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b.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675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化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化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化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化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化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化b.docx

《物化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化b.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化b.docx

物化b

姓名

考号

 

试卷类型B

2015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化学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物理和化学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2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

两科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选出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物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本题14个小题,共28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s     B.中学生跑完100m用时约为5s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    D.真空中的光速是×108km/s

2.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激起水花,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决定音调的因素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色与什么有关D.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3.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B.C.D.

4.下列针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手击打排球时会感到疼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足球踢出后继续运动——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铅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吸盘能“吸”在玻璃板上——分子间有引力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正在熔化的冰,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D.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这时应该

A.从右盘中减砝码B.向右调平衡螺母

C.向右移动游码D.向左调平衡螺母

7.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D.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8.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录音带记录信息应用了磁体的磁性

B.炒锅用铁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C.导线用铜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

D.橡皮泥捏成小动物应用了它的弹性

9.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10.以下四位科学家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欧姆B.法拉第C.安培D.焦耳

11.为避免雷击,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站在大树下避雨B.冒雨在运动场上踢球

C.高压输电铁塔上架设防雷导线D.撑着带金属杆的伞在雨中行走

12.假如白炽灯的灯丝、电动机的线圈、电饭锅及电熨斗的电热丝都改用超导材料制

作,通电后仍能正常工作的是

A.电动机B.白炽灯C.电饭锅D.电熨斗

13.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变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是

A.增加线圈的匝数B.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C.改变电流的大小D.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14.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电压表V的示数为6V,则V1的示数

A.等于6VB.等于3V

C.大于3VD.小于3V

二、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共10分)

15.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前30s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车。

 

16.银行挂在墙上的电子钟被物体挡住了,某顾客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则实际的时间应是_______;验钞机产生的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17.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同

的水,如图所示。

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

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甲_____F乙,p甲_____p乙。

18.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已广泛使用。

移动通信是用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光纤通信是用_______来携带信息并通过光导纤维进行传递的。

19.为减少污染,部分汽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

天然气的热值为×107J/m3,某汽车消耗3L天然气,若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J,所释放的内能主要转化为汽车的_______能。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4个小题,共16分)

20.(2分)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

 

21.(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同一

块海绵上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请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相同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2.(5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2

3

4

5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1)为了测得表中数据,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

(2)由于粗心大意,表格中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____℃;

(3)改正数据后分析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3.(5分)某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

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请观察甲、乙两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两个U形管中______的变

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2)在甲图实验中,若通电时间相同,发现B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

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_______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乙图的装置是用来研究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的关系,由图中的实验现

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_______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4)若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3个小题,共16分)

【要求:

计算过程中写清公式、单位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24.(4分)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着900N的重物。

已知扁担长,哥哥的肩与重物悬挂点之间的距离AC=,如图所示,则以A为支点,求:

弟弟的肩对扁担的支持力F。

 

25.(6分)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1)该物质的密度;

(2)由该物质制成的体积为4×10-5m3的实心物体,把它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g取10N/kg)

 

26.(6分)一台烘干机铭牌上标着“额定电压220V,高温档额定电流5A,低温档额定电流2A”。

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且阻值恒定。

求:

(1)电热丝R1的阻值;

(2)烘干机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R2的功率。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Si-28Cl-Ca-40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1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小麦磨成面粉C.石蜡受热熔化D.木材燃烧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铝合金 B.二氧化硫C.五氧化二磷D.氮气

3.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道尔顿C.拉瓦锡D.门捷列夫

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8

B.铈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铈的原子序数为58

5.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加入水中B.冰加入水中

C.花生油加入水中D.酒精加入水中

6.下列食品富含维生素的是

A.牛奶B.豆油C.蔬菜D.米饭

7.氧化锆的化学式是ZrO2,在氧化锆中锆元素的化合价是

A.+5B.+4C.–4D.+3

8.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原子比分子小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9.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B.任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10.下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肥皂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B.上述呈酸性的物质中酱油的酸性最强

C.西瓜汁呈碱性D.玉米粥的碱性比牙膏的碱性强

11.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羊毛B.蚕丝

C.涤纶D.棉花

1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推知该有机物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无法确定

1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4.当人被困在火灾现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自救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拨打火警电话求救B.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

C.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D.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15.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

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乙>甲>丙D.丙>乙>甲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2个小题,共10分)

16.(5分)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代号填空。

A.2Mg2+B.KNO3C.氖气D.碘E.肥皂水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人体缺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3)充入灯泡中,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的是;

(4)表示两个镁离子的是;

(5)能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17.(5分)下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A物质的化学式是  ;

B物质是  。

(2)C物质的另一个俗称是,

它溶于水时会出现(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3)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填序号)。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3个小题,共18分)

18.(6分)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操作,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b。

(2)A操作的错误之处是 ;B操作导致的后果是;

C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根据D操作中的现象可知该装置

的气密性。

 

19.(7分)在实验室开放日,请用提供的药品完成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三种气

体的制取。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实验药品:

氯酸钾、高锰酸钾、大理石、锌粒、二氧化锰、稀盐酸、稀硫酸、

10%的过氧化氢溶液。

 

(1)可用装置B制得的气体是;既能用装置A又能用装置B制得

的气体是;可用装置E收集的气体是。

(2)写出一个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

(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对反应进行控制。

请从图2中选取装置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控制某些反应,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控制原理是。

20.(5分)某同学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铜片表面全部

变黑。

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②炭黑不溶于稀酸,也不与

稀酸反应;③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猜想与假设】黑色物质可能是a:

氧化铜;b:

;c:

氧化铜和炭黑。

【设计与实验】取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填化学式)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若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猜

想a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现象是,

则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生成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炭黑。

你设计一个加热铜片的实验,使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是氧化

铜,你的实验设计是。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7分)

21.(7分)某混合物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课外小组的同学将8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15克该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0

a

5

请计算。

(1)SiO2中Si、O元素的质量比为。

(2)第3次加入稀盐酸后,a为 g。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