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9293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66 大小:34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1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docx

敬老院改扩建项目

改扩建项目(一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用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第五章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及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第七章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机械机具表

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劳动力配置

第九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十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加固措施护

第十二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改扩建项目的招标文件;

2、根据改扩建项目)的施工图一套;

3、根据国家颁布的现行建筑施工验收规范、土建、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建筑安装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建筑施工安全规程及省、市对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

二、编制说明

1、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由土建部分组成。

2、为了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和节约,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将业主的资金合理运用。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改扩建项目包括宿舍楼、食堂及门卫室。

本项目为敬老院项目,建设单位民政局,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

本项目分为宿舍楼、食堂及门卫室,由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

宿舍楼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层数为地上2层。

建筑面积为1279.60m2,食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层数为地上1层。

建筑面积为120.08m2,门卫室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层数为地上1层。

建筑面积为32.04m2。

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现行验收合格标准

要求工期:

150日历天。

二、施工总体部署及组织管理协调

我公司针对此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由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来负责此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

同时向贵单位承诺:

针对此工程项目,我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并且该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此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三、主要施工方法

1.基坑围护根据具体情况,基坑边坡采用钢管维护。

若水位高,需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等方式。

2.土方开挖采用挖机为主,辅以人工整修。

3.外脚手采用落地钢管脚手,底部采用双排双管钢管脚手,上部采用双排单管钢管脚手。

4.垂直运输,主楼采用QTZ40塔吊为主,汽车吊为辅。

四、施工顺序

地基基础→主体土建→装饰→室外附属。

五、施工协调管理

(一)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1.主动与设计方联系,进一步按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图提出我们的施工实施方案。

向设计院提出的方案中,包括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情况,协助设计院完善设计意图。

2.积极进行图纸审查,协助发包方会同设计院完善设计内容。

3.积极参与各配套工程,如:

水、电、通讯、市政、污水处理等施工中的协调工作,并与各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以确保联动调试的成功和使用功能的兑现。

4.对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积极与设计院取得联系,并办好设计变更手续。

5.积极配合甲方、设计、监理参加机电设备、各类装饰用料、卫生以及暂估价的材料及选型、选材和订货。

6.协助设计解决因种种原因引起的各种尺寸的平衡协调工作。

(二)与监理师的协调工作

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发包方及监理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管理,在自检及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监理要求进行改正。

2.贯彻执行各种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等,对工程产品质量负终身责任,因而现场要服从监理师的检查和指导,使监理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并在监理的监督之下对其进行检查验收或物理、化学试验。

4.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师能顺利开展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积极维护监理师的权威性。

(三)与发包方或发包方代表的协调

1.积极参加发包方召开的各种协调会,按发包方的意图与其他分包商搞好协调。

2.积极主动地向发包方汇报施工情况,提出施工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会同监理进行实施。

3.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发包方提供各种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使施工过程进度日趋合理。

4.积极配合发包方完成各节点的施工任务或阶段性的施工任务。

(四)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协调

1.根据施工中进度计划的要求,调查研究各工序间需穿插施工的合理性,使各专业及各工种能够合理地进入施工状态。

2.对甲方指定的承包方所承担的工序要编制介入计划,使他们能准确的进行施工。

3.各专业要按照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对所用材料“按图就位”,以便做好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工作。

4.与各工种各专业负责人签订施工合同,严格按合同条款来检查落实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按合同中明确的责任,来追究由于扯皮所贻误的工期或经济损失。

5.对各工种、各专业施工人员加强教育,提请他们对产品的保护,做到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完工产品对发包方负责,使产品不污、不损。

六、协调方式

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节点实施的情况,制定、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

2.将节点计划分解为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以保证节点计划的完成。

3.用班前会和下班时间对各工种、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和总结,使施工中的各种矛盾得以解决,让他们明确施工方向和施工方法。

4.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各工种、各专业人员进行工程节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电气生产、计量状况、工程技术资料、原材料及电器具等检查,并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奖优罚劣,直至中断合同。

5.以周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业主和各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各方面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工程进展,我们还协助业主协调与社会业务部门的联系以确保工程进度。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本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甲方单位要求。

2.工期进度目标:

在拟定的施工总工期150日历天内依序施工,争取提前完成全部工程项目。

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本工程总进度计划开工日期最终将根据甲方确定的实际开工日期做相应的调整,计划施工总工期150日历天保持不变,本着“紧前不紧后”的宗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缩短工期。

工程开工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施工工期。

3.1从机构组织、管理上保证

3.1.1建立以项目部为核心的责权利体系,明确项目部内的责任体系。

确定管理层与作业层人员架构。

3.1.2确定明确的经营思想及质量目标,以质量促进效益,使全公司与项目经理部上下目标一致,行动协调。

3.1.3在安全、质量、进度方面建立奖罚标准。

建立严密的奖惩制度保证考核严格,奖罚分明,按月兑现,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效率,加快进度。

3.1.4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及时反馈和修正各项措施和计划,以更合理指导和协调每一线的施工,保证优质按时完成各项指标。

3.2从计划安排上保证

3.2.1施工进度计划图详见附图。

3.2.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月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使其更合理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3.2.3以施工进度计划关键线路为控制依据,制订详细的作业进度,包括分项作业进度,材料进货进度,劳动力进场进度,设备进场进度。

全面考虑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使生产有节奏地均衡推进,实现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

3.2.4根据上述的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作业计划,分配到每一个岗位的执行者,使施工中各个环节能灵活运作,更好地指导施工。

3.3从材料供应上保证

3.3.1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进度计划,向总部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和款项安排的依据,进口产品及原材料必须提前订货。

3.3.2为了把住质量和数量关,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海关报关单等对材料进行数量和质量的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品牌、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验收要作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拒绝签收。

3.3.3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入库,现场的材料必须做好防水、防火、防盗、防变质、防损坏,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实施,做到位置正确、堆放合理。

3.4从机械设备调配上保证

3.4.1所有机械进场之前,对其进行性能检测,有毛病的及时修理,所有机械均要保证其性能完好才能进场使用。

3.4.2机械采用人机固定,项目经理部在机械操作前应向操作了解,使得施工顺利进行。

3.5从施工队伍上保证

3.5.1对合同制民工在节假日采取特殊津贴,并适当提前发放,稳定施工队伍,以保证节假日工人能够照常出勤。

3.5.2在节假日考虑增加工人,采取调休措施,保证出勤率。

3.5.3集中力量安排控制工期的项目,减少非关键工程的力量,确保关键工程不受影响。

3.6从技术上保证

3.6.1本工程由多名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与各级技术人员建立技术管理小组,负责各项专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方案的编制与监督执行。

3.6.2各技术管理小组及时总结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把易于施工、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的各项措施加以推广,用来更好地指导后续施工。

3.7从协作施工上保证

3.7.1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工序交接制度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好工序的衔接工作。

3.7.2加强与甲方联系,做好与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的协调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使工作施工顺利进行。

保持与相邻施工单位的良好相处关系。

3.8从安全生产上保证

3.8.1安全生产从每一线工人抓起,使他们明确安全的重大意义,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观念。

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特殊工种必须熟识各项规定。

明确各方面的书面规定,使工人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8.3加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建立安全生产监查小组,按月普查,按旬专项检查和安全稽查,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3.9从后勤供应上保证加强机械设备和车辆保养、维修,保障施工正常运转。

搞好职工伙食,防病治病,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的出勤率,以确保工期。

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一、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

施工前建立施工控制网。

本工程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由于施工过程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量校核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之外。

随着建筑物的升高,应必须将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混凝土之用。

(二)建筑中的竖向测量

竖向测量亦称垂准测量。

垂准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和竖向变形观测等。

本工程采用激光铅锤仪法进行竖向测量为主,并辅助吊线坠法。

1、激光铅垂仪法

激光铅垂仪是一种铅垂定位专用仪器,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铅垂定位测量。

该仪器可以从两个方向(向上或向下)发射铅垂激光束,用它作为铅垂基准线,精度比较高,仪器操作也比轻简单。

在首层面层上作好平面控制,并选择四个较合适的位置作控制点(如图示)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浇筑上升的各层楼面时,必须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20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保证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即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

其余的控制点用同样方法作向上传递。

2、吊线坠法

施工中,可用10~20kg重的特制线坠,用直径0.5~0.8mm钢丝悬吊,在土0.000首层地面上以靠近高层建筑结构四周的轴线点为准,逐层向上悬吊引测轴线和控制结构的竖向偏差,效果很好。

在用此法施测时,如用铅直的塑料管套着线坠线,并采用专用观测量设备,则精度更高硅。

二、土方工程

根据我公司施工同类工程的实际经验,拟采用机械开挖,配合人工开挖方式,土方开挖时配备足够的挖土工开挖和清理,土方开挖前根据基坑周边市政管网及预埋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应付基坑土方开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在土方开挖前做好基坑内地表不的排放工作。

(一)、开挖前的准备

1、土方开挖过程中,将标高测量控制作为重点,防止超挖和欠挖。

开挖中及时请业主、监理、设计院进行验收,及时插入砼垫层和模板施工,加快基础的施工进度。

2、土方开挖的形式及布置

为避免撬动天然土层,基坑采一次挖至坑底标高,同时进行标点放线。

土方开挖顺序自从南向北退着挖以利用土方的运输。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4、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在开挖至设计基础或垫层底标高时,必须通知甲方、勘察、设计、监理及质检等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槽,验槽合格后再立即浇筑砼垫层,不得便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3)在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如出现超挖现象,不得利用土方回填,必须使用毛石砼填充。

(4)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和清理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5)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面0.5m,然后才能开挖。

(6)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5、基坑排水、垫层及回填土施工

(1)、基坑排水

为防止明水在基坑内积集而影响施工及腐蚀钢筋,基坑应采取明坑排水措施。

在基坑中处设一个800mm×800mm×600mm的集水坑(1:

3)水泥砂浆抹面),采用DN100污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排坑内积水,水泵派专人看管,以保证各个承台及地坑施工期内不积水。

(2)、垫层施工

土方经人工清边检底到位后,立即进行验槽、办理验槽记录,封闭垫层,减少坑底土体暴露时间,避免土体结构受到破坏。

垫层施工紧随土方清理工作,人工开挖清理一块,浇筑一块,垫层标高用水准仪严格按设计标高控制,并根据基底回弹统计数据适当降低垫层标高,留回弹预留量,并做好表面压实抹平收光工作。

垫层施工完毕应立即把轴线、基础边线弹到垫层上去,以确保基础的正常施工。

(二)、土方回填

基础、基础梁及框架柱施工完后,要求及时进行土方回填,以确保现场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土方回填质量将直接影响以后室外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时进行土方回填也有利于现场的文明施工控制。

1、情况说明

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夯实的施工方法。

场地夯实主要以蛙式电动打夯机打夯。

2、填料要求

填土料选用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保证填土的强度及稳定性。

碎块、草皮、垃圾、含有杂质的有机质土、淤泥及淤泥质土不能用作回填土。

回填用土使用前必须做最佳密实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

回填时应及时在含水量小的情况下进行夯实碾压。

3、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记录及验收手续。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布置。

如基坑或沟边上每10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找上标准高程点。

大面积场地上每隔十米左右也可钉上水平桩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辗压密实→找平验收

(1)填土前,应将基底表面上的垃圾或树根等杂物、洞穴都处理完,清理干净。

(2)检验土质:

检验各种土料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浇水润湿等措施。

(3)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压实时,轮(夯)迹应互相搭接,防止漏压、漏夯。

(4)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5)回填时每30cm水平分层打平夯实,采用振动机冲击夯压密实。

(6)夯实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则将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

5、回填注意事项

(1)土方回填妥应分层摊平夯实,回填标高不一致时,应从低处向高处逐层填压,土方分段回填时接槎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5m。

夯与夯之间重叠不小于1/3夯底宽度。

机械碾轧时,要慢行,先轻后重,反复碾轧,碾轧时的接槎宽度不小于20cm。

(2)回填土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3)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

严格选用回填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4)回填土下沉:

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压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压;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造成。

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5)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6)进行填方施工避免雨水。

6、质量标准

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击密实。

取样确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应有95%以上的夯实系数。

(三)砂夹石回填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土方开挖完毕后,经自检合格,报相关单位验收、地基验槽,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后,方可进行砂夹石的回填。

砂石回填量大,工期紧、任务重,且不得扰动基底土(基坑底需保留300㎜厚原土)。

施工场地内回填、运输相互交叉施工,工程测量复杂,难度大,需精心施工。

材料及主要机具:

1)天然级配砂石:

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颗粒级配应良好,砂石比例控制在3:

7

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3)主要机具:

推土机、压路机(8~10t)、手推车、平头铁锹、洒水车、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作业条件: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

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4)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5)标高控制基坑内用木桩遂层控制。

在坡面用水平桩控制。

二、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1)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2)分层铺筑砂石

3)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20~25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选用压实的方法,宜采用8~10t的压路机碾压。

4)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5)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实。

6)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7)洒水:

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8)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找平和验收:

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

基槽每100㎡为一个取样点;测定砂夹石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2)最后一层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现场荷载试验,Fak=160kPa后,方可继续施工。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压实系数达到0.96。

2)砂夹石的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1)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2)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15

20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四、成品保护

1)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2)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5)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大面积下沉:

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2)局部下沉:

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3)级配不良:

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5)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

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6)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三、模板工程

(一)支模板系统用料

1.主体结构以组合式钢模板为主。

木模为辅,楼板底模采用九夹板作模板。

模板的拼缝要紧密,并用双面胶带纸粘贴,以防漏浆。

2.模板支撑采用Ф48钢管(含坚档及围檩)。

3.立箍间距750mm,转角处用铸铁十字扣件连接,柱子边长大于600mm时中间加一根Ф16对拉螺丝。

4.梁的排架距离为800mm,顶端加斜撑固定,当梁高大于700mm时,在距梁底2/3高度处加2mm厚对拉铁片。

5.梁排架搭设时,横向每片架设三根立柱,梁每侧各一根(距两侧200),梁底中间顶一根。

6.为了防止梁下垂,在铺设梁体模板时按规范要求适当起拱。

7.顶模立柱间距为800mm,每1800mm设一道纵横拉杆,用扣件扣紧,底部设置扫地杆。

8.顶部的纵横拉杆用来支撑模板,并设双扣件,扣件要密贴,与立杆扣紧。

9.每一跨要设一排剪刀撑。

10.为了防止暴模,模板与钢管间要用木楔背紧。

11.柱和墙立模前在其根部要根据墙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