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3484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三点一线瞄准射击

B.

彩虹

C.

夏天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

日食月食的形成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学校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装有倒车雷达的车是利用电磁波探测车后障碍的

3.端午节彦君坐动车到荆州旅游,下列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彦君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从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

B.火车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水杯受到的惯性减小

D.彦君在九龙渊观看了场面激烈的龙舟赛,参赛选手使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

4.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是()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死病菌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

C.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

D.防止水蒸气液化

5.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

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

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小

6.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乙车一直做减速运动

B.甲车1~4s内做匀速运动,在4~8s内静止,在8~11s内做匀速运动

C.整个过程甲车的平均速度约是0.6m/s

D.整个过程乙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7.下列情况中,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D.-2℃的冰放进0℃的水中

8.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

A.

B.

C.

D.

9.小明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的手掌宽度为2.5dm

B.他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

C.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D.他的质量约500kg

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11.有关光现象,下列现象与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手影游戏——光的反射

B.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12.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bca

B.acb

C.abc

D.bac

13.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A.响度

B.音色

C.声速

D.音调

二、多选题

15.用如图所示看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

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三、填空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

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

(2)小华由短文猜出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电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

17.如图,广场上空的光束显示了光在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外距离我们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星极感兴趣,盼望有朝一日对太阳系外的太空进行实地探测.设想将来宇宙飞船的速度能达到真空中光速的0.9倍,人类的梦想将有望实现.那时,宇宙飞船的速度将达到____________m/s.

18.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那么气球内氢气的质量_____、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阅读探究

材料1:

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冬天的一个寒夜,沙皇俄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点燃着六千支蜡烛,这里正举行盛大的舞会,厅内热气腾腾。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还在冒着汗水。

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有人喊到:

“快打开窗户。

”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

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

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材料2:

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

根据《北京晚报》报道:

2001年1月5日,阴天,微风,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1中,大厅里的雪花是由水蒸气_____而形成的;材料2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_____。

(2)通过材料2,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_____

A.温度低

B.沙地干爽

C.空气干燥

D.空气流动快

(3)形成雪花应具备三个条件:

水汽、降温和凝结核。

凝结核一般是尘埃,但烟雾甚至细菌也可以作为凝结核。

请你在材料1中找出与这三个条件的形成相对应的典型词语和短语。

水汽:

_____;降温:

____;凝结核:

____。

20.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m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1.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其中倒影的形成原理是________。

22.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 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 的实像.

23.某学习小组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___图能反映石蜡的熔化特点.

四、实验题

24.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①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_____的.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的.

②通过实验可见,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组成该物体的物质所特有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

(2)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

2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选填“大”或“小”)些.

(3)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_____(选填“乙”或“丙”)图,近视眼可以使用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2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试验中选用颗粒状的固体,并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_____。

(2)绘制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丙是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试管中的物质呈_____态。

(3)该试验中除了图中所示的装置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

实验结束后,在整理实验装置时应先_____(填字母)。

A.熄灭酒精灯

B.移走试管和温度计

27.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图。

(1)安装该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铁圈;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温是_____℃;

(3)水的气泡在沸腾前______,沸腾时_______(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4)当水温升到91℃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第____分钟数据可能有误。

(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6)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8.小刚同学要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他发现金属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金属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保留一位小数)。

29.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_两只蜡烛,选    作为平面镜。

(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面成两个像,原因是                          。

(4)小芳对(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后重新开始实验,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     (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理由是                                  。

(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蜡烛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6)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她马上得出了结论: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7)如图所示是从墙壁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间是      ()

A.2∶35

B.2∶25

C.9∶35

D.9∶25

五、计算题

30.夏季雷雨前,经常是闪电雷鸣,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多远?

(光速远大于声速,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10N,底面积0.01m2,内装40N的水,水深0.15m。

现将重为17.8N的实心铜块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把它完全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水未溢出,铜块未接触容器底部)。

(1)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2)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Pa。

六、作图题

32.金博士站在房中,眼在P点,如图所示,如想在墙壁AB上挂一平面镜观察天花板上日光灯MN的全貌,那么平面镜至少要多高?

试用作图法来确定.

33.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

(______)

34.如图所示,有两束光入射到凸透镜。

画出:

光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径迹。

(_____)

35.请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四、实验题

1、

2、

3、

4、

5、

6、

五、计算题

1、

2、

六、作图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