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346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5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计时。

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集古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能观测并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

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有关注计时方法的意识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计时工具。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人类的计时方法和发明的计时工具。

教学难点:

实验研究燃香计时的科学原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了解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古代人类怎样确定时间。

1.动物的迁徙——大雁南飞北归时间

2.植物的生长周期——黍子的播种与收割时间

3.每日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4.夜晚计时

了解日晷和圭表相关知识。

实验观察,研究燃香计时原理。

1.准备实验材料。

2.燃香分段计时,并记录时间数据。

3.分析数据,形成解释。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6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用水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

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

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

教学重点:

能引导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

教学难点:

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同学们好!

我是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的高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水计量时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古代的计时工具,像日晷、燃香钟都能计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3比如:

日晷只能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使用,在阴天、夜晚却不能使用。

4燃香钟利用了香燃烧的速度是均匀的,具有等时性,能准确记录一小段时间,但不能长时间的、持续计时。

根据人们新的需求,古人继续探索,寻求更加方便、持续、精准的计时工具。

后来,人们发现利用水来计时也是可以的,还制作出了水钟。

5这就是古代的水钟。

我们看,三个水壶依次从高向低排列,高处的水壶都是向低处的水壶里面漏水;最后的水漏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筒中,人们通过看圆筒中的水位指示,就可以知道流逝的时间了。

既然可以用水流来计时,那么水流的速度有怎样的特点,水的流动速度也是均匀的吗?

马上就有同学提到了前面的研究,我们听。

6音频1:

(女)我觉得水流速度是均匀的。

上节课在研究燃香计时的时候,我们发现香每燃烧四分之一用的时间都是相等的,说明香燃烧的速度是均匀的。

我看到过从水管里往下滴的水,一滴一滴的,看起来水流的速度也是均匀的。

还有的同学不同意呢,我们听。

7音频2:

(男)我觉得水流的速度不是均匀的。

我从壶里往外倒水的时候,开始水流很粗,接着水流逐渐变细了,然后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滴的,直到最后壶里就没有水了。

教师:

看来,你认为的水流的速度不均匀,是因为水有着一段段的变化。

在前面的时段和后面的时段里水流的速度是不同的。

又有同学来补充,我们听。

8音频3:

(女)我觉得,水流的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我能让它流的快一些,也能让它流的慢一些。

就先跟我们在医院里面输液的时候一样,用调节器进行控制就可以了。

教师:

这几位同学的想法还真的很具代表性。

水流的速度到底是不是均匀的呢?

我们一起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看一看吧!

9请你把上节课要求准备的材料拿出来。

我们看:

有一个去掉底儿的矿泉水瓶,瓶盖上扎好一个孔,还有一个去掉口儿的矿泉水瓶,和一个有刻度的量杯。

像老师这样把他们组装在一起,就成为一个简易水钟了。

用上面的瓶子来装水和漏水,用下面的瓶子来接水,就可以进行实验观察了。

同学们自己的实验装置制作好了吗,我们看一看。

10学生作品1

11学生作品1

12学生作品1

13同学们的实验装置都做好了,我们先堵住瓶盖上的漏水孔,在盛水瓶里面放入一些有颜色的水,然后松开手指并放在接水瓶上,开始观察水流的状态吧。

老师也录制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看一看。

14视频播放。

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你有什么发现?

15音频1:

(女)我发现水流很细小,缓慢的流着,一直是这种状态,所以我觉得水流速度是均匀的。

16音频2:

(男)我发现水流一开始的时候,连成一条线,过一会儿像断了线的珠子,接着就一滴一滴的了,最后那一滴水半天才流下来。

所以,我觉得水流速度不均匀。

你同意谁的发现呢?

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刚才我们是用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没有那么准确。

接下来我们通过测量,寻找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想法。

17怎样证明水流的速度是否均匀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

18有同学马上想到了燃香实验。

我们曾经把香平均分成四份,比较每燃烧一份用的时间是否相同。

马上有同学来补充,我们要固定一定量的水,如200毫升,把200毫升水也平均分成4份,每流出50毫升记一次时间,然后比较每50毫升水流出的时间是否相同。

如果每流50毫升水用的时间都一样,就说明水流是均匀的。

如果流出的第一个50毫升水,和流出的第二个50毫升水、以及第三个、第四个的50毫升水都不一样,说明水流是不均匀的。

你同意她的实验设计吗?

看来,这个实验中的刻度需要精准,我们怎么在饮料瓶上标记刻度呢?

19首先给盛水瓶标好200毫升的刻度。

再给接水瓶上贴一张纸条,然后利用量杯分四次就把每一个50毫升的刻度线画好了,直到200毫升。

刻度标画好,还要注意记录和计时两个要点。

20你可以把每次的实验时间填写在这样的表格中。

每接水50ml的时候,就记录一下时间。

实验要重复三次以增加科学准确性。

我们如何操作手机的计时工具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

21播放录像:

打开手机计时工具,选择秒表功能,点击开始就可以计时了,测试完第一个50毫升后可以按暂停,记录下时间。

然后可以复位进行第二个50毫升的记录。

如果想连续记录,我们可以在到达第一个50毫升的时候点击计次,在到第二个50毫升的时候在点击计次,这样我们既能看到总时间也能看到每次的时间了。

赶快去测试自己的简易水钟吧。

老师也录制了实验视频,我们一起看一看。

22播放录像:

实验中,同学们通过实验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看看它能为我们提供有力的证据吗?

23我们先来横向比较完整的一次200毫升水流下的过程,第一个50毫升流下来用了第二个50毫升流下来用了第三个50毫升流下来用了第四个50毫升流下来用了。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个50毫升流下来的时间是不同的,说明了水流是不匀速的,重复进行的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结果呢?

和第一次一样,同一次实验中的每个50毫升流下来的速度是不相同的,这说明水流速度是不均匀的。

24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数据。

是否也都说明了这样的趋势。

这些发现都告诉我们,用这样的流水计时并不准确呀!

25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水流速度会不均匀呢?

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你还关注到了水的哪个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有的同学提到,盛水瓶里的水位高低发生了变化,可能和这个因素有关呢。

(照片或视频)

26水位高低还真的产生了变化,如果能控制水位高低不变化,是不是水流就会匀速呢?

你的小脑瓜转的真快,控制水位不变化还真是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看看古代的水钟是怎么控制水位高度不变的。

27图片: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这个水钟的漏水壶边上有一个分水孔,多余的水会从分水孔流出。

同时还有一个注水口,保证水是源源不断的注入漏水壶的,这样就解决了水位高低不变化和计时持久的问题了。

古代人们真是很有智慧啊!

只不过进行了一个精巧的结构设计,既保持了水位高度不变,还有源源不断的流水供应。

由此可见,水钟确实是利用水流速度的均匀具有等时性来计时的。

其实,古代的水钟分为两种类型,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28视频播放

29请你课后改进你的简易水钟,使它成为一个能够流速均匀、准确计时的水钟。

下节课我们还要利用这个改进好的水钟进行任务挑战。

好了,同学们。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7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我们的水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

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科学探究目标

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能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都是很重要的。

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经历一项工程的几个主要过程。

教学重点:

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教学难点:

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同学们好!

我是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的高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水钟》。

2.上节课,同学们都制作了自己的简易水钟,它们都是由一个漏水壶和一个受水壶组成的。

通过测试水流的速度,我们发现这样的简易水壶不具有等时性,不能用来计量时间。

3.通过观察古代的水钟,我们发现它的漏水壶边上有一个分水孔,多余的水会从分水孔流出。

同时还有一个注水口,保证水是源源不断的注入漏水壶的,这样就解决了水位高低不变化和计时持久的问题了。

并且布置了课后的任务,请同学们在课后改进你的水钟,让它能够水流速度均匀、计时准确。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同学们改进后的水钟吧。

4.你发现了吗?

这3位同学都进行了类似的改进,我们以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例来仔细看看他是如何改进的。

5.第一幅图是这位同学上节课的水钟,课下改进后就是第二幅图中的样子了,我们发现他给自己的滴水壶上安装了分水孔,还在滴水壶上再加了另一个滴水壶作为注水补充。

这个改进后的水钟能达到水流速度均匀,具有等时性吗?

我们来测试一下吧。

6.视频播放:

从计时器上能够清楚的看到,每50毫升水的流动时间几乎是相等的。

这就说明这位同学他改进的水钟很好的控制了水流的速度,达到了等时的要求。

那你自己的水钟达到要求了吗?

这节课,我们要挑战一个更难的任务,我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得非常好。

7.你能挑战一下,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

8.不要着急,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任务,请你思考:

1.水钟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2.你的水钟流出200毫升水用时多久?

3.怎样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

4.如何用刻度准确记录10分钟?

9.有同学马上就能说出,我们制作水钟的工作原理是:

需要控制水位高低相同,以保证水流速度是均匀的,具有等时性。

他想的特别好,你想到了吗?

10.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3位同学的水钟,他们流出200ml水用的时间分别是6分12秒,6分和4分44秒,再结合你的水钟所需要的时间,你能不能想一想怎样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呢?

有同学马上想到了,快来听听她是怎么想的。

11.(音频女:

我觉得漏水壶瓶盖上的孔可以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如果孔大的瓶盖漏水就快,孔小的瓶盖漏水就会慢一些。

我现在的水钟流下200毫升的水只用了6分钟,所以我打算重新换一个瓶盖,把漏水孔变小一点,让水流的慢一点,再去算一下如果要流10分钟,需要流出多少水。

这样做也许就可以让我的水钟能够完成计时10分钟的任务了。

12.(音频男:

我根据上节课的观察,发现降低水位也可以把流速变慢。

我的水钟现在水的流速很快,我打算把分水孔降低一下,让水流的慢一点,然后再去算一下如果要流10分钟,需要流出多少水。

)这两位同学说的都挺好,看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漏水孔的大小和改变水位的高低来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

你也可以思考一下你的水钟适合哪种方法?

你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呢?

13.水钟改进完以后我们还要想一想,如何用刻度准确记录10分钟呢?

怎样通过漏水刻度就能看到10分钟到了。

这里有两种划分形式。

方案一:

我们以自己水钟一分钟的流水量作为一个单位,在受水壶上,从下向上不断累加进行标记,直到标画出10个格子,就是十分钟的标记了。

第二种,可以测一下十分钟的总水量是多少,再将总水量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钟了。

14.通过上面对任务的分析,你是否已经想好了自己水钟的改进方案,请你把先把方案记录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画图的方式呈现你的想法,为了更好地体现你的设计意图,在重点内容旁边可以使用文字进行标注。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大家的改进图示。

15.这位同学就是对漏水孔进行改进的。

16.这位同学是想把分水孔降低以把水位调低。

下面和你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调试过程吧!

17大家看,我第一次把分水孔降低,测试了5分钟,发现受水壶的水量已经超过一半了,这样测十分钟漏下来的水就会超过我的受水壶流出来的。

所以我又降低了分水孔,又测了5分钟,通过这个水量看基本满足十分钟的盛水需求。

然后我就进行了刻度的划分。

大家看我的测试过程。

18(播放视频)这是我调试后的水钟,基本达成了计时10分钟的要求,完成了挑战任务。

你们完成了吗?

有位同学特别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水钟,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观察一下他的水钟达成了任务的要求了吗?

19.播放视频:

先为这位同学鼓鼓掌吧!

他出色的完成了挑战任务。

还有些同学分享了他自己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看看你有和他们一样的问题吗?

20.(录音男:

我开始认为把漏水孔扎小一点,这样我就能用比较少的水做好我的水钟了,结果做完后我发现受水壶里面的水位上升的特别慢,水钟的刻度太密集了,不方便计时,容易看错时间,所以我又把孔扎大了一些。

)是的,不仅仅是孔小容易出现刻度密集的问题,如果你的漏水孔过大还会出现滴漏的水容易很快到瓶盖的问题呢。

所以我们在调试改进水钟的时候要全面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达成任务的需求。

21(音频女:

我在改进的过程中发现我的受水壶底部是不平整的,它的底部有凸起的一部分位置,所以为了更加精准,我在调试的过程中提升了刻度的起始位置。

这样就能让我的水钟更加准确了。

)这位同学就是要改变初始水位。

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验分享,我们会发现其实制作水钟这个任务真的不简单呢!

需要反复的测试和计算,不断地做出来,再改进,老师也是经过了几次调试呢。

学习了这么多同学的宝贵经验,现在你的水钟做好了吗?

22.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改进了自己的水钟,让它更加精准。

你是否发现了,虽然我们明白了科学原理,但是当把原理转变成科技成果的时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调试、修改,才能不断完善。

科学家的工作过程也是这样的。

23水钟即便再准确,携带也不方便,科学家又继续探索准确携带方便的计时工具,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研究新的计时工具——机械摆钟。

需要大家准备单摆实验器、一根线绳,一个螺母,秒表,笔和纸。

单摆实验器和秒表可以使用家里的物品替代。

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好。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8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机械摆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科学探究目标

能较准确地重复观测钟摆及自制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能根据钟摆的特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科学态度目标

准确地测量摆的摆动次数,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

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教学难点:

能较准确地重复观测钟摆及自制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王老师和大家共上一节课。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古代常见的计时工具,有日晷和水钟,借助这些工具我们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比较精确的计时方法,最后终于制作出了更精确的计时器——机械摆钟。

你们见过像这样的机械摆钟吗?

它一般由钟面和钟摆两部分组成,其中钟摆又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看一看它是如何工作的。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请你思考:

与日晷和水钟相比,钟摆为什么能够更精确地计时?

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播放视频,摆钟工作半分钟左右)

有的同学通过观察马上想到了,

(播放音频:

因为日晷和水钟都是利用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所以我认为摆钟的计时可能与它下面的钟摆有关,那个钟摆能够有规律的左右摆动。

)你是这么想的吗?

她所说的有规律你觉得是什么规律?

有的同学和我说了他的想法,他认为钟摆每分钟能摆动60次,因为1分钟有60秒,每秒摆动一次。

有的同学说那不一定,感觉钟摆摆动得比较慢。

那到底钟摆1分钟能摆动几次呢?

让我们一起观察测量一下吧。

那该如何测量呢?

怎样算摆动一次呢?

一般情况下摆动一次是指,钟摆在中间位置时开始数,当钟摆到达最左侧并经过中间位置到到达最右侧,然后回到中间位置时,算作摆动一次。

停止计时的时候,如果正好往返经过中间位置一次就算一次,否则就不计这一次了。

我们也可以使用我们的手臂模拟钟摆,(教师演示动作)从中间开始数,手臂从左侧经过中间位置到右侧最后回到中间位置时算作摆动一次。

举起你的手臂,像老师一样试一试,数一数。

下面我们就一起测量一下钟摆摆动1分钟的次数,在钟摆连续摆动的过程中,请你数一数,并进行记录。

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听我口令我们一起开始数一数。

开始。

播放视频,(老师计时开始带头数123后面声音消失学生数次数)像这样的观察记录我们要进行三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都是60次,钟摆1分钟摆动次数是相同的。

这说明钟摆具有等时性。

那是所有的摆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吗?

我们可以使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制作一个摆,看看你的摆是否具有等时性。

今天我们要使用单摆实验器、螺母、线绳和秒表。

使用这些材料我们如何制作一个摆呢?

第一步,我们用线绳的一端绑住螺母。

线绳就是摆的摆绳,螺母就是摆的摆锤。

第二步,把线绳的另一端穿入单摆实验器上面的转盘里,

第三步组装完成,这就是一个摆,为了方便观察它摆动的次数,我们可以在摆的后面放上一张白纸,在它自然下垂的时候画一条竖线。

在家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物体替代实验材料,比如:

可以用细绳绑在你的台灯上,用水瓶当做重物。

也可以利用家里的钩子,比如桌子边上的,衣架上的,或者家里使用的吸盘钩,这些能悬挂线绳的结构等。

线绳一端绑在钩子上另一端捆住重物,可以是橡皮。

还可以在桌子或者椅子上堆上比较高的书,用书压着尺子,把线绳一端绑在尺子上,另一端绑上螺母,这样一个摆也做好了。

寻找你身边的材料,快来试一试吧。

做好了你的摆,我们就要来想一想了,你认为自制的摆具有等时性吗?

怎样证明?

有同学说到了:

我认为我的摆具有等时性,可以观察它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否一样,如果一样就证明了我的想法,如果不一样就没有证明我的想法。

他说的特别好,为了方便我们之后的交流汇报,我们把相同时间定为和摆钟一样的1分钟。

观察你自己制作的摆1分钟摆动多少次?

和钟摆一样吗?

那如何让你的摆动起来呢?

请你看看老师是如何做的。

(播放示范视频)摆线拉直,轻轻松手,不要推动你的摆锤。

开始自己的实验活动吧,观察三次,每次观察1分钟,请你认真记录。

(停顿5秒)你的摆1分钟摆动了几次?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小丽自制的摆。

我们一起帮她数一数。

看看她做的摆1分钟摆动了几次?

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听我口令,开始。

(播放自制摆摆动1分钟的视频)这样的实验也应该进行三次,老师从小丽那里收集了她的数据。

小丽的摆每分钟摆动50次。

和你的摆1分钟摆动次数一样吗?

老师还收集了其他几位同学自制摆的摆动次数,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摆1分钟能摆动多少次呢?

我们一起从数据上看一看吧!

先横着看每一个摆,摆动三次的实验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我们能看到每个摆,摆动三次的次数多数是相同的,少数是不同的。

但也很接近。

因为我们实验中的摆不是很精确,会有误差,所以实验数据要看多数的次数或者求平均数。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能够发现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说明我们自己制作的每个摆都具有等时性,它们都可以用来计算自己的时间。

再来比较不同的摆,纵向看表格里的每一列,你又发现了什么?

有的同学发现,不同的摆,摆动的次数不同,也就是摆动的快慢不同,在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越多,摆动越快。

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60次。

显然我们自己做的摆和钟摆的快慢是不同的。

数据的表现和我们看到的真的一样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这几位同学的摆吧

(播放视频)通过视频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制作的摆,摆动快慢真的是各不相同的。

尽管它们都具有等时性,可以测量自己的时间,但它们又都与摆钟1分钟摆动次数不一样,可以怎样把他们调成一样的?

有同学马上就能想到,把我们做的慢的摆调快点,做得快的摆调慢点不就行了吗?

是的,那我们怎样调整摆可以改变它摆动的快慢呢?

请同学们课下思考:

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怎样调整可以让你的摆1分钟摆动60次?

下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寻找摆钟1分钟摆动60次的秘密。

下节课所需要的材料有单摆实验器、一根比较长的摆线、不同重量的摆锤、米尺、笔和纸,制作的摆的材料可以替换成你家里有的物品。

请同学们提前准备好。

同学们,再见!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9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摆的快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改变摆锤质量不能改变摆的快慢,摆绳长度影响摆的快慢:

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能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能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意识到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意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并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好奇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

改变摆锤质量不能改变摆的快慢,摆绳长度影响摆的快慢:

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教学难点:

能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的王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摆的快慢。

(播放视频)你还记得这三个摆吗?

是的上节课,我们曾看到过它们。

通过对他们数据的分析和摆动现象的观察,我们发现他们摆动快慢是不同的,而且都与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相同。

请你想一想,如果让这些摆也能够1分钟摆动60次,你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一起听听同学们是怎么想的?

有的同学提到挂在尺子上的摆,摆绳太短了,所以它摆动的非常快,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