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260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docx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

部编五下语文红楼春趣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抽屉(tì)   丫鬟(yuán)B.晦气(huì)   金钗(chǎ)

C.袭击(xí)手帕(pà)D.咯噔(gē)绞断(jiāo)

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

A.晴雯B.袭人C.黛玉

3.“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

4.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气(huǐ)    避讳(wěi)

B.抽屉(tì)袭击(xí)

C.丫鬟(yuán)手帕(pà)

D.姊妹(zǐ)绞刑(jiāo)

5.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能表现孙悟空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官。

B.“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

C.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的是林冲。

D.《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夜里,我经常听见屋外的树枝。

B.榕树上停泊着不少小鸟。

C.站在山脚下,我仰望群山,景色可真美。

D.黄昏的时候,寒风整整刮了一个下午。

7.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序齿(牙齿顺序)印信(政府机关图章的总称)榜文(纸上的公告)

B.客舍(古代的旅店)大虫(方言,指老虎)官府(旧时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

C.石碣(石碑)客官(古代指在异乡做官)军令状(古时的军事任命书)

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1)武松寻思道: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2)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3)宝玉道:

“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4)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绩麻:

在织布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

B.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几时:

几点,询问时间)

C.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榜文:

官府的告示)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序齿排班:

按年龄大小的顺序安排分工)

10.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大闹天宫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C.曹操——三顾茅庐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1.下列歇后语前后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B.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C.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D.徐庶进曹营——假戏真做

12.下列歇后语与《红楼梦》有关的一项是()

A.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B.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

C.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D.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说: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B.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

“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C.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

D.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

千岁大王。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抓耳挠腮(弯曲)一饮而尽(完)天造地设(摆设)

B.家喻户晓(知道)足智多谋(计谋)自有妙用(自然)

C.请勿自误(误会)神机妙算(计算)喜不自胜(高兴)

D.壮志豪情(豪爽)扣人心弦(敲打)半夜三更(两小时)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A.抽屉(shì)丫鬟(huái)晦(méi)气

B.忌讳(huì)金钗(chāi)手帕(pāi)

C.睃(shuō)眼嫣(yān)然宽敞(chǎng)

D.桥墩(dūn)姊(zǐ)妹兴头(tóu)

16.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A.曹雪芹写了很多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螃蟹、大蝙蝠、七个大雁等等。

从这些风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风筝和各自命运相关。

B.那风筝飘飘飖飖随风而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飘飘飖飖”一词可换成“飘飘荡荡”。

C.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贾宝玉等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D.林庚写的《风筝》是一篇散文,生动描写了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他自幼对风筝的喜爱。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抽屉恰似忌讳晦气B.宽敞袭击手帕巴不得

C.绞丝旁桥墩姊妹金钗D.嫣然睃眼风筝七手八脚

18.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是()组。

A.光滑——平滑开辟——开拓B.迸裂——裂开炎热——酷热

C.安身——安家宽阔——宽广D.呼唤——召唤光滑——粗糙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B.言行不一致,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C.乌云和大雨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D.墨绿的麦苗舒展着嫩叶。

20.下列歇后语与《红楼梦》有关的一项是()。

A.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B.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C.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D.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水浒传》

B.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三国演义》

C.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西游记》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红楼梦》

评卷人

得分

二、语言表达

2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

它的近义词有哪些?

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

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

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按要求写句子。

1.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铰断了线。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句子完成练习。

宝玉一回头,却是A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红楼梦》

24.我能猜出A处应填的人物是____________。

25.宝玉和A一起去干什么?

()

A.扫花葬花。

B.打扫庭院。

C.锄草种花。

26.本课中出场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7.文学常识填空。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这本书被誉为“______”。

全书以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_______为背景,着重描述了贾府_________的过程。

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____的历史趋势。

28.组词

屉(______)鬟(______)讳(______)晦(______)

届(______)鬓(______)伟(______)侮(______)

29.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众丫鬟笑道:

“好一个齐整风筝。

”(________)

2.宝玉道:

“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________)

3.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________)

4.紫鹃笑道:

“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

”(________)

30.读句子,做练习。

1.黛玉笑道:

“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这句话是对黛玉的________描写,读完后我知道了古时候放风筝即是__________。

2.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籰子的。

这句话是________描写。

“巴不得”“七手八脚”等词体现了_______________。

3.宝玉道:

“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

“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

“也罢。

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这段话是对宝玉和探春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宝玉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1.读句子,猜猜他们是谁。

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______________)

2.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青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选自《西游记》第十八回)(______________)

3.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______________)

4.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选自《三国演义》第一回)(______________)

32.填空。

(1)从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杨万里《稚子弄冰》中写孩童奇思妙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宋代诗人雷震写的《村晚》中,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同样描写牧童悠闲自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中主要描写的十二位女性被称为“_______”。

在大观园里,既有儿女情长,风花雪月,也有盛衰变幻,人情冷暖。

黛玉葬花,凄美缠绵;_______,笑话频出……

(4)孙悟空是《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

书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故事有大闹天宫、________、________等。

33.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

1.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______)

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______)

3.戴上紫金冠,贯上黄金甲,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领众出门,摆开阵势。

(______)

4.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______)

3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____)

2.海底的珊瑚五彩缤纷,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松柏,有的像菊花……(____)

3.奔跑了一天的太阳终于躲起来了。

(____)

4.这儿安静极了,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____)

3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诸葛亮说: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

(2)(那些猴)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

(____)

(3)(武松)寻思道: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_____)

(4)黛玉笑道:

“那是顶线不好。

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

再取一个来放罢。

”(____)

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①神机()算②喜不自()③抓耳()腮

36.把词语补充完整。

37.①形容人的聪明智慧。

描写同一内容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38.②③分别描写人的________、________。

我能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9.把下列关于名著中人物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张飞使计谋——_________林冲到了野猪林——_________

孙猴子的脸——_________鲁肃上了孔明的船——________

时迁报警——___________刘姥姥进大观园——___________

40.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玄德看其人: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1)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填《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名称)。

(2)可以用文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来概括此人的外貌。

2.众人见他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1)“他”是指____________(填《红楼梦》中的人物名称)。

(2)这句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课本直通车

1.《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的曹操、____________的鲁肃、______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景阳冈》选自名著《__________》,这部名著共塑造了______位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好汉形象;《猴王出世》选自名著《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其他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红楼春趣》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鸟鸣涧》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该诗的前两句是:

____________。

42.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___________)

(2)众丫鬟笑道:

“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___________)

(3)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

“把昨日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___________)

(4)探春笑道:

“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___________)

(5)那风筝飘飘飘飖,只管往后退了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片段)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43.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44.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

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

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45.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变化是:

(________)。

46.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

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

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

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

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

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

“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黛玉笑道:

“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

”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

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47.当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时,他是怎么做的?

把相关语句画上“____”。

这些语句从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这几个方面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形象。

48.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黛玉说是____________的原因,从黛玉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49.结合上下文,思考下面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选一选。

(填序号)

A.性情随和、温柔大度

B.率性多情,敢说敢作

C.争强好胜,口齿伶俐

贾宝玉(____)薛宝钗(____)贾探春(____)

课外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

“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

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50.短文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C.林黛玉进大观园

51.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53.短文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人笑时的情形。

5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鸳鸯笑道:

“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

“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

李纨笑劝道:

“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

“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

“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

“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

“别忘了。

”刘姥姥道:

“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

“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