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3954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践活动教案.docx

《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活动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活动教案.docx

实践活动教案

课题

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课前准备

收集名人图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板书课题:

一、我的偶像

二、新课:

1、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学生分组讨论:

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三、小结:

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

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四、布置作业:

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五、板书设计:

1、我的偶像

教学后记

 

课题

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

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一起在校园里,调查一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二、新课:

1、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2、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三、板书设计:

2、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后记

 

课题

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

1、请同学们讨论:

(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

(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讨论:

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

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归纳总结。

三、板书设计:

3、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后记

课题

果园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水果吃得多了,但你对水果的了解又有多少?

今天就让大家一起到果园里进行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水果的特点。

二、新课:

1、组内分工,要求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安排好各组员工作。

2、活动安排,按各组商量好的工作步骤去安排。

3、用笔画一画我喜欢的水果,看水画得漂亮。

4、写出不同水果的名字,分析它们的颜色、味道、形状。

5、认识你所知道的水果的生长环境及一些水果传说。

三、板书设计:

5、果园实践活动

教学后记

课题

参观果园前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2、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和计划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水果我们吃得多,那么,你知道水果出产在什么地方呢?

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参观一下呢?

那么去之前有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1、请学生说说附近有没有果园,里面种什么水果。

2、派发参观果园调查表,说明该怎样填写。

3、小组讨论:

(1)选定组长;

(2)打算到哪些果园参观;(3)想邀请谁参加活动,再填好计划书。

4、老师检查各组准备情况,定好出发时间。

三、板书设计:

4、观果园前的准备

教学后记

 

课题

认识小康家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小康家庭的界定。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课前准备

一些家庭摆设的照片,制定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照片,从物质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状况认识小康水平。

二、新课:

1、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吗?

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现代化设备,明确生活里不开物质。

3、填好家庭生活统计表,比较一下,哪个同学家里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4、与学生制订一个小公约:

拒绝奢侈、拒绝浪费,看谁有计划去合理支配零用钱。

三、板书设计:

认识小康家庭

教学后记

课题

家庭文化生活

教学目标

1、活动中认识到家庭文化活动的重要。

2、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让文化生活来充实课余时间。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制定家长采访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逐步走向小康,家庭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

你一家人经常有些什么活动呢?

二、新课:

1、让学生说说家中双休日的活动安排,看谁家的活动有意义。

2、同学发表自己的兴趣爱好。

3、采访父母是怎样培养你的兴趣爱好的,填好采访表。

4、小组讨论:

自己对父母的安排意见,自己希望课余时间怎样安排。

5、代表汇报。

三、板书设计:

7、家庭文化生活

教学后记

课题

美好家庭从何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知道美好家庭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美好品德。

课前准备:

制定调查计划,家中新旧照片(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人们常说: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他们以前幸福多了。

到底是不是呢?

让我们一起来调查。

二、新课:

1、分小组按要求填好调查计划。

2、写下自己调查后的体会,并在小组中说一说。

3、对照新旧照片,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小组讨论:

美好家庭从何来?

5、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孝敬父母、关心家人、珍惜家中的一切)

三、布置作业:

比一比谁是家中好孩子。

四、板书设计:

美好家庭从何来

教学后记

课题

我们最喜欢吃的菜

教学目标

1、认识妈妈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2、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让学生做个有心人,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制定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妈妈经常都会做一些我们喜欢吃的菜,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么,你想不想知道这些菜是怎么做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二、新课:

1、说出妈妈经常做什么菜和你自己最喜欢吃什么菜。

2、了解学生会不会做菜。

3、让学生从书中或上网查资料,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那些名菜?

填好调查表。

4、分组到肉菜市场调查各种蔬菜、肉类和其他副食品的价格。

各组把结果归纳起来,看有多少种价格。

5、说一说:

你准备买拿一家的商品来做菜,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与妈妈一起去买菜,学学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菜。

四、板书设计:

我们最喜欢吃的菜

教学后记

 

课题

我当小厨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让学生知道妈妈每天做饭的辛劳,我们更应孝敬父母。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

锅、锅铲、煤气炉、肉菜、调味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天吃的菜都是妈妈烧的,那么,你想不想学会烧菜,让妈妈惊喜一下,也好减轻妈妈做家务的负担?

二、新课

1、分好小组,选好材料。

2、想好菜式,画在方框里。

3、熟悉“入厨安全须知”的步骤。

4、小组分工合作,把菜炒出来。

5、小组间互相交流活动体会,看看哪组做的菜色香味俱全。

三、布置作业:

回家也做道菜,让爸爸妈妈尝尝,并记下爸爸妈妈的评价。

教学后记

课题

我有东西想拍卖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课前准备

一些旧书、旧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通常都回或多或少有一些旧的物品,例如一些旧书、旧玩具等,扔掉了可惜,家中有没有地方放,怎么办?

二、新课:

1、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拍卖,甚至一些新设计创作的东西也可以拿出来拍卖。

2、分小组把组内同学中准备拿来拍卖的物品记下来,并写上拍卖原因。

3、为自己组的物品设计好的广告语,让物品更快地拍卖出去,并定好底价。

三、从资料中了解拍卖的程序及规则。

教学后记

课题

拍卖会开始啦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不随便浪费资源。

课前准备

要拍卖的物品、小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做好了拍卖会的准备工作,今天,我们的拍卖会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把物品准备好。

二、新课:

1、主持人宣布拍卖会开始。

2、同学们根据大会给物品做好的编号逐一拍卖,物主把自己的拍卖品记录好底价和成交价。

3、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买下拍卖品,但记住成交价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并记录好你买到物品的底价和成交价。

4、说体会:

通过这个小小拍卖会,你有什么收获?

三、板书设计:

拍卖会开始啦

教学后记

课题

认识客家人

教学目标

1、从活动中认识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客家人。

2、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课前准备:

有客家人特色的帽子和一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也许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就是客家人或是客家人的后代,又或许你经常听到关于客家人的故事,那么你想去了解客家人吗?

二、新课:

1、简介客家人,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2、看图片,介绍客家人居住的客家围屋。

3、展示客家人戴的帽子,介绍帽子的用处。

4、想一想:

你还从其他途径知道客家人哪些风俗习惯?

5、小组讨论,归纳后代表汇报。

6、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获得这些知识的。

三、布置作业:

向家长了解以下自己家里是否客家人。

教学后记

寻访客家习俗

教学目标

1、了解客家的生活习俗。

2、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间友好团结的民族意识。

课前准备

制定调查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上节课已经了客家人了,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客家的生活习俗。

二、新课:

1、先想好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吗?

(1)去书店调查

(2)去客家村庄调查(3)去图书馆查资料(4)上网查找。

2、如果是去客家村庄,你可要做好路上的安全措施呀!

找上伙伴大人一起去就最好成绩了。

3、你获得哪些信息,就把它记录下来。

4、把你走访客家村庄的活动照片或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

三、布置作业:

把你走访客家村庄时有趣的事写成日记。

四、板书设计:

寻访客家习俗

反思:

认识蚂蚁和白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

2、知道蚂蚁和白蚁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了解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

捉一些活蚂蚁和白蚁的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通蚂蚁和白蚁,让同学们认识蚂蚁和白蚁。

提问:

你知道有关蚂蚁和白蚁的一些生活习性吗?

二、新课:

1、认识蚂蚁和白蚁的身体结构,请学生自己标出。

2、认识蚂蚁和白蚁的生活习性和它们跟同伴交流的方式。

3、到大自然中寻找蚂蚁和白蚁的窝,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怎样影响和危害我们的生活。

4、把我们观察到的蚂蚁和白蚁的的家庭情况记录下来,画一幅蚂蚁搬家图。

三、布置作业:

在自己家附近找找有没有蚂蚁的窝。

四、板书设计:

认识蚂蚁和白蚁

教学后记

课题

蚂蚁和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目标

知道蚂蚁和白蚁会危害我们的生活,要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防治蚂蚁和白蚁的危害。

课前准备

一些被白蚁啃过的木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蚂蚁和白蚁是怎样影响我们生活的吗?

可以说,蚂蚁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而白蚁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尤其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二、新课:

1、讨论:

蚂蚁带来哪些危害?

白蚁带来哪些危害?

(观察一些被白蚁啃过的木头。

2、大家提出对蚂蚁和白蚁的防治方法:

(1)家庭防治

(2)校园防治。

3、把自己的调查报告写清楚,在小组内交流。

三、作业:

与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心得。

教学后记

课题

我与健康有个约会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健身运动的好处。

2、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一些体育健身的设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工作都由机器代替人工去做,相对的我们的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了,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

二、新课:

1、看看班里有哪些同学是最懒参加体育运动。

2、分小组去社区里找一些健身设施,带“小懒虫”到那里参加体育锻炼。

(之前给他们说明健身的好处)

3、小组制定健身计划,实施每项都要做好记录。

4、为自己设计一套醒目的运动装和一个最健美的健身姿势画下来。

教学后记

课题

心明眼亮

教学目标

1、在体育运动中懂得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意外)。

2、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课前准备

一些运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健身虽然很开心,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下面图中情形就是一些常见例子。

二、新课:

1、分小组讨论图中的情形,然后把自己的意见有条理地写下来。

2、学生自由发言:

自己的健身过程有没有以上情形出现过,要是事件突发在自己身上,那该如何处置?

3、讨论以上问题,商讨办法。

4、要是我们看见别人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做?

三、布置作业:

多参加体育锻炼。

四、板书设计:

心明眼亮

反思:

了解自己的妈妈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2、和妈妈谈谈心,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并把情况记录下来。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进一步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

课前准备

和妈妈谈谈心,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从小就享受着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妈妈吗?

二、教学过程。

1、根据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写一写有关妈妈的事情:

妈妈的年龄,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妈妈最大的心愿……

2、齐来写一写“我的妈妈”。

(可以写一写自己妈妈的外貌、性格特点等)

3、根据自己的记忆,写一写妈妈让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4、四人小组讨论:

我对妈妈的感受。

然后派代表面对全班讲一讲。

最后师小结。

5、就课前预习,汇报对妈妈生活与工作的了解,以及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工作和家务情况的调查:

A、四人小组内汇报。

B、由小组长汇总小组成员意见后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三、师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都能按要求了解了自己的母亲,很好!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最想跟妈妈说的话告诉妈妈。

教学后记

 

关于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课前准备

每人制作一张心意贺卡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二、教学过程。

1、讲授母亲节的由来。

2、小实践:

A、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吗?

母亲节这一天,就让你来为妈妈做一道“爱心菜”吧!

B、母亲节这一天,你打算为妈妈做一道什么菜呢?

(学生各抒己见)

C、师小结。

3、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漂亮妈妈,并叫妈妈评一评。

4、母亲节心意贺卡评比:

先在小组内评出优胜者,再在班上评出优胜者。

5、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深情厚意。

(妈妈,感谢您!

写好后集体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三、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真好!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做的心意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后记

 

交流、展示、体验大行动

教学目标

1、搜集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写在纸上向同学展示。

2、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课前准备

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班上开一个“交流展示会”,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二、教学过程

1、师宣布:

“交流展示会”现在开始。

A、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在四人小组内向同学展示、交流。

B、四人小组组长汇总各组员意见后,面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2、讨论区:

你是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的?

3、体验大行动:

A、把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所写出的体验日记在四人小组内汇报。

B、四人小组中推选写得最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三、师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交流得很好,看来你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有感情地读给妈妈听。

教学后记

 

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生奶的益处,讨论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2、采访一下家长、社会人士、同学等人对学生奶的看法。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讨论小学生该不该喝学生奶。

课前准备

课前采访一下家长、社会人士、同学等人对学生奶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喝过学生奶吗?

对学生奶又有多少认识呢?

二、教学过程。

1、请学生阅读书本的一段话,初步了解学生奶的益处。

2、小调查:

A、师设疑:

我们要对学生奶进行大搜查,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呢?

你打算怎样进行调查呢?

B、集体解疑。

3、讨论区:

小学生应不应该喝学生奶?

A、四人小组讨论。

B、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四人小组小组内汇报访谈表的采访情况。

5、小组长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6、师小结。

三、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学生奶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

四、布置作业:

把学生奶的益处讲给家长听。

教学后记

 

学生奶从哪里来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牛奶厂,让学生了解学生奶的来源。

2、交流理解“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这句话。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通过参观牛奶厂,让学生了解学生奶的来源。

课前准备

课前了解离我们最近的牛奶厂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生奶是从哪里来的吗?

二、教学过程。

1、同学们,参观要想既愉快又有收获,就要做好计划与准备。

A、四人小组制定参观牛奶厂前的计划。

B、讨论:

参观牛奶厂要注意什么?

C、小组制定参观计划并讨论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D、师小结。

2、让学生看录象,参观牛奶厂后,师:

同学们,把你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好吗?

3、让学生自由写参观后的感受。

4、讨论区:

A、鲁迅说:

“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跟同学交流一下。

B、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师小结。

三、师总结:

看来这节课,同学们都知道了学生奶是从哪里来的,对吗?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习作:

参观牛奶厂后的感受。

教学后记

 

为学生奶出谋划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学生奶一周的饮用怎样搭配最科学、最有营养。

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的包装剪贴或者画下来,说说它有什么地方吸引自己。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包装有什么地方吸引自己。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的包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学生奶是从哪儿来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为学生奶出谋划策吧!

二、教学过程。

1、小调查:

A、最受欢迎的学生奶的品牌是什么?

B、最喜欢的牛奶口味是什么?

C、对其它学生奶有什么要求?

2、小组讨论:

学生奶一周的饮用怎样搭配更科学,更有营养呢?

请你为班里的同学设计一周的学生奶套餐。

3、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并说明设计理由。

4、师小结。

5、现在市场上有哪些学生奶的宣传口号,我们一起收集一下:

A、让学生将收集到的宣传口号向全班汇报。

B、学生自己为学生奶设计一个宣传口号,并说明理由。

C、评选出设计宣传口号的优胜者。

6、把你最喜欢的一款学生奶的包装剪贴或者画下来,说说它有什么地方吸引自己,看谁说得最好。

三、师总结:

今天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现很好,回答问题十分积极。

四、布置作业:

把自己设计的宣传口号读给家长听。

教学后记

 

双休日面面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双休日为他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2、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双休日为他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课前准备

让学生把上一个双休日的主要安排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到星期一,总有些同学手忙脚乱,不是没书本,就是作业没完成。

许多同学还表现出一种疲态,精神不振,老师把这种现象称为:

“星期一综合征”。

为什么在双休日同学们的闲暇时间多了,反而带来这些消极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双休日的生活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小记录:

你期盼双休日的到来吗?

为什么?

2、讨论区:

你在双休日的时间和活动内容主要由谁支配?

3、小组汇报:

让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自己上一个双休日的主要安排。

4、小组长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5、师小结。

6、小调查:

你想了解别的同学是怎样度过双休日的吗?

参考下面的调查表,自己制定一个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采访其他年级的10位同学。

7、小组合作:

参照小学生双休日情况调查表,制定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表。

采访几位成年人的双休日情况。

三、师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双休日对你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调查表。

教学后记

 

我理想的双休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将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