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963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古文考试重点.docx

医古文考试重点

医古文考试重点

一、通假字

《扁鹊传》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通:

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

(通:

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通:

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

(通:

按,按摩)

5.诀脉结筋。

(通:

决,疏通。

6.揲荒爪幕。

(通:

肓,膏肓;通:

膜,横膈膜.)

7.嘘唏服臆。

(通:

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

(通:

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

(通:

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通:

技,技术。

《华佗传》

1.昕卒头眩堕车。

(通:

猝,突然。

2.下利先常啼。

(通:

痢,泄泻。

3.故当死。

(通:

固,一定。

4.何忍无急去药。

(通:

弆,储藏。

5.考竟佗。

(通:

拷,拷打。

《养生论》

1.较而论之。

(通:

皎,明白地。

2.嚣然思食。

(通:

枵,空虚。

3.颈处险而瘿。

(通:

岩,山区。

4.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

(通:

脠,腥味。

5.攻之者非一涂。

(通:

途,途径。

6.思虑销其精神。

(通:

消,减少。

7.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通:

犹,好比。

8.志以厌衰。

(通:

已,已经。

9.薰辛害目。

(通:

荤。

《伤寒论》序

1.卒然遭邪风之气。

(通:

猝,突然。

2.而方震栗。

(通:

栗,战栗,发抖。

3.撰用《素问》……。

(通:

选,选取。

4.并平脉辨证。

(通:

辨,辨治。

5.经络府俞。

(通:

腧,腧穴。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而云世阙。

(通:

缺,缺失。

2.大济蒸人。

(通:

烝,众多。

《串雅》序

1.尝引以为憾。

(通:

常,经常。

2.过予谭艺。

(通:

谈,交谈。

《大医精诚》

1.血脉荣卫之通塞。

(通:

营,营气。

2.俞穴流注。

(通:

腧。

《医案四则》

1.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

(通“缺”,使…空缺)

2.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

(通:

帖.)

二、古今字

《扁鹊传》

1.揲荒爪幕。

(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

(同“纹”。

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

(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

(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

(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

(同“腧”,腧穴。

《华佗传》

1.县车边。

(同“悬”,悬挂。

2.数乞期不反。

(同“返”,返回)

3.佗针鬲。

(同“膈”,膈腧穴。

4.病亦行差。

(同“瘥”,好转。

5.苦四支烦。

(同“肢”。

6.君有急病见于面。

(同“现”,显现。

7.属使勿逐。

(同“嘱”,嘱咐。

《养生论》

1.凡所食之气。

(同“饩”,食物。

2.榆令人瞑。

(同“眠”。

《伤寒论》序

1.知之次也。

(同“智”,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华叶递荣。

(同“花”。

《串雅》序

1.食厚奉者。

(同“俸”,俸禄。

2.动色相戒。

(同“诫”,告诫。

《大医精诚》

1.长幼妍蚩。

(同“媸”,丑。

2.差——(同“瘥”。

)        

3.羞——(同“馐”。

)        

《不失人情论》

1.五藏各有所偏。

(同“脏”。

《与薛寿鱼书》

1.医之效立见。

(同“现”。

) 

《医话四则》

1.如火薪然。

(同“燃”,燃烧。

三、异体字

《扁鹊传》

1.瞚——瞬2.——睫

《华佗传》

1.旉——敷2.煖——暖3.虵——蛇

4.臃——痈5.挽——挽6.猨——猿

7.黏——粘8.瞋——嗔

《伤寒论》序

1.惷——蠢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乃——乃

《串雅》序

1.钞——抄

《大医精诚》

1.麤——粗       2.崄——险

3.慙——惭       4.蔕——蒂

5.諠——喧       6.譁——哗

7.燿——耀       8.耻——耻

《不失人情论》

1.戞——戛

《医案四则》

1.钜——巨 2.臃——痈(痈)

3.瘖——喑   4.譁——哗(哗)   5.疐——踬

《医话四则》

1.筋——斤

四、同义词归纳

《华佗传》

1.患(病):

苦头风、病咽塞、所患寻差

2.病重:

得病笃重、仓舒病困、病甚

3.病愈:

辄愈、应除、行差、平复、明旦并起、一年便健、皆瘳

4.时间短:

应除、须臾、行差、即愈、卒可得寐、无何弃去、所患寻差、斯须、食顷、立吐虵、随手而差、已故到谯

5.大约:

三升许虫、长可尺所

6.多次:

累书咱、数乞期

7.将要:

年且百岁、我欲死、病亦行差

8.全都:

皆不就、俱头痛、明旦并起、尽服之、凡医咸言

9.到……去:

共止、共候佗、诣佗视脉、往省之、欲造佗、已故到谯

五、特殊语序

《扁鹊传》

1.而何怪?

(宾语前置。

宾语:

何。

2.太子何病?

(宾语前置。

宾语:

何)

3.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宾语前置。

“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4.是以阳缓而阴急。

(宾语前置。

“是”作介词“以”的宾语。

5.问中庶子喜方者。

(定语后置。

“喜方者”是“中庶子”的定语。

《养生论》

1.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

(宾语前置。

宾语:

五谷、声色)

2.何以言之?

(宾语前置。

“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3.何为其无有哉?

(介词宾语前置。

“何”是“为”的宾语。

《伤寒论》序

1.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宾语前置。

宾语:

安。

2.未之闻也。

(宾语前置。

宾语:

之。

3.唯名利是务。

(宾语前置。

宾语:

名利。

4.彼何荣势之云哉!

(宾语前置。

宾语:

何荣势)

《大医精诚》

1.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定语后置。

定语“难精者”修饰“艺能”。

2.何以得其幽微?

(宾语前置。

“何”是介词“以”的宾语。

《不失人情论》

1.真是真非莫辨。

(宾语前置。

宾语:

真是真非)

2.孰本孰标谁知。

(宾语前置。

宾语:

孰本孰标)

《与薛寿鱼书》

1.何必舍之以他求。

(宾语前置。

宾语:

他。

2.医之不朽者也。

(定语后置。

定语:

不朽者。

3.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定语后置.定语:

有形者)

4.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定语后置。

定语:

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医案四则》

1.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

(宾语前置。

宾语:

新)

即去旧图新。

意为除去积滞而后才图求生复正气。

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

《医话四则》

1.而用甘草之细小者。

(定语后置。

定语:

细小者)

2.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

(定语后置.定语:

工于草书者。

3.人咸不之信。

(宾语前置。

宾语:

之。

《菊》

1.宜乎前贤比之君子。

(主谓倒装。

谓语是“宜”,“前贤比之君子”是主语。

2.“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

”从文意上来理解,该句的顺序应为:

补水所以制火,火降则热除,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

六、词义辨析

《扁鹊传》

间与语曰。

(悄悄地)

不出三日必间。

(痊愈)

有间。

(一会儿)

君有疾在肠胃间。

(……之间)

容貌变更。

(改变)

更熨两胁下。

(交替)

太子起会,更适阴阳。

(又)

人之所病,病疾多。

(担心)

太子何病?

(患……病)

后五日,桓侯体病。

(病重)

病应见于大表。

(疾病)

而何怪?

(代词,你)

不能若是,而欲生之。

(连词,却)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给)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

(介词,跟)

观其志意与其病能。

(连词,和)《素问三则》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语气词,无义)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代词,~的情况)

《华佗传》

当引某许。

(处所)

吐出三升许虫。

(左右)

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因此)

此脉故事有胎。

(先前的)

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通“固”,一定)

已故到谯。

(特意地)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先前的健康)

桓侯使人问其故。

(缘故)《扁鹊传》

成得药去。

(离开)

何忍无急去药。

(通“弆”,储藏)

言久服去三虫。

(除去)

从取三升饮之。

(向)

咳之所吐,非从肺来也。

(自)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跟随)

阿从其言,寿百余岁。

(听从)

所苦正同。

(指示代词,……的病)

长可尺所。

(左右)

使人手摸知所在。

(……的地方)

《养生论》

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一旦)

田、种一也。

(一样)

一于医致力焉。

(专心)《丹溪翁传》

与人交,一以三纲五常为去就.(完全)《丹溪翁传》

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

(或者)《丹溪翁传》

莫不相应。

(对应)

望近而应远。

(效应)

桓侯不应。

(答应)《扁鹊传》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立刻)《华佗传》

下可数百年。

(大约)

可有之耳。

(可能)

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

(没有什么)

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没有谁)

蒸性染身,莫不相应。

(没有什么)

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故莫能相终。

(没有谁)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

(稍微)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少有)

《伤寒论》序

自非才高识妙。

(如果)

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即使)《不失人情论》

此自当生者。

(本来)

悲不能自止。

(自己)

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指代病人)

主相晋国,于今八年.(辅佐)《秦医缓和》

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看)《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务在口给。

(丰富)

可以此给妻子。

(供给)

省病问疾,务在口给。

(看,诊视)

其妻……从百余里来省之.(探望)《华佗传》

生而知之者上。

(知道)

知之次也。

(同“智”)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其中)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他的)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如果不是)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不是)《扁鹊传》

性好吉者危言见非。

(指责)《不失人情论》

其文简,其意博。

(简练)

或脱简不书。

(竹简)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效用)

因而撰注,用传不朽。

(以)

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看)

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

(篇名)

适值佗见收。

(恰逢)《华佗传》

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到……去)

《串雅》序

败草毒剂,悉曰仙遗。

(赠送、给予)

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

(留下)《类经序》

殆亦柏云所心许焉。

(大概)

滨于殆,而有喜。

(危险)《鉴药》

动色相戒,秘不轻授。

(变换)

又若荐医,动关生死。

(常常)《不失人情论》

质其道,颇有奥理。

(医道)

不免夸新斗异,为国医所不道。

(说)

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

(技术)

人每贱薄之,谓其游食江湖。

(谋生)

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

(领取)

《大医精诚》

谅非忠恕之道。

(确实)

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

(诚实)《丹溪翁传》

自矜己德。

(夸耀)

玉仁爱不矜。

(骄傲)《郭玉传》

率尔自逞俊快。

(……的样子)

所以尔者。

(这样)

但不当使极尔。

(罢了)《华佗传》

其虻虫,水蛭之属。

(类)

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遂。

(嘱咐)《华佗传》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

(连接)《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市有先死者。

(市场)

则市而用之。

(买)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如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

(现在)

《不失人情论》

性好吉者危言见非。

(直率)

或危言相恐。

(惊吓的)

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

(危险)

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

(达成)

佗遂下手。

(于是,就)

又若荐医,动关生死。

(常常)

动静各有欣厌。

(活动)

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

(顺利)

有庸浅之偶效而荐者。

(偶然)

或执有据之论,而病情未必相符。

(持)

或尊贵执言难抗。

(固执)

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即使)

自非才高识妙,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