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5306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9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docx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全册课导学案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学习重点:

1、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2、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读、写生字,自学多音字。

(曾)

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3、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4、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检测。

1、一锤定音。

(给正确的音节涂上美丽的颜色)

亭(tíngtín)庭(tíntíng)潭(qíntán)

螺(lóuluó)谙(ānyīn)

2、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

谙()庭()潭()停()记()

暗()挺()覃()亭()忆()

3、朗读三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读,画出节奏。

4、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①、读诗句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诗中既写景又抒发诗人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从哪些字体会到诗人的孤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独坐敬亭山》的诗人是___代诗人_________。

诗得前两句烘托了诗人心灵_______。

诗的后两句运用的手法是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喜爱。

(2)《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不仅写山,也是写作者。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洞庭》。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

学习重点:

1、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2、体会诗人的描写方法。

知识链接:

《望洞庭》这首诗是刘禹锡所作。

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

故名为“望洞庭”。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2、学会重点生字词。

能正确读写。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结合插图,根据注解逐句说说诗意。

4、吟读,体会诗人的描写方法。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二)、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读出诗句并给下列划线的字写出正确的解释。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

2、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__________

3、《望洞庭》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___________;第二句以___________作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_________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未()摇()庭()

末()遥()挺()

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默写《忆江南》。

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对江南景色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

学习重点:

1、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2、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知识链接:

《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忆江南”,词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2、学会重点生字词。

能正确读写。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结合插图,根据注解逐句说说诗意。

4、吟读,体会诗人的描写方法。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二)、闯关达标

1、默写《忆江南》

2、解释下面诗句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中描写江南春天色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忆江南》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

“忆江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___是形象的比喻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___是一个反问句,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__________之情。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学生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漓江 无瑕 翡翠 峰峦 屏障 竹筏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体会文句及桂林山水的美,能吟诗写话来表达。

学习时间:

2课时

知识链接:

1、桂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1985年,桂林山水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据考证,大约在36亿到37亿年前,桂林一带是汪洋大海,海水深达2000米。

今天遍布这一带的石灰岩,就是那时候在海水中形成的。

约32亿年前,这里上升为陆地。

后来进过地壳运动,到距今几百万年前,才形成了目前的水陆形势。

坚硬的石灰岩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无数突兀奇峰,流经石灰岩地区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别清澈,再加上这里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植物生长。

这样诸多因素,使得桂林水清山秀峰奇,成为天下少有的奇观。

2、词语解释。

波澜壮阔:

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

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

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

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

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bōlánwúxiá fěicuìshānluánpíngzhàngwēifēngwùlì

()()()()()()

zhúfátàishānpāndēnglíjiānglínxúnqífēngluóliè

()()()()()()

2.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观赏:

无瑕: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3、写出下列多音字的拼音并组词。

似______()______()

卷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讨。

1.自由读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

(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山美?

(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水美?

2.自由读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高度归纳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画出第4自然段的比喻句,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

3.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漓江的水是怎样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

(3)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把比作。

4、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

(2)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课堂小测

一.我会填。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2、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写出了观赏桂林山水的和,说明桂林山水的确。

所以这句话起了的作用。

二.我会选。

观赏玩赏罗列排列

1、小刚只顾()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四个有趣的小面人,妈妈连叫三声,他都没有答应。

2、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了那里秀丽的山水风光。

3、这事你错定了,没有必要()那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

4、玉兰花灯柱整整齐齐地()在街道两旁。

三、我能填上恰当的词。

()的画卷()的大海()的泰山

()的屏障()的翡翠()的西湖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红叶()火()地而起奇峰()列

形()万千危峰()立怪石()()连()不断

学习收获: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2、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4、我会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学习重点:

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1、按课文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2、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学习时间:

2课时

知识链接:

1、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金华的双龙洞是浙江金华的名胜。

因为洞内的洞顶有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所以叫“双龙洞”。

2、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

颜色各不相同。

3、学习写法

(1)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

一是游览的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

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2)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读读写写。

(写两遍)

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

2、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3、课文记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

二、闯关达标:

1、看拼写词语。

héshìhūnànguānshǎngkǒngxì

()()()()

míngyàndùjuānéjiǎojíshǐ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

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游览外洞和内洞。

1、外洞有什么特点?

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内洞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3、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并会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说话训练:

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主要是内洞)呢?

(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三、闯关达标:

1、写出下列多音字的拼音并组词

调()()

系()()

转()()

2、辨字组词

桐()稍()蜒()据()

洞()梢()蜓()剧()

3、按课文内容填空。

A、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再写了_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

B、“孔隙”的特点__________。

表现在:

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的进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船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孔隙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写了_______的特点。

学习收获:

 

4、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画出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2.弄清楚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变换,找出每个自然段过渡的句子

3.文中运用了哪些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出来。

4.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二、预习检查

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两遍。

戈壁滩飞泻锦缎幽静萦绕绵延绚烂矫健白皑皑山涧

五彩斑斓无限生机蜿蜒无尽重重叠叠斑斑点点五彩缤纷

2、语境注音。

①我们骑马来到饮()马溪边,忙跳下马,掬起来一品,比饮()饮料还清纯。

②售货员重()新称了糖果的重()量。

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yìn()chónɡ()

饮{重{

yǐn()zhònɡ()

4、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白皑皑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5、我会区别,并能给它们找朋友。

缎()矫()府()缤()

煅()娇()俯()滨()

锻()骄()腑()槟()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柔嫩()绚烂()细碎()

反义词:

凉爽()寂静()盛开()

7、我能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a、曲折环绕。

()

b、强壮而有力。

()

c、连续不断。

()

d、色彩鲜明、华丽的丝织品。

()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a、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2、第三、四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和野花。

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请把作者游览的顺序补充完整。

(1)进入天山——()——()

(2)进入天山这一段依次写了()、()和()的奇特景象。

(二)品词品句,了解写法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比作。

写出了的美。

b.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样的写法?

请摘抄出来。

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句话用了写法,请用“像……像……像……”写一句话。

3、按要求改写句子。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改为陈述句。

4、读下列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5、找出文中表示游览位置的词语,它们分别是、、。

从这三个词语中,让我明白了这篇文章是按的顺序写的。

天山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作者的写作思路是:

先写,接着写最后作者抒发了。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点明了文章的。

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用句结尾,表达了之情。

学习收获: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缓缓驶过、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学习时间:

2课时

知识链接: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有:

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读懂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读通、读熟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故事发生、经过、结果列出故事的提纲。

二、导学流程

(一)导入。

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

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二)预习交流、检测。

(1)小组内正确读出以下词语。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迷惑不解

(2)小组内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小组合作完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拮据:

精湛:

梦寐以求:

馈赠:

(三)闯关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xiǎngfúcáifùcǎipiàoyōngjí

()()()()

ānwèibēnchíhénjìcúngēn

()()()()

2、根据意思选词语。

 拮据 面黄肌瘦 闷闷不乐 梦寐以求 教诲 迷惑不解

(1)心事重重,烦闷不快的样子。

( )

(2)缺少钱。

( )

(3)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迫切。

( )

(4)教导。

( )

(5)辨不清是非,让人很难理解。

( )

(6)面色发黄,身体瘦弱,形容不健康的样子。

( )

3、摘录喜欢的句子

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新课:

1、思考:

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父亲中彩后,他的心情怎样?

画出有关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2.“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

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为什么?

4、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5、本文开头与结尾写法叫做。

6、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7、你想对父亲说什么?

学习收获: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具通过工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句子。

2.熟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并把感受简单的写在旁边。

4.课文题目“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