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198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docx

医疗质量及标准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提纲对比版13

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一、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序号

标准

核心要素

(地坛医院)

建议修改内容

1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及面积合理,能满足功能任务需求,适宜传染病隔离要求。

建议标准调整为功能定位与地理位置,核心要素增加一条:

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教学医院)

理由:

国家传染病区域性医疗中心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该中心具有很高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能够代表我国水平;二是区域性辐射能力很强,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传染病诊疗的发展;三是具备很强的人才培养能力;四是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储备新型诊断与治疗技术;五是开放流动,建立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机制。

2

住院床位

1.年平均开放病床总数达350-500张(等级评审标准为350)以上(或虽然小于500张床位,但现有床位配置能够满足区域或当地传染病人住院诊治需求,但不得低于350张)。

2.应急床位储备50张,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启动使用。

3.感染/传染科主要专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百分比≥50%,传染病重症医学科床位数:

占医院总床位≥3%-5%。

4.急诊必须设置有抢救床位,并满足急诊抢救需求。

留观床位必须按照传染病疾病隔离需要分开设置。

5.病床使用率≥80%

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调整为:

重症医学科床位数:

占医院总床位≥2%;

理由: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

 

3

建筑情况

 

1.医院传染科建筑布局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划分有三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两端(清洁端、污染端)、缓冲间、两通道。

各区域要有明显的标识和界限。

2.传染病房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有非触动流动水洗手和手部消毒装置及卫浴设施。

3.呼吸道传播疾病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而且具备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负压病房。

其他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达6平方米,且床与床之间距离不得≤1米。

4.重症医学科应建有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独立单间负压病房。

5.手术室应建有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负压或正负压转换的手术间。

6.病员微生物实验室符合“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要求。

7.病理解剖室符合传染病尸体负压解剖间要求

8.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独立设置

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调整为:

呼吸道传播疾病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理由: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呼吸内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的通知(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米

4

诊疗科目

1.不仅具备传染病一级诊疗科目,而且具备其他学科一级诊疗科目10个以上,不仅满足传染诊治需要,而且完善的学科能够有效的支持传染病专科的发展与提高。

2.至少具备传染病二级诊疗科目5个以上

3.至少具备其他二级诊疗科目5个以上

5

医技科室

满足传染病和其他学科的诊疗需求。

列出中心涵盖的所有医技科室。

 

6

医疗设备

作为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其设备配置需满足为传染病病人提供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

设备配置数量满足在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时,除能为传染病病人服务,还要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在有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封闭区域内的设备配置满足传染病病人各种检查及并发症救治需要。

设备配置档次上选择临床研究型设备,除满足除能够开展各种诊疗技术需求外,可进行科研及教学活动。

7

人力资源

1.人力配置满足临床需要

2.有人力储备机制,满足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

3.在应急状态时有人员动态弹性调整机制

4.卫技人员:

床位∶卫技人员=1∶1.35以上;床位∶护理人员=1∶0.65以上;

5.重要部门护理人员配备:

病房护士与床位至少达到0.5:

1,ICU护士与床位比达到3.1:

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台)比达到3:

1,麻醉后恢复室护士与实际开放恢复室床位比达到1:

2。

6.医生中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30%,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具有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不低于90%。

7.医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不低于50%,各临床科室医师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

8.副教授及以上教学人员数占医生比例不低于15%;

9.护理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不低于50%,护理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不低于50%,护师及以上职称占护理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

10.卫生技术人员中专职科研人员占比不低于1%。

建议核心要素第5条调整为:

重要部门护理人员配备建议参照国标

建议核心要素第6条调整为:

各专业科室的主任具有高级职称

建议核心要素第7条调整为:

医师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比例不低于50%

建议核心要素第8条调整为:

高级职称教学人员数占医生比例不低于15%

理由:

各地区水平不一

8

医院信息化建设

认证和荣誉:

1.医院的电子病历水平通过HIMSS四级认证

2.曾获得省级别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奖励和认证

遵循标准:

1.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规范

2.遵过国家和国际等标准规范

应用软件和服务-基础业务部分:

1.门急诊挂号管理系统

2.门急诊收费管理系统

3.门急诊应急管理系统

4.门诊医生工作站管理系统

5.排队叫号管理系统

6.输液室管理系统

7.皮试管理系统

8.就诊卡一卡通管理系统

9.急诊留观管理系统

10.门诊手术管理系统

11.门诊医技管理系统

12.门诊信息公示服务系统(含患者自助查询)

13.特诊业务系统

14.辅助诊断系统

15.专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16.门诊一站式服务系统

17.入出转院管理系统

18.住院结算收费管理系统

19.病区医嘱管理系统

20.住院医生站管理系统

21.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含手术室医护工作站、手术安排管理、手术监控、麻醉监护等)

22.血库管理系统

23.ICU临床监护系统

24.护理管理系统

25.辅助诊断系统

26.专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27.病人自助查询打印系统

28.护士移动工作站(PDA,执行医嘱,患者体征录入,费用录入)

29.医学影像系统PACS

30.放射科管理系统RIS

31.超声管理信息系统UIS

32.内窥管理信息系统EIS

33.病理管理信息系统PIS

34.核医学ECT影象图文报告系统

35.检验管理信息系统LIS

36.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37.体检管理系统

38.其它临床系统

39.病案管理

40.随访管理

41.妇幼卫生管理

42.预约中心

43.肿瘤管理

44.辐射所在区域范围内的远程会诊中心

应用软件和服务-客户关系部分:

1.客户档案管理系统

2.患者关系业务系统

3.短信服务支持系统

应用软件和服务-供应链部分:

1.中心供应室物流管理系统

2.药品管理系统

3.器械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和服务-知识协作部分:

1.办公自动化(OA)

2.电子图书馆

应用软件和服务-管理决策部分:

1.财务管理

2.成本管理

3.质量控制

4.绩效考核

5.人力资源管理

6.辅助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

运维和网络安全方面:

1.具备千兆光纤网络

2.具备千兆硬件防火墙

3.具备防病毒软件

4.网络设备和终端远程集中监控及管理系统

5.实时备份恢复系统

可选项

认证和荣誉:

1.医院的电子病历水平通过HIMSS六级认证

2.曾获的卫计委颁发的“数字化医院”的认证

应用软件和服务-客户关系部分:

1.医院呼叫中心

2.客户分析系统

 

应用软件和服务-知识协作部分:

1.科研教学系统

运维和网络安全方面:

数据库监理系统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1、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二级以上(包括二级);

2、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水平分级达到三级以上(包括三级);

3、符合国家及卫生部相关的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

4、支持卫生信息的区域共享和交换;

5、以院长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有负责信息管理的专职机构;

6、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有与信息化建设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

理由:

国家各地区医院信息建设水平不一,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以原则性指导意见即可

9

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1.患者来源及分布

2.医院年参与区域、市级、省级传染病防控指导任务次数及级别

3.承担市级或全国感染质控中心工作

4.参与感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诊疗指南、标准及专家共识的起草制定。

5.主办国际、国家及省市级学术会议

6.主办期刊杂志

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删除

理由:

全国各地区感染质控中心挂靠要求及具体情况不一。

建议核心要素增加:

有区域性的沟通、会诊与转诊机制、

有领衔的区域性定期学术会议机制

理由:

上述新增核心要素体现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医疗机构运行指标

标准

要素

工作负荷

(1)年门诊人次≥20万人次

(2)年急诊人次;年留观人次

(3)年出院人次≥1万人次

(4)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5)年住院手术人次

(6)年完成公共卫生任务收容或隔离传染病病人次

工作效率

(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8天(等级评审19天)

(2)床位使用率≥93(%)

(3)床位周转次数

(4)传染病收容或隔离天数

建议核心要素第2条为:

床位使用率≥80(%)

理由:

床位使用率≥93(%)与前面有冲突,建议统一为床位使用率≥80(%)

社会评价

(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

资产运营

(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3)资产负债率

(4)固定资产总值

(5)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建议核心要素第2条删除

理由:

核心要素第2条并非等级评审资产运营评估核心指标

手术类别

开展的手术类别能够满足传染病人的需求,3级以上手术占10-20%以上。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医师权限管理

理由:

目前国家无统一手术分级目录,标准不一

三、医疗机构的功能与任务

标准

要素

承担本辖区内急、危、重、难传染病综合诊疗服务

(1)承担本区域(省、市、自治区)传染病综合诊疗服务

(2)急诊科独立设置,可提供24小时急诊医疗服务。

(3)承担本辖区突发传染病及传染病流行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4)能承担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外医疗指导任务。

(5)承担区域传染病专业培训

传染病报告管理

 

(1)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并有专职部门管理

(2)甲类传染病零漏报

(3)乙类传染病报告漏报率≤1%

(4)完成规定的专病专报任务

建议核心要素第3条调整为:

乙类传染病报告漏报率=0

理由:

必须符合《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感染性疾病管理

医疗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完成日常监测,布局合理,运转正常。

门诊要进行区域划分,急诊要将发热、肠道及呼吸道进行独立设置,病房要根据其传染病特性进行相对独立设置。

公共卫生任务

(1)开设慢病(肝病、艾滋病)门诊

(2)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公共卫生任务

健康教育与促进

(1)对所在社区提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工作

(2)使所在社区居民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有提高。

应急管理

(1)承担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紧急收治隔离任务

(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具有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及一定规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对收治能力。

远程及院外会诊

 

网络会诊覆盖面、量;年院外会诊次数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具有远程会诊能力,本地区会诊全覆盖

理由:

各地区水平不一

帮扶支援

(1)承担帮扶本辖区或其他省市传染病学科的技术指导

(2)开展政府指定的其他扶贫项目

(3)开展特殊人群的便民服务

环境保护

(1)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要求

(2)污水处理符合要求

(3)医院废气排放符合要求

(4)有对患者疾病传染方式的告知及预防传染行为的隔离方式的教育与告示

四、医疗机构的科研水平与学术影响力

标准

要素

学术委员会任职

(1)全国副主委及以上1人,或;

(2)省级主委1人,或;

(3)省级副主委2人

(一人担任数职,以最高学术职称登记一次。

 

主办学术会议

(1)主办学术会议每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场

(2)国家级学术会议1场

(3)省级学术会议2场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每年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国家级继教项目)或省部级学术会议

理由:

各地区承担会议水平不一,国际会议界定标准不一,审批程序不一。

主办期刊杂志

国内核心期刊1本以上

建议标准调整为:

参编核心期刊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副主编及以上身份参编国内核心期刊

理由:

各地区水平不一

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以上

临床重点专科

(1)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或以上

(2)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以上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或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或以上

理由:

各地区水平不一

药物临床试验

(1)有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2)参与国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

科研项目及经费

 

(1)近五年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或重点项目、卫计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

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至少共计2项。

(2)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额,医疗、专职科研人员平均科研经费额

(3)按时验收(结题)率≥90%

科研成果

 

(1)近五年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SCIE

收录论文数量年均()篇及以上

(2)近五年至少以第一单位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数

(3)发明、专利数

创新能力科研转化临床应用情况

建议核心要素调整为:

(1)近5年开展二、三类医疗新技术、新业务数≥5项

(2)获得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

(3)有项目转化成临床应用

(4)临床科研的实际使用情况(有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的)

(5)列出发表论文、指南能够转化的项目

理由:

体现各地区的创新能力、科研转化临床应用情况

五、教学情况

标准

要素

教学设施

(1)教学硬件:

医院的教学硬件资源必须包括供学生查阅资料的图书馆、教学专用的多媒体教室以及临床技能培训室。

(2)学生临床轮转科室的示教室配备率应占总轮转科室的90%以上,示教室面积至少25平方米以上。

教学能力

(1)医院为大学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规模数;

(2)具备承担人民卫生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教科书)编撰工作能力,近5年已有作为主编研究生使用的国家级教材数;

建议核心要素第2条部分内容调整为:

近5年已有作为副主编及以上本科或研究生使用的国家级教材

理由:

考虑地区差异,平衡国家地区水平

教学水平

(1)医院应具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培养点。

(2)研究生导师队伍应涵盖国家级学会副主委及以上等高层次人才。

继续教育

(1)医院有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信息系统;

(2)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5%,总体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5%。

(3)医院每年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数,并接纳区域内其他医院的人员参与。

专科医师基地

为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医院具备上级行政机构通过的专科医师培养基地,并已有培训合格学员。

建议核心要素删除部分内容“并已有培训合格学员”

理由:

各地区专科医师培养政策不同,时间不同。

教学与进修

(1)三级医院须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2)接收进修人员所在医院级别和数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按照省有关规定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本院住院医师参加培训率达100%

 

六、临床专科服务水平

国家级传染病专科区域医疗中心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专科

基本项目

可选项目

感染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

4、疟疾的诊治

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需要细化!

黄琴主任负责)

6、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

7、艾滋病相关肿瘤的诊治

8、法定传染病的诊治

9、艾滋病合并乙肝/丙肝的诊治

10、各种标本细菌、真菌涂片检查

11、各种标本细菌、真菌培养

12、麻疹合并肺炎诊治

13、腰椎穿刺术

14、骨髓穿刺术

15、新发传染病的诊治

1.神经梅毒的诊治

2.滋病合并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诊治

3.细菌\真菌\分枝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

4.艾滋病病毒定量检测

5.弓形虫抗体检测

6.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T-SPOT.TB)

肝炎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1500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16.0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98.0%

4、急性、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5、急性、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6、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7、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8、丁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9、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10、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包括综合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

11、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及原因不明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12、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13、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14、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15、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应用

16、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17、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

抗-HAV-IgM、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抗-HCV、HCV-RNA定量、HDVAg、抗-HDV-IgM和抗-HDV-IgG。

抗-HEV-IgM检测

18、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诊断方法: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乙肝病毒基因变异测定、丙肝病毒基因分型等

19、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特异性T细胞数量在肝病中的应用、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20、弹性超声、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

初治和经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评估

2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监测与处理

22、设有重症肝病监护病房

23、设有肝病健康管理中心

24、丙型肝炎合并HBV的诊断和治疗

25、丙型肝炎合并HIV的诊断和治疗

26、疑难危重肝病的诊治

 

消化内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

4、能够正确、规范地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5、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

具有处理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能力。

6、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

消化道大出血的综合抢救;急诊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镜下治疗,其他原因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

7、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8、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9、常规开展规范的胃镜、肠镜检查工作。

10、开展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取异物;内镜下息肉治疗(圈套摘除术及电灼术);食管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11、开展肝穿刺诊断与治疗。

12、消化管早期肿瘤的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13、治疗性ERCP术(200例以上/年):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及胆、胰管取石术;内镜下胆管、胰管支架置入引流术。

14、开展胃肠道动力疾病的特殊检查及相关治疗。

1、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2、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3、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

4、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

5、开展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

结核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

4、肺结核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5、肺外结核病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6、大咯血的诊断与治疗。

7、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

8、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9、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10、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肺功能检查。

1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3、经皮肺穿刺检查。

1、耐药肺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2、肺结核空洞的介入治疗

3、儿童播散性卡介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中医内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

4、黄疸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5、鼓胀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6、积聚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7、肝着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8、脂肪肝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9、肝癌的中西医诊断治疗

10、慢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11、针灸治疗

12、积极开展中医药综合治疗,门诊中医治疗率≥70%

13、每医师每天门诊诊疗人次数不低于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平均水平的75%

1、四诊仪临床应用

2、肝病治疗仪临床应用

3、慢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外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

4、前三年,年平均手术人次数≥人次

5、肝部分切除术(30例)

6、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术(40例)

7、甲状腺癌、乳腺癌根治术(各5例)

8、胃癌、结肠癌根治术(各30例)

9、脾切除术(含外伤、肿瘤、血液病脾切除40例)

1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0例)

1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20例)

12、颈部血管瘤切除术(可选)

13、人工血管移植术(可选)

14、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术(20例)及经ERCP鼻胆管引流术(10例)(可选)

15、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或断流术(40例)

1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引流术(可选)(5例)

1.胆管癌根治术和/或胆囊癌根治术(10例)

2.胆管镜检查及取石术(含术中取石或术后经窦道胆管镜取石)(40例)

3.胰腺癌根治术(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和/或全胰切除术)(5例)

4.内镜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5例)

5.胆管和/或胰管空肠内引流术(含内镜下胰胆管支架植入术)(5例)

6.直肠癌根治术(含各类规范的根治术)(10例)

7.半肝切除术(含左半肝、或右半肝、或特殊肝段)(30例)

8.腹腔镜技术拓展性应用(可选)(含胃肠手术、疝修补术、乳腺手术或开展其他新技术)(10例)

9.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周围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可选)

10.腔静脉滤器或化疗泵植入术(可选)(30例)

11.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可选)(5例)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修补术或腔内支架植入术(可选)(5例)

妇科

1、前三年,年平均出院人次数≥人次

2、前三年,年平均住院日≤天

3、前三年,治愈好转率≥%

4、前三年,年平均手术人次数≥人次

5、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50例)

6、分娩期高危儿(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胎窘、新生儿窒息)的处理

7、糖尿病筛查+OGTT(50例)

8、生物物理五项指标测定

9、孕早或中期宫颈细胞学检查

10、常规胎心监护(外监护)

11、脐血流测定(50例)

12、孕中期B超筛查

13、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技术

14、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技术

15、高危因素的计划生育手术

16、妇科内镜(腹腔镜、宫腔镜)

17、乙肝孕妇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