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2945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docx

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风驰电掣看玉门

――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中共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

玉门是甘肃风电产业的发祥地、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启动地和主战场、甘肃区域发展战略“两翼齐飞”中“西翼”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门被称为“世界风口”,风能资源理论储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在2000万千瓦以上。

玉门发展风电始于1996年,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170万千瓦,荣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一、玉门市风电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风电产业建设步入规模发展阶段。

玉门的风电发展经历了由示范型试验到大规模建设,由小型风电机组到大型兆瓦级风电机组,由国外引进到国内自产的发展历程。

1997年5月,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为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拉开了玉门风电产业开发的序幕。

2003年,洁源公司选用新疆金风公司600千瓦风机,开始装备运行国产化风电机组。

2008年,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1万千瓦,成为当时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

2009年底,全市风电装机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08.6万千瓦。

2010年6月,风电装机累计达到151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玉门建设任务。

目前,中节能、中海油、大唐、洁源、华能、华电、中电国际等7家“国字号”风电企业共建成风电场11个,安装各类风机1143台,风电装机累计达170万千瓦,特别是2009和2010年玉门风电开始了“井喷式”发展,短短两年间风电装机规模是前12年总量的4.5倍。

风机型号从300千瓦、600千瓦、850千瓦发展到1兆瓦、1.5兆瓦、2兆瓦,目前正在建设2.5兆瓦、3兆瓦、5兆瓦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累计发展机型达9种,玉门正在建设国内风机型号最多、国内外机型种类最全的“世界风机博览园”。

2、风电产业发展拉动了玉门经济快速发展。

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全面提升了玉门的经济总量,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从根本上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在新能源和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下,市属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5.5%提高到19%,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降低了县域经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继石化产业之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接续替代产业。

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逐步壮大,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5:

79:

16调整为2010年6:

69:

25,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目前,玉门各风电场国产化率已达75%,风电发电量已占到全市发电量的50%,风电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0亿元,上缴税金7344万元,吸纳和带动就业5600余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5%。

3、风电产业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产业。

风电产业从生产到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不产生任何污染,既可以增加电力供应,又可以减少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据测算,建设100万千瓦风电场,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标煤8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万吨,一氧化碳排放213吨。

目前,玉门已建成的170万千瓦风电场,每年节约标煤1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5万吨,一氧化碳排放362吨。

这些都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履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的承诺,短时间内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风电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不会给环境造成压力,而且通过大密度、大规模的风力发电装置作功后,可使风速减缓,减轻风沙危害。

4、风电产业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群的加速发展。

我们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打造“6+2”新能源产业群,走好风电、水电、光电、火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路子,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

目前,中节能公司9兆瓦风光互补项目已经拿到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完成实地勘测选址工作;河南昆仑太阳能公司和汇能公司两个9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上报省发改委申请开展前期工作,太阳能产业开发规划已委托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制。

国网能源公司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预可研报告已通过评审,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大唐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已列入省发改委和西北电网公司评审序列;大唐八0三电厂2×30万千瓦“上大压小”火电项目申请核准文件已报国家能源局审批;玉门油田2×30万千瓦“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已委托咨询机构编制可研报告。

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现场勘查、论证和选址工作已经完成,昌马月亮湾一级、二级、新总干渠水电站、昌玉、昌瑞等5座水电站已开工建设,年内水电装机容量可达22万千瓦。

全市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6座、330千伏变电站2站,形成了连接各大风电场的电力网络,保障了风电电力的外送。

同时,在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下,玉门市风机塔筒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发展,由2005年生产能力不足30套、产值不到5000万,到2010年实现加工塔筒602套,产值达8.3亿元,5年时间分别增长了20倍和16.6倍,实现了风机塔筒的本地化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从外地调运塔筒运输长、运费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风电企业的投资成本,有效缩短了运输距离,加快了风电项目的建设进度。

5、风电产业有力提升了玉门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我市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为加快发展玉门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007年9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玉门风电场。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第五期特许权玉门昌马20万千瓦招标项目落户玉门,标志着玉门风电产业进入了大规模开发阶段。

2009年8月8日,国家能源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玉门隆重举行了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奠基仪式,吹响了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号角。

2009年1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顶风冒雪调研玉门洁源风电场,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2010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玉门。

特别是在风电建设推进过程中,酒泉市委李建华书记在数九寒天,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来到风电浇筑、吊装现场,看望紧张施工的企业员工,还在百忙之中亲自带领我们多次上兰州、赴北京,走访风电企业总部,为我们协调争取到了玉门黑崖子、玉新风电场2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协调解决了风电设备供应不足、电网建设缓慢等问题,加快了玉门风电项目建设步伐。

这些标志性事件,为玉门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省、市领导多次到玉门视察、指导,国内主流媒体密集对玉门风电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各界人士频繁前来参观考察,极大地提升了玉门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

二、玉门市发展风电产业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快风电产业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超常规的举措,创奇迹的魄力,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快人一步,艰苦创业,开创了大规模开发风电的新局面,使玉门进入了全面建设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1、科学规划,奠定了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在开展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风电、光电、火电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布局,规划了总装机容量1287万千瓦的风电场12个,其中有740万千瓦列入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规划,251万千瓦列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二期规划。

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地企共同投资750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市范围的测风塔18座、测光站2座,为今后风电、光电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时,按照新能源“6+2”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开展调峰火电、抽水蓄能电站、光电、电网等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善了“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试验示范,积累了风电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玉门油田曾因承担“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而闻名全国,到了现在,玉门的广大风电建设者们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加深刻地诠释着这一精神。

早在15年前,玉门市敢为人先,审时度势、超前谋划、科学决策,于1997年5月建成了全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

2005年,中国大唐集团与韩国电力公司合资开发建设大唐低窝铺风电场,是我省第一家中外合资建设的风电项目。

可以说,玉门市率先在全省开发建设了第一座试验风场,率先启动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率先完成了百万千瓦级风电建设任务,率先在全省开展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建设,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出精神、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重任,为全省风电产业发展闯出了路子。

目前,玉门市风电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累积了冬季施工等丰富的建设经验,培养了近千名各类风电技术人才,承担着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风机选型的重任,可以说,玉门一直都在为酒泉风电发展创造和汲取经验,并为全省乃至全国风电产业顺利发展和建设充当着先锋角色。

3、攻坚克难,创造了风电产业快速崛起的奇迹。

2009年8月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启动后,我们把风电项目建设作为打造新能源基地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大力弘扬新时期的“铁人精神”,连续三年持续开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举全市之力,加快风电项目建设速度,打响了风电规模开发的攻坚战。

面对风电建设任务重、工期短、设备供应紧张等实际困难,先后多次赴北京、上兰州、走四川,督促风电企业总部加快进度,协调华锐、东汽、金风等装备制造企业和钢材生产企业,加快风机的主机、叶片、塔筒等材料供货;组织各风电企业,顶风雪、冒严寒,搭帐篷、架火炉,赶工期、抢进度,不仅创造了在零下20摄氏度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纪录,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被誉为“酒泉奇迹”。

华电新能源公司在冬季冒着严寒,用锅炉把水温加至80摄氏度,与混凝土进行搅拌,给搅拌车上穿上棉衣,在基坑外围搭起帐篷,里面生起火炉,全力加快基础浇筑进度。

酒泉市委书记在风电场看到这些情景后,感慨地说“铁人精神又回来了!

”。

华电玉门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小泊被评为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成为新时代的“铁人”。

为全面完成大型风机示范风电场建设任务,我们凝聚各方力量,克服技术参数不全、设计无标准、原材料不配套等重重困难,多方协调,昼夜奋战,合力攻坚,开创了国内陆上大型风机尤其是3兆瓦、5兆瓦风机建设的先例。

4、抢抓进度,开创了“风一样的玉门速度”。

我们大力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打破常规,先干起来,坚持“边建设、边报批、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全力加快前期工作,抢抓有效施工期,督促风电企业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倒排工程、责任到人的办法,千方百计抓建设,争分夺秒赶进度,实现了风电一期工程提前半年完成的目标。

华电新能源公司10万千瓦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仅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了核准批复,并开工建设。

中节能公司曾历时不到三个月完成了昌马特许权20万千瓦的风机吊装任务,平均每三天吊装两个风机,创造了国内风电建设的奇迹,开创了“风一样的中节能速度”。

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公司在总经理郭鹰的带领下,组建了三支“铁人”突击队,突击队员们在建设工地上喊出了“天不怕、地不怕,再大困难踩脚下”和“宁脱一层皮,不误一天工”的豪言壮语,在施工一线大干、实干和苦干,一天浇筑5个基础、一天完成6台风机吊装任务,创造了新能源建设中的“玉门速度”。

在风电建设中,我们坚持执行“三方协议”,督促风电企业和风机塔筒制造企业及时做好设备订购和生产工作,确保了风电项目的加快推进。

5、全力争取,扩大了风电项目建设份额。

坚持把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规划份额作为风电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

2009年以来,针对我市在酒泉风电基地一、二期规划中份额较少的实际,我们不甘落后,千方百计积极争取扩大份额,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数次赴北京、上兰州,在规划外又争取到华电黑崖子、洁源玉新2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51万千瓦大型风机示范项目,确保了风电产业的持续开发。

积极开发境内优质风场资源,我市与中核集团四0四厂共同向国家和省上反复汇报争取,合作开发建设100万千瓦风电场,其中5万千瓦已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市与四0四厂在经济合作上的历史性突破;通过与十四号基地积极协商洽谈和实地勘测,经过三年不懈努力,调整置换风电建设用地132平方公里,可新增装机60万千瓦,进一步拓展了风电建设空间。

6、强化服务,凝聚了大干快上的强大合力。

我们坚持一切为风电服务、一切为风电让路,围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凝聚全市各方力量,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风电企业大干快上。

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市委常委包挂、责任部门包抓、科级干部帮扶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周督查、月通报、年考核”制度,定期召开风电项目推进会,形成了加快推进的强大合力。

强化服务保障,累计为风电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1.58亿元、水土危害流失补偿费500万元,先后筹资1.3亿元,完成了风电基地“四通一平”工程,修筑道路164公里,新建维修桥涵37座;每年抽调20多名科级干部进驻风电企业跟踪服务,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着力解决了设备订购、供水供电、燃油保障等具体困难,优先为风电一线人员提供甲流疫苗,优先保障风电企业用油,每逢重要节日都组织开展慰问、联谊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和风电企业的关系。

积极协调省内外交通部门,解决了大型风机设备超重、超高、超长运输困难等问题,开辟了风电设备运输的“绿色通道”,保障了风电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特别是多方筹资4397万元,建成了总长48公里的风光大道,形成了连接各大风电场、风电设施运输、观光旅游宣传的经济大通道,并配套建设世界风机博览园、风光博物馆等,大力发展风光旅游产业。

我们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为风电企业上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帮助企业贷款38.9亿元、投保金额158.1万元。

突出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按照“快干快支持、大干大支持、慢干不支持”的原则,每年都制定出台了加快风电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累计奖励风电企业法人达30万元,充分调动了风电企业争着上、比着干,扩容增量、加快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玉门发展风电产业的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抢抓发展机遇,规模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市抢抓国家建设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省上“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和酒泉市“两抓整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采取自上而下、打捆审批的办法,以建设大型风机示范项目和每年新增百万千瓦装机的建设速度,实现了风电产业的大规模开发、快速度建设和超常规发展。

实践证明,抓不住机遇、循规蹈矩产生不了“酒泉速度”,按部就班实现不了跨越式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我市吸取测风工作滞后导致一期规划份额少的教训,不断加大投入,架设测风塔、建设测光站,积极开展资源详查,科学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争取更多建设份额列入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必须坚持风电牵引,促进新能源产业联动发展。

我市始终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项目的快速推进,促成国网公司用短短八个月时间建成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促进了调峰电源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启动实施,形成了光电、水电、风光互补等新能源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实践证明,风电产业的快速推进,既是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四,必须坚持科学判断,引强做大带动发展。

我市客观审视我市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石油发展的市情,准确判断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始终把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作为关系我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接续支柱产业,坚持引进“国字号”企业和上市公司,投资百亿元规模开发新能源产业,在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扩大消费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优化了产业结构,扩大了经济总量,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第五,必须强化执行力,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

要坚持定了就办、说了就干的硬作风,坚决执行省上和酒泉市有关风电建设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摆困难、不打折扣,全力以赴加快风电项目建设进度,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要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调动风电企业的积极性,动员全市上下都关心、支持和帮持风电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好风电企业的建设发展。

第六,必须发扬“铁人精神”,攻坚克难大干快上。

面对风电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工期紧、难度大、实验示范项目无先例的实际,我市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持续开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大力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企业苦干”的三苦精神,战严寒、斗风雪,重点突破、合力攻坚,两年新增风电装机140万千瓦,推动了玉门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崛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酒泉市委“两抓整推”战略部署,按照市委“两推六抓一加强”的工作思路,围绕“五翻番三突破一提高”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和“三城一示范区”的建设目标,立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走好风电、光电、水电、火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路子,努力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引领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将玉门建设成“风光能源城”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力争到2015年,全市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突破600万千瓦,火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水电和光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以上;风机塔筒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台套以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带动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