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下数学教案.docx
《新一下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下数学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一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
(二)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立体图形。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
(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
体与面的区别。
2.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
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
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
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3.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
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第3页例2、第4页例3
教学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
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
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
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
归纳:
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三、拼一拼
1、下面,我们就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
展示。
问:
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这样的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你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谁拼得又快又好,
5、
(一)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二)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三)你能用老师给的四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四、总结
从今天开始,就请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来拼组出神奇的造型。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内容:
第10页例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
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师:
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
如何列式?
为什么要用14-9呢?
14-9怎样算?
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怎么列式?
板书:
15-9=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
要求: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
要求: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
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
(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
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
学生A:
13-9= 学生B:
4+9=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第1、2题
2、练习二的第3题
教学反思: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第13页例2及练习三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口算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破十法”“想加算减”方法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想加算减”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游戏引入,唤醒旧知。
(一)课件击鼓传花游戏
8+3=9+5=7+6=8+5=
7+4=9+2=9+8=8+7=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3页例2的画面。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问题:
1、在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4、要求“还剩几个”你能解答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用学具摆一摆。
问题:
1.都是去掉8个风车,他们的去掉方法一样吗?
2、谁听明白了,能再说说吗?
3、能把你们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小结:
看来我们既可以用10减8,再加个位上的2也可以先减去个位上的2,再减去剩下的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什么?
教学反思:
十几减7、6
教学内容:
第14页例3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出示例3。
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
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7=6
3、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
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
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
第17页例4
教学目标:
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出示多媒体进行口算练习。
(1)选择一两道题让学生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尝试练习。
(1)出示12-4=12-3=选择一题说给同桌听。
(2)观察12-5=7、12-4=8、12-3=9
你发现了什么?
生1:
被减数都是12
生2:
减数依次少1
生3:
差依次多1
归纳: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反之,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
三、简单小结,揭示课题。
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十几减5、4、3、2”的计算题。
(板书)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了:
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反之,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1)出示11-4=11-3=11-2=
师:
看谁能又快又对地完成。
(2)独立完成并反馈。
生:
只要先算出11-4=7,那就知道11-3=8,11-2=9了,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比原来小1,差就比原来大1。
(3)归纳方法。
2、
(1)做一做4组题
(2)优化“想加算减”的方法
3.
(1)出示13-4=13-513-6=
谁能快速算出得数吗?
为什么?
(2)18-9=17-8=16-()=15()-()=()
4.数学小游戏:
第17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1)
教学内容:
第20页例5
数学目标:
: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
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难点:
学生能独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课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小客人,让我一起请出他吧!
(出示课件:
学生活动图)
2、提问:
你都看到了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回答。
3.师:
这些小朋友正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吧!
你能根据他们的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将班级分成若干4人小组,按下面的要求过程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1、小组合作提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
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拉近画面并出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生:
我们看的是踢足球的活动,要有16人来踢,现在来了9人。
提出的数学问题是:
还要来几人?
列出的算式是:
16-9=7。
师:
你为什么用减法?
因为要想知道还要来几人,必须从要参加踢足球的16人中去掉已经来了的9人,剩下的就是还要来的人数。
所以用减法。
三、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3、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3题。
4、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简单减法应用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在今后做应用题的时候,要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第21页例6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决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重点难点:
能够独立解答简单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