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788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3.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1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00以内的数的某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以及数量关系稍难理解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计算加、减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会有明显提高,对常见数量关系也会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单元学内容大体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同时穿插了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三段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同时穿插了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四段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同时穿插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这四段教学之后,还安排了单元复习。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知识与方法上的有力支撑。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100以内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由此类推,另一方面在学习乘、除法时,也少不了100以内加、减法的配合,而且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还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一定要围绕算理、算法的探究以及计算技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切实学好这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10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客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

利用对加、减运算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解答求被减数、减数以及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疑点:

理解并能正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8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3.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练习(不进位)

4.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5.练习七

6.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7.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练习(不退位)

8.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9.练习八

(1)

10.练习八

(2)

11.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12.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13.练习九

(1)

14.练习九

(2)

15.复习

(1)

16.复习

(2)

17.单元复习

(1)

18.单元复习

(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1课时(总3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

3.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理的理解。

教学疑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小朋友们,外出的时候我们经常要坐客车,客车有大有小,座位有多有少。

(课件揭示教材第42页例1情境图)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这里学生可能会有40座、30座这样的两种回答。

这时教师可以追问:

两辆客车共有多少个座位?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教材第42页:

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

(1)(课件揭示):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应该怎么列式呢?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40+30及30+40。

(2)教师:

40+30你会算吗?

自己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后,指名学生汇报。

可能有以下方法,教师逐一板书。

预设一:

十个十个地数。

预设二: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是70。

预设三:

因为4+3=7,所以40+30=70。

(3)优化算法。

教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把计算过程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再在书上填出得数。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追问:

30+40=?

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一说。

(4)引导学生将算式填写完整,注意单位名称。

2.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

(1)教师:

刚才根据40座和30座的汽车,提出了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现在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说一说,板书算式:

70-40,70-30。

(2)提问:

你会算吗?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算法。

(3)集体交流算法。

预设1:

7个十减去3个十得4个十,是40。

预设2:

因为7-3=4,所以70-30=40。

3.小结。

教师:

谁来说一说,整十数可以怎样相加、减?

交流明确: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可以根据数的组成运用组合法,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得几个十,就是几十;也可以用转化法,把整十数看成是几个几相加、减,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教师:

这是一些用水晶珠子穿成的手链,让我们来数一数每串手链上有几颗珠子。

学生数一数,明确每串10个。

(2)教师:

左边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右边呢?

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四道算式吗?

请你自在书上填一填。

(3)学生汇报。

教师提问:

50+40你是怎么算的?

40+50呢?

90-40呢?

指名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2.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教师:

仔细观察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名学生说,预设:

上面一题是几个几相加减,下面是整十数相加减。

(2)学生独立计算,在□里填写得数。

(3)讨论交流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

每组里上下两题的关系可以表达为,上面一题是几加几。

下面一题就是几十加几十;上面一题是几减几,下面一题就是几十减几十。

根据上面一题的得数可以直接写出下面一题的得数。

3.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

动物园里还有旅游列车呢,咦?

司机呢?

你愿意来当司机送大家游玩吗?

(2)教师:

看得懂吗?

把每次的结果填在哪里呢?

指名交流,明确一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二要把每次计算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方框里。

(3)集体订正。

4.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提出要求: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自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2)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3)着重交流最后一题“30+70-40=”请学生进行算法交流。

(4)补充80+20、20+80、100-80、100-20的计算。

追问:

100减整十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指名说一说,预设:

把100看成10个十来减,减去几个十,得几个十,就是几十。

5.教材第43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读题,指名说一说小兔的话“我拔的和你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2)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说一说这里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四、总结提升

教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22页。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40+30=7030+40=70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是70。

70-30=4070-40=30

7个十减去3个十,还有4个十,4个十是40。

7个十去掉4个十,还有3个十,3个十是3。

 

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第2课时(总3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

3.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学疑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测试

6+30=50+50=80+10=10+70=20+30=40+30=

70+3=2+80=90-30=50+9=30-20=20+20=

30+3=30+10=7+30=80-60=80-20=40+50=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指明学生校对。

说一说口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要注意的地方。

2.填空练习

(1)5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

(2)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3)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74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3.呈现情境

(1)小松鼠和小白兔要坐车去农村的果园,它们来到公交公司,看到公交公司有三种车(课件呈现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

认真观察一下,这三种车各有多少个座位?

(2)提出问题

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预设:

结合学生回答,依次呈现:

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

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

(3)教师:

怎样列式计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45+30+3。

(4)这四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

(30+3)算一算,等于多少?

(板书得数)

二、教学新知

1.教学教材第44页例2,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45+30。

(1)谈话并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板书课题)

追问:

你会计算45+30吗?

(2)引导独立探究。

教师:

请会算的小朋友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的算法轻声地说一说。

还不会算的小朋友可求以借助学具帮助算一算,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同桌交流。

教师:

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地和同桌交流一下。

(4)组织集体交流。

①教师:

请摆小棒的小朋友上台来摆一摆,说一说。

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预设:

摆4捆带5根与3捆,其中4捆的和3捆对齐。

②教师:

同意他的摆法、说法吗?

教师:

请借助计数器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拨一拨,说一说。

我们先拨上第一个加数45,第二个加数30应该怎样拨呢?

教师:

除了借助学具,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指名交流,预设:

用数的组成来思考。

(5)小结:

两位数加整十数,十位加十位,十位上的数变了,个位则不变。

(6)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能完整地说一说怎样算的吗?

学生独立说一说,预设:

先算40+30=70,再算70+5=75。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2.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45+3。

(1)教师:

两位数加整十数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会算吗?

如果不用学具,就把想法跟同桌说一说;如果还需要学具的帮助,也可以用学具帮助算一算,再说一说。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3)组织集体交流。

①教师:

摆小棒计算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问他为什么这样摆?

教师:

用计数器计算的小朋友也来说一说。

(4)教师:

不摆学具怎样算45+3呢?

预设:

先算5+3=8,再算40+8=48

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把一位数加在个位上,个位数变了,十位数不变。

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

(1)讨论:

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指名交流,师生小结:

加的是几十,就把两位数的几个十和几十相加(十位相加):

要加的是几个一,就把两位数的几个一和几相加(个位相加),在加法计算中,十位只能和十位加,个位只能和个位加。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同座互相合作,每人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写出结果。

(2)指名交流,说一说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拨的,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第2题。

(1)教师:

下面有两组算式,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并对比完成。

(2)指名交流:

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教材第45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图片,提间:

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要我们求出哪些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说算式和算理,并口答。

四、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23页。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45+30=75先算:

40+30=70再算:

70+5=75

45+3=48先算:

5+3=8再算:

40+8=48

两位数加整十数,直接用十位上的就与十位上的载相加,个位上的数不变。

两位数加一位数,十位上的数不变,用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教相加。

 

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第3课时(总3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第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所学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引展数学思维。

3.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疑点: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提问:

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2.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30+17=22+6=45+4=32+20=

26+50=20+56=4+35=57+20=

80+7=4+30=37+40=60+8=

(1)开火车进行口算。

(2)指名交流:

说一说你是如何分别计算“32+20”和“4+35”的。

(3)组织同桌交流。

教师:

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地和同桌交流一下。

(4)组织集体交流。

2.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把结果填写在方框里。

(2)讨论交流:

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3)指名说一说,预设:

每组中的两道题正好互换了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计算方法也是一样的。

3.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6题。

(1)提问:

判断得数是几十多的思考方法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明确方法。

例如:

65+30,因为60+30得90,所以得数是九十多;56+3,因为6+3得9,所以得数是五十多。

(4)指名说一说这8道题的答案分别是几十多,然后再计算。

4.比较大小。

(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

说一说你打算如何比较○两边的大小?

学生思考后指名交流。

三、解决问题

1.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8题。

(1)指名学生读题,说一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

预设:

25+4=29(只)。

(3)指名交流,说一说你是如何思考的。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要求一共有多少,应该用原有的只数加上又跑来的只数。

2.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9题。

(1)请学生独立读题,比较上下两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指名说一说,预设1:

要求两次一共收集了多少张,就要把第一次收集的30张与第二次收集的20张合起来,用加法算。

预设2:

要求第二次收集了多少张,就要从两次一共收集的50张里去掉第一次收集的30张,用减法算。

(3)学生列式计算,评讲小结。

四、游戏:

比比谁跳得远

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1.明确游戏规则。

先在地上画一排方格,方格里写上一些两位数。

游戏时,由两名学生分别戴着“+2”和“+20”的头饰,一格一格地跳过方格,每跳一格要算对一题,算错了要后退一格,比比谁先到达终点。

小组里其他同学可作为裁判参与游戏。

2.分组开展活动,一轮游戏结束后,再互换角色。

五、总结提升

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也可以说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24页。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练习

34+50>3942+3<72

40+26<663+62<92

25+4=29(只)

(1)30+20=50(张)

(2)50-30=20(张)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4课时(总3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在解决问题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教学疑点: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知

教学教材第47页例3。

1.课件出示情境图:

玉米图。

(1)谈话: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葡萄一串串地挂在树枝,红彤彤的苹果笑开了脸……最开心的可是猴子了,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了。

瞧,猴妈妈带着小猴子先来到什么地方?

(2)教师:

是呀,它们来掰玉米,玉米地里有80棵玉米,猴妈妈一下子就掰了20棵,请你算一算,还剩多少棵玉米?

你是怎样想的?

(3)指名学生交流。

(4)小结:

怎样求还剩的玉米棵数,只要从原有的玉米棵数里面减去已经掰了的棵数就可以了。

(板书:

原有的棵数一已经掰的棵数=还剩的棵数)

2.课件揭示教材第47页例3主题图:

桃子图。

(1)谈话:

它们又来到桃园,桃园里的桃子又大又红,小猴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桃树帮妈妈

采桃子,猴妈妈边装筐,边数着个数,“23个了,够了够了,别采了。

”(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

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

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组织全班交流。

(4)出示完整的情境图。

教师:

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有一些桃,有几个?

大家一起数数看。

小猴摸摸头,想“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

为什么?

先自己思考,再跟同桌轻声说一说。

学生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交流,教师板书:

23+5=28(个)或5+23=28(个)。

(6)指导写单位名称,并口答:

算出得数后,还有一件事情,要在得数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个”,并用括号括起来。

现在你知道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了吗?

(7)教师小结并板书:

已经采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原有的个数。

3.比较玉米图和桃子图

(1)提问:

比较这两幅图的问题以及解题的方法,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结:

求还剩多少,就是求总数中间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求原来有多少就要反过去想,把剩下的和已经采的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用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游戏活动

1.师范游戏:

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

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

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

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三、实际应用

谈话:

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话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

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4题。

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指出:

这几个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5题。

母鸡比公鸡多(),公鸡比母鸡少()。

四、延伸

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

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计算。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第25页。

板书设计: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原有的个数一已采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已采的个数十还剩的个数=原有的个数

23+5=28(个)

答:

原来有28个桃子。

 

练习七第5课时(总36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以口算为主,通过比较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注意通过比较突出基本算法,也注意估算和口算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水平。

3.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恰当地选择和组合信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疑点:

根据问题恰当地选择和组合信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口算练习。

10+18=62+6=30+46=37+30=

5+21=8+20=72+3=36+2=

82+7=32+20=27+2=30+42=

2.校对,说一说错误原因,择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问题梳理

1.教师:

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请学生说一说学了哪些内容,教师补充说明。

2.教师:

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3.教师:

为什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三、练习应用

1.教材第49页练习七第1题。

 

(1)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2)同桌校对结果,再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2.教材第49页练习七第2题。

 

学生限时1分钟半钟完成。

组织集体校对,订正,教师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