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5374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docx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

----在全省主管农业副县市长培训班上的讲稿

河北省农业厅厅长  李荣刚

(2003年8月)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

因此,种植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是农业大省,也是种植业大省。

全省耕地面积9673万亩,居全国第四位,是传统的粮、棉、油、菜、果的主产区。

2001年,全省粮食、油料总产均居全国第七位,棉花总产居全国第五位,蔬菜、果品总产均居全国第二位。

种植业产值816.9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8.6%;农民人均来自种植业的纯收入850.2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7%,占家庭经营收入的56.6%。

种植业既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的基础产业、主体产业、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方面,种植业为人民生活和社会运转生产提供最基本的“吃饭穿衣”保障品,并且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障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将会为畜牧、食品、纺织、医药、酿造、化工、加工等行业提供充足的优势农产品原料,在一次产业的链条中处于起始位置,是农业结构调整中最基本的、最具有发端意义的前提工作。

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优化整个农业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条和提高整体效益,不仅是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中央提出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源于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新形势的正确判断。

如果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某些领域、一些产业就可能出现被迫中断的局面。

其次,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种植业是农业、农村覆盖面最广的传统产业,是涉及农村家家户户的产业,是农民生活和收入的基本来源。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决定了种植业在现阶段仍然是农村惠及千家万户、覆盖面最广、农民受益最为普遍的产业。

当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进行产业化经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同时,继续引导绝大多数农民经营好“一亩三分地”,加快调整,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提高效益,增加收入,更具有重要的、直接的、普遍的现实意义,也是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比较现实的选择。

第三,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维护农村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来源。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等非农领域,绝大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和较长时期内是“非正规就业”方式,其特点是收入低、规模小、不稳定。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土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不可能太快,规模不可能太大。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按全国14至15亿人口和城市化率达到55%的水平来推算,我国农村仍将有6亿到7亿的农民。

因此,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给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使农民有一块自主经营、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土地,提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增加收入,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比较长远的重要意义。

它既是农民生活和收入的基本来源,也是解除农民就业的后顾之忧、保持农村稳定的基本保障。

反过来,由于进退有路,必将有力地促进广大农民后顾无忧地进入到二、三产业当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地缓解目前农民就业压力。

扩大农民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目前,在一些地方面临着城镇化进程缓慢,二、三产业发展不快,劳动力转移遇到诸多困难等突出问题,必须统筹协调,采取有力举措,加大工作力度,首先要做好“减少农民”的大文章,力求突破。

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增加农业自身就业容量问题,既要在农业外部拓展空间,又要在农业内部寻找门路,努力缓解当前农民就业压力。

种植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产业。

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在结构调整中,合理开发利用,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就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新品种推广、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将会大大增加种植业吸纳容量。

当前,一亩日光温室设施生产,可以容纳3-5个劳动力,设施农业等集约经营的发展,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和就业压力。

同时,积极发展与种植业紧密相关的储藏、运销、分级、包装、保鲜等初级加工,推进产业化经营,将越来越多地创造就业机会。

第五,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能够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调整的积极性,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种植业农民参与程度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科技的推广普及,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种植业作为惠及千家万户的产业,决定了家家户户参与的广度,某些产业和作物品种“短、平、快”的产销特点,季节生产、周年供应,一月生产、当季见效,夏季亏了秋季补、粮食亏了瓜菜补,这些都是广大农民乐于参与并普遍应用的做法,也是抵御市场风险的灵活有效的措施,在适应市场、扶贫救灾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致富门路相对较少的地方,着眼于广大农民参与,着眼于大多数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指导、服务农民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不仅可以较快取得实效,而且可以使农民增强市场意识,学会在市场的海洋中“游泳”,为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第六,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蕴含着极大的增收潜力和空间。

应当承认,当前种植业的总体效益相对较低。

但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效益可以成倍增加。

设施农业等集约化经营的实施,在很多地方起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作用;规模化生产的不断推进,极大地提高了种植业的整体效益。

2001年,全省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7%,人均850多元。

如果按耕地计算,亩均约为470元。

如果以效益为中心,改生产目标为效益目标,普遍制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设千元田、双千田,以至三千元田的指导意见,上下联动,逐步推进,就会展现出巨大的增收潜力和空间。

    总之,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种植业是一个重要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化经营、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劳动力转移,都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战略举措。

因此,在加快推进产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种植业自身将会继续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必然不断加快,整体效益和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将更加紧密。

虽然从产业自身特点来衡量,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总量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作为农业的基础产业、主体产业、优势产业和广大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的重要作用不会改变,其功能不仅不会减弱,而且会不断演进,不断增强。

在保证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工业化原料、为城镇化转移劳动力、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维护农村稳定等诸多功能上,将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就生产抓生产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自觉把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当中,放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中,放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格局当中,统筹谋划,抓住不放,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力推进,迅速提高种植业自身的现代化水平,增加效益,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向产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方向转变,为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进展情况和问题

    近年来,全省农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自觉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放在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全局中,抓重点、攻难点、找准切入点、注意结合点,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在实践中加快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出现了明显的、积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一是认识统一,思路明确。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种植业这个基础产业的结构调整,认识高度一致,形成合力,明确了总体思路、工作方向和重点领域,不断加强了宏观指导和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更为可喜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对结构调整的各项工作给以认可,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区域布局逐步优化。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调整,使种植业区域布局不断趋向合理。

全省初步形成了京山、京广两线的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生产带,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和北部地区的杂粮集中生产区,黑龙港流域以抗虫棉为主的骨干棉田,冀东、冀中和坝上优质油料主产区。

蔬菜生产以京、津市场和省内的几个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形成了冀南、冀中、环京津、沧衡、冀东和张承六大主产区。

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充分发挥了各地的资源特点和区域经济优势,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种植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三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特色日趋明显。

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立足区位和资源特点,围绕优势作物生产,扶持培育,扩大规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特色生产向特色产业转变,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

按照省政府部署,组织评选命名了88个河北特产之乡,加大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2002年,88个特产之乡特色产业达到1157万亩,实现产值168亿元,创汇1.6亿美元,分别增长15%和14%,发挥了对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2002年,全省环境评价面积达到690万亩,无公害蔬菜专业生产区发展到810个、750多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生产单位达到157家,注册无公害商标74个,带动基地178个、277万亩。

围绕化肥、农药残留“双控制”,在24个大县和12个国家级、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建立了环保型农药推广服务网络和无公害配肥站。

检测表明,省内蔬菜基地检测超标率由20%下降到10%以下。

五是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强。

通过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粮食、棉花、油料等传统产业的素质得到较快提升。

2002年,全省新审定农作物品种39个,引进新品种852个,主要农作物良种更新更换270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050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28.6%,经济效益比普通小麦高出10%以上。

藁城市培育开发的面包专用品种8901在全国专用小麦品质评选中综合指标居首位。

专用玉米发展到1200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31%,推广了一批高油、高蛋白新品种,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优质抗虫棉占棉花总面积的98.5%,棉花品质结构和植棉效益得到迅速提高。

六是优势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蔬菜产业以其市场取向的新机制、“短、平、快”的产销特点、效益较高的竞争力,成为全省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较多、经济效益较高、速度增长最快的优势产业之一。

2002年,全省蔬菜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蔬菜业产值295.1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35.9%,首次超过了粮食总产值,在种植业中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种植业结构已基本走出以粮、棉、油为主导的传统格局。

七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适应市场需求,加大新兴产业的开发力度。

200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因地制宜逐步调减,经济作物和其它高效作物占整个农作物面积的27.3%,近几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

几个新兴产业连续几年快速发展,2002年全省食用菌发展到10万亩,比上年增长25%,产值25亿元;芦笋达到8万亩,增长33%;改粮种草发展到60万亩,增长33%;中药材发展到44.4万亩,增长20%;花卉发展到23万亩,油葵播种面积30万亩;蓖麻发展到10万亩,90%以上实现订单生产。

新兴产业的兴起,已经成为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八是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

蔬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00多家,带动农户120万户。

订单农业达到1074.2万亩,带动农户263.6万户。

蔬菜、食用菌、芦笋、饲草、甘薯、种子、花卉、葡萄八条龙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

第一,一些地方对种植业结构调整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入。

较多地看到了种植业整体上效益相对较低的一面,对做好“一亩地三分地”文章,拓展市场、挖掘潜力、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缺乏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引导、支持、服务力度不够。

我省地形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作物品种丰富,只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增效增收的潜力很大,“一亩三分地”大有文章可做。

全省设施农业的推广,日光温室一般亩收入几千元,高的可以达到万元以上。

藁城市开展“一亩地致富”工程,围绕粮、经、菜、果的设施生产、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示范了7类15个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广10万亩,亩效益3000元以上,高的达到2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骅市在十年九不收的盐碱滩推进改粮种草工程,苜蓿种植面积已达22.7万亩,亩效益高的已达1000元以上,是种粮效益的5-8倍。

坝上错季蔬菜生产,收入高的可达2000-3000元。

第二,区域布局不落实、产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还普遍存在。

许多地方种植结构仍是多业并举,分散经营,缺乏有效组织,“大而全”,特别是“小而全”现象比较普遍,区域布局规划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缺乏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特色主导产业。

88个河北特产之乡中,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11个,不足13%;年产值亿元以下的特产之乡46个,占52%。

半数以上尚未真正体现出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在产品开发上,一地、一县、一个产品,虽然注意了发挥品牌的作用,但往往有多个品牌,没有有效整合,形成只有品牌、没有名牌,叫不响、打不开,市场认可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第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生产滞后,无公害生产仍需加大力度,继续加强。

一些地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普及力度弱,监管力度不强,服务措施不到位,造成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现象还相当严重。

第四,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产业化经营是推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支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支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

当前,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

种植业内部,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应当说,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要不是生产问题,突出的制约因素是生产之外的储藏、加工、流通等环节十分薄弱。

不用说深加工,就是简单的储藏、分拣、定级、包装等措施普遍没有实施。

实施“卖出去”战略,一些地方并没有作为战略性措施去组织实施。

公司+农户的传统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一大进步,但实践证明,由于利益主体多、连接不稳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突出原因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需要积极探索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模式,并逐步加以完善。

同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第五,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低。

种植业对外开放程度低的问题更为突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不强,创汇基地面积小,出口额很少,与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合资项目,往往可以突破一个难点;一个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就可以有效带动一个产业;一个拳头出口产品,即能以出促引,变被动为主动。

但是,一些地方还没有把对外开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改革开放以来,在种植业内部没有利用外资项目、没有出口创汇产品、没有引进品种技术的地方不是个别的。

这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很不适应,亟待尽快改变。

第六,有关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些地方有规划指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和各项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存在个别地方过分依靠行政手段、“逼民致富”、代替农民调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努力向“引导、支持、服务农民调整”转变。

当前,结构调整中科技贡献率低、信息和各项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各项工作还程度不同地存在贴近农民、农村不够的问题,形成上面很热闹、农民不知道的现象。

因此,要把各项措施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进村入户”的层面上,不然抓落实就是一句空话。

同时,应当继续解决农业基础条件脆弱问题,关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原则和重点

    新一轮结构调整,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进行的,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的两次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形势不同。

前两次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总体上偏紧的背景下进行的。

这次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

二是任务不同。

过去的调整主要是满足市场现实需求,拉长短线;新一轮调整则是从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出发,立足创新,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

三是主体不同。

过去往往较多地注重了政府行为,甚至简单地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的办法。

新一轮调整主体是农民,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依据市场状况,掌握着调整的主动权。

政府主要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加强规划、引导和服务。

四是内容不同。

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仅局限在种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现在是依靠科技进步,向农业和深度和广度进军,是一种立体式调整。

概括起来可以说,以往的调整主要是解决“量”的问题,新阶段下的新一轮调整主要是面向市场,推动产业升级,解决“质”的问题,进而解决效益和收入的问题。

    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把握总体要求,坚持“四个结合”,遵循“六项原则”。

总体要求是: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集约化经营,大力提高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要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农业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结合起来;三是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四是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结合起来。

要遵循“六项原则”: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把符合市场需求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增强竞争力,提高占有率。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推进农产品质量由优质专用向优质、安全、高效转变,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四是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努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旱作农业,加快无公害生产,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五是坚持运用经济手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由主要靠行政推动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和效益的调控作用,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是与市场发育和农产品加工同步发展的原则。

由单纯抓生产向抓生产、抓市场、抓加工并重转变,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产品转化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要准确把握新重点,切实提高全省种植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根据各地的实际,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深入推进,重点从六个方面实施突破:

第一,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新一轮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大“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革命性措施,集中力量抓突破。

第二,发展特色农业。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有特色才会有市场,有特色才会有效益。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围绕小产品造大市场,抓住小作物作大文章,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生产基地,调强优势产业,调多特色产品。

第三,发展生态农业。

研究和推广“绿色技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把无公害作为生产指导、技术推广、产品监测、市场建设等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尽快实现无公害生产的方向性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

第四,发展精品农业。

适应市场化、商品化的发展要求,加强标准建设、质量监督、商标注册、名牌认定等工作,培育精品和名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业的延伸效益。

第五,发展创汇农业。

充分利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农业国际化创造的有利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尽快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把种子、蔬菜、花卉、果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第六,发展新兴产业。

要在抓好大宗产品的同时,特别注意一些相对小、相对弱,但具有比较强的市场潜力、比较广的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进一步拓宽市场,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当前要重点抓好花卉、食用菌、甘薯、芦笋、中药材、牧草等特色产业的开发。

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创汇农业和新兴产业,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新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经验,明确重点求突破、培育典型抓带动、突出特色增效益,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

    四、宏观指导与具体深入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

    目前,要在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抓具体、抓深入,在区域布局、特色产业、品种结构等方面研究具体措施,把种植业结构调整引向深入,不断取得新成效。

首先,要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结构调整。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步骤,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尽快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要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基础,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示范园区为科技带动,打造优势产业平台,逐步形成“板块”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要抓好农业部确定的我省200万亩优势小麦和省政府确定的8个种植业优势产品布局规划的实施。

无公害蔬菜:

重点建设坝上、冀东、环京津、冀中、冀南五大优势产区和四大设施蔬菜优势产区。

优质专用小麦:

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建设太行山山前平原正定、栾城等28个县和燕山山前平原丰润等3个县的两大优势产区,2007年发展到1000万亩。

优质专用玉米:

大力发展饲用和加工专用玉米,重点建设京广沿线正定等29个县、京山沿线玉田等15个县和张承地区平泉等11个县的优势产区,2007年发展到1500万亩。

优质棉花:

突出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重点建设冀东南低平原区的肥乡、南宫等28个县的优势产区,2007年发展到450万亩。

优质大豆:

推广优质高蛋白、高油品种,重点建设黑龙港低平原区的大城、饶阳等24个县的优势产区,2007年发展到500万亩。

优质饲草:

扩大苜蓿面积,重点建设黄骅、南皮、鹿泉等50个县的优势产区,2007年发展到1000万亩。

薯类:

马铃薯重点建设以张承地区为主的康保、丰宁等12个县的优势产区,甘薯重点建设冀东产区的卢龙等6个县、冀中产区的永清等14个县、冀南产区的广宗等6个县的优势产区,到2007年全省薯类发展到1000万亩。

花生:

优化品种,改善品质,重点建设冀东优质春花生区的卢龙、滦县等8个县、冀中南优质夏花生区的大名、饶阳等21个县的优势产区,2007年发展到1000万亩。

各地要按照布局要求落实到县,并根据实际,突出特色,尊重农民意愿,确定本地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加强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