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1934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98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docx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

核医学整理

核医学显像

核医学的PET、SPECT显像侧重于显示功能、血流、代谢、受体、配体等的改变,能早期为临床、科研提供有用的信息。

影像学技术

成像原理

性质

CT

衰减系数(CT值)

形态解剖

B超

超声波反射(回声)

形态解剖

MR

质子密度(T1,T2)

解剖功能

γ照相机

放射性浓度(平面)

血流功能

SPECT

放射性浓度(半定量)

血流代谢功能

PET

放射性浓度(定量)

血流代谢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显像RI的基本原理

1.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如SPECT)对选择性聚集在或流经特定脏器或病变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发射出的具一定穿透力的射线进行探测后以一定的方式在体外成像,借以判断脏器或组织的形态、位置、大小、代谢及其功能变化,从而对疾病实现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目的。

2.基本条件:

用于示踪的放射性核素能够在靶组织或器官中与邻近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分布的差异。

3.用于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称为显像剂(imagingagent),显像剂在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显像的主要机制

4.诊断和治疗用(含正电子)体内放射性药品浓集原理

1)合成代谢

2)细胞吞噬

3)循环通路:

血管、蛛网膜下腔或消化道,暂时性嵌顿。

4)选择性浓聚

5)选择性排泄

6)通透弥散

7)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

8)被动扩散

9)生物转化

10)特异性结合

11)竞争性结合

12)途径和容积指示

5.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

探头、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甄别器、定标电路、数字显示器

常用显像仪器:

γ照相机、SPECT、PET等。

二、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显像剂和示踪剂)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品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品。

γ射线能量为:

141KeV

三、SPECT显像方法:

1.每例检查均需使用显像剂

2.给药方式:

iv,po,吸入,灌肠,皮下注射等

3.仪器:

SPECT

4.给药后等待检查时间:

即刻,20--30min,1h,2--3h

5.每次机器检查时间:

1—20min

6.检查次数:

1—10次

(一)显像的方式和种类

1、静态显像:

当显像剂在脏器内和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可采集足够的放射性计数用以成像,影像清晰可靠,可详细观察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脏器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计算出一些定量参数,如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参数影像或称功能影像).

2、动态显像:

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即电影显示;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个感兴趣区域内的放射性计数,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

3、局部显像:

信息量大,图像清晰,临床最为常用。

4、全身显像:

利用放射性探测器沿体表匀速移动,注射一次显像剂即可全身显像,常用于全身骨显像、探寻肿瘤或炎性病灶等。

5、平面显像:

将放射性探测器置于体表一定位置,是脏器或组织某一方位在放射性探测器的投影即放射性叠加构成。

6、断层显像:

用可旋转的或环形的探测器在体表连续或间断采集多体位平面影像数据,可检出较小的病变,并可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分析,研究脏器局部血流量和代谢率。

7、早期显像:

显像剂注入人体后2h内,主要反映脏器血流灌注、血管床和早期功能状况。

8、延迟显像:

显像剂注入人体2h后,或在常规显像时间之后延迟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一些病变细胞吸收功能差,早期显像血液本底较高,图像显示不清,延迟显像可降低本底,给病灶足够时间吸收显像剂。

或由于显像剂被靶组织摄取缓慢,周围的非靶组织的清除也较慢,需足够时间让显像剂从非靶组织洗脱。

9、阳性显像/热区显像:

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正常组织一般不摄取或摄取很少,病灶呈“热区”改变,如心肌梗死灶显像、亲肿瘤显像、放射性免疫显像等。

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这种显像的敏感性较阴性显像为高。

10、阴性显像/冷区显像:

显像剂主要被有功能的正常组织摄取,病变组织基本不摄取,病变呈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

如心肌灌注显像、肝胶体显像、甲状腺显像等。

11、静息显像:

受检者无生理刺激或药物干扰的安静状态下。

12、负荷显像/介入显像:

在药物或生理性活动干预下,以增加脏器的功能或负荷,观察其应激能力,可判断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灌注储备功能,增加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放射性分布的差异。

13、单光子显像:

如γ照相机、SPECT,临床最常用。

14、正电子显像:

如PET、符合线路SPECT。

探测的是正电子产生湮没辐射时发出的一对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光子。

用于代谢、受体和神经递质显像。

【PET和SPECT比较】

①PET使用正电子核素显像,多是组成人体的固有元素,半衰期超短,可以进行SPECT所不能进行的代谢显像,在短时间内多次显像,更真实、更直接反应机体生理、病理变化。

灵敏度、分辨率高,能准确进行各种定量分析。

②SPECT结构较简单,价格低,所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半衰期相对较长,使用方便,放射性药物的来源较广,不需要配置加速器,容易推广普及。

但空间分辨率不高。

③PET只能进行正电子核素显像,中、低能核素显像只能用SPECT仪进行。

四、SPECT检查种类

 

(一)神经系统

1.脑血流灌注显像

2.脑受体显像

3.脑脊液显像

4.脑代谢显像

(二)心脏和大血管

1.心肌灌注显像

2.心功能显像

3.心肌代谢显像

4.心肌受体显像

(三)骨骼和关节系统

1.全身骨显像

2.关节显像

 

(四)消化系统

1.肝胶体显像

2.肝血流血池显像

3.肝胆功能显像

4.食管通过时间

5.胃-食道返流

6.胃肠道出血显像

7.异位胃粘膜显像(美克氏室显像)

8.胃排空时间测定

(五)呼吸系统

1.肺灌注显像

2.肺通气显像

(六)淋巴和骨髓

1.淋巴显像

2.骨髓显像

(七)泌尿系统功能测定和显像

1.肾血流灌注显像,肾图

2.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3.有效肾血浆流量

4.阴囊显像

(八)肿瘤、炎症

1、18F-FDG

2、201Tl和99mTc-MIBI

3、67Ga

4、炎症显像

(九)内分泌系统检查

1.甲状腺摄碘率

2.甲状腺显像

3.甲状旁腺显像

4.肾上腺髓质显像

一、内分泌系统显像剂、原理、临床应用

1.甲状腺结节、异位甲状腺

2.甲亢显像

3.亚急性甲状腺炎

4.找甲状腺癌转移灶

5.甲亢甲状腺癌的治疗

6.甲状旁腺显像剂、临床应用

7.肾上腺皮质髓质显像剂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功能的体内试验:

甲状腺摄131I试验,过氯酸盐释放试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一、甲状腺摄131I试验

1、原理

甲状腺具有选择性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其摄取的速度和数量以及碘在甲状腺内的停留时间与甲状腺功能有关。

131I(释放γ射线)与127I(稳定碘)具有相同的生化性质,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率,即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2、正常参考值

2h:

10%~30%;4h:

15%~40%;24h:

25%~60%

逐渐增高,24h达高峰,青少年和儿童略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

(受试者需要停用停用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含碘食物药物及影响甲功的药物2-6w后方可检查。

空腹口服131I溶液)

3、计算:

甲状腺摄131I率=(甲状腺部位计数率cpm-本底计数率cpm)/(标准源计数率cpm-本底计数率cpm)*100%

3、临床意义

正常人摄131I率随时间逐渐上升,24h达到高峰。

①甲亢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摄131I率增高,部分可见高峰提前。

摄131I率高低不代表甲亢病情严重程度。

A:

各时间点摄131I率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之上B:

摄131I率高峰提前出现③2h摄131I率与24h摄131I率之比>0.8或4h与24h之比>0.85。

符合A+B或者A+C提示甲亢。

②甲减的诊断:

各时间点摄131I率均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且高峰延迟。

诊断准确率不如甲亢,要结合血清学检测。

③甲状腺肿的诊断:

各时间点摄131I率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之上,但无高峰前移。

④甲状腺炎的诊断:

亚甲炎,“分离现象”——摄131I率明显降低,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升高。

⑤有效半衰期的测定:

测定131I在甲状腺内的半衰期,评估131I的代谢速度,为治疗剂量提供数据。

二、过氯酸盐释放试验

1、原理:

过氯酸盐阻止甲状腺从血中摄取碘离子和促进碘离子从甲状腺内释放。

给予碘后再口服过氯酸盐只能阻止甲状腺继续摄碘,不能使有机化的碘从甲状腺内释放。

当与碘有机化相关酶(如碘化酶、氧化酶)缺乏,甲状腺摄取的碘离子不能有机化,口服过氯酸盐使甲状腺内碘离子释放,甲状腺也不再摄取无机盐。

测量口服前后甲状腺摄131I率变化,计算释放率,判断是否存在有机化障碍。

2、适应症:

疑有甲状腺有机化代谢障碍相关甲状腺疾病的辅助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的辅助诊断

三、甲状腺激素和抑制试验

1、原理和方法:

甲亢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反馈调节破坏,甲功处于自主状态,甲状腺摄取碘,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均不受抑制。

在第一次甲状腺摄131I试验后,口服甲状腺片,再重复测定,计算吸131I抑制率。

2、适应症:

甲亢的辅助诊断;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鉴别诊断;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的辅助诊断。

四、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

1、原理

给患者注入适量外源性TSH,观察前后两次甲状腺摄131I率变化,可鉴别甲低的病因在垂体或甲状腺。

2、适应症

甲减的鉴别诊断;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甲状腺储备功能的判断。

3、临床意义

主要是鉴别继发性和原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所致,注射TSH后摄131I率不提高,兴奋值低下。

继发性的病变在下丘脑或垂体,注射TSH后摄131I率提高,兴奋值高。

五、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1、原理

给受试者注射一定量的TRH后,动态观察血清TSH浓度的变化,可了解垂体和甲功,用来鉴别病变部位。

2、临床意义

甲减原因

病变部位

血清中激素水平

TRH兴奋试验

TRH

TSH

T3

T4

继发性

下丘脑

↓↓

-↓

TSH增高,高峰延迟

垂体

-

↓↓

TSH无反应或弱反应

原发性

甲状腺

-↑

↑↑

↓↓

↓↓

TSH明显增高,呈强反应

①甲亢:

血中甲状腺素增高,抑制垂体对TRH的反应,注射后TRH无升高反应;若对TRH呈强反应,可排除甲亢。

②原发性甲减:

TSH基础值很高,注射TRH后,TSH升高更明显。

③垂体性甲减:

TSH基础值很低,注射TRH后,TSH不升高。

④下丘脑性甲减:

注射TRH后,TSH分泌增多但高峰延迟(>30min,多为60~90min)。

摄碘率

抑制试验

释放试验

TSH兴奋试验

TRH兴奋试验

T3T4TSH

甲亢

不抑制

可+

低反应、无反应

T3T4↑TSH↓

单纯性甲肿

可↑

抑制

-

T3T4-TSH-

原发性甲减

未兴奋

过度反应

T3T4↓TSH↑

垂体性甲减

明显兴奋

低反应、无反应

T3T4↓TSH↓

下丘脑甲减

明显兴奋

延迟反应

T3T4↓TSH↓

亚甲炎

↓↓

T3T4↑TSH↓

桥本氏病

+

一、甲状腺显像

(一)甲状腺静态显像(ThyroidStaticImaging)

1、原理

甲状腺具有特异性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因此碘在甲状腺内的分布状态可以反映其形态和功能。

口服放射性碘后,通过观察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分布,可判断甲状腺病变。

2、显像剂:

①131I(发射β、γ射线,射线能量较高,半衰期较长,辐射剂量较大,多用于诊断异位甲状腺或甲状腺癌转移灶);②123I(纯γ射线发射体,能量适中,辐射剂量小,需回旋加速器产生,贵);③99mTcO4-(常规甲状腺显像,半衰期短,发射单一的γ射线,辐射剂量小,但特异性低于131I)

3、图形分析

①正常图像

●位置:

正常甲状腺影位于颈前正中。

●形态:

呈蝴蝶形,分左右两叶,前下方通过峡部相连。

约17%的正常人可见锥状叶显示。

●大小:

每叶上下径约4.5cm,横径约2.5cm,重20-25g。

两叶发育可不一致,甚至一叶缺如或峡部缺如。

●放射线分布:

甲状腺内显像剂分布基本均匀。

边缘及峡部分布较淡。

●当显像剂为99mTc,可见唾液腺,口腔、鼻咽部甚至胃的影像。

②异常图像: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位置、大小、形态和显像剂分布异常。

4、临床意义

①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常见部位有舌根部、喉前、舌骨下、胸骨后等。

甲状腺显像图像表现为正常甲状腺部位不显影,上述部位显影,影像多为团块样。

(需用131I,由于异位甲状腺多功能较低,若用99mTcO4-,可能被较高的本底和组织衰减掩盖)

②胸骨后甲状腺肿:

鉴别上纵隔内肿物的性质

③甲亢:

外形增大,腺体内显像剂分布弥漫性异常增浓,周围组织本底较低

④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

甲状腺影像轮廓完整,肿块在甲状腺外且不摄取,认为与甲状腺无关。

甲状腺轮廓不完整,肿块在其轮廓内,与甲状腺显像剂农具部位重叠,认为是甲状腺内肿块。

⑤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

①急性,甲状腺多不显影或影像明显减淡,显像剂分布弥漫性降低。

②亚急性,早期局限性洗漱、缺损,或双叶弥漫性稀疏改变甚至完全不显影,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且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分离现象)。

⑥寻找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131I全身显像,要在之前手术或131I治疗去除残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或通过提高内/外源性TSH增加摄取。

⑦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及性质的判定

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131I和99mTcO4-不一致时,多为良性结节(99mTcO4-显像反映甲状腺摄取锝的功能,而131I反映甲状腺摄碘及碘的有机化过程)。

结节类型

常见疾病

恶变几率

“热结节”

(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先天一叶缺如的功能代偿

1%

“温结节”

(结节显像剂分布无异常)

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4~5%

“凉结节”

(结节显像剂分布降低)

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囊性变、大多数甲状腺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出血或钙化

10%

“冷结节”

(结节几无显像剂分布)

20%(单发结节)

0~18%(多发结节)

6.1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

plummer病

开始为:

单个“热结节”伴正常甲状腺组织不同程度的显像剂摄取减低

进展后:

孤立的“热结节”

可用TSH兴奋显像鉴别先天性一叶缺如或发育不全导致的代偿性增生(TSH促进甲状腺的合成、分泌)。

可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显像鉴别非功能自主性腺瘤。

6.2“冷(凉)结节”的良恶性鉴别

甲状腺癌、局部组织功能降低、组织分化不良、囊性变、钙化等都表现为显像剂分布稀释缺损区。

结合B超加以鉴别。

实质性肿物鉴别见下表。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影像特征

结节轮廓清晰,边界规则

结节轮廓不清,甲状腺变形;结节所在侧叶无肿大;分布缺损区横贯一侧叶,呈断裂样改变;

一侧叶整体呈分布缺损区,且向对侧扩展

99mTcO4-显像

“热(温)结节”

“冷(凉)结节”

131I显像

“冷(凉)结节”

“冷(凉)结节”

肿瘤阳性显像

阴性显像

阳性显像

甲状腺动态显像

血流灌注减少

血流灌注增加

(二)甲状腺血流灌注显像/甲状腺动态显像(ThyroidDynamicImaging)

1、原理

经肘部静脉“弹丸式”注入99mTcO4-→随静脉血回心→进入甲状腺动脉→甲状腺组织。

用特定的核医学显像仪器(如SPECT、r相机等)连续记录显像剂随动脉血流经甲状腺的流量、流速及被甲状腺摄取的动态变化影像,了解甲状腺或其内病灶的血流灌注、功能情况。

该显像一般与甲状腺静态显像一次完成。

2、图像分析

①正常图像:

双侧颈动脉对称显影→颈静脉显像→甲状腺开始显影→逐渐清晰。

②异常图像:

可出现甲状腺提前清晰显影、颈动脉-甲状腺通过时间延长,病灶区显像剂分布增高或灌注不良。

3、临床意义

①甲亢的辅助诊断:

提前清晰显像,颈动脉-甲状腺通过时间缩短为0~2.5s(正常2.5~7.5s)

②甲减的辅助诊断:

显像不清晰

③“冷(凉)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冷结节血流增加,提示恶变可能性大。

④Plummer病的辅助诊断:

提前显像,显像剂分布较正常增多。

甲状旁腺显像

1、原理

201Tl和99mTc-MIBI能被亢进或增生的甲状旁腺摄取,而正常甲状旁腺摄取极低,此两者都可被正常的甲状腺摄取。

99mTcO4-不被甲状旁腺摄取。

99mTc-MIBI在甲状腺内3-5min达到高峰,半衰期60min,而亢进的甲状旁腺能富集更多的99mTc-MIBI,保持2h以上的高浓度,故可用双时相法比较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①201Tl/99mTcO4-/99mTc-MIBI/99mTcO4-显像减影法:

利用201Tl或99mTc-MIBI显影所得影像(可得到甲状旁腺和甲状腺两个腺体的合影)减去99mTcO4-显像所得影像(甲状腺影像)。

②延迟显像:

99mTc-MIBI双时相法。

早期相:

显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影像;

延迟相:

甲状腺影消退,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影可清晰显示。

2、图像分析

①正常影像

甲状旁腺功能正常时甲状旁腺不显影,双时相法仅见甲状腺显影,颈部无异常浓聚灶。

②异常影像

甲旁亢时即可显影。

甲状旁腺腺瘤、增生、癌等可在其病变位置出现圆形、卵圆形、管形或不规则形显像剂浓聚区,其位置可以在甲状腺轮廓内或外。

出现多个显像剂浓聚区多提示甲状旁腺增生;单个多提示甲状旁腺腺瘤或腺癌。

甲状旁腺正常位置以外出现显像剂的浓聚,结合临床可考虑异位甲状旁腺。

3、临床应用

①甲旁亢的诊断与术前、术中定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证包括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腺癌。

甲状旁腺腺瘤、癌——单个显像剂浓集区,甲状旁腺增生——一个以上显像剂浓集区。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显像上多表现为一个以上的显像剂浓聚区。

②异位甲状旁腺的定位

可见于纵隔内、气管和食管间、颌下等,临床表现为相应部位单发显像剂浓聚区。

肾上腺显像

1.肾上腺髓质显像

(1)用131I或123I标记的MIBG(间位碘代苄胍,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物)显影富含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肾上腺髓质。

(2)正常图像:

正常人肾上腺髓质多不显影,即使出现也影像小且不清晰,双侧大致对称。

由于体内许多器官为交感神经纤维丰富的组织,如唾液腺、心肌、脾脏等,或为MIBG代谢和排泄的途径,如肝、肠道、膀胱等,因此上述部位正常情况可以显影,其中肝对右侧肾上腺髓质显影影响较大,应用缓泻剂或者碘剂(封闭甲状腺)可部分减少生理影响的干扰。

(3)异常显像:

双侧肾上腺髓质明显显影,常见于增生。

单侧肾上腺髓质明显显影,提示嗜铬细胞瘤。

异位显像剂浓聚:

异位嗜铬细胞瘤或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

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头颅、骨、肝、肺、膀胱等。

(4)临床应用:

①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病变组织摄取MIBG较强时,常使正常心肌不显影,此可作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参考。

②肾上腺髓质增生的辅助诊断

③非嗜铬细胞瘤的辅助诊断:

神经母细胞瘤等、副神经节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Sipple综合征等也能摄取MIBG

2.肾上腺皮质显像

用131I标记的NP59或NM-145或131I-6-IC。

注射显像剂后5-9天双侧肾上腺皮质可以显像。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负荷、静息)显像剂、原理、临床意义

2.如何看和分析心肌活力测定(必考)

3.心脏哪几只血管病变

心血管系统

一、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血流与心肌活性的可靠方法

1、原理

正常或有功能的心肌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些显像剂,与冠脉灌注血流量成正比,并与局部心肌细胞的功能或活性密切相关。

显像剂→狭窄冠脉→血流减少局部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分布稀疏或缺损(摄取降低)

2、常用显像剂

①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最常用):

经扩散进入细胞,与胞内蛋白结合后滞留细胞内,可稳定存在5h以上,故无“再分布”现象。

20mCi,主要经肝胆系统和肾排泄,脂餐加速排泄。

需要2次注射方可进行负荷和静息心肌显像,但其成像质量好于201Tl,允许使用较大剂量,可进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99mTc-tetrofosmin:

被动扩散,4h内保持稳定,标记时不需加热,注射后约30min即可显像,适合进行一日法显像。

②201Tl:

生物学活性类似K+,Na+-K+-ATP酶主动转运,2-3mCi,5-10min正常心肌即达到平衡,一次静注可完成负荷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

有“再分布”现象(即3~4h进行延迟显像,可见稀疏、缺损区有显像剂再分布。

因为正常心肌细胞清除速率明显快于缺血心肌细胞)。

缺点:

需回旋加速器生产,供应不便,半衰期长(73h),γ射线能量较低,影响下后壁心肌病灶检测。

③正电子核素:

13N-NH3(氨水)、82Rb(铷)、15O-H20,心肌首次摄取率高,静注后需即刻进行显像,可一日内多次重复检查。

3、显像方法

①99mTc-MIBI两日法:

负荷/静息

②99mTc-MIBI一日法:

静息/负荷或负荷/静息

③201Tl负荷/再分布延迟显像法

A.心肌断层显像:

获得左心室心肌短轴、水平长轴和垂直长轴断层图像。

B.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获得心室从舒张末到收缩末再到舒张末的系列心肌断层影像,还可观察室壁运动,获得众多心功能参数。

舒张末期室壁薄,可提高对病灶检测的灵敏度。

4、负荷试验

㈠原理

正常心肌在冠脉明显狭窄(如70~80%)时,可依靠其自身调节作用(如侧支循环),能使静息状态下心肌灌注显像无明显异常。

正常冠脉明显扩张→血流灌注增加3~5倍

狭窄冠脉扩张减弱→血流灌注无增加或增加少

→增加正常心肌与病灶间的灌注对比,提高冠心病检出率

㈡方法

常规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首选运动负荷试验,不宜或不能完成的考虑药物负荷试验。

(1)运动负荷试验——平板或踏车,增氧,血流增加3~5倍

目标:

心率=(190-年龄)×0.85或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压下降、ST压低>1mm。

禁忌证:

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不齐,Ⅱ-Ⅲ°房室

传导阻滞,急性心肌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重度高血压,急性感染,年老体弱,

因患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病行动不便者。

(2)药物负荷试验

禁忌证:

①潘生丁(双嘧达莫):

扩冠,血流增加4倍,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48h内)、

低血压(收缩压<12kPa)、支气管哮喘。

②腺苷:

扩冠,血流增加4倍,同①。

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与房室结传导速度,窦房结或房室结病变者慎用。

③多巴酚丁胺:

增氧,血流增加3倍,不稳定性心绞痛、血压﹥24/13kPa、严重心律不齐。

4、图像分析

㈠正常图像

(1)水平图像:

马蹄形,仅左心室显影,负荷试验后右心室及心房可部分显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