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3888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docx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教案doc

第三节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6.43,使学生能够说明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地理位置;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要评价;初步培养学生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读图6.49,描述本区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了解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其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读图6.51,说明上海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沿河(京杭运河)、沿江、沿海,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读图6.43~图6.57以及通过课堂、课外活动,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长江流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分析长江在该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3.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推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其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难点

说明上海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沿河(京杭运河)、沿江、沿海,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教学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较法、综合归纳法、读图分析法等多种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导入。

同学们,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半壁江山”,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带。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其经济发展的贡献上,长江三角洲在制度创新方面的贡献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更具决定性意义。

在体制转轨时期,长江三角洲发展了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的“苏南模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发展了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标志的“浙江模式”;在都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发展了“上海战略与经验”……你一定对长江三角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请一起走入今天的新课程: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

[讲授新课]

(板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坏境

1.在黑板前挂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在总结时应点明长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和沿海沿江的相对位置,以及沿海沿江对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邻东海、黄海,扼江海交汇之要冲,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段,既可沿长江上溯到广大的内陆地区,又可同我国沿海南北各地以及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实现了江海联运。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是我国地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众多的湖泊,丰富的饵料,为发展淡水养殖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教师总结时应强调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特色形成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积极参与”

参考答案: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经济需要“世界级”都市带的支撑。

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都市带”,即长江三角洲都市带、京津唐都市带和珠江三角洲都市带。

这三个区域是我国最具实力的地区,是共同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之一。

[讲授新课]

(板书)发达的经济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第一自然段,分析回答为什么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只有全国的6%,但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15%,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与农业有关的内容和图6.46~图6.48,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进一步加以说明。

(1)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北部,从温度条件看,具有多熟制的条件。

年降水量l000~1200毫米,春夏季节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在一般年份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平原上河湖密集,具有江河湖海之利,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历来是农业富饶的“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所产丝绸驰名中外,龙井、碧螺春是世界著名的茶叶品种。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基础和经济技术条件较好,集约化程度较高。

由于城镇分布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容量大,本区生产的农产品可就近销售。

近年来又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发展了以花卉、蔬菜、特种水产和畜禽为主的创汇农业,结合旅游业,还发展了观光农业,扩大了农业的经营领域。

(2)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近年来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急速减少,尽管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但仍难改变总产量下降的局面,三角洲已由昔日的粮食基地变为缺粮地区,人口、土地、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是对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和食物保障的挑战。

(3)长江三角洲农业开发的潜力

长江三角洲除工业集中的上海外,其他地区应努力做到粮食基本自给,应加强农业与食物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粮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特别是高产农田,应划定农田保护区,要发展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还应扩大多种经营,发展为城镇服务的副食品生产,规划经营现代化蔬菜基地,畜禽、水产养殖场,实行专业化生产,发展各种名优特农产品,既可满足市场需要,又可出口创汇。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与工业、交通等有关的内容和图6.49,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有哪些有利条件?

(2)长江三角洲主要有哪些工业中心?

具体以什么产业为主?

(3)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条件如何?

(4)说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的地区之一。

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经济综合性较强。

在中国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积极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升整个中国在全球的国家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南部有众多的乡镇企业,今后应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新兴工业和外向型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开创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

(3)长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等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在商贸、旅游、金融等服务业方面也具有良好基础。

长江三角洲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将率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长江三角洲必将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区域制造业中心。

(4)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健全的工业基础,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活跃的民营经济,成熟的对外开放,优秀的人文环境构成了长江三角洲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相对缺乏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区域内统一市场的完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则是长江三角洲在未来几年所面临的挑战。

4.引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和图6.50,了解自1990年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长江三角洲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完善的交通、通讯网络设施而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反馈练习]课堂活动——“积极参与”

参考答案: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处在沿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

从运输条件看:

已构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和航空等的综合运输体系。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技术力量雄厚。

但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洪涝灾害、水污染、酸雨等。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江、浙、沪两省一市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纵向行政管理取代了横向市场性联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垂直领导,不仅导致上海中心城市功能退化,成为单纯的制造业中心,还使江浙两省及下属各地市间缺少了横向整合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在体制创新和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有了迅速发展。

上海也逐渐恢复了其大都市应有的产业和技术的辐射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起步和技术升级。

但由于长江三角洲是跨省市区域,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加上长期的条块管理,使地区间的协调变得困难,长期以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横向经济联合和自发的层面上,并没有进入跨地区产业整合阶段。

随着浦东开发,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将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区域化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合作方式的创新。

[讲授新课]

(板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

1.引导: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和图6.43,分组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无锡、苏州、南通、扬州、宁波等。

(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3)用数据说明长江:

三角洲城市化的程度和城市群的密度大小。

长江三角洲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

城镇平均密度为54个/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密度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世界著名的第六大城市群。

2.引导学生阅渎教材第二自然段和图6.5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上海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还应强调长江三角洲城市与其辐射作用的关系。

上海之所以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是有区位优势,二是有实力。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从上海到东京、汉城、香港、曼谷等城市的航程几乎相等,使得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交通枢纽。

同时上海又是中国东部海岸带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广阔的经济腹地。

上海城市的辐射功能也很强。

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都把驻华总部放在了上海,如飞利浦、通用,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春兰、杉杉等也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上海。

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更加强化上海的对外开放地位,使其龙头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不仅对长江三角洲,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引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了解上海港的基本情况。

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比较简单,教师可适当进行资料的补充。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南北海岸线的中枢,濒临东海,地扼长江入海口,有黄浦江、吴淞口汇合于此。

这种临江濒海的地理形势,使它成为我国江、河、海、陆的重要运输枢纽。

上海港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个理想的国际贸易港口。

上海港腹地宽广,背靠我国人口稠密、物产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加上交通发达,已成为我国内河、沿海、远洋水陆运输纵横交汇的融合体。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四自然段和图6.52—图6.56,了解浦东的开放开发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可适当介绍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杨浦大桥的情况。

(1)浦东新区是上海市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以西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浦东新区面积5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0万。

由于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老市区。

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浦东,依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享有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的先发效应,以及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2)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位于浦东新区中心,与浦江外滩仅一江之隔,遥相对望,是浦东的黄金地段。

该区是全国惟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发展规划的要求,该区域将建成以经济、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为主要功能的地区,是21世纪上海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杨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桥,于1993年10月竣工通车,它与南浦大桥遥相呼应,是内环线高架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枢纽,杨浦大桥建成后,与南浦大桥一起构成内环线上的两个过江枢纽,对缓解目前黄浦江越江交通紧张状况和促进浦东地区的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反馈练习]

课堂活动——“积极参与”

参考答案:

上海位于沿海和沿江两个经济发达地带的结合部,通过长江对长江流域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的粮食、棉花、煤、铁、天然气、有色金属等源源不断通过长江水运到达上海。

还有:

长江沿岸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位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课堂活动——“实践探究”提示

参考答案:

1.长江三角洲的产品很多,在调查的时候,可以分组来调查,如上海的手表、温州的鞋、无锡的丝绸、杭州的茶叶、绍兴的老酒等都十分有名。

2.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要注意资料的完整性和可对比性,重点要把浦东在改革前后的变化表现出来。

3.这一问题的完成,关键是要突出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贵在持之以恒,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既可丰富课外生活,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又大有益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