新制度。

但改革中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探索逐步解决。

(3)我国老年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于农村的老龄问题。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稳步地建设农村老年社会保降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全覆盖。

第十一章150

(1)就业保障贯穿于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的全过程,体现积极主动的宗旨。

失业保险、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构成了就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具有预防失业和重新安置就业的功能。

失业保险制度正朝着“就业导向型”发展。

(2)失业保险制度可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

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失业津贴给付标准、失业津贴给付期限、失业保险基金筹集。

(3)我国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前实行以政府统包统配、安置就业、固定工为特征的就业保障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多渠道就业,建立了新时期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1986年开始推行劳动合同制,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9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1995年启动了再就业工程;2002年出台了积极的就业政策;2005年,对积极的政策进一步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

(4)我国的就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完善就业保障制度方面,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我们应广泛吸取国外的经验。

就业保障作为社会保降制度的子系统,其改革和发展要符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整体部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67

第十二章167

(1)医疗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支柱项目之一,其主要形式是医疗社会保险。

它在社

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

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

普遍

性、复杂性,短期性和经常性。

(2)医疗保险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基本原则来筹集医疗保险基金。

按医疗服务内容,具体规定给付标准和给付项目,通过一定方式替被保险人向医疗机构或

医生支付费用,以补偿其向被保险人提供服务所消耗的资源,形成了医疗服务供给方、需

求方(患者)和社会保险机构(付费人)之间的三角关系,这是医疗社会保险所特有的。

(3)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对医疗供给行

为产生重大影响,对医疗保健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医疗费用控制的阀门。

(4)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控制费用成为医疗保险改革的

中心问题。

当前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从资金筹集和服务供给分立走向两者结合,从强调社会共济转向强调个人责任。

(5)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医疗社会保险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当前我国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即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医疗社会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6)我国医疗保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是加强四大体系建设,保障是强化政府责任和投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第十三章180

工伤保险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

当发生工伤和职业病时,国家、社会对劳动者及死亡者遗属提供必要的物质补偿;通过安全预防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康复工作,使受伤害者尽快恢复劳动能力,促进受伤害者与社会的整合。

补偿、预防与康复三位一体的体制是各国较为通行的做法。

国外职业伤害保险从民法中独立出来后,进人了雇主保险责任阶段。

雇主保险责任制经历了自保一—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一一征收保证基金三个发展阶段后,进人工伤社会保险阶段。

国际上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出现了新的情况,包括私有化趋势、雇主责任制的恢复以及工伤保险费征收方法的变化。

(3)工伤保险既有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其中,“补偿不究过失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及“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最为明显。

工伤保险根据“职业风险”原则建立,具有补偿性和保障性。

大多数国家工伤保险基金由企业负担,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相比,工伤保险待遇最优厚、保险内容最完备、保险服务最周到,并且易于实现。

(4工伤预防对于工伤保险是至关重要的,加大预防投资,就可改善作业环境,保护职工健康,减少事故率及职业病发生率,从而减少工伤赔偿。

(5)我国建国后即建立起了工伤保险制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实行

不同的办法。

以后经过数次调整,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后,经过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

的颁布及2011年的修订、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成熟发展道路。

第十四章191

(1)生育社会保障是由国家主办,通过法律规定,对女性怀孕生育期间的生育责任承担者提供健康、经济和职业保障的社会制度。

(2)生育社会保障包括生育健康保障、生育经济保障和生育就业保障。

生育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生育保险制度。

生育健康保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女性怀孕生育期间的健康;生育经济保障的主要目的是补偿女性生育休假期间本人的收人损失和抚育婴儿过程的消费和服务支出;生育就业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女性生育前后的公平就业。

(3)生育社会保障内容主要体现在生育保险制度、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女性福利制度之中。

(4)生育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保障母婴健康;保护女性劳动力;保障家庭正常生活水

平;实现生育社会补偿,保证性别公正;保障妇女公平就业的权利;配合国家人口政策实施。

(5)生育保险制度的结构和内容一般包括;覆盖范围,资金来源,支付条件,保险待

遇和水平,等等。

(6)中国生育保险是在建国初期建立的,包括在劳动保险制度中,几经修订。

中国现

行职工生育保险的法律依据是: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9月1日施行),

原劳动部《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1995年1月1日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

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施行)。

(7)从2000年起,卫生部开始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新农合”在中国农

村普必展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暨生育保障试点,加上原有的“职工生育保险”,

中国全民生育保障制度的前景已初步显现。

 

第十五章205

 

(1)军人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是军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在我国,军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军人保险、军人福利、军人社会优抚、军人退役安置、军人社会求助五项内容。

(2)军人社会保障是“军心工程”,对军人实施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增强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平衡感、社会公平感、人际关系密切感和政治上的向心力。

而且对于增强和平发展时期国民的国防意识等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3)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设置既要考虑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军人职业特点、军队职业特点与军队建设的客观需要。

(4)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其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都是与时俱进的。

从改革的取向看,我们将设立专门的军人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专司军人社会保障的领导、管理职能,并逐步实现军人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第十六章214

(1)残疾人是指身体、智力或者精神状况违反常规和偏离止常状态(相对于当时相同年龄的正常健康状况而言),并非暂时的功能减退。

而使其参与社会的能力受到影响的人。

(2)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保证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

(3)残疾人社会保障应遵循机会均等原则和特别扶助原则。

(4)残疾人社会保障包括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文化生活保障、福利保障和环境保障六项内容。

第十七章225

(1)员工福利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

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

员下福利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员工福利的初建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福利避税的功能日渐明显,诱发了雇主和雇员对福利的偏好,政府也在政策上对员工福利给予优惠支持,促使员工福利在工业国家得以迅速扩展。

进人90年代,很多企业重新没计和强化薪酬制度,员工福利在强化企业与员工的感情纽带、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方面的独特功能被更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福利进人改革创新时期。

(3)员工福利规划是企业薪酬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对未来各影响因素的预测和分析,基于特定的阶段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员工福利的发展走向和具体路径所做的全面、规范、系统的计划。

员工福利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员上福利按照预定的轨道发展、实现预期的效果而采用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对员工福利的发展过程与路径进行的控制或调整活动。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解决群众困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立即着手就职工的生活福利,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职工福利对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改善职工生活、促进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都对传统的职工福利制度提出了挑战,职工福利进人全面改革时期。

进人21世纪,新型的职工福利制度己经基本成形。

 

第十八章236

 

(1)住房社会保障作为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是由政府作为贵任主体,以解决国民住房困难和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国民居住保障体系。

各国的实践证明,谋求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是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专虑住房保障需求状况和财政支付能力,必须注重形成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保障手段的多元化,必须正确处理住房保障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3)根据政府对住房保障的干预程度和市场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大小,总体上可以将

市场经济国家(地区)的住房社会保障形式分为政府公房建设模式、住房建设补贴模式及租房租金补贴和购房税收优惠模式。

(4)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起步、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构建了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公共租赁住房制度、限价商品住房制度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这些制度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第十九章248

(1)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是指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需求品缺

乏。

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穷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对比的基础之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

在最低生活保障中,一般指相对贫困,因此,贫困在此是一个变动的概念,在制定最低生活标准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最低生活保障要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建立有效的安全网:

基本生活需求原则、普遍性原则、法制化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原则。

(3)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形式,西方国家存在两派观点。

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贫困家庭差额补助办法和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负所得税方案”值得参考。

(4)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已经进人不断完善阶段。

为适应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保降标准、配套措施与分类救助、低保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化管理和监督体系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完善。

;

 

第二十章257

 

(1)农村扶贫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广义的农村扶贫是指一切以使农村中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目的的社会救助项目,基本上包括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种。

狭义的农村扶贫仅指开发式扶贫,即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从政策、观念、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劳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救助项目。

(2)从国际和国内农村扶贫的经验看,有四种扶贫战略或途径:

体制改革缓贫战略、经济增长扶贫战略、项目开发扶贫战略和区域开发扶贫战略。

我国采用的是综合性的扶贫战略。

(3)农村扶贫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劳务输出、小额信贷、以工代赈等颇有成效。

(4)我国农村扶贫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国家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国际组织扶贫资金等。

(5)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