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期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0673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学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学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期中.docx

《化学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期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期中.docx

化学期中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1.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同代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可表述为

A.同化作用过程不需要异化作用为期提供能量

B.异化作用过程不需要同化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C.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

D.每个生物每一时期的同化作用强度都等于异化作用的强度

2.下列对蛋白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

B.细胞膜上起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

C.激素都属于蛋白质

D.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抗体属蛋白

3.若用四种足量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生成的产物最多可以达到

A.4种

B.24种

C.44种

D.无法确定种类

4.人体肱二头肌细胞质中含有的核酸和贮存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A.RNA和糖元

B.DNA和脂肪

C.RNA和脂肪

D.DNA和蛋白质

5.人的血红蛋白分子是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构成的,两条α链各由141个氨基酸组成,两条β链各由146个氨基酸组成。

那么血红蛋白的分子的肽键数目是

A.285

B.283

C.572

D.570

6.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欲将它开发成一种适于糖尿病患者饮用的保健饮料,但不知其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

可用于鉴别的试剂是

A.碘液

B.斐林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苏丹Ⅲ试剂

7.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①酒精被胃粘膜吸收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将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引入某类绿色植物的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D..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9.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观察质壁分离④加0.3g/mL蔗糖溶液⑤观察细胞复原⑥观察正常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⑥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⑥⑤

D.⑥①②④③⑤

10.物的新叶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获得的矿质元素是

A.N、P、K、Mg

B.C、H、O、N

C.N、P、Mg、Ca

D.Fe、Ca、Mg、K

11.秋分”是北方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节,从种子入土到出苗,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下列与此过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初期以吸胀吸水为主

B.有机物含量下降,不合成新的有机物

C.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

D.细胞数目的增多是胚芽、胚根分生区活动的结果

12.绿叶时加入少量二氧化硅胶的作用是

A.使叶绿素充分溶解

B.使绿叶充分研磨

C.防止色素被破坏

D.阻止叶绿素挥发

13.有氧呼吸过程中,添加水与生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14.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各种成分的比例和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B.有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C.生物膜的结构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上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

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5.人体的每一个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所含有的DNA相同,但是,它们含有的蛋白质却有很多差异,原因是

A.不同细胞的基因经过不同的重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B.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不一样,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C.不同细胞选择性表达式的基因不一样,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D.不同细胞的基因复制速度不同,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16.下列关于根瘤菌结构、功能特征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原核、异核、共生固氮

B.真核、自养、共生固氮

C.原核、异养、自生固氮

D.真核、自养、自生固氮

17.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浓度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

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B.垂体后叶合成、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D.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无机盐的重吸收增加

18.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培养⑧28℃~30℃温度下培养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①④⑥⑦

19.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

”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产的生理效应是

A.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B.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C.肌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D.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20.在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实验中,所利用的维生素C的特性及滴定前需加入的溶液是

A.很强的还原性;加入碘液和盐酸

B.很强的氧化性;加入淀粉及盐酸

C.很强的还原性;加入淀粉及盐酸

D很强的氧化性;加入碘液及盐酸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

B.汞

C.石墨

D.二氧化锰

2.下列实验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释放能量的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B.制水煤气的反应

C.水的分解反应

D.锌与硫酸溶液的反应

3.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4.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B.由于生铁中含碳,所以比纯铁耐腐蚀

C.在原电池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7.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立即产生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6.4g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128.326kJ的热量。

下列热化学式正确的是()

A.N2H4(l)+2H2O2(l)=N2(g)+4H2O(g);△H=+128.326kJ/mol

B.N2H4(l)+2H2O2(l)=N2(g)+4H2O(g);△H=-128.326kJ/mol

C.N2H4(l)+2H2O2(l)=N2(g)+4H2O(g);△H=-641.63kJ/mol

D.N2H4(l)+2H2O2(l)=N2(g)+4H2O(g);△H=-256.625kJ/mol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9.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①太阳能②风能③石油④煤⑤潮汐能⑥木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④⑤⑥

10.在25OC,1.01×105Pa条件下,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A.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的焓变效应大于熵变效应

D.该反应的熵变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C.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12.在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SO42-、Cl-

B.Na+、K+、CO32-、SO42-

C.K+、NH4+、Cl-、NO3-

D.Na+、Ba2+、Cl-、NO3-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盐酸

B.用25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的NaOH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的H2SO4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

B.将NaOH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1/2

C.相同浓度的HCl和CH3COOH,两溶液中c(H+)相同

D.甲溶液的pH是5,乙溶液的pH是4,则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0:

1

15.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D.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16.已知0.3molC在0.2molO2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kJ热量。

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kJ/mol,则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ΔH为()

A―YkJ/mol

B.(5X―0.5Y)kJ/mol

C.―(10X―Y)kJ/mol

D.+(10X―Y)kJ/mol

17.一定量的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加快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A.KCl固体

B.Zn粉

C.SO3固体

D.CuSO4晶体

18.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NaOH、Ba(OH)2、NH3·H2O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HCl溶液的体积依次分别是V1、V2、V3。

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A.V1>V2>V3

B.V1

CV1=V2>V3

D.V1=V2

19.从下列叙述中,能肯定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D.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20.pH=1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的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收集的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X一定是弱酸

B.HY一定是强酸

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不相同

1-5BDBAA6-10ACACD11-15ADBAC16-20BCDBA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1、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应对水短缺”。

海水淡化是应对水短缺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

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A.过滤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蒸发法

2、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

这里的“mmol/L”是指()

A.物质的量

B.物质的量浓度

C.质量百分含量

D.物质的摩尔质量

3、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学校4楼上,可以看到在容桂街道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中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

A.豆浆

B.Fe(OH)3胶体

C..食盐水

D.烟、云、雾

4、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6、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

B.常温常压下,64gSO2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

C.1molSO2的质量是64g/mol

D.常温常压下,1molSO2的体积为22.4L

7、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

A.稳定性

B.透明度

C.分散质微粒大小

D.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B.Na+、CO32、C1、K+

C.Mg2+、Ag+、NO3、Cl

D.H+、Cl、Na+、CO32

9、下列属于电解质并在该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

A.熔融的NaCl

B.KNO3溶液

C.Na

D.酒精

10、气体体积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

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

A.气体的物质的量

B.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C.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

D.气体的种类

11、等质量下列气体的体积最小的是()

A.O2

B.Cl2

C.NH3

D.CH4

12、根据广州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13、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14、下列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O32-+2H+==H2O+CO2↑

B.Cu丝伸入到AgNO3溶液中:

Cu+Ag+==Cu2++Ag

C.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

OH-+H+==H2O

D.氧化镁与盐酸混合:

MgO+2H+=Mg2++H2O

15、等质量的C72和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相等

B.分子个数相等

C.原子个数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的烧杯中

17、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

B.水、矿泉水、海水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18、若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案()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

B.分别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人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观察现象的变化

D.分别在盛有两种气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的变化

19、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S2O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6

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

H:

N:

S:

O=2:

4:

2:

1:

4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20、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另一种氯化物,经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含量为56.2%,则通过计算可推测另一种物质是()

A.CaCl2

B.KCl

C.MgCl2

D.FeCl3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B】

1.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木折断

B.房屋倒塌

C.铁轨生锈

D.道路冲毁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

B.氮气难溶于水

C..水在4℃时密度最大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5.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镘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5.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中都存在碘分子,镘头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A.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7.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

C.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8.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

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离子

9.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10.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聚集的热量增加

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

11.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应选用的方法是()

A.点燃,观察气体是否可燃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天平称量

D.用澄清石灰水

12.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B.都发光

C.都很剧烈

D.都放出热量

13.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14.用硬水洗衣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下列方法可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A.加肥皂水

B.加氯化钠溶液

C..加明矾

D.加铁粉

15.下列化合物中含有两种原子团的是()

A.Ca(OH)2

B.FeSO4

C.NH4NO3

D.Na2CO3

16.下列变化后的物质中氧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的是()

A.氧气液化

B.氢气燃烧

C.双氧水分解

D.水通电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D.硫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8.我国齐齐哈尔市发生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泄漏事件,造成40余人中毒。

这种毒气的名称叫“芥子气”,化学式为(C2H4C1)2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芥子气”由4种元素组成

B.C、H、C1、S原子个数比为2∶4∶1∶1

C.“芥子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9

D.一个(C2H4C1)2S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19.下列仪器中,能作为物质之间反应容器的是()①试管②烧杯③烧瓶④量筒⑤集气瓶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20.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C、0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1-5CACBD6-10BDADD11-15BDCAC16-20CBB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