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7642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用锅盖该灭                                    

B. 木材着火用水浇灭

C.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 实验桌上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火灾时砍伐出一条隔离带           

B. 大火烟雾较多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室内起火,快速打开门和窗              

D. 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3.“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加了水的纸船比没有加水的纸船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燃烧,是因为(  )

A. 水不是可燃物                          

B. 加了水的纸船着火点更高

C. 水会吸收纸上的热量,使其不易达到着火点        

D. 水隔绝了氧气

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5.自动灭火砖是在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砖建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

其灭火原理是:

(  )

A.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 清除可燃物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7.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 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 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

 

二、多选题

8.实验室可用下图发生装置制取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关闭活塞,通过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可检査该装置的气密性

B. 若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可使制得的氢气纯度更高

C. 旋转活塞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 因导管口有活塞,故长颈漏斗下端可不必伸入液面以下

9.以前很多浴池用煤球给水加热,现在用煤做成蜂窝状,目的是(  )

A. 降低煤的着火点                                                  

B. 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 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                                           

D.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1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B. 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C. 图2中水下白磷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 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11.下列混合物遇火可能爆炸的是(  )

A. 氢气和空气                B. 氧气和空气                       C. 氢气和氧气                       D. 氢气和氮气

1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食物腐烂                      

B. 呼吸作用                           

C. 火药爆炸                           

D. 蜡烛燃烧

三、填空题

13.从环保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 .写出两种你知道的新能源________ ,________ (写名称)

14.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

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

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汽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________.

15.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大多是来自天然气、________和煤等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者“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新疆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时进行了很多尝试,例如达坂城地区就有很多类似于风车的装置,这开发的是新能源________。

1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燃烧必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对比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B、实验③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蝕

C、实验①④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霈要溫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②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可说明可燃物燃烧溫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17.实验室可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产生的氢气可用________和________法收集.

四、实验探究题

18.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1)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

因是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2)[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________.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

“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

接近试管容积的

;乙:

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__ (填“甲”或“乙”),理由是 ________ .

五、综合题

19.能源、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________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①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________ .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 ,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②为节约化石燃料及减少环境污染,人类需要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地热能、生物质能、________ 等(填一种即可).

(2)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是生命之源.

①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前关上活塞,向长颈漏斗内倒入水,若观察到________ 现象,则说明气密性好.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 组成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  ,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 .

②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常向水中加入________ 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________ .

③下列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  .

A.自然沉淀 B.沙层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④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________ 

20.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是当今我市居民家中做饭常用的燃气之一,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乙烷的化学式是C2H6,丙烷化式是C3H8,据此可推测出“丁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为了防止液化气泄漏造成危险,如下图,可以安装漏气报警器。

安装报警器的位置应该是在燃气灶的________(选“上面”或“下面”填空)。

(3)液化气或天然气公司常在燃气中添加少量难闻的气体,这是为了________。

(4)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爆炸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或注意事项是(填一种即可):

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A、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此方法正确;

B、木材着火用水浇灭,可以降低温度到木材的着火点一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此法正确;

C、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此灭火方法错误;

D、实验桌上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此法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则灭火的原理有三种:

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根据燃烧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灭火方法对才能更好地减少损失.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清除了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B、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害的热气流上升,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防止中毒,所以正确;

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错误;

C、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故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湿毛巾的用途和气体受热密度变小判断;

C、根据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行解答;

D、根据煤气是可燃性气体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A水不是可燃物是正确的但与题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着火点收本身影响,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水的比热大,吸收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C符合题意

D根据水在船中没有隔绝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D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所以正确

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所以正确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所以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解答】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氦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支持燃烧,所以起到隔绝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不能燃烧,而熄灭.着火点不能降低,降低的是温度.

故答案为:

A.

【分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答】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燃烧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燃烧,A不符合题意;

B、选项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是正确的叙述,B符合题意;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通过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含有碳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不含有碳元素的燃烧燃烧不产生二氧化碳,如氢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物质的通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

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7.【答案】A

【解析】【解答】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A符合题意;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B不符合题意;

C、高层住房着火,如果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剧烈,C不符合题意;

D、煤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煤气爆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A、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防止爆炸;

C、高层住房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防止更多的氧气,使得燃烧更旺;

D、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启排气扇,防止爆炸.

二、多选题

8.【答案】A,B

【解析】【解答】A、关闭活塞,通过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无法检査该装置的气密性,A符合题意;

B、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符合题意;

C、旋转活塞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不符合题意;

D、因导管口有活塞,故长颈漏斗下端可不必伸入液面以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B.

【分析】A、关闭活塞,通过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根据水柱高度是否发生变化可检査该装置的气密性;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旋转活塞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9.【答案】B,D

【解析】【解答】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A不符合题意;

B、改用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等,B符合题意;

C、用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由于煤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C不符合题意;

D、改用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D。

【分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有: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分析解答

10.【答案】A,C

【解析】【解答】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而达不到红磷的燃点,从而得到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在图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作对照,说明温度都达到着火点时,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2中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得出燃烧时必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选:

AC.

【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 

11.【答案】AC

【解析】【解答】解:

A、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具有助燃性,遇到明火能发生爆炸,故正确;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遇到明火能发生爆炸,故正确;

D、氢气具有可燃性,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错误.

故选:

AC.

【分析】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

12.【答案】C,D

【解析】【解答】A、食物腐烂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

B、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

C、火药爆炸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D、蜡烛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故选CD.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来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而爆炸、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填空题

13.【答案】氢气;太阳能;核能

【解析】【解答】解:

从环保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因为氢气燃烧生成一种物质水,不污染环境;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故填:

氢气;太阳能;核能.

【分析】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不污染环境.

14.【答案】物理;C+H2O(气)高温CO+H2;化合;SO3;原料全部被产品消纳(或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或原子利用率100%等),实现“零排放”(或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解析】【解答】

(1)该过程只是除去粗煤中的杂质,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再依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律解决.(3)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4)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硫酸.(5)绿色化学主要是指反应时反应物全部会转化成生成物,同时实现无排放的过程.

【分析】此题是对煤的使用的探讨,解决的重点是能够对煤的具体使用以及环保绿色化学的认识.

15.【答案】石油;不可再生;CH4;CH4+2O2

CO2+2H2O;风能

【解析】【解答】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新疆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是进行了很多尝试,例如达坂城地区就有很多类似于风车的装置,这开发的是新能源是风能。

【分析】根据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实验②③中,有2个变量,无法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A错误;

B、实验③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蝕,故B正确;

C、实验①④对比,有2个变量,无法说明可燃物燃烧溫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

D、实验②④对比,只有一个变量,可说明可燃物燃烧溫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

B

【分析】实验①中说明白磷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

实验②说明白磷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实验③因为不与氧气接触;

实验④既有氧气,温度也达到了着火点.

17.【答案】Zn+H2SO4═ZnSO4+H2↑;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解析】【解答】解:

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由于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

Zn+H2SO4═ZnSO4+H2↑        排水法     向下排空气法.

【分析】从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及氢气的收集方法去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甲;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

【解析】【解答】因为b试管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b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虽然已经达到其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故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故填:

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1)因为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容易扩散,对环境和人体有危害.故填:

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2)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橡皮塞有可能飞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故填:

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

【拓展与迁移】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

故填:

甲;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

【分析】改进与实验:

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可得到实验现象的原理.

【思与评价】

(1)可从资料中查阅的五氧化二磷的性质得知,它有毒,所以要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来分析,根据气球的弹性较大;

(2)在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压强会变化,分析可得出装置中气球的作用.

【拓展与迁移】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分析.

五、综合题

19.【答案】

(1)不可再生;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风能

(2)漏斗内形成稳定的水柱且高于两边管内液面;氢气;氢氧两种元素;2H2O

2H2↑+O2↑;水分子;肥皂水;加热煮沸;D;淘米水浇花等

【解析】【解答】解:

(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①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②人类需要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

故答案为:

(1)不可再生;

①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②风能;

(2)①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前关上活塞,向长颈漏斗内倒入水,由于密封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增大.若观察到漏斗内形成稳定的水柱且高于两边管内液面现象,则说明气密性好.b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该实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

2H2↑+O2↑,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

②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常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加热煮沸.

③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多,例如:

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

故答为:

①漏斗内形成稳定的水柱且高于两边管内液面;氢气;氢氧两种元素,2H2O

2H2↑+O2↑;水分子;②肥皂水,加热煮沸;③D;④淘米水浇花等.

【分析】

(1)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解答;

①根据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