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236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docx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

关于粮食危机的探讨

一、粮食危机:

推广素食解决粮荒

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世界粮食危机其实跟肉食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世界粮食危机其实跟肉食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界已有确凿的论证,说明集中饲养动物供食用所产生的弊端,并建议世人改变肉食的习惯而吃素,如此才能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科学界已有确凿的论证,说明集中饲养动物供食用所产生的弊端,并建议世人改变肉食的习惯而吃素,如此才能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研究者认为,与其使用大片土地生产动物饲料,倒不如直接拿来种植谷类,黄豆以及其它豆类供人类食用,从而避免饥饿问题,除却粮食危机。

研究者认为,与其使用大片土地生产动物饲料,倒不如直接拿来种植谷类(谷类食品),黄豆以及其它豆类供人类食用,从而避免饥饿问题,除却粮食危机。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k.瓦尔德海姆)曾说:

“富裕国家的粮食消耗,足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饥饿”。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k.瓦尔德海姆)曾说:

“富裕国家的粮食消耗,足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饥饿”。

此话何解?

此话何解?

  原来,此话意指一小部分富人为了要吃肉类,浪费大量原本可作为多数人日用粮的谷物。

研究者解释,生产一磅的牛肉,需要用16磅谷物,如果把这些谷物供给那些贫穷和营养不良的人,那么,世界上的饥荒问题也许就能获得纾缓。

原来,此话意指一小部分富人为了要吃肉类,浪费大量原本可作为多数人日用粮的谷物。

研究者解释,生产一磅的牛肉,需要用16磅谷物,如果把这些谷物供给那些贫穷和营养不良的人,那么,世界上的饥荒问题也许就能获得纾缓。

肉食“最不经济”。

  素食,是否真能解决地球上的粮食问题?

素食(素食食品),是否真能解决地球上的粮食问题?

哈佛大学的一名营养学家吉恩梅耶(j.迈尔)估计,只要美国将肉类食品削减10%,就能节省足够的谷物供6000万人食用。

另有研究指出,如果北美每个人每星期吃一顿素食,那么,节省下来的粮食每年可以养活1600万人。

哈佛大学的一名营养学家吉恩梅耶(j.迈尔)估计,只要美国将肉类食品削减10%,就能节省足够的谷物供6000万人食用。

另有研究指出,如果北美每个人每星期吃一顿素食,那么,节省下来的粮食每年可以养活1600万人。

  研究员做出上述推论,其实是基于活生生的现实:

美国粮食消耗量的70%是用于喂养牲畜;全球发达国家消耗三分之二谷物喂养牛羊;全世界粮食总消耗量的45%其实被用作牲畜饲料!

研究员做出上述推论,其实是基于活生生的现实:

美国粮食消耗量的70%是用于喂养牲畜;全球发达国家消耗三分之二谷物喂养牛羊;全世界粮食总消耗量的45%,其实被用作牲畜饲料!

  为此,许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主张,若要解决地球上的粮食问题,就要推广素食,因为,肉食可说是“最不经济”而又“低效”的食物。

举例来说:

1磅肉类蛋白质,要比1磅植物蛋白质贵20倍;我们吃下肉类时,只有10%,蛋白质被吸收体内,其余的90%都被排泄出去。

为此,许多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主张,若要解决地球上的粮食问题,就要推广素食,因为,肉食可说是“最不经济”而又“低效”的食物。

举例来说:

1磅肉类蛋白质,要比1磅植物蛋白质贵20倍;我们吃下肉类时,只有10%,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被吸收体内,其余的90%都被排泄出去。

  再者,用一亩田养牛,只能生产1磅蛋白质;若用同样面积的土地栽种黄豆,却可以生产17磅蛋白质。

换言之,我们吃肉要比吃素需要多16倍的土地。

再者,用一亩田养牛,只能生产1磅蛋白质;若用同样面积的土地栽种黄豆,却可以生产17磅蛋白质。

换言之,我们吃肉要比吃素需要多16倍的土地。

养殖牲浪费畜水源

  除此之外,养殖牲畜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

据估计,饲养牲畜所消耗的水,相当于种植蔬菜和谷物的8倍。

试想,当数以亿计的人类遭遇饥荒时,却有一小撮人正在浪费大量土地,水和谷物以换取肉吃,这岂不是一大讽刺?

除此之外,养殖牲畜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

据估计,饲养牲畜所消耗的水,相当于种植蔬菜(蔬菜食品)和谷物的8倍。

试想,当数以亿计的人类遭遇饥荒时,却有一小撮人正在浪费大量土地,水和谷物以换取肉吃,这岂不是一大讽刺?

  这也难怪,原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这么论定:

“西方国家摄取食物的方式,是导致其它地区饥饿的主要原因。

”这也难怪,原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这么论定:

“西方国家摄取食物的方式,是导致其它地区饥饿的主要原因”。

  尽管,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生理结构跟草食和果食动物很相似,但是,人们热衷于肉食的事实似乎无法扭转。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每年人均食肉量为50磅(相当于22公斤),进入2000年代则达到280磅(约127公斤)。

尽管,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生理结构跟草食和果食动物很相似,但是,人们热衷于肉食的事实似乎无法扭转。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每年人均食肉量为50磅(相当于22公斤),进入2000年代则达到280磅(约127公斤)。

  对于人类钟爱肉食的现象,联合国蛋白质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们批评:

“穷人的米粮,被抢夺去喂富人的牛,以生产他们要吃的肉类,因此,穷人终究必须挨饿。

“对于人类钟爱肉食的现象,联合国蛋白质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们批评:

”穷人的米粮,被抢夺去喂富人的牛,以生产他们要吃的肉类,因此,穷人终究必须挨饿“。

  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就算世界上的谷类粮食,全部只提供人类食用,一点也不拿来当牛羊的饲料,恐怕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也只有那些有能力出高价者,才能购买到食用的谷粮。

“富人抢夺穷人食物”的说法犹如动物界“弱肉强食”的定律那样坚定。

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就算世界上的谷类粮食,全部只提供人类食用,一点也不拿来当牛羊的饲料,恐怕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因为,也只有那些有能力出高价者,才能购买到食用的谷粮。

“富人抢夺穷人食物”的说法犹如动物界“弱肉强食“的定律那样坚定。

基因改造作物扩大基因改造作物扩大 。

  米粮被抢夺去喂富人的牛,穷人终究必须挨饿。

米粮被抢夺去喂富人的牛,穷人终究必须挨饿。

用作牲口饲料和人类粮食的谷类作物当中,有哪些是经过基因改造的?

根据统计,基因改造大豆,基因改造玉米,基因改造油菜与基因改造棉花,是目前全球的四大基因改造作物。

用作牲口饲料和人类粮食的谷类作物当中,有哪些是经过基因改造的?

根据统计,基因改造大豆,基因改造玉米,基因改造油(油食品)菜与基因改造棉花,是目前全球的四大基因改造作物。

  至于生产基因改造作物最多的国家,毫无疑问,就是全球第一富国:

美国。

在当地,基因改造作物已是近几年来的种植主流。

至于生产基因改造作物最多的国家,毫无疑问,就是全球第一富国──美国。

在当地,基因改造作物已是近几年来的种植主流。

  此外,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南非,西班牙,澳洲等国也种植基因改造农作物。

此外,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南非,西班牙,澳洲等国也种植基因改造农作物。

  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种植基因改造作物的面积增加13%,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面积涵盖22国。

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农民,尤其是规模较小,资源较少的农民,投入了基因改造作物种植,大约占了栽种基因改造作物农民总数的90%以上。

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种植基因改造作物的面积增加13%,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面积涵盖22国。

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农民,尤其是规模较小,资源较少的农民,投入了基因改造作物种植,大约占了栽种基因改造作物农民总数的90%。

基因食品应运而生基因食品应运而生 。

  不少科学家主张少吃肉以拯救全球脱离粮食危机。

不少科学家主张少吃肉以拯救全球脱离粮食危机。

全球爆发粮食危机,引起人类野心勃勃,想要征服自然界,以崭新的生物科技,自行生产食物充饥,基因食品却由此问世。

全球爆发粮食危机,引起人类野心勃勃,想要征服自然界,以崭新的生物科技,自行生产食物充饥,基因食品却由此问世。

  人类之所以萌生替代造物者的野心,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粮食危机。

全球首次粮食危机,发生在1972年至1974年间,因恶劣气候导致谷物产量不足。

人类之所以萌生替代造物者的野心,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粮食危机。

全球首次粮食危机,发生在1972年至1974年间,因恶劣气候导致谷物产量不足。

  1995年,全球拉起了第二次粮食危机的警报,当时美国农业部预测,因气候因素,1996年全球谷物将减产3.7%,而谷物的消费量继续上升。

此外,谷物库存量将降到消费量的13.4%,只能供49天的全球消耗。

玉米,小麦及稻米也通通减产,到达近15年来的最低点。

1995年,全球拉起了第二次粮食危机的警报,当时美国农业部预测,因气候因素,1996年全球谷物将减产3.7%,而谷物的消费量继续上升。

此外,谷物库存量将降到消费量的13.4%,只能供49天的全球消耗。

玉米,小麦及稻米也通通减产,到达近15年来的最低点。

  在这样的威胁之下,人类开始投入基因转殖技术的发展。

这些基因转移技术,包括在玉米基因下植入一段会产生驱虫素的基因,使玉米会自行分泌驱虫素,或是在西红柿上植入一段不易烂的基因,以改变西红柿的特性。

在这样的威胁之下,人类开始投入基因转殖技术的发展。

这些基因转移技术,包括在玉米基因下植入一段会产生驱虫素的基因,使玉米会自行分泌驱虫素,或是在西红柿上植入一段不易烂的基因,以改变西红柿的特性。

  其次,基因改造食物有助于增加植物可食用部份,或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作物更能适应不利的生长环境,例如干旱,改良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例如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

其次,基因改造食物有助于增加植物可食用部份,或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作物更能适应不利的生长环境,例如干旱,改良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例如增加稻米的蛋白质含量。

  乍看之下,基因食品似乎是全人类的救命仙丹,基因技术有效控制天然损害,农产品的生产量顿时获得大量提升。

惟,这当中还存在一些疑点。

乍看之下,基因食品似乎是全人类的救命仙丹,基因技术有效控制天然损害,农产品的生产量顿时获得大量提升。

惟,这当中还存在一些疑点。

基因食品存有疑虑基因食品存有疑虑 :

  基因改造作物,能否扭转粮食危机的劣势?

基因改造作物,能否扭转粮食危机的劣势?

人们一心借助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大量生产农作物,增强粮食的丰富性,从而一劳永逸解决粮食短缺的忧虑。

人们一心借助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大量生产农作物,增强粮食的丰富性,从而一劳永逸解决粮食短缺的忧虑。

  有了基因改造技术,农作物对虫害的抵抗力增加了,食物的外观和口感增强了,农作物的特性对加工程序的适应力提高了,然而,社会大众对基因食品仍有多项疑虑。

有了基因改造技术,农作物对虫害的抵抗力增加了,食物的外观和口感增强了,农作物的特性对加工程序的适应力提高了,然而,社会大众对基因食品仍有多项疑虑。

  盖因转殖入植物的基因,除了植物的基因,也有动物的基因,那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物种基因,人们担心,基因的转殖如果在一株植物上产生突变,那么,长期吃下这些植物以后,其基因的型态会不会在人体内表现?

它对人体将会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

它会不会造成所谓的“基因污染”?

盖因转殖入植物的基因,除了植物的基因,也有动物的基因,那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物种基因,人们担心,基因的转殖如果在一株植物上产生突变,那么,长期吃下这些植物以后,其基因的型态会不会在人体内表现?

它对人体将会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

它会不会造成所谓的“基因污染”?

  这些疑虑,目前仍未能获得良好的解答。

这些疑虑,目前仍未能获得良好的解答。

  说到底,基因转殖技术,犹如双刃剑,它可帮助我们解决目前人类生存上的难题,但也增加了我们对环境及自己的破坏。

说到底,基因转殖技术,犹如双刃剑,它可帮助我们解决目前人类生存上的难题,但也增加了我们对环境及自己的破坏。

  排除技术问题,人们的另一项疑虑,就是现在发展此技术的,几乎都是富有且先进的国家,一旦此技术完全成熟,得利者还是原本的富国。

届时,不仅贫富悬殊加大,就连粮食的主宰大权都会落在富国手上,再也不是由自然因素来主导。

排除技术问题,人们的另一项疑虑,就是现在发展此技术的,几乎都是富有且先进的国家,一旦此技术完全成熟,得利者还是原本的富国。

届时,不仅贫富悬殊加大,就连粮食的主宰大权都会落在富国手上,再也不是由自然因素来主导。

■使用大量土地种植谷类作物,大量饲养牲畜供肉食用途,足以引发粮食危机。

■科学家认为肉食是最不经济且又低效的食物,并建议,若要解决粮食危机,就应推广素食。

■基因改造技术固然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然而迄今仍未证实长期食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二、粮食危机:

供求失衡,粮价飙升

打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透过农耕活动汲汲营营生产粮食;现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粮食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只是,此时世界各地正刮起了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凝聚起的一股飓风──全球暖化,生化燃料抢夺食料为原料,人口倍增,过分使用土地,导致粮食短缺,粮食价格节节飙升,一场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风暴似乎越来越逼近…… 

  谷物,人类不可或缺的主食。

  数个月前,国内的主妇上菜市,发现各样食品,尤其是以谷类(谷类食品)和奶类作基本材料的食品,例如饼干,蛋糕,面条,酱油(油食品)等等,不知何时悄悄涨了价。

  渐渐的,所有大马人发现,国际上热呼呼的粮食涨价现象已经传入国内,消费者已感受到这股生活压力(压力食品)。

数一数,餐桌上摆着的食品都逐一涨价,这是否预示,全球正迈入一个高粮价时代?

  确实如此。

世界玉蜀黍价格比去年涨了一倍。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亦显示,2007年世界小麦库存降到30年来最低点,这导致小麦价格于今年6月份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

人口增长需求激增:

  玉蜀黍原是牲畜的主要口粮,但是,当生化燃料时代来临,科学家大量采用玉米制作乙醇,顿时使其身价突然暴增,顺势牵连牛奶,牛肉,鸡肉,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也随之高涨。

  随着世界人口大幅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激增,尤其世界两大人口大国:

中国和印度,生活水平好转使人们渴求高品质食品,粮食价格在供少需多的情况下,无不大幅飙升。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到92亿,以粮食需求随人口增加而增加的定律来看,观察家担心,人类很快就要面临世界性粮食危机。

  真没想到,19世纪著名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托马斯r.马尔萨斯)在两百多年前发表的悲观预言,竟然应验在即。

当年,马尔萨斯说:

“人口的增长必将超越食物供应,导致'人均占有食物'(即平均每人所分得的食物)减少。

2015年面临粮食危机:

  如今,有些专家甚至大胆预测:

“粮食供求的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全球将在2015年面临粮食危机”!

  回溯历史,世界并非首次传出粮食危机的警讯。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当时苏联大量抢购谷物,诱发了世界性粮食危机。

  气候暖化,自然灾害的发生,确实加剧世界粮食短缺的严重性,强烈降雨,不可预知的暴风雪,突如其来的大洪涝,长期的干旱,水源短缺,季节中断,更令缺粮的情势雪上加霜。

  正因粮食是有限的资源,它也成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爆发冲突的导火线,如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这种“抢粮”的现象,全球粮食价格飙涨的程度,就不如一般所见了。

  粮食涨价,贫穷国家和贫困人士,肯定是首当其冲。

粮食供给不足使穷国越来越穷,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前景堪忧。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调查显示,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有8.54亿,很快,这数字会更节节上升,因为一年中粮食援助价格就上涨了20%!

  粮食和主食有别 :

  食品价格不断攀升,大马人已深深感受到粮食涨价的压力。

  在本地日常用语中,我们一般混淆了“粮食”和“主食”的概念。

粮食,其实并不是泛指主食,而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的统称,它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属于禾本科植物,含有糖类,淀粉,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等主要营养物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粮农组织)把粮食界定为麦类,粗粮(粗粮食品),和稻谷类三种谷物。

  麦类,包括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稻米,计有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深水稻;粗粮类,则有玉蜀黍,高粱,荞麦,小米,黍等等。

  其它,还有各种补充主食之用的粮食,例如马铃薯,番薯,木薯,绿豆,绿豆,小豆等等。

  农耕的粮食,最早出现于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原始人类开始懂得农耕,把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不再等待大自然提供食物,而能在某范围内让大自然听令于人类。

  人人享有食物权 :

  广袤千里的麦田,在世界人口大幅增长之际,也只是沧海一粟。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

  为了唤醒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组织)于1979年召开大会时确定,把1981年10月16日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

  此后,世人都在这一天庆祝世界粮食日,世界各国也围绕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当年主题,展开宣传活动。

多年来,联合国曾经使用过的主题有:

“粮食第一”,“粮食安全”“粮食与环境”,“粮食与营养”等。

  2007年世界粮食日和电视粮食集资的主题是“食物权”。

食物权是生活在地球任何地方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享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权。

  食物权是一种普遍的权利,这意味着,人人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食物,或掌有获取食物的手段。

这些食物在质量,数量和品种方面,应该足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不存有任何有害物质,并能够被个人的文化接受。

  联合国是在1948年发表“世界人权宣言”时,首次承认食物权是一种人权,并在1996年通过和获得156个国家批准的“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第11条)中,将“食物权”包含在内。

  国际社会选择“食物权”作为2007年世界粮食日主题,表明它们日益重视消除贫穷,消除饥饿,致力促进和深化社会持续性发展。

  发展农业消除饥饿 :

  食物权是无论男女老少都享有的人权。

  我们大概从未料到,即使来到二十一世纪,人类仍无法摆脱饥饿的烦恼。

联合国指出,目前全球有40个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问题,世界上有8.54亿人营养不良,每年有560万儿童(儿童食品)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

  在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如果国际社会要消除饥饿,农业必须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主角。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发展有助于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然而,农业的发展往往受到投资不足的困扰。

农粮组认为,如果国际社会要消除饥饿,达到2015年前将全球饥饿人口减半的发展目标,那么,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地区,投入更多资金和技术。

  ■气候异常,粮食歉收,或转做乙醇,使其价格大起,又适逢世界人口大增,使食物供求失去平衡,世界性粮食危机愈渐逼近。

  ■食物权是生活在地球任何地方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享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权。

三、粮食危机:

生化燃料导致缺粮

今年10月26日,联合国的人权事务专家齐格勒(zieglar),站在会场中间的讲台上,不惧睽睽众目,正义凛然,对着话筒向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喊话──“未来5年内,世界各地必须中止一切生化燃料的生产工作”!

  听在各国代表耳里,这句话特别刺耳。

正当研制生化燃料成为全球风潮之际,齐格勒为何这么不识趣,硬是独排众议,偏要唱起反调?

 

  遏止饥饿人口继续成长,远比制作乙醇绿化地球更具急迫性。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国都雄心万丈,竞相投入生化燃料的研制工作,想要借此取代价格不断攀升的石油(油食品),同时也要达到绿化环境的崇高理想。

  研发和生产生化燃料,一时间成了国际上的时尚口头禅,管它是先进国或是开发国,大家都嚷着研制生化燃料。

  在美国,总统布什要求农民在2017年以前,生产350亿加仑的非化石运输使用燃料,以减少美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在其号召下,数以千计的农民怀着爱国的热情,把原本卖作牲畜饲料,或者作为粮食援助出口的玉黍蜀,统统供应给生物燃料工厂,在那里发酵生产乙醇(乙醇)──一种清洁,无色的酒精,可取代石油,用作汽车燃料。

农民一窝蜂种玉黍蜀:

  在欧洲国家,中国,日本和其它国家,大家都表示将使用10%或更多的代用汽车燃料。

口号当前,各地农民无不一窝蜂地去种植玉黍蜀,甘蔗,油棕和油菜,所有这些植物都能变成汽车使用的乙醇或者其它生物燃料。

  供求效应之下,谷粮身价节节上升,2006年,美国玉黍蜀出口价格每公吨上涨六十多美元,涨幅百分之七十;小麦出口价每公吨上涨五十多美元,全年涨幅月31日%。

今年5月,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国际玉黍蜀价格比去年夏天上涨了75%;今年首4个月,总体粮食价格上涨20%。

  尽管如此,为了振兴乡区的农村经济,美国众农民无不团结一致,全力支持生产乙醇;平日对抗全球暖化,倡导减少依赖进口燃油的环保分子,更是乙醇生产背后的重要支持力量;出乎意料的是,就连石油生产商,也表态支持这项事业。

全球逾8亿饥饿人口 :

  小麦,玉米和大米等主要粮食价格上涨,穷人是最大的牺牲者。

目前,乙醇农作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生长,大量的玉黍蜀转用作生产燃油的原料。

两年前,乙醇生产量已达75亿加仑之高。

  见此现象,联合国的齐格勒严加挞伐,他形容,将农作物用于生产燃料,或者将生产农作物的土地转为种植用于燃料的作物,都是“极度违反人权的恶毒举措”。

  齐格勒所言不虚,因为,当农作物价格持续冲高,当穷人买不起粮食,当救济用途的粮食转作生化燃料,每隔5分钟,将会有一个10岁以下儿童(儿童食品)死于饥饿或营养不良之症,全球的饥饿人口也将会超过8亿5400万!

  齐格勒吁请世界各国,眼前当务之急是遏止饥饿人口继续成长。

  他主张,各国大可不必急着研制生化燃料,因为,以科技进展之快,5年内很可能就发展出以农作物废弃物(例如用玉黍蜀芯和香蕉梗)制造生物燃料的技术。

为此,他促请科学家,不妨研发从其它农作物生产生化燃料的方法,毋需直接改变农地用途。

  玉黍蜀能源影响大:

 

  玉黍蜀原为人畜主要口粮,农人转售给生化燃料生产者,造成粮食短缺。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升高,生化燃料备受青睐,许多国家开始以玉黍蜀制造燃料乙醇,即一种可取代汽车燃油,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地球绿化效果的酒精。

  一时之间,玉黍蜀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也加剧了生化燃油和人畜粮食之间的拉锯战。

世界粮食储备减少:

  玉黍蜀主要生产国为美国,产量占世界的40%,出口量则占世界玉黍蜀总出口量的70%。

美国减少出口玉黍蜀,势必对全球玉黍蜀行情影响重大,并且波及其它粮食和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用玉黍蜀生产的乙醇燃料需求增加,是导致2006年上半年世界粮食储备减少的主要原因。

  另有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玉黍蜀现货平均价格,足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6%。

另有学术报告指出,2006年美国人的平均食品开支增加了47美元,相当于食品消费额的1.3%。

  由于玉黍蜀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大量玉黍蜀用于能源,也导致饲养业成本抬高,产量受限。

美国农业部指出,自2005年以来,以玉黍蜀作原料的饲料价格,一共攀升了60%,这对食品价格造成直接冲击。

实际上,2007年美国鸡肉批发价,已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0%,鸡蛋涨价21%,牛奶则涨价14%。

  农粮涨价穷人遭殃:

 

  全球有9000万人等待联合国分配以玉黍蜀为主的粮食援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