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278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

福州市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

福州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蒙眛      躁热      筋疲力尽      眼花缭乱

B.劳碌      操纵      油光可见      暗然失色

C.烂漫      窒息      为富不仁      掸精竭虑

D.浩瀚      教诲      粗制滥造      白手起家

2.古诗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巧用了“仙人乘鹤”的传说,从虚处着笔,从而使诗篇产生令人神往的的艺术魅力。

B.颔联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形成了历史的纵深和空间的开阔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感慨。

C.颈联融情于景,通过写鹦鹉洲上芳草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来抒发了诗人喜悦开心之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D.整首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3.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B.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C.《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滩”等情节惊险离奇,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D.“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

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楠学习成绩好,也热心班级事务,但爱出风头耍小聪明的毛病却叫人反感。

B.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妙处在于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只快速提取核心信息。

C.那女子穿戴特别地招摇,满头饰物,耳环乱晃,旗袍贴身,一副妖娆不堪的样子。

D.客观分析失败的前因后果,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这则消息报道的是渡江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西路军渡江的情况。

B.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的颈联中运用拟人修辞,通过飞禽的活动写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这篇新闻特写报道了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勇夺十米高台跳水冠军的过程。

D.《三峡》的作者是南朝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作者在本文中从季节的角度描绘了三峡不同时节的自然风光。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语,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让人从中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的精髓 

②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③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 

④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永沉海底”,路遥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 

⑤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

A.②④①③⑤

B.③⑤②④①

C.④②⑤③①

D.③①②④⑤

7.请选出下列文段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但等找见我们,却又立即回过头,看前边人的脊背

②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  

③有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

④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上同一路车

⑤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

A.③②⑤①④

B.④⑤①③②

C.④②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B.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相交流的新型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C.“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次、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9.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匿笑(nì)  蜷曲(juǎn)   骇人听闻(hài)   踉踉跄跄(liàng)

B.嬉戏(xī)  吮吸(shǔn)   丝丝缕缕(lóu)   絮絮叨叨(dāo)

C.枯涸(hé)  威慑(shè)   头晕目眩(xuàn)  更胜一筹(chóu)

D.滑稽(jī)   冰雹(bāo)   随声附和(hè)    忍俊不禁(jīn)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1)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

(2)母亲老了,总是遗忘。

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3)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

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

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4)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5)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

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6)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

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

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7)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个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

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像地、深深地吻下去。

(8)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9)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

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

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

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10)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

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

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

(11)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

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

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

(12)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

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13)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14)今夜,我想念母亲。

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歪。

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10.第

(2)段与第(3)段在内容上是否矛盾?

为什么?

11.“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第(11)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14.文章用“睡在炊烟里的母亲”作为标题,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现代文阅读

纳米机器人医生不是梦

姜允申

①当你感冒时,医生不用给你打针吃药,而是给你在血液里植入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在体内探测感冒病毒的源头,并到达病毒所在处,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

这种全新意义的机器人,就是纳米机器人。

②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③纽卡斯尔大学纳米技术中心主任肯·斯诺登教授介绍说:

“纳米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它在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的规律以及机械运动的特性。

”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仿生学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设计制造,并在纳米空间控制、操作。

④科学家们殚精竭虑,希望发明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操作精度极高,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

这种机器人的特性与众不同,它不用手术刀,不用开刀,不用像一般的机器人那样用一些植入物置换掉病人身体中的一些东西。

他们试图开发的这种装置可以寻找、鉴别并消灭细胞和有机体的缺陷。

这种装置完成的工作只能由非侵入性外科手术来完成。

这些纳米机器人可能是人工结构和生物结构制成的。

⑤人们希望,这种机器人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

比如E型大肠菌有一个鞭子型尾巴,跟机械轴承非常相似,这个尾巴使E型大肠菌可以在人体中游动。

斯诺登想,可以把细菌里的这种动力提取出来作为纳米机器人的推动力。

纳米机器人的“眼睛”和“耳朵”也将来自生物系统。

⑥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

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

今后,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

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⑦100年前,外科医生为医治腿病,不得不截掉病人的整条腿。

今天,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

将来,外科手术的创口只有针尖那么大,手术时,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

那时,手术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是今天的医生做梦都想不到的。

这就是最先进的外科手术理念。

⑧想象一下体积极小的纳米机器人,一茶匙便可装数十亿个。

这种超微型机器人可成群注入患者体内----例如最为脆弱的心脏和大脑-----进行超精确药物“投送”或者扮演外科医生的角色,在体内为患者实施手术。

它可以精确杀死癌细胞,疏通血栓,清除动脉内的脂肪沉积,清洁伤口,粉碎结石等。

以色列科学家目前研制了一种微型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在人体内“巡逻”,在锁定病灶后自动释放所携带的药物。

⑨纳米机器人在绝对无尘室制造,防止它们感染细菌。

这种制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电脑芯片类似。

在治疗心脏病时,纳米机器人将穿过一根直径2到3毫米的导管,进入需要治疗的特定部位。

这种导管技术也可用于大脑以及其他部位,例如肠道和尿道。

进入这些部位的最大难度就是一定要达到极高的精确度。

出于这个原因,纳米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誉为未来对抗癌症的最理想武器。

15.下列对于纳米机器人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希望发明操作精度极高的纳米外科手术机器人,它甚至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做手术。

B.纳米机器人将来或许可以从细菌中获取自然界自己的发动机,从而解决推动力的问题。

C.纳米机器人已普遍运用于外科手术,远比传统手术精确和有效。

D.由于体积极其微小,纳米机器人将可以被大量注入患者体内,进入特定部位实施手术。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以纳米机器人治疗感冒的特殊手法,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B.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只能”与“可能”不能互换位置,否则表意不科学。

C.第⑥段按时间先后的顺序,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介绍了纳米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D.本文介绍了纳米机器人医生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及其原理,展望了其美好的应用前景。

17.科幻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主人公心脏上长了一个肿瘤,危在且夕。

医生给他注射了一支含有纳米机器人的药物,主人公很快又恢复了活力。

请根据文意,简要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句子默写

1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树德务滋,__________。

②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夕日欲颓,__________。

⑤“花”是古诗词中诗人常用的意象。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春花喻冬雪,运用奇特的想象描写塞北雪后美景;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伤别怀旧,蕴含深刻哲理。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拥毳衣炉火                    拥:

裹,围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

更加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客居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

古人罚酒用的酒杯

2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日出而林霏开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

D.更有痴似相公者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1.对下面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A.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痴的人啊!

B.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没有人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C.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啊!

D.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痴的人啊!

2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既描绘了大雪后西湖的朴素淡雅,也映射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B.文章谴词用字精炼传神。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写出作者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傲岸自恃。

C.文章意境唯美又充满宇宙哲思。

“上下一白”与“舟中人两三粒”对比。

让人痴迷于天地之空阔,也慨叹人之渺小。

D.文章结尾饱含深意。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道出了作者的“痴”情,也道出了舟子对作者的指责。

五、课外阅读

阅读文言语段,回答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②之。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③,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④,宁⑤可以急相弃邪⑥!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避难:

此处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②难:

对……感到困难。

③疑:

犹豫不决。

④纳其自托:

接纳他的托付,即允许他搭船。

⑤宁:

难道⑥邪: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呢”。

23.填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

①有一人欲依附(______________)       

②后贼追至(_______________)

③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___)     

④遂携拯如初(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曲肱而枕之

24.用“/”给下列句子标注两处停顿。

王欲舍所携人

25.翻译句子。

(1)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2)待君久不至,已去。

26.读完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六、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

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

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

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

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

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

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以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1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

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

出发/到达时间

出发/到达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G1611

 

12:

49/13:

43

(过)莆田/

厦门北(终)

00:

54

当日到达

二等座

¥49

一等座

¥78

 

27.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一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二等座。

C.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28.根据材料一有关内容,概括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

29.根据下图和材料四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一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

各位乘客朋友,你们好!

欢迎乘坐G1611次列车。

本次列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乘客朋友们一路平安!

七、作文

30.写作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

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

多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     

请以“成长岁月,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要求:

①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要写出真情实感,600字以上。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