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383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39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docx

沉降生产作业规程

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Q/CHALCO-GX31C5-2009

版本号:

B

氧化铝厂沉降生产作业规程

 

受控状态:

受控

管理编号:

001

 

2008-12-22发布2009-01-01实施

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发布

文件拟订、会签、审批表

名称

氧化铝厂沉降生产作业规程

拟制审批表

拟制单位或部门

拟制人/日期

沉降车间

崔超强、刘志高/20081218

单位或部门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吴海文、刘永红/20081222

胡玉波/20081222

会签表

会签单位或部门

会签人/日期

会签单位或部门

会签人/日期

发放范围

发放部门

形式或数量

发放部门

形式或数量

厂领导

电子

技术开发部

电子

各科室

电子

生产运行部

电子

沉降车间

5份(纸质)

存档(原稿)

3份(纸质)

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

修改状态

修改单号

修改部份

生效

日期

记录人

记录

日期

目录

第一部分沉降槽工序1

1区域的责任1

1.1区域包括的范围1

1.2区域的任务1

2流程概述(流程图见附图1)1

3主要设备表(见附表1)2

4联系制度2

5系统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3

6系统启动程序3

7正常作业4

7.1工艺条件及技术指标4

7.2过程控制5

7.3巡、点检6

7.4岗位记录7

8系统停车程序7

8.1正常停车7

8.2紧急停车8

9设备作业程序9

9.1底流泵的开停车9

9.2变频溢流泵的开停车9

9.4沉降槽耙机的开停车11

9.5污水槽搅拌的开停车11

9.6污水泵的开停车12

10清理与清洗制度12

11常见故障及处理13

附表1:

沉降工序主要设备表15

一系列设备表15

二系列设备表16

三系列设备表17

四系列设备表18

附图1:

沉降工序工艺流程图21

一、二系列沉降槽部分21

三、四系列沉降槽部份22

一、二系列热水站部份23

三、四系列热水站部份24

第二部分絮凝剂工序25

1区域的责任25

1.1区域包括的范围25

1.2区域的任务25

2流程概述(工艺流程图见附图2)25

2.1合成絮凝剂流程概述25

2.2天然絮凝剂流程概述25

3主要设备表(见附表2)25

4联系制度26

5开车前的准备27

6操作程序27

6.1合成絮凝剂的自动配制操作程序27

6.2天然絮凝剂的操作程序28

6.3合成絮凝剂的手动配制操作程序28

7正常作业29

7.1工艺条件及技术指标29

7.2过程控制29

7.3巡、点检30

7.4岗位记录30

8停车程序31

8.1正常停车31

8.2紧急停车31

9设备操作程序31

9.1离心泵的操作31

9.2螺杆输送泵的操作32

9.3污水槽搅拌的开停车33

9.4污水泵的开停车33

10清理、清洗制度34

11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35

附表2絮凝剂工序主要设备表36

一、二系列絮凝剂设备表36

三、四系列絮凝剂设备表37

附图2絮凝剂工序工艺流程图39

第三部分控制过滤工序40

1区域的责任40

1.1区域包括的范围40

1.2区域的任务40

2工艺流程及原理概述(工艺流程图见附图3)40

3主要设备表(见附表3)41

4联系制度41

6系统启动程序43

7正常作业43

7.1工艺条件及技术指标43

7.2过程控制44

7.3巡、点检45

7.4岗位记录46

8停车程序46

8.1系统正常停车46

8.2紧急停车47

9设备操作程序47

9.1立式叶滤机的操作48

9.2凯利叶滤机的操作49

9.3精液泵的操作50

9.4粗液泵的操作51

9.5非变频离心泵的操作52

9.6无皮带搅拌的操作53

9.7有皮带搅拌的操作53

9.8污水泵的开停车54

10清理与清洗制度54

11常见故障及处理57

附表3:

控制过滤工序主要设备表59

一、二系列控制过滤设备表59

三、四系列控制过滤设备表60

附图3:

控制过滤工序工艺流程图62

一、二系列工艺流程图62

三、四系列工艺流程图63

第四部分赤泥过滤工序64

1区域的责任64

1.1区域包括的范围64

1.2区域的任务64

2工艺流程及原理概述(工艺流程图见附图4)64

4联系制度64

5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65

6系统启动程序66

7正常作业66

7.1工艺条件及技术指标66

7.2过程控制66

7.3巡、点检67

7.4岗位记录68

8停车程序69

8.1正常停车69

8.2紧急停车69

9设备操作程序70

9.1真空泵的操作70

9.2过滤机的操作71

9.3饲料泵的操作72

9.4非变频离心泵的操作73

9.5无皮带搅拌的操作74

9.6有皮带搅拌的操作74

9.7污水泵的操作75

9.8一、二系列GEHO的操作75

9.9三、四系列GEHO的操作78

10清理与清洗制度80

11常故障及处理83

附表一:

赤泥过滤工序主要设备表89

一、二系列赤泥过滤设备表89

三、四系列赤泥过滤设备表92

附图4赤泥过滤工序工艺流程图95

 

第一部分沉降槽工序

 

1区域的责任

1.1区域包括的范围

一、二系列沉降洗涤区域和三、四系列沉降洗涤区域分别包括十台沉降槽,热水站好水槽、坏水槽及其所属的设备。

1.2区域的任务

1.2.1负责将溶出稀释矿浆进行分离及洗涤,并把粗液送控制过滤精制;

1.2.2负责向溶出送一次洗液;

1.2.3负责向赤泥过滤系统输送合格的赤泥浆;

1.2.4负责在洗涤系统(二洗)加入石灰乳进行苛化;

1.2.5负责向赤泥过滤岗位提供热水,一、二系列沉降槽区域负责向原料化灰岗位提供热水。

2流程概述(流程图见附图1)

从溶出后槽来的料浆经分离沉降槽进行液固分离后,其溢流用分离溢流泵打至叶滤系统粗液槽内;其底流通过底流泵打至一洗水力混合槽,与二洗溢流、立式叶滤机滤饼、平盘AH洗液混合后,进入一洗沉降槽。

一洗溢流(生产上称为洗液)通过一洗溢流泵,送往高压溶出稀释槽稀释溶出矿浆;一洗底流通过底流泵打至二洗水力混合槽,与三洗溢流(其中一、二系列包括凯利叶滤机滤饼)混合后进入二洗沉降槽,二洗溢流通过二洗溢流泵送往一洗沉降槽;二洗底流通过底流泵打至三洗水力混合槽,与热水站的热水及赤泥滤液混合后进入三洗沉降槽(废泥进入二、四系列三洗沉降槽)。

三洗溢流通过三洗溢流泵送往二洗沉降槽;三洗底流通过底流泵送往赤泥过滤饲料槽。

分离沉降槽要加入天然和合成絮凝剂,一洗沉降槽、二洗沉降槽需加入合成絮凝剂,赤泥洗涤热水由热水站提供。

在洗涤系统(二洗)加入石灰乳进行苛化。

3主要设备表(见附表1)

4联系制度

4.1联系网络图

4.2正常作业联系

4.2.1主操负责与调度室、原料主控室、溶出主控室、分解主控室、蒸发主控室、焙烧主控室、循环水值班室、电气值班室、计控值班室联系,生产调节必须通过调度室;

4.2.2主操负责组织安排沉降主控室、过滤主控室及叶滤主控室的生产联系;

4.2.3对电气、计控、点检站,工序负责人可以直接联系;

班长

4.2.4联系以行政电话或调度电话进行,必须讲普通话,必须在听清对方回话后方可进行有关操作。

叶滤工序负责人

4.3紧急作业联系

4.3.1当发生紧急生产事故、人身安全事故及重大设备事故时,除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外,任何人有权向值班室、车间、调度室及医院联系、汇报;

4.3.2当发生停电或跳闸时,岗位人员可直接与电气或调度室联系;

4.3.3当出现冒槽或槽子拉空的情况时,主操或操作人员可先直接与相关的岗位取得联系,然后再汇报调度室;

4.3.4在特殊情况下,可先紧急处理问题,然后再逐一向有关部门汇报。

5系统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

5.1检查流程是否正常,相关阀门是否灵活好用;

5.2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具备开车条件;

5.3检查各槽液位,以便平衡液量;

5.4和各受料岗位联系好,准备开车。

6系统启动程序

6.1完成系统作业前检查,一切准备就绪后,通知调度室、溶出车间主控室往分离沉降槽进料;

6.2溶出送料到达分离沉降槽后,通知沉降槽岗位打开相应的溶出来料管上的天然及合成絮凝剂阀;通知絮凝剂岗位向分离沉降槽添加天然絮凝剂及合成絮凝剂(天然絮凝剂流量1.5~3.5m3/h,合成絮凝剂流量1.0~2.0m3/h);

6.3当分离沉降槽内液位达到0.3~0.5m时,现场将耙机转换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启动耙机;当槽内溢流面料位达到4.5m后,通知叶滤主控室做好受料准备,启动分离溢流泵向控制过滤送粗液;

6.4根据化验结果,当分离沉降槽底流固含达到350g/l,启动分离底流泵往一洗沉降槽输送底流。

一次洗涤沉降槽进料后,通知絮凝剂岗位向一次洗涤沉降槽添加合成絮凝剂(合成絮凝剂流量0.25~0.5m3/h);当该槽内液位达到0.3~0.5m时,现场将耙机转换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启动耙机;当槽内溢流面料位达到4.5m后,联系调度室和溶出,启动一洗溢流泵向溶出供一次洗液;

6.5根据化验结果,当一洗沉降槽底流固含达到400g/l,启动一洗底流泵往二洗沉降槽输送底流。

二次洗涤沉降槽进料后,通知絮凝剂岗位向二次洗涤沉降槽添加合成絮凝剂(合成絮凝剂流量0.25~0.5m3/h);当该槽内液位达到0.3~0.5m时,现场将耙机转换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启动耙机,当槽内溢流面料位达到4.5m后,启动二洗溢流泵向一次洗涤沉降槽进料;

6.6根据化验结果,当二洗沉降槽底流固含达到400g/l,启动二洗底流泵往三洗沉降槽输送底流;

6.7热水槽料位高于1m后,热水站启动热水泵向三次洗涤沉降槽供料;

6.8当三次洗涤沉降槽槽内液位达到0.3~0.5m时,现场将耙机转换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启动耙机,当该槽内溢流面料位达到6.5m后,启动三洗溢流泵向二次洗涤沉降槽进料;

6.9根据化验结果,当三洗沉降槽固含达到450g/l,通知赤泥过滤系统准备开车,启动三洗底流泵往赤泥过滤输送底流。

7正常作业

7.1工艺条件及技术指标

7.1.1分离溢流浮游物≤250mg/l;

7.1.2分离沉降槽底流固含≥350g/l;

7.1.3φ40×6m洗涤沉降槽底流固含≥400g/l;

φ40×8m洗涤沉降槽底流固含≥450g/l;

7.1.4三次洗涤溢流Nk<15g/l;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