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430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docx

就业扶贫就业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doc

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做法-经验交流材料

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做法ﻭ一、抓实目标管理,夯实就业扶贫基础。

一是每年组织召开组织全县人资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就业创业工作安排会暨业务培训会”,结合市、县两级对我局提出的任务要求进行就业创业工作讲解,并结合每年度开展的工作目标进行具体业务工作培训;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实行按月提交数据、季度实施通报制度。

要求各乡(镇、街道)务必要保证相关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切实把“脱贫攻坚”做为首要努力方向。

二是建立和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

2016年以来,为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牵头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了搬迁户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并及时将全县搬迁群众摸底情况录入《贵州省劳动力培训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三是组织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搬迁家庭“一户一册”“一人一档”培训就业档案,对《家庭就业台账》《全程服务卡》《职业培训卡》《就业失业情况登记表》进行归档管理,做到全程跟踪服务管理。

四是建立和完善就业岗位信息数据库。

广泛收集县内外就业岗位信息,完善《岗位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整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定期发送各安置点(镇、街道)根据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一对一”就业推荐工作。

目前已全面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超13万条,各项台帐数据做到全部录入《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实行县乡村三级专人管理调度,贫困劳动力的信息全部实现了动态跟踪管理。

二、抓实政策扶持,帮助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结合各类专项活动,印制宣传资料,发放各乡镇开展宣传,深入各乡镇和易地搬迁扶贫点宣传创业就业政策,组织专班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专题政策讲解和送政策服务活动。

二是积极服务,落实各项扶持,引导和帮助贫困家庭创业人员申请创业贷款,创业扶持补贴等各项扶持。

三是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

结合各搬迁点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际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并配置2名劳动力保障协管员,为搬迁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服务。

2017年以来,水城县东部农业产业园区被认定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获得50万元奖补资金;水城县惠民布依绣娘农民专业合作社、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点,分别获得5万元奖补资金。

2018年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贴3.34万元,自主创业补贴2.55万元,创业场所租赁补贴15.10万元。

ﻭ三、抓实岗位开发,促进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

一是围绕各园区挖掘就业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鼓励县内各类经济实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二是强化劳务协作,加强与对口帮扶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引进外地劳务机构,鼓励兴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鼓励各类劳务市场输出贫困劳动力就业。

2018年组织贫困劳动力培训后输出到大连市就业75人。

三是强化宣传动员,发动帮扶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通过村民大会,院坝会,走访等形式动员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

2018年市下达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任务数为18473人,完成39555人,完成任务数的214%。

四是推进农民工创业园(点)建设,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支持力度,鼓励各类创业实体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五是加大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等载体建设,创建一批扶贫车间和就业扶贫基地,提供一批弹性工作制岗位,重点促进留守劳动力居家就业。

组织创建培育扶贫车间(基地、工厂)13家,县级初步认定就业扶贫基地(车间)8家,其中就业扶贫示范企业3家、就业扶贫示范点5家。

六是落实就业扶贫专岗,托底解决困难人群就业。

对有就业意愿,但凭借自身技能条件和技能培训提升后仍无法实现就业的,通过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协管等公共服务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

截至目前,已有效落实公共服务岗位安置887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ﻭ四、抓实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一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技能偏低、就业困难、有就业培训需求的搬迁家庭劳动力,按照灵活培训方式,灵活培训课程设置、注重实际操作的定位,在安置点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及时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培训生活补助,有效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二是结合产业特点建立建立全县师资库,完善师资派遣制度,全面满足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

三是结合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利用闲置设施设备,引进有实力的职业院校与园区企业联合创建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县内培训资源的有效补充,确保贫困劳动力就近培训后实现就业。

结合水城经开区企业用工特点批准新设立水城县坤华职业培训学校,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就地实现贫困劳动力边上岗边培训运作模式。

四是优化调整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力量,组建培训工作专班,分片调度各乡(镇、街道)、各园区开展全员培训工作,

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资料审核等工作,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调度工作无盲区,培训开展全覆盖。

2018年,在年初安排9013人的培训任务基础上,结合水城实际,再次增加了16000人的培训任务,最终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25299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19084人,初次就业率达75.4%,培训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助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如期完成“拿下‘三段式’脱贫攻坚基本面”目标。

当年培训数量在全省县级单位中排全省第一。

ﻭﻪ

该篇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做法范文,全文共有2127.5个字。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校本研修活动经验介绍

 

2014年就业工作要点(再修改)1

2014年就业工作要点

1、加大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力度,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在院内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就业工作量化考核暂行办法和细则并实施;

2、建立“以学院为主导、以系为主体、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院系两级就业工作机制,探索实施“就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

3、重点帮扶,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有效的就业援助。

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指导、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帮助家庭贫困、身体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实现就业。

4、全面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

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举办16场次各类培训活动、就业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创业、就业。

充分利用学院创业孵化基地的资源,选拔优秀项目入驻。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追踪回访”等形式,做好校园就业市场建设。

到企业联系就业工作全年不少于30个工作日,引进企业安排实习就业不少于20家。

6、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

校外实习就业基地考核办法和退出机制。

2014年新增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不少于20个,其中新增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不少于2个。

7、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同时注重就业质量的提升。

8、加强就业调研工作,推进和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

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为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就业课题申报、撰写论文等形式,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9、完善顶岗实习制度,扎实有序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

进一步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理顺管理机制。

尤其建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档案管理制度和编制细则。

10、认真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方案的编制、就业报到证的办理及发放工作。

 

就业服务局在全区就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就业服务局在全区就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ﻪﻭ

ﻪ全区就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ﻪ壮大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ﻭﻪ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就业服务局

ﻪ(20xx年3月30日)ﻭﻪ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民和县近年来在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ﻪ一、“十一五”期间劳务经济取得的成效。

ﻪ“十一五”期间,民和县按照 “西扩东进”方略和“做强金秋采棉、做大西藏务工、做细进京务工、做响长三角地区、做精拉面经济、做好就地务工”的劳务输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措施,劳务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全县共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61.0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6.02亿元。

其中,转移输出12.6万人(次),比“十五”末增8.6%,实现劳务收入7.11亿元,比“十五”末增127.17%。

一是“金秋采棉”成为群众增收的新途径。

五年来,我县按照“政府引导、经纪人组织、群众自愿、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断做大做强“金秋采棉”。

截至,全县累计输送采棉工13.4万人次,采棉创收3.7亿元。

特别是在省地就业部门的直接安排部署下,我们组织全县部分村级联络员、采棉经纪人前往新疆库尔勒、石河子等地区进行对接洽谈,改变了“产棉团场到民和对接找人”为“民和人到新疆掌握采棉信息”的模式,掌握了棉花长势、采棉时间、采棉价格及各产棉团场的优惠政策,直接与新疆建设兵团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洽谈,签订用工协议,为进一步做好“金秋采棉”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群众采棉收入达到1.18亿元,比增加28.26%,创历年新高,比增长8300万元,增长2.37倍。

呈现出政府引导有力、组织输送有序、能人带动明显、务工领域拓宽、输出规模扩大、品牌效益凸显、劳务收入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西藏务工成为群众增收的“金窝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藏地区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县越来越多的群众前往西藏务工挣钱,主要从事粮油水泥销售、摩托车农机维修销售、木材、土产品药材销售、百货销售,采矿、建筑等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常年在西藏地区的务工人员近1万人以上,务工人员年均劳务收入在1.3万元左右,加上季节性务工人员,仅西藏地区年均实现劳务收入2亿多元,成为我县群众务工的重点区域之一。

根据西藏创业人员的要求,我们向海东行署领导建议在拉萨市成立地区级办事处,得到了海东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做出了整合各县驻藏办事处,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在拉萨市成立海东地区劳务办事处的决定。

海东地委委员、民和县委书记赵雄同志亲临办事处揭牌仪式,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地区驻拉萨办事处的成立为全区在西藏地区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ﻭ三是技能培训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五年来,我们立足市场用工需求,依托18家教学设备全、师资力量强的培训基地,先后开展了机动车驾驶、电焊、建筑等26个工种的培训,不断强化措施,注重培训质量,起到了“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助培训”的作用。

截至,全县累计投入培训资金2225万元,培训农民6.44万人,培训转移率在85%以上。

其中:

阳光工程培训25173人,进城务工培训22586人,初高中生培训5835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7900人,创业培训741人,其它培训2163人。

据调查,参加培训人员的务工收入比普通人员要高元左右,技能培训在劳务输出中发挥了提高农民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扩大转移规模、促进农民增收、拓展转移领域的推动作用ﻭﻪ四是劳务经纪人协会架起农民增收的“金桥梁”。

五年来,我们不断强化措施,积极促进劳务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使劳务经纪人在全县的劳务输出工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自县上成立了劳务经纪人协会以来,全县22个乡镇也先后成立了劳务经纪人分会,形成了县协会、乡镇分会和经纪人三级劳务输出联动体系,使劳务经纪人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同时,县上根据工作情况给乡镇分会落实工作经费,加强对他们的综合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他们的法制意识,并高度重视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全力为他们提供政策、法律、务工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使全县劳务经纪人队伍得到迅速发展。

截至,全县劳务经纪人队伍达到2200余人,比增加1600人,累计带动输出22.45万人次,占输出总量的36.76%,实现劳务收入11.7亿元,占劳务收入总量的45%。

ﻭ五是拉面经济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支柱。

目前,我县在省外的拉面馆已经发展到近2200家,从业人员达到1.71万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重庆等省市的重点城市及周边地区,而且以每年近80家的速度增加,大部分拉面馆年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

六是进城务工成为群众增收的新领域。

五年来,我们充分借助“春风行动”这一平台,加快向省外企业成建制输出步伐,在

ﻭﻪ

ﻪ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近8000名青年农民在珠三角、山东、北京、新疆、长三角、省内等地区的企业转移就业,比十五末增长两倍多。

我们在每年的“春风行动”期间,积极引导乡镇与企业对接,为群众进城务工明确方向;同时在全县村级聘请劳务联络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一线作用,畅通信息渠道,确保了就业用工信息的及时传达;组织劳务经纪人代表、乡镇领导代表、劳务联络员等前往长三角、新疆、西藏等地区考察学习,让大家在考察中增长见识,学习中拓展思路,掌握了省外劳务市场和企业用工情况,为做好进城务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ﻭ七是小额担保贷款成为群众增收的“助推器”。

近年来,我县积极筹措担保基金,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为进一步发挥小额贷款促进就业创业的作用,我们把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各类创业项目、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措施,加强了对创业人员的服务工作,使贷款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自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94万元,重点扶持从事拉面、桃园餐饮、农家乐、铁件加工、交通运输、商贸、劳务经纪人等优势行业的455户创业能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共带动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形成了资金扶持就业、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机制。

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今年的工作重点ﻭ“十二五”期间,我们计划继续按照“西扩东进”的方略和“六做”的劳务输出重点,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完善多层次培训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措施,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到2015年,计划累计劳务输出达到62.5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创收55.06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期间累计增加112%,2015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3800元以上,比“十一五”末增加182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以上。

ﻭﻪ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年内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12.6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17亿元,使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5%。

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打算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ﻭﻪ一是未雨绸缪,提前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协调服务工作。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我们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购票难的问题,积极与铁路部门联系协调,对近期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统计调查,尽力为他们做好购票服务工作。

尤其是对赴疆务工人员,要求各乡镇提前宣传发动、精心谋划、对本乡镇到新疆务工的人员进行报名登记,就业部门统一为群众购票,并负担部分交通费用,确保赴疆务工人员购票省心、走得顺心。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

ﻭ二是整合资源,积极为赴疆务工人员排忧解难。

为进一步做好对赴疆务工人员的后续服务工作,针对以往新疆各办事处协调不够、人员分散、服务滞后的情况,计划年内整合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三个办事处资源,在离乌鲁木齐和飞机场近、交通便利、企业用工需求大的新疆昌吉州成立民和县驻新疆办事处,达到有办公场所、有工作人员、有办公经费、有办公设备、有法律顾问的标准,使办事处更好地在化解矛盾、调处劳资工伤纠纷、解决困难问题、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积极为群众提供采棉、企业用工等方面的信息,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ﻪ三是强化监督,扎实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针对以往在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县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的作用,整合各培训机构的特长,在基地设立机动车驾驶员、建筑、烹饪、服务等培训部,根据企业用工条件,利用村级联络员动员年龄较小、有转移愿望的城乡劳动力在县培训基地集中参加技能培训,使他们至少掌握2门实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年内至少在培训基地开展10期技能培训班,并积极与新疆等地的用工企业联系,让他们到培训基地现场招工,解决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

ﻪ四是突出特色,科学量化考核办事处工作。

针对以往各驻外办事处工作职责不明,激励机制不全,工作任务笼统,跟踪服务滞后的问题,突出地区特色,合理确定工作任务,强化考核措施,使办事处真正成为务工群众的“娘家人”。

北京地区重点突出输出家政、保安和带领增加拉面馆情况的考核;新疆地区重点突出为务工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务工信息、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的考核;西藏地区重点突出对创业人员的调查服务,提供信息、维权服务方面的考核;杭州、张家港、重庆、福建、江苏、青岛、深圳等地区重点突出新增拉面馆和跟踪服务方面的考核;计划年内分北京地区、长三角地区、新疆地区、西南地区召开办事处分片会议,听取办事处工作汇报,征求务工人员的意见建议,确定办事处工作任务,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不断规范办事处工作。

五是加大投入,努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计划年内积极筹措资金,首先在全县八大镇成立就业服务中心,达到有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工作人员、劳务输出电脑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上墙的标准,建立乡镇劳务输出信息库,并制作劳务信息电子发布条屏,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全力为群众的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抓住村级换届选举的时机,把有能力、群众信任、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人员充实到村级联络员队伍当中;此外,在充分尊重村级联络员意愿的基础上,本着”用足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的原则,在本村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聘请村级劳务协理员,协助村级做好劳动力资源调查、群众外出去向统计、劳务收入调查、劳务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工作,建立村级劳务输出信息库,为进一步促进全县的劳务经济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ﻪﻭ

ﻭ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