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48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下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下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8下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8下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8下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下文言文复习.docx

《8下文言文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下文言文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下文言文复习.docx

8下文言文复习

①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一.综合内容

1、作者:

陶渊明,朝代:

东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

(1)线索:

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

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

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妻子:

妻子和儿女。

绝境:

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

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

志:

处之志之:

做标记;寻向所志:

标记 (4)重点词:

欲穷其林穷:

穷尽。

具答之:

详尽。

悉如外人:

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

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

(1)世外桃源:

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

渡口。

没有人来问渡口。

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

落花。

缤纷:

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6、思考、

(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简答):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

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

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7、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或:

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增添神秘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二.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活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综合内容: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

第二段:

(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

(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

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二、活题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

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

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

(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答: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三.问答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

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

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

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

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

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

点明中心。

 (8)词语欣赏: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

“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四、词字活用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  具同“俱”,

五:

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六、用原文回答

①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 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④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唐贤今人诗赋。

⑤“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

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⑦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⑧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⑨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居庙堂之高;“退”指:

处江湖之远。

⑩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⑿、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

古仁人。

⒁、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③醉翁亭记欧阳修

一、归纳段意

    第一段:

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

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

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

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二、问答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

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

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

分别是什么?

核心又是什么?

    答:

四幅。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三、活题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

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

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