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7401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docx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7

 

第三十四讲杜甫诗

(一)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其青年时代的诗,和其他盛唐诗人一样,充满盛唐时代精神,理想远大,情绪高昂,非常有抱负有自信。

但杜甫也有自己的特点,他的理性制约能力较强。

我们现在把李、杜并称,不要以为当时人们也李杜并称。

李诗事实上更合当代时尚。

他趋向狂放,尽情地无拘无束地挥洒自己的才情气度。

杜甫固然也间或狂一狂,放一放,但大多场合都很约束。

李诗以万顷波涛倾泻的方式造成震撼,杜诗则以深井钻探的方式感荡心灵。

钻探要讲精确度,因此杜诗特别讲究炼字炼句,精细打磨艺术形式规范和诗歌语言,尽量在有限的字数中传达更丰满的生命体验。

 

  下面读几首青年杜甫的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房兵曹胡马

  咏物诗难写。

难处一是要写出确是这一物,二是要写出这一物的生命特色、生命意兴,三是要把人的精神世界和这一物联结起来,融会进人的生命意兴。

融会得越好,这首诗就越成功。

(详参《美在生命》上编第二章第三节)

 

  《房兵曹胡马》写出的确是一匹骏马,那骨相、耳相、跑相是一流的。

而且,这是匹志向远大、一往无前、忠诚可靠的骏马。

字里行间,我们还感受得到杜甫、房兵曹与骏马具有同样的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

万里横行去啊!

 

  说到炼字,古来诗评家津津乐道的是"风入四蹄轻"中的"入"字。

入,表示骏马飞奔时四脚腾空留出足够广大的空间让风进入。

假如改成"托"字,主动性在风,马的精神就显不出来了。

 

  至于炼句,"风入四蹄轻"已经炼得很好了,而诗评家则更特别赞赏"所向无空阔",因为它极有表现力极有创造性。

杜甫之前是没有过"无空阔"的说法的。

杜甫这句诗说的是把无论多么巨大的空间距离视为无物。

能把空阔视为无物,那马以及和马心有灵犀的房兵曹、杜甫,一定是有足够实力且对"横行"(纵横无敌)跃跃欲试的。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鹰

  这首比上首更难写。

上首的马是真马,这首的鹰是画鹰。

假如把画鹰当真鹰来写,是失败的;又假如拘泥于画面,画鹰处于静态,又很难传达时代精神,同样是失败。

而杜甫写来,则刚好透过画鹰的形态传达出真鹰的神彩。

 

  开头一句又是个受到千古赞誉的名句:

白绢上卷起风霜,怎么可能?

很有悬念。

接下去略一说明,便使人立刻想象出这鹰画得很有神,秋天风霜里出猎的那种神态。

秋天是苍鹰最有作为的时令。

杜甫一下笔便写"风霜起",显然有种骤然被触动心向往之的感觉,好像受到这画鹰的鼓舞也想去试试身手似的。

杜甫不是卖弄技巧,而是敏锐地捕捉到第一感觉。

 

  "画作"怎见得特别好呢?

从所画鹰的形态上看,竦身、侧目既有形状特色,还有心态特征,仿佛正在谋划着一场出击。

再从画技上看,连苍鹰饰物的质感以及苍鹰本身的质感都画出来了。

这效果当然又和炼字有关。

"堪"和"可"都属经典式的炼字:

画上的丝带和金属转轴逼真得让人想伸手把它们摘下来,苍鹰也逼真地蹲在柱子上使人觉得一声叫唤便可令它飞下来。

这"堪"和"可"似幻而真,似真而幻,把画鹰和真鹰联结得合二为一,舍此二字,换用什么字都产生不了同样的功效。

 

  末两句迸发出要实现苍鹰般生命价值的激情,但"何当"两字,则又表示这仅仅是一场憧憬,透露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古代的"天子"如做到天下太平,便要到泰山去向天作汇报,举行"封禅"仪式。

因此,泰山是个圣地。

杜甫对这圣地十分向往,年青时游历齐赵,目标之一便是泰山。

他选择远望的角度来写,传达的是敬仰之情。

一片青葱,绵延不绝,钟灵毓秀,巍然高耸,显示的既是泰山的蓬勃生机,更是泰山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腾踔活力、壮阔胸怀。

泰山的神圣从"岱宗"这称谓便可参悟:

岱宗,意即大宗,诸山之大宗。

礼拜泰山,景仰泰山,是有认同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并向它汲取精神力量的意味的。

由景仰泰山所产生的层云荡涤胸怀的感觉,没有深层心理作用是不可能产生的。

由于向往,看着飞鸟投入泰山,竟瞪大着眼使眼眶裂缝,虽不免夸张,但非如此不可表现其向往的程度。

最后幻想登上最高峰傲视天下,宣示的正是盛唐志士的理想和信心。

 

  这诗的平仄调配不合律诗的规范,只是首古体诗。

但杜甫又确实用了近乎五律的作法,这就使作品既有律体的雍容,又有古诗的气势。

  杜甫一生追求诗艺精而更精,在青年时代就已有意识地讲究。

且读其《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既是"夜宴",就得写出夜宴的氛围;既是在"左氏庄",就得写出其庄的环境,其庄主人的特色。

此诗选材和联缀都十分讲究,诸君不妨用心体味。

试就原题凑一首劣诗供大家比较:

"江东清夜静/开宴聚华堂/水岸鲜花美/门庭绿草香/主人有文化/武艺亦高强/隐士原潇洒/吟诗入醉乡"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第三十五讲杜甫诗

(二)

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徵忽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韦济,时任尚书左丞,颇赏识杜甫。

杜甫很希望韦能引荐。

知道这背景而读这诗,有大开眼界之感。

  杜一下笔便发牢骚,而且是大牢骚,没有"形势大好"的门面话。

假如韦是个怕事的官僚,杜甫肯定不会做这种势必碰钉子的事。

  自我宣传简直是用了广告伎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谁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才华形容得更好?

赋比扬雄,诗比曹植,都是顶尖级文豪;当代名士主动接近,好比请名星说一句"我喜欢他"。

--但请注意,这里也没有半句讨好韦老先生的话。

 

  不但没礼物送,连奉承话也没有,这样去求人做举荐之事,倘事能成,大概要三个条件。

一是被举荐者真的有大本事,二是举荐者完全为国家着想,三是其他因素的配合。

--没用浅薄的话奉承韦济,正是认准他"公字当头"。

从韦济那面看来,应该更愉快一点的。

 

  杜甫还大言不惭:

除非不干,干就得干大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帝王师"的事业啊!

"韦左丞",老韦只是左丞而已,荐人去做"帝王师",自己往哪里摆?

杜甫能把大志向韦透露,完全信任韦有"己欲立而立人"的品格,看见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一定可以让贤的。

后来宋代的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考卷,便说自己将来要"避此人一头地",古代有修养的人就是这样胸怀坦荡,与人肝胆相照的。

 

  渲染贫苦,有求助意。

但杜甫竟写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一点不顾面子,真是匪夷所思!

细想一下,陶渊明不是也把乞食的经历写成诗么?

看来,古人的耻辱观中只以人格受侮辱为耻,并不以贫穷乞求救济为耻。

只要不是"嗟来之食",乞也无妨,形迹是不必太拘泥的。

 

  提到应徵不成功,顺理成章该把唯一希望寄托于韦济了。

韦济欣赏杜诗,就是希望之所在。

举荐人,要从德才两方面看。

而切入点在诗,拿西方分光镜看,只看到一派荒唐。

但站在中华文化传统立场看,则大条道理。

德是什么?

身体力行以中华文化精神待人处事就是有德。

才是什么?

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才。

一首诗,可以窥见作者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从如何扣题、布局、用典等等方面看出其人思维的灵活性到达怎样的程度。

韦济赏识杜诗,实即欣赏杜甫其人,有举荐的意思。

 

  但杜甫在长安候官已近十年,天天心事重重,进进退退该作个决断了,因此便想催促一下:

要是荐得上就请快点,不然我要归隐了。

一走,哼,想我回头就难喽!

 

  看来,三十来岁的杜甫还是豪气干云,自视甚高,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

但这又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表现。

那时,不但年青人有锐气,老态龙钟的老人也欣赏这种锐气。

即使朝廷大臣,都有宽广的胸怀,容得下年青人的大歌大哭、大叫大骂。

大臣顾好了大局,信心也就十足,不怕人家哭崩长城,不怕人家骂翻金銮殿。

--好一个心理健康的时代!

 

  杜甫那句"致君尧舜上"值得特别讨论一下。

这和李白的"犹可帝王师"一样,明白表示帝王还有待他去教导、扶持。

这本来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个表现,清醒的帝王是可以欣然面对的。

第二十五讲已讲过了。

这里再从另一个侧面讲一讲。

 

  古代有"内圣外王"之说。

内圣外王,最早是形容孔子的,说他自身修养已经达到了圣人水平,假如由他来主持社会管治,他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以德治国,从而导致天下太平、民殷国富的王者。

但是,谁能成为帝王,则由许多因素综合促成,因此,帝王不一定是圣人,圣人不一定能做帝王。

 

  自然,最理想的情况是由圣人作帝王。

但由于制度的遗憾,帝王不由圣人做,这倒成了正常现象。

  按中华文化传统要求,帝王也要努力增强修养,力求也做圣人。

  按中华文化传统要求,每个文化人同样也要以圣人榜样要求自己。

  按中华文化传统观念,圣人不是天生的,人人都可以加强修养、不断践履,从而达到圣人的水平。

帝王追求达到这水平,是要凭此做个好皇帝。

普通文化人追求达到这水平,不是要争王位,而是要明白治世的道理。

不做帝王犯得着弄清治世道理么?

这就关涉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了。

我一再强调,中华文化传统是以民族生生作为评判是非的最后根据的。

帝王也好平民也好,都要对民族生生负责,都要以有利于民族生生作为自己一切言行的终极依据。

因此,帝王与平民都有为民族生生相互提供意见的义务。

至少,在学理上如此,执行得如何可当别论。

唐代前期的帝王较为清醒,一般不会把"致君尧舜上"这些话当作反动言论的。

 

  从原则上说,有能者可以去做帝王师,但事实上却要讲机遇,没机遇就做不成。

谁也不能在努力之前便确实知道将来有机遇。

谁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以备一旦碰上机遇不致无所措手足。

文化人毕生努力,只如足球前锋之踢球,全力以赴争取万分之一的机会去进球。

 

  以圣人为榜样,人格问题相当突出。

重读一遍《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见杜甫虽在求人,却并无半点卑躬屈膝。

杜甫是讲究风骨的。

假如把这诗和李白《与韩荆州书》放在一起看,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就看得更加清楚了。

李杜对那些有权者说话的口气,透露着这么一个要求:

我把您看成国士,您也应以国士待我!

 

友好诤言

  《杜甫诗》一、二均已细读,平章站在唐诗全盛巅峰上的两大巨人(正因为有这两大巨人,才能显示唐诗巅峰高度)的代表作,难有新见。

一因仰之弥高、探之弥深;再是好评已被人说尽。

但兄另辟蹊径,探索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选材又恰当,可资发挥。

第一讲,兄开头便抓住李、杜诗艺独特处("波涛倾泻"式与"深井钻探"式),分析工部青年时三首名作,在"炼字炼句,精细打磨"处所达到的"感荡心灵"效果。

这正是兄的胜场,因为兄诗词创作的丰富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对中国文字的灵性和精微感,也是时下评论文字达不到处。

如将"托"字和"入"字相较,阐述"风入四蹄轻"的"入"字所提升的骏马精神。

《画鹰》颈联,评家多着眼于"摘"写情态、"呼"写神态动词之传神,而兄却着眼于极难下之虚词,"堪""可""似真而幻、似幻而真"这"经典式之炼字"。

高明的读者可以悟到这个锤炼过的字在全诗整体中所焕发的生命力。

其实,正是诗人的生命力辐射给文字载体后所显示出的写诗者的精神状态。

具体到咏"胡马"、咏"画鹰"诗中,便是人的"精神境界"与"物的生命特色、生命意兴"融为一体。

析诗到这一高度,可以说是已摸触到了诗艺底蕴。

但三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前两首也许限于篇幅被忽视了,其实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现将两讲合并,试为兄提示、补充。

 

  一、杜集咏物共67首,据前人诗话记载,以咏马、咏鹰较多。

如宋人贯休《蛩溪诗话》说:

"杜集及马与鹰甚多,亦屡用属对(举鹰马并举诗句,略)……盖其致远壮心未甘伏枥;疾恶刚肠,尤思排击。

《语》曰: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左氏》曰:

'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隼之逐鸟雀也。

'少陵有焉。

"这是从中华文化传统上着眼。

我则认为除这文化底蕴外,应有盛唐时代气象,如杜咏"胡马",李白歌"天马",都不忌胡种,这种文化包容精神到后世不绝如缕,至明清则相形见拙了。

还有诗人个性、理想、遭遇都影响到物象选择和价值品评,青年时咏马的"骁腾"、鹰的搏击,充满青春锐气,浦起龙说二诗"自是年少气盛时,都为自己写照。

"壮岁后,多转变为咏老骥、病马(《瘦马行》)、饥鹰,这是自身生命体验,情感阅历转移给畜禽,这种生命辐射现象,中国诗学中不少,李、杜尤多,值得注意。

 

  二、《望岳》的文化意蕴更深。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

"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这实际上是说老杜胸怀品格之高大,置于全集之首,正是从诗人高大人格着眼。

兄更从岱岳"所代表的中华民族腾踔活力、壮阔胸怀上"着眼,认为诗人"景仰泰山,有认同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并向它吸取精神力量的意味",看法又比前人进了一层。

倘若更具体从诗人用以属对的"造化""阴阳"等中国哲学特有的概念来考虑,文化蕴含就更深了。

年轻诗人写望中泰山之"神秀"、"昏晓",不仅用形象思维,更运用了中国特有的哲学思维("阴阳"首见于《易》,"造化"首见于《庄子·大宗师》)将整个自然创造化育之妙,阴阳运转之工,都由岱岳来体现,天地钟灵毓秀,似非偶然。

诗的结句又化用了《孟子》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其丰富的文化蕴含,正与盛唐如日中天气象(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六年间),诗人青春朝气(廿六七岁)相适应、相表里,从中或可以窥出中华文化精神之堂奥,它又是怎样潜育着、陶冶着文化巨人的。

 

  三、第二讲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专谈它深含的中华文化底蕴,选材恰当,自不待言,对少陵峥嵘人格的理解与推崇,我与兄看法一致。

但该诗究竟是求汲引,还是陈情告别诗,我与兄理解有分歧。

 

  先谈该诗写作背景。

据《旧唐书·韦思谦传》(韦济祖父)韦氏家族"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杜甫与韦,又是世交,有通家之好(韦济父辈与杜祖父杜审言是同辈人,同朝为官)。

韦济由河南尹迁尚书左丞,入京前后,杜甫曾赠给他两首五排,第一首《奉寄河南尹韦丈人》,感谢韦频访问他河南偃师故庐,诉说留京不遇"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的牢骚。

第二首《赠韦左丞济》是韦已迁尚书左丞来京后写的,前半称颂,后半则渴望荐拔: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涂。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浦起龙将该诗定为天宝七年(748)作,今人因之,求荐举之心,情见乎辞。

浦氏甚至说:

"'几杖'、'泥涂',甚言蹉跌之状,然非盛年本色"(时杜年37)。

该诗明显是求汲引。

古体诗《二十二韵》,为诗人"蹉跌"时期中第三首赠韦诗,龙氏诠评云:

"此应诏退下后将归东都时作也。

先是有《赠韦左丞丈》诗云: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盖尝以推奖望之。

是后,韦必常以公之才诵言于当轴而莫有应者,公遂决计远引,赠此致感,且以告别也。

不作悻悻急去语,亦不作脂韦无骨语。

本心之厚,立品之高,俱见。

"前贤和今人均将此诗系年于天宝七年。

今据新发现的韦济墓志,韦于天宝九载(750)由河南尹迁尚书左丞,则该诗和前诗,均应作于此年,即杜于天宝六年(747)应制举不第三年后。

该诗具体系年姑置勿论,和前诗比,明显有别。

浦氏说它是赠韦"致感且以告别",评诠正确。

 

  再从诗本身看,劈头提出"儒冠多误身"这一悖谬的人生阅历作为全诗主旨。

中段"此意竟萧条"以下12句,缕述"儒冠误身"种种,"奉儒守官"是杜甫家教,也是他家族文化基因,诗人终身信守弗沦,"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但由于盛唐辉煌和阴影并存,衰变已经开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和现实种种反差太大,使杜甫心灵偏于自我审视、自我反思,在对尊长陈述中,既表现出目空现世的自我中心情结,更并不讳言屈辱泥涂之感,自诩与自悲的剧烈冲突和心灵隐秘,都一一坦陈于诗中,呈现出一个活脱脱的杜陵野老自我画像。

有目空一切的自估身价,也有自我调侃式的曳尾泥涂,这便是无可代替的"这一个"。

唐人敢说大话,李杜尤其如此,这是盛唐气象的辐射。

这自传性的生命体验,使该诗与前首求汲引诗内涵与情感迥异,读者不妨将它作为诗人用诗史思维之笔,来抒发自己的行为心理、人格情操和坎坷遭遇的诗传记来读。

 

  也许该诗最后一段"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两句,有求援意,我则认为它和以上四句是一个整体,正因为感韦的厚爱和真情,于百僚上诵其佳句,正是为杜延誉,作荐举之阶,这是诗人对韦迁升弹冠相庆的根本前提。

诗中的高度自诩与历数悲辛,都只是对知遇才能吐露的真情,这是了解本诗的关键,反用兄这一讲末的那句话,即"丈人以国士待我,故以国士报之。

"报的是真情。

 

  此外,这一讲还有值得商榷的细处。

如说古人耻辱观"不以贫穷乞求救济为耻"。

我则认为并非如此,只是在知遇前不讳其耻。

诗人明说:

"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正是极深刻的屈辱感只是不文饰而已。

陶潜明秉性率真,所以能写乞食诗。

不讳言与不以为耻是两码事,"文革"中我从肉体到精神受尽世上所有的屈辱,至今读司马迁《报任安书》便流涕,这里不多说。

 

  又如说盛唐精神有些过头,赞它"即使朝廷大臣,都有宽广的胸怀。

""好一个心理健康的时代"。

而当朝的李林甫偏偏胸怀叵测,杜甫的青冥垂翅,就是栽倒在他那场"野无遗贤"的阴谋和骗局中。

杜甫写于天宝十一载的"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

微生遭忌刻,万事益酸辛"(《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正是指这件事。

那时的盛唐开始衰变,辉煌与阴影并存,安史乱后,便是落日的辉煌了。

 

  至于古人的"内圣外王"之说,则是中华文化传统中近于神话的理想。

圣人做帝王的只是存在三代传说中,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史上从没有实现过。

帝王不由圣人做,不仅是正常现象,更是必然现象。

 

文斌

01.9.23.深夜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第三十六讲杜甫诗(三)

前文提及杜甫有时也会狂一狂、放一放,且读其《醉时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老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   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   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广文先生是郑虔。

郑虔曾被贬谪十年,回长安后,玄宗爱其才,特设一广文馆任郑为博士。

广文馆因雨倒塌,竟无人修葺,可见并不受重视。

此诗前八句嘲广文先生,实是嘲世态。

指责朝廷屈才,只就事论事。

次四句自嘲,不再提"有道""有才",实际却用"同襟期"和郑挂上钩,仍是宣泄屈才之激愤。

"得钱"四句写成五言句,节奏变化,使上面发牢骚的势头受到一点控制,读来仿佛看到杜甫忽而莞尔一笑。

从结构上说,前面分写两人,至此作合写便很得当。

"清夜"四句写醉时感觉真切得很,尤其"灯前细雨檐花落"一句,可谓"得其神"。

倘写成"檐前细雨灯花落",便毫无诗的意境了。

为什么这样说?

请大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契合那"灯"和"檐"的错位慢慢领悟吧。

艺术有时是要细细品味的。

读杜诗尤其要培养从字里行间读出生命体验的锐感!

末尾几句,一副破罐子破摔的神气,表明杜甫其时已濒于绝望了。

 

  文学史家喜欢说杜甫在长安"十年困守",我则以为应说成"十年候官"。

候官时总抱希望,而希望又常破灭;不过在希望不断破灭中又存在着不断产生新的希望的迹象。

因此,候官的人,必然还保留着雄心,然而已不敢太张扬;候官的人,又必然有叹息,然而决不肯显得太颓唐。

处在候官时日的杜甫,已无法再写《望岳》《画鹰》《房兵曹胡马》那类飞扬傲兀的诗了。

有一段时间,他只写些应酬诗、发牢骚诗和打发牢骚的游览诗。

这些诗以高超的艺术手段,活画了候官时的杜甫的神情。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在杜甫,狂放只是偶尔出现的情景,随寓而安才是他的常态。

大雷大雨,无事可做,便想邀伴喝酒。

题中一个"走"字,诗中一句"门听长者车",都显出急切等待。

雨中邀人前来,门外又不是光洁的石板路,所以"愧"。

唯一的补救,便是叮咛须得骑马来。

这又显出着想的精细。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巳上人茅斋

  佛家称有不散乱的菩萨心的人为上人。

看来,巳上人确是上人,身居茅屋,四周林莽,与世必无争;待客唯有茶和瓜,远非俗世的交往客套。

白莲当作羽扇,是巳上人"赋新诗"时的情状;如天门冬之青丝延展,是巳上人所赋新诗的神韵。

整体氛围如此深远安静,其诗体道水平可想而知,因此末两句杜甫便自谦无法做巳上人的副手(晋时,大和尚支遁说法,要用许询做"都讲":

只有许询才能正确理解和发挥支遁的深意)。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杜位宅守岁

  孤身落魄的杜甫,在颇为发迹的族弟家过年,其生命体验想来就十分独特。

杜甫能否传达出这种独特?

椒盘颂花是热闹的过年仪式。

杜位家热闹到什么程度?

诗中如轻易地写上诸如"张灯结彩"、"欢歌笑语"、"锣鼓喧天"一类的泛语,就不能把杜甫当时那种冷眼旁观的神情传达出来了。

且看杜甫怎么写: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朋友聚会骑马或坐马车而来,马槽的马一片喧哗,该是多少马?

带来多少人?

燃起的火炬把林子里的乌鸦吓得四散飞鸣,该有多少火把?

火光中又该有多少人揖让笑谈?

在杜甫看来,这些都是别人的热闹,他只是个被热闹搁在一边的孤独者:

这就有了诗的后四句。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

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五)

  怎么欣赏这首诗好呢?

请把自己想象成屡屡失败的追求者,心情颓丧,把一切似乎都看得无所谓。

然后用这个想象中的人的眼光追随着杜甫去"游何将军山林",你就和杜甫在精神上有所契合了:

见小河涌,河涌!

什么河涌?

啊,沧江分流。

见小山丘,山丘!

什么山丘?

啊,碣石分支。

见绿,啊,是竹!

见红,啊,是梅子……总之,"兴"不断地"移",人却始终陷于被动,不能进入亢奋状态。

你体味到这一点,你就是杜甫的知音了。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第三十七讲杜甫诗(四)

十年候官时的杜甫是落魄的。

他郁闷。

郁闷要排解,所以便须交际,须发牢骚,甚至狂放地发牢骚。

但是,无论外表上看来如何口无遮拦,杜甫心中还是有一条底线万万不允许自己逾越的。

那是条文化人格底线。

杜甫交友其实十分拣择。

上讲提到他和郑虔同访何将军,那何将军就不是个无文的武夫。

请看《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九)》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何将军的家,文化氛围极为浓厚。

何将军本人,对酒的兴趣远不及对诗的爱好。

那诗也不会是金戈铁马之声,看结句便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