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1578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docx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

 

 

————————————————————————————————作者:

————————————————————————————————日期: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汉语言文学

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

王丽彩

摘 要:

动作的“方式”是谓语动词的重要语义角色,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动作的方式范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方式范畴的研究历史;2.方式范畴研究的重要课题;3.目前方式范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还提出了方式范畴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语义范畴方式范畴

一、引言

跟谓语动词有关的语义成分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学者关注的热点,在格语法理论的背景下,谓语动词的主要论元“施事”“受事”等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结果”“目的”“工具”“材料”“方式”等在结构主义理论中没有引起注意的语义论元。

谓语动词的方式成分提出得较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动作行为的“方式修饰”、方式的指代等涉及到动作方式的问题。

真正把“方式成分”当作句法结构中的语义角色,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格语法理论在中国的引入,人们由此提出动作有“方式”这样一个语义格。

动作的“方式修饰”虽然提出得很早,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方式成分的研究才在句法组合中展开,开始关注“方式宾语”“方式主语”等,但是研究得较少。

其实动作的方式成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从方式成分的研究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对方式成分的研究作一个梳理与评述。

二、研究历史简述

学界对方式范畴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对表示方式范畴的语法形式的发现:

王力(1943,1985)在“副词”一节中分析了“方式修饰”,在联结词一节中讨论了“以”字及其关系位系用来表示方式修饰的,另外还讨论了方式的指示。

吕叔湘(1942,2004)在《中国文法要略》里论述的凭借补词也包括方式状语。

丁声树等(1961,2002)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谈到动词的修饰语里有一类是描写方式或状态的。

从形式上描写了这一类修饰语的特点,“大多数是全部或局部叠字的,或是由并列的同形结构构成的,大概都带‘的’字”。

从上面的研究回顾可以看出,人们对方式范畴的研究一开始是跟“修饰”联系起来,把方式这个语义语法范畴和句法上的状语联系起来。

这个研究思路客观上导致了方式状语提得比较早,方式宾语和方式主语等没有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对象。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

由于受到配价语法、“格”语法理论的影响,学者们提出了方式宾语、方式格。

马庆株(1987)提到方式宾语是名词性宾语的一个语义类别。

孟琮等(1987)把名词性宾语在语义上分成14类,方式宾语是其中的一个语义类。

方式宾语表示“用某种方式进行”,方式宾语的形式特点是,一般都可用“用”把名词提到动词前面。

提前后,名词往往变成定语,后面加上“方式”或类似的词语。

例如“唱A调→用A调唱”“存活期→用活期的方式存”。

鲁川、林杏光(1989)从系统的角度,建立了一个格系统。

共6个上位格,18个下位格,即:

主体(施事、当事、系事)、客体(受事、结果、对象)、邻体(与事、伴随、关涉)、方式(工具、凭借、样式)、根由(依据、原因、目的)、环境(处所、时间、情况)。

每个核心谓词都要求有若干个格。

有些格是“必要格”,有些格是“可选格”。

必要格组成格框架。

鲁川认为方式格包括工具、凭借、样式。

这一阶段仅仅提出了“方式”也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基本的语义格,没有对方式格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后。

由于范畴理论与语义范畴分析的出现,语法学者开始研究各种语义范畴。

如“时间范畴、空间范畴、领属范畴”等,现代汉语中的多种语义范畴得以挖掘研究。

方式范畴就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中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

吴继光(2003)把方式纳入用事成分。

用事成分指施事在动作的实现过程中所利用、所凭借、所耗费的相关事物,方式成分是用事成分的下位范畴。

徐默凡(2004)首次提出“方式范畴”,并把它归到凭事范畴里,方式范畴是凭事范畴的一个不典型成员。

这两位学者都没有把方式范畴作为重点来独立研究,都是在研究工具范畴时稍带介绍一下方式范畴。

从我们对方式范畴研究历史的回顾可以看出,方式范畴三个阶段的研究都受到当时语法学界大的理论背景的影响,第一个阶段受到当时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主要从语法结构、句法成分入手来研究。

第二个阶段受到格语法理论的影响,发现了方式格和方式宾语。

第三个阶段受到语义范畴理论的影响,提出了方式范畴这样一个语义范畴。

可见,跟其他句法语义范畴相比,尤其是跟临近范畴“工具”相比,“方式成分”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很多问题还不清楚,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目前对方式范畴的研究中涉及到的重要课题。

三、方式范畴的主要研究课题

目前有关动作方式范畴的研究,有以下五个主要课题:

方式的界定;方式范畴跟相关语义范畴的关系;方式范畴的下位语义类;方式状语的研究;方式宾语的研究。

(一)什么是动作的“方式”

“方式”作为一种语义语法范畴,很多学者都对它进行了界定。

鲁川(1994)在《动词大词典》中对“方式”的界定是:

事件中所采用的方法或形式。

格标是“用”“以”等。

这是较抽象的,和“工具”“材料”不同。

例如:

“他用书面形式发言”“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有时不用格标,例如:

“我写仿宋”“队伍走正步”“队列排横排”。

陈昌来(2001)认为方式是句子语义结构中施事者为完成某种动作行为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吴继光(2003)认为方式成分是动作在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等。

徐默凡(2004)认为方式范畴包括自然方式范畴和语言方式范畴。

可以分别描述如下:

自然方式范畴:

[行为者选择的,行为依据的,方法];语言方式范畴:

[方法,施事:

选择关系,行为:

依据关系]。

语言方式范畴包括方式,方法,态度,语气,姿势,腔调等具体内容,描写的都是行为依据的附加方法。

税昌锡、邵敬敏(2005)对“方式”的定义是:

“方式”是境况,即动作行为发生的依凭或因由。

方式是发出某一动作行为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或形式。

可以通过“用”或“以”将名词提到动词前。

例如:

唱美声→以美声的方式唱写篆书→以篆书的形式写

走方步→以方步的形式走吃小吃→以小吃的方式吃

何洪峰(2006)认为方式范畴是对动作行为或性质变化的方法和形式的概括与抽象。

鲁川、税昌锡、邵敬敏注重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界定“方式”,科学性较强。

都提到了“方式”包含的语义内容是“方法”“手段”“形式”等。

陈昌来对“方式”的定义侧重“一个具体的句子语义结构所体现出来的”,我们同意这个观点。

方式范畴是一个句法语义范畴,方式范畴要通过句子的语义结构来确定。

如“跳探戈”中“探戈”是“跳”的方式,而在“学探戈”中,“探戈”是“学”的对象。

有些动作行为的方式也要通过具体的句子来确定,如“用醉酒解脱自己”中的“醉酒”在方式介词“用”的引介下才能成为行为“解脱自己”的方式。

(二)方式范畴和其他相关范畴的关系

方式范畴跟工具、材料范畴使用相同的格标记“用”“以”等,所以这三个范畴容易发生混淆,也有学者对这三个范畴作了辨析。

徐杰(1993)从语法形式的角度说明工具范畴、材料范畴、方式范畴是不同的范畴,初步指出了这三个语义范畴的对立关系。

他认为“方式”“工具”不能以并列词组的形式出现,“工具词”都是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而“方式词”一般都是由动词性成分充当。

从三个方面指出方式范畴和工具范畴是不同的语义范畴。

徐杰认为“方式词”一般都是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这个概括有点片面,因为从语料来看,名词性方式成分的数量不少于动词性的方式成分。

袁毓林(2002)认为工具成分的语义特点是自立性和位移性,材料成分的语义特点是自立性、位移性和变化性,即其所指的事物在动作、行为中消耗掉了或者由原料变为成品。

方式成分的语义特点是非自立性和附庸性即其所指状况依附于由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之上。

我们认为袁毓林的概括有点片面,因为句法结构中的工具成分、材料成分、方式成分都有附庸性,都要和具体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才能确定,不能说只有方式成分依附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上。

袁毓林(2003)还认为工具、材料、方式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不同。

工具可以作“用”的宾语,还能通过话题化而作主语;材料可以作“用”和“把”的宾语,还能通过话题化而作主语;方式可以作“用”的宾语,一般不能话题化。

袁毓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这三个范畴差异的思路,但是我们对他关于“方式”的论断有不同的意见。

周国光,张林林(2003)从语义的角度区别了方式和工具、材料。

认为方式格主要表示抽象形式的凭借,工具格、材料格主要表示比较具体的使用或凭借。

从抽象和具体的角度来区别这三个范畴的还有吴继光,他认为方式、手段也是事物,但一般是无形的、抽象的,而“凭借”一般是有形的、具体的。

我们认为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区分这三个范畴,研究思路正确,但是三位的结论都有点问题。

从抽象和具体的语义角度来区分方式跟工具、材料不太准确,因为所谓的抽象和具体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因为方式也有具体的,如“开车上班”,“开车”是“上班”的方式,“开车”并不抽象。

再如“用摇头回答自己”,“摇头”是“回答”的方式,“摇头”也不抽象。

学界在研究这三个范畴时,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方式范畴和其他两个范畴归纳在一起,认为三个范畴的上位有一个大的范畴,代表人是吴继光和徐默凡。

一是认为这三个范畴之间是不同的,是对立的,代表人是徐杰。

吴继光(2003)把方式纳入用事成分。

用事成分包括时间成分、方式成分、凭借成分、工具成分、材料成分。

相对于时间成分而言,方式成分、工具成分和材料成分是非时间成分;相对于方式成分而言,工具成分和材料成分可以合成凭借成分,这就确立了用事成分四个小类的层次关系。

徐默凡(2004)首次提出“方式范畴”,并把它归到凭事范畴里。

凭事范畴包括“方式范畴、工具范畴和材料范畴”。

徐杰(1993)认为“工具范畴、材料范畴和方式范畴”是不同的范畴,初步指出了这三个语义范畴的对立关系。

我们赞同第一种处理方式,因为语义格是分层级的,把“方式范畴、工具范畴、材料范畴”首先看作是一个大的“凭事范畴”(用事范畴)正是体现了这一观念,这三个范畴都是动作行为的凭借,把它们合并在一个大的范畴里先着眼于它们的“同”,然后再“同中求异”,这样就能较全面地反映凭事范畴的特征和其中包含的方式、工具、材料的特点。

(三)方式范畴的下位语义类

“方式范畴”包括较广的语义内容,方式范畴的内部也不统一,所以方式范畴的内部语义类也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

徐杰(1993)从外延的角度来确定“方式”的内容。

认为“手段”“方法”“名义”“身份”“语气”“条件”“标准”等语义范畴可以看作广义的“方式”。

吴继光(2003)把方式成分分为广用方式和专用方式,从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区别了广用方式和专用方式。

“广用方式”包括“手段”“方法”“名义”“身份”“语气”“条件”“标准”等等,就动作方式而言,“声音”“脚步”“手法”等等都可以纳入它的范围。

“专用方式”是指某一动作所使用的特有方式。

两类方式在语义上的区别是专用方式跟动词之间的选择要求比广用方式要严,有时也能形成一对一的关系。

如,“正步”只能跟“走”共现。

形式上,专用方式大多以光杆形式出现,而且可以充当动词的宾语。

广用方式就没有这些特点了。

何洪峰(2012)认为方式可以分为陈述性方式和修饰性方式。

陈述性方式是某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构成谓语所表示的方式,即谓语在陈述某个行为同时也显示出方式;修饰性方式是指由状语构成的方式,即状语从方式的角度修饰中心语。

这种分类实质上还是从句法成分的角度来区分的。

徐默凡(2004)认为方式跟行为是一种依据的关系,跟施事是一种选择关系。

王丽彩(2010,2014)认为方式范畴是一个立体的,而非平面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而非简单的系统。

所以考察方式范畴的语义类时不仅要从动作行为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动作主体的角度出发。

根据方式成分跟动作行为实现的相关程度的不同,把方式范畴分成致使类方式和非致使类方式。

根据动作的主体对方式成分控制度的不同,把方式范畴分为可控方式和非可控方式。

综观对方式范畴语义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内容从外延的界定到内涵的语义分类,从单纯的一个句法位置-状语对范畴深入到从动作行为和动作主体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方面深入了我们对方式这个语义成分的研究。

(四)方式状语的研究

从前面对方式成分研究阶段的回顾可知,对方式成分的最早提及是从动作的修饰即方式状语开始的。

例如,王力(1943)在“副词”一节中分析了“方式修饰”,在联结词一节中讨论了“以”字及其关系位系用来表示方式修饰的。

丁声树等(1961,2002)《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谈到动词的修饰语里有一类是描写方式或状态的。

从形式上描写了这一类修饰语的特点,“大多数是全部或局部叠字的,或是由并列的同形结构构成的,大概都带‘的’字”。

(1)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打招呼。

(2)让咱们都和和气气的过日子,不好吗?

(3)翻来复去的告诉自己:

我成功了!

(4)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

这之后的研究也只是在对状语分类的时候提及汉语中有一类表示动作方式的状语。

以刘月华(2001)描写得最为详细。

她根据状语的功能,首先把状语分成两类:

描写性的状语和非描写性的状语。

描写性的状语又可以分为两类:

在语义上描写动作者的和描写动作的。

描写动作的状语是对动作的方式等等进行修饰描写,主要由下列词语充任。

形容词(短语):

快、高、彻底、仔细、草草、慢慢、积极、详细、努力、很快、非常热烈、十分详细

象声词:

噗哧、砰砰、淅淅沥沥、哗哗、呜呜

动词(短语):

来往、来回、巡回、不住、不停

数量(短语):

一把、一脚、一趟一趟、一勺一勺、三拳两脚

名词(短语):

历史、主观主义、快步、大声

固定短语:

滔滔不绝、斩钉截铁

表示情态方式的副词:

一直、断然、逐渐、渐渐、一起、分别、亲自、亲手、亲眼、擅自、暗自、私自、独自、互相、逐一、特地、专门等等。

刘月华列举的表示动作方式的词语最为全面,一般学者只提及表示方式的副词。

可惜刘月华之后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方式状语。

何洪峰(2012)以汉语的方式状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方式状语的历时发展,分析了方式状语的构成及语义等方面。

何洪峰认为方式状语的历时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先秦至西汉,主要特点是“以”字结构的语序不确定,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在动词后。

第二时期是东汉至宋,主要特点是“以”字结构基本确定在动词前了。

但是方式状语的语法标记尚未成熟,也没有产生主观性的重叠结构及对称结构的状语。

第三时期是元代至清,主要特点是状语语法标记“地、的”的广泛使用,主观化的重叠结构及对称结构大量地进入状语。

提出时间顺序的象似原则和主观化原则在方式状语语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何洪峰认为现代汉语方式状语首先在结构上分为简单方式状语,由单个词或词的重叠形式构成,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拟声词等词类;重叠结构方式状语;复合结构方式状语,包括形容词结构、各种动词结构、名词结构、各种对称结构、象似结构等等。

方式状语的语义类型有表示性质或状态,表示动作行为,表示数量,表示比喻、比较或比拟,表示附属时间,表示事物,表示声响,表示指代,表示方式或情态等等。

这种分类实质上以充当状语的词类的抽象语义为标准的。

如由性质形容词或状态词构成的方式状语表示性质或状态,由数量结构充当的状语表示数量,由名词充当的方式状语表示事物等都是用这种方法论述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孤立的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得出的分类不太科学。

何洪峰的著作是比较全面地研究方式状语的重要成果,对方式状语研究得比较全面,最主要的是他关于方式状语历时发展的研究。

(五)方式宾语的研究

随着对宾语问题研究的深入,方式宾语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对方式宾语的研究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方式宾语的建类,方式宾语的界定,方式宾语的性质,方式宾语形成机制的探讨。

其中研究最多,最深入的要数方式宾语形成机制的探讨。

对方式宾语形成机制探讨的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代入机制,以邢福义为代表;一类是移位机制,以袁毓林为代表。

邢福义(1991)认为及物动词的常规受事宾语有两类:

一类是对象宾语。

在VO结构中,O事物本来已存在,V动作直接施加于O事物。

“挖土”“挖野菜”“挖山”。

一类是目标宾语。

在VO结构中,或者O事物本来不存在,V动作的目标是造成O事物;或者O本来已存在,V动作不是直接施加于O事物,而是以获得O事物为目标。

代体宾语(非常规宾语),宾语代入现象,指的是代体宾语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现象。

代体宾语可以是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非常规宾语。

这类宾语,它所代表的事物一方面跟常规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有联系,另一方面又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有联系。

袁毓林(1998)认为施事、感事、当事等主体格一般占据主语的位置,受事、与事、结果等客体格一般占据宾语的位置,工具、材料、处所、方式等外围格一般在介词的引导下占据状语的位置。

如果客体格和外围格要占据主语的位置,那么一般需要经过“话题化”(topicalization)这种语法过程。

如果主体格和外围格要占据宾语的位置,那么需要经过“述题化”(rhemization)这种语法过程。

例如:

(5)a.我们在地板上睡我们睡地板

b.我们用大碗吃饭我们吃大碗

c.我们用美声唱歌我们唱美声

例(5)a是处所格的述题化,例(5)b是工具格的述题化,例(5)c是方式格的述题化。

通过述题化,处所、工具和方式由原来的状语变成了动词的宾语。

王丽彩(2009)认为方式格在语义上可以分为规约型方式和偶发型方式两类。

只有规约型方式格才能右向出位成为述题,偶发方式不能述题化作动词的宾语,只能作状语,如“用卑鄙的手段解决问题”不能说“解决卑鄙的手段”。

规约方式可以述题化,如可以说“寄挂号、读自费”。

该文认为语义是制约方式格述题化的关键因素。

六、方式范畴研究展望

从王力(1943)提出动作的方式修饰,经过方式论元的产生,再到方式范畴的建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方式成分从单纯的句法位置、句法成分的研究逐渐转向了句法语义的分析,在理论深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目前对方式范畴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还是以格语法的理论来关照方式成分,这就会把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方式宾语和方式主语等跟动词有论元关系的名词性成分身上。

其实方式成分不单单是动词的论元成分,还有连动结构中的方式修饰。

如“开车上班”中“开车”是“上班”的方式。

另外还有“一字一字地说”“一笔一笔地写”等数量重叠形式充当的方式成分。

这种视角限制了我们对方式成分的认识和对方式成分的深入研究。

综观方式成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探索和突破。

一是理论上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出发点,探讨方式范畴的典型成分和非典型成员。

方式范畴的外延较广,从前面的评述中可以看出有“方式”“手段”“方法”“名义”“身份”“语气”“条件”“标准”。

这么多的外延中哪些是典型的“方式”,哪些是不太典型的,内部成员典型性的程度差别是什么?

二是用类型学的理论来关注这一课题,汉语的方式范畴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了哪些类型学的特征和共性,这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得到广东省高校优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

2012WYM-0115]和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10QNCG21]的支持。

本文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感谢导师邵敬敏教授的精心指导。

文中如有错谬之处,由作者本人负责。

参考文献:

[1]陈小明.方式宾语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2).

[2]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1.

[3]何洪峰.汉语方式状语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何洪峰.语法研究中的方式范畴[J].语言研究,2006,(4).

[5]何洪峰.汉语方式状语[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3.

[7]范晓.关于汉语宾语问题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6,(3).

[8]高俊霞.现代汉语方式宾语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李临定.宾语使用情况考察[J].语文研究,1983,

(2).

[10]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A].吕叔湘,朱德熙等.语法研究和探索[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A].吕叔湘文集第3卷[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1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A].吕叔湘文集第1卷[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13]鲁川.动词大词典[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14]鲁川,林杏光.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J].汉语学习,1989,(5).

[15]孟琮等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16]马庆株.名词性宾语的类别[J].汉语学习,1987,(5).

[17]任鹰.现代汉语非受事宾语句研究[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税昌锡,邵敬敏.语义语法的理论与实践[R].暨南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6.

[19]邵敬敏.论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研究新思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

[20]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21]王丽彩.现代汉语中的方式动词及方式格述题化、话题化的条件制约[J].北方论丛,2009,(5).

[22]王丽彩.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的语义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6).

[23]王丽彩.可控与非可控——现代汉语方式状语与语义类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

[24]邢福义.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1,

(2).

[25]吴继光.动作方式和动作凭借[A].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6]吴继光.有凭动词和无凭动词[A].语法研究和探索(九)[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27]吴继光.与用事成分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28]吴继光.现代汉语的用事成分和工具范畴[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9]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0]徐杰.工具范畴和容纳工具范畴的句法结构[A].汉语描写语法十论[C].开封:

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31]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研究[A].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2]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33]袁毓林.一套汉语动词论元角色的语法指标[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34]张云秋.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研究[M].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6.

[3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36]周国光,张林林.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7]朱德熙.语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