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7751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docx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

  篇一:

瑶里写生总结

  瑶里写生总结

  远离了城市的躁动,远离了车马喧嚣。

我们来到瑶里古镇写生。

15天,我们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那山、那水、那里的古建筑,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7月5日中午,带着激动与好奇,我们坐上大巴从学校出发了。

瑶里,瑶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呢?

我的大脑中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有山、有水、有鱼、有徽派建筑。

然而时间仿佛并不理会我们迫切的心情,到达写生基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第二天,老师带着我们熟悉环境,由此得见古镇的面貌。

瑶里依河而建。

瑶河静静地流淌,几千年来孕育着这里的生命,“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古老而有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的两岸。

在这里,仿佛看不到工业的痕迹,嗅不到科技的踪影,处处鸡犬相闻。

四周山色清秀,山上郁郁葱葱。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挂着几片洁净的白云,白云像一团团轻柔的白纱,不紧不慢地将天空擦的不着纤尘。

这里的人们都是闲散而率真的,不用匆忙地奔走,不用造作地微笑。

河边的石凳上,老人们喝茶下棋,闲话年景。

而他们又是那样的热情好客,古风犹存。

置身其中,恍若进入世外桃源。

  厌倦了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厌倦了快节奏的躁动不安,这里仿佛是一片心灵氧吧,容我放慢脚步,在高山流水之间将自己放逐,褪去一切社会属性,回归自然。

可以忘记一切烦恼,忘记天地光阴,解开禁锢,让思绪自由徜徉。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每天夹着画板,背着相机,伴着晨光从基地出发。

找一处静谧的所在,坐下来聆听虫鸣鸟叫,聆听流水潺潺,感受山的秀丽,水的柔情,鱼的畅快自由,还有古老的徽派建筑那历史的厚重感。

  然而,画画并不总是这么有诗意,毕竟我并不擅长画画。

一开始我总忍不住画大场景,前景、中景、远景一应俱全。

眼睛里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得很累,耗费时间也很长,而画面上景物又太多太杂,没有重点。

画山画水时一开始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毕竟没有经历过山水风景的户外写生。

于是,每天晚上的画作评讲就很关键了。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知道了取舍的重要性,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小景。

老师常说:

“你选的景要有画意。

”破坏画面的东西可以略去,如果其他地方的一个东西与这个画面很协调,可以把它移到自己的画面上。

画画是创作而不是拍照。

老师也经常强调构图,构图好了,画面才会协调,一个好的构图甚至

  可以引导赏画人的视线。

  慢慢地,我画的石板路不在平面化;我画的墙面的色彩出现了协调的冷暖变化;我画的瑶河如我看到的那样绿波荡漾。

渐渐地,我知道了要想画出立体感就要加强明暗对比,勇于加深暗面;我知道了山和树要画得有层次感,色彩要丰富;我知道了如何用虚实变化表现繁密的瓦片,哪里要画得清楚,哪里要省略。

  然而,这些都不过是画画的技法,不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瑶里,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我观察到了马头墙是如何用瓦片一片片地搭建起来的。

瑶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增强了我对美的敏感度,提高了我发现美的能力。

或许,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在那些日子里,白天画一天画,晚上讲评完后就没什么事了。

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玩游戏。

或互相评价彼此的画,或对着抱怨被晒得很黑,或坐在一起吃着零食玩游戏,极大地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情。

大学里的班级不像高中整天都在一起,在学校里,我们总是在忙自己的事,少有机会闲谈。

而这十几天的时间,我们对彼此间的了解甚至比过去一年都多。

之前没听他说过几次话的男生在我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竟也侃侃而谈。

  最令我难忘的要数那个雨天了。

早上,天下起了雨,我本想和大多数同学一起窝在宿舍画临摹,然而那个酷爱画画的朋友很激动地要拉我出去画雨景。

我被她高涨的热情感染了,于是提上画板和她一块出去了。

走在熟悉的村道上,抬头望望远处的山,我惊呆了。

山上已完全看不到平日的绿树芳草,只见雨中那一抹抹的黛青。

山间雾气蒸腾缭绕,宛若仙境。

我们躲在一座桥墩下面画山。

坐下来,细细观赏,我的神思被那山间的云雾牵绕着,整颗心都要融化了。

雨渐渐下的大了,那座远处的山头已完全隐入了雨雾中。

有时,它只是蓦然一现,随后便销声匿迹。

我看不到它,但我知道它就在那里。

我只是希望那云、那雨、那雾一直笼罩着它,只给我留下一个第六感觉的空间。

从前,我一直喜欢晴天,喜欢晴天丽日下青山绿树的盎然生机。

然而就在那一天,我突然感觉到一览无余是多么令人感到可怕,那种会演变为幻灭的可怕。

我开始喜欢上了下雨,喜欢群山隐入轻云薄雾中留给我的那种虚虚实实、无比神秘的感觉。

中午回去吃过饭,我又兴冲冲地端上相机出去拍照了。

拍云雾缭绕的山,拍雨花点点的水,拍伞下洗衣的村民,拍雨中洗澡的鸭子?

?

我像是一个幼小的孩童,对世间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没有

  世俗的牵绊,没有名利的烦恼,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让心随着大自然的旋律一起跳动,让灵魂像山间的云雾一般飘逸轻盈。

那天,我沿着瑶河一路拍摄,一直走到村中河的上游。

  瑶里写生让我收获颇丰,让我有机会回归自然,净化心灵。

如今,写生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然而古镇、瑶河、青山、绿水、水中嬉戏的孩童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已变成了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只能留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发酵。

或许,我以后没有机会再去那里了,但我的思想会时不时的带着我沿着瑶河漫步。

瑶里,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篇二:

李宇--江西窑里徽派古建筑考察报告

  江西窑里徽派古建筑考察报告

  历史渊源

  景德镇瑶里,古称窑里,是景德镇瓷器的发源地,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就产于瑶里附近的高岭山。

瑶里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又渐渐被世人所遗忘。

这里风景秀美,保留了大量徽派古建筑以及许多古代景德瓷窑的遗迹。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

建于西汉末年的瑶里古镇群峰环抱,如画如屏,男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

数百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一律的徽派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

  这里有展示徽派“三雕”艺术的狮冈胜览、程氏宗祠;有展现封建家族礼仪思想的进士第;有再现革命斗争历史的陈毅旧居、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红军游击队驻址;有印证往日繁华景象的明清商业街、徽州古道;有反映瑶里风土人情的灯彩、地戏,等等。

  瑶里民居主要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

  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聚族而居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

  (“程氏宗祠”剪影)

  山地特征

  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

  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文化倾向

  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

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

古牌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每一块梁枋,每一件镶嵌都合乎力度,在建造上讲究选址、造型、雕刻、用料等。

牌坊型制不一,有楼脊式,“冲天柱”式;有方形四柱、八柱,也有“一字型”单门和三门的;有遍饰雕刻、工致华丽,也有平琢浑磨、不事雕饰的,其排列有纵列七道、四道,也有三座横列一排。

  建筑特点

  主体构件

  瑶里民居主要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

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

其横梁中部略微拱

  起,故民间俗称为

  “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

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

明代

  立柱通常为梭形。

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

  头拱

  )、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

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

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

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装饰艺术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

  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

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隔扇、窗扇和窗下挂,其中雕刻又分为三种即:

石雕、砖雕、木雕

  砖雕

  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

  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

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砖雕有平雕、浮

  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

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石雕

  石雕在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

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

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木雕

  木雕主要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随处可见。

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

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

  、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

  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

明代初年。

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

  朴

  粗扩,以平

  面淡浮雕手法为主。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庭院

  庭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明显

  的园林化、生态化特色,大多仿造园林,精巧细致、婉约秀丽。

大多有假山、鱼池、花台、盆景,栽种各种花木。

  屋顶

  其屋顶一般采用屋顶与山墙屋顶铺青瓦,整个坡屋顶成向内微曲的屋面,有利于排水,屋脊的做法花样很多,普通小型民居只用瓦竖砌,两头做简单纹饰,大、中型民居的主要厅堂脊头有做成龙,鸡等花饰。

  篇三:

江西考察报告

  赴江西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九江市浔阳区和

  赣州市章贡区考察报告

  20XX年11月8日至13日,我们淇河生态区规划建设办公室两位同志在鹤壁市淇滨区政府区长仝大宏的带领下伙同区人大、区政协、及区直委局、办事处等相关同志一行25人先后到江西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赣州市章贡区、九江市浔阳区等地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既亲眼目睹到了这些地方生态区规划建设的惊人业绩,更感受到了他们超前的规划理念、新颖的管理思路、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以人为本生态发展的工作主线。

现将我们考察交流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

  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地处南昌、长沙两座省会城市之间,是江西最年轻的一座工业城市。

简称“渝”,1960年设市,1963年撤市,1983年复市,现辖“一县四区”:

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新余经济开发区和仰天岗生态经济区管委会。

新余位于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

新余市聚集了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形成高技术人才与太阳能光伏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朝着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目标不断迈进,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小巨人”。

  孔目江湿地公园是江西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余市仰天岗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563.9公顷。

依托新余的母亲江——孔目江,有河滩湿地8000余亩,水田湿地3000~4000余亩,这是一个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

其间水网密集,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

以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保护为前提,以改造为重点,崇(:

瑶里写生考察报告)尚天人合一的道家宗旨,以湿地风光和田园风光为特色,通过发展水景观光、休闲娱乐、湿地游憩等旅游项目,把公园建设成一处既美化城市又净化水源的城郊生态型湿地公园,成为新余的“绿色之肾”。

  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景观丰富,是由河流、湖泊、库塘、泉眼和水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堪称我国南方乡村湿地组合的代表和乡村湿地文化的典型。

孔目江湿地公园将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其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对水源地的保护功能,优化新余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饮用水和休闲旅游场所。

目前,公园已建成4000亩人工湿地景观,并向公众开放。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面积、保护水质最直接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获批的国家湿地公园有18处。

江西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潜力巨大。

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对丰富江西湿地保护管理利用形式、树立示范具有重要意义。

  

(二)赣州市章贡区

  赣州是全国面积较大的地级市之一,也是江西省人口最多、区

  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赣南中心城市,赣州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赣州市同时为江西南部地区区域的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框架已经形成,以土地出让主导的城市建设风生水起。

地产、稀土、脐橙三大产业成为赣州崛起新的增长点。

赣州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江西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赣州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被誉为适宜居住的城市。

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河,一条章江,一条贡江,一条赣江,章、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汇合成为赣江。

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江西省的简称“赣”字由此而来,作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东径114°46′40″~115°3′40″,北纬25°40′16″~25°58′56″。

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区面积478平方千米(实际管辖区域425.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包括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

总人口5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

全区辖5个街道、7个镇:

解放街道、赣江街道、南外街道章贡区属低山丘陵区。

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

东南、西北高,为丘陵山地,中部平缓,为河谷平原。

最高点为峰山,海拔1016.4米;最低点在水西镇白田村西部田塅,海拔93米。

境内河流有章江、贡江,交汇合流为赣江而北去。

美丽的赣州古城正处于低山、丘陵的环抱,章、贡、赣

  江的环绕之中,构成“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有“千里赣江第一城”誉称。

境内山脉被章、贡、赣三江截为东、东南、西北三部分,分属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罗霄山脉余脉。

全境有群山作屏障,中部有三江滋润土地,尽夺山川之灵气。

是全国重要的钴钨冶炼基地。

章贡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均气温19.4℃,无霜期286日,年均降水量1494.8毫米,年均日照1888.5小时;冬盛行偏北风,夏盛行偏南风,年均风速1.9米/秒,适宜各种生物繁衍生长。

  (三)九江市浔阳区

  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门之称。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14平方公里。

九江还有其他的行政区域,全市通行赣语,九江为江西北部门户。

北隔长江、幕阜山与与安徽、湖北相邻。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9078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城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撤县设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20XX年),城区人常住人口86万。

是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江西省副中心城市,江西省工业第二城,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和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南昌,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

  中国历史名山——庐山,以其迷人的秀姿,吸引了历代名人高士、宗教界杰出人物在这里驻足,秦皇汉武,亦步入其中……两千多

  年来,许多杰出的人物为庐山吟唱出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使庐山成为千古名山。

庐山,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并处一山,形成了中外历史的独特文化现象。

秀丽的风景,多变的景幻,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XX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浔阳区位于江西省北部,是省辖市——九江市中心城区。

浔阳地名,古代及近代称寻阳、浔阳。

此间亦称柴桑、江州、湓口、湓城、彭蠡、德化。

浔阳,因“南开六道,途道五岭,北守长江,运行岷汉,来商纳贾”,历来为国之州、郡、府、道之置地。

浔阳,是历代文人墨客游历之盛地,留有丰富的诗文和佳句,亦有“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之美誉。

浔阳,曾以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而著称于世。

近5年来,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两位数字的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也保待22%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得到中组部、民政部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高起点规划,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

  此次参观的三个区能做到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巩固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新余市孔目江生态经济区先后创建了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全国低碳经济实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