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6957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docx

届高考实用类闯关检测题二15

实用类(1-5)

一、(2015河北名校联盟一检,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

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

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

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

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

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

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

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

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

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

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

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

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

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

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

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

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

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

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

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

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

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

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

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

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

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

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

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

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

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

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

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

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

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

“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选自2012年第6期《名人传记》,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梁振英童年时代忍受了贫穷生活的煎熬,他从不抱怨,积极分担家庭生活的负担。

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自食其力的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

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

C.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D.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

E.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

2.梁振英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面对贫困生活的?

(6分)

答:

 

 

 

3.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6分)

答:

 

 

4.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梁振英成功原因的理解。

(8分)

答:

 

 

 

 

 

 

二、(2015吉林长春期中,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

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

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

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

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

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

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

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

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

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

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

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

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

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

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

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

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

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

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

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

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

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

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

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

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

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

他用一生的执着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

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

“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

拒不做官。

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

(孙起孟1988年l1月6日题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C.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4.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8分)

答:

 

 

 

 

 

 

三、(2014山西太原一模,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悼齐如山先生

梁实秋

抗战期间,国立编译馆有一组人员从事平剧修订工作,我那时适在北碚,遂兼主其事,在剧本里时遇到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

同人都是爱好戏剧的朋友,其中有票友,也有戏剧学校毕业的,但是没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因此对平剧的传统的规矩与艺术颇感认识不足,常常谈到齐如山先生,如果能有机会向他请益,该有多好。

胜利后我到北平,因陈纪滢、王向辰两位先生之介得以拜识齐先生。

齐先生精神矍铄,谈笑风生,除了演剧的事情之外,他的兴趣旁及于小说及一切民间艺术,民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沿革掌故均能谈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以知齐先生是一个真知道生活艺术的人。

齐先生收藏甚富,包括剧本、道具、乐器、图书、行头等等。

抗日军兴,他为保护这一批文献颇费了一番苦心,装了几百只大木箱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胜利之后才取出来。

这时节“中国国剧学会”恢复,先生的收藏便得到了一个展览的地方。

我记得是在东城皇城根一所宫殿式的房子,有三间大殿作为展览室。

院里有汉白玉的平台和台阶,平台有十来块圆形的大石头,中间有个窟窿,据说是插灯笼用的,我看有一块妨碍行路,便想把它搬开,岂知分量甚重,我摇撼一下便不再尝试。

齐老先生走过来就给搬开了,脸不红气不喘,使我甚为惭愧。

还有一次在齐先生书斋里,齐先生表演“打飞脚”,一个转身,一声拍脚声,干净利落,我们不由得喝彩,那时在座的有老伶工尚和玉先生,不觉技痒,起身打个飞脚,按说这是他的当行出色的拿手,不料拖泥带水倚里歪斜的几乎跌倒,有人上前把他扶住。

那时候齐先生已有七十多岁,而尚健康如此。

中国国剧学会以齐先生为理事长,陈纪滢、王向辰和我都是理事,此外还延请了若干老伶工参加。

因为这个关系,我得有机会追随齐老先生之后遍访诸位伶工,听他们谈起内廷供奉,以及当年的三庆四喜,梨园往事,真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由于我们的建议,后来在青年会开了一次国剧晚会,请老伶工十余位分别登台随意讲说他们的演剧的艺术,在当时盛况空前。

我们为国剧学会提出了许多工作计划,在齐先生领导下,我们不时地研讨如何整理、研究、保藏、传授国剧的艺术。

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还经常看到他的写作,年事已高而笔墨不辍,真是惭愧后生,最近先生所著《国剧艺术汇考》出版,承赐一册,并在电话中嘱我批评,我不敢有负长辈厚意,写读后一文交《中国一周》,不数日而先生遽归道山!

先生对于国剧之贡献已无须多赘。

我觉得先生治学为人最足令人心折之处有二:

一是专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闲的艺术生活。

我们无论研究哪一门学问,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即有可观,这点道理虽是简单,实行却很困难。

齐先生之于国剧是使用了他的毕生的精力,看他从年轻的时候热心戏剧起一直到倒在剧院里,真是始终如一地生死以之。

他搜求的资料是第一手的,是从来没经人系统地整理过的,此中艰辛真是不足为外人道,而求学之乐亦正在于此。

齐先生的这种专精的精神,是可以做我们的楷模的。

齐先生心胸开朗,了无执着,所以他能享受生活,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所以他风神潇洒,望之如闲云野鹤。

他并不是穷奢极侈地去享受耳目声色之娱,他是随遇而安地欣赏社会人生之形形色色。

他有闲情逸致去研讨“三百六十行”,他不吝与贩夫走卒为伍,他肯尝试各样各种的地方的小吃。

有一次他请我们几个人吃“豆腐脑”,在北平崇文门外有一家专卖豆腐脑的店铺,我这北平土著都不知道有这等的一个地方,果然吃得很满意。

他的儿媳黄瑗珊女士精于烹调,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齐先生的指点。

齐先生生活丰富,至老也不寂寞。

看看他的家庭,看看他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风度。

老成凋谢,哲人其萎,怀想风范,不禁唏嘘!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齐如山与梅兰芳谊兼师友,早在民国初年,他就为刚刚崭露头角的梅兰芳编写了大量新戏,并进行排演。

在舞蹈动作、服饰化妆、剧本文学性各方面皆卓有创造,开一代新风,为梅兰芳创建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XX百科)

②1933年,因种种原因,梅兰芳举家南迁上海,齐如山则留在了北平。

齐如山对这次分手十分无奈和惋惜,此时写给在上海梅兰芳的信,让后人读出了凄楚伤感和他的骄傲倔强:

“我从民国二年冬天给您写信,至今已20年了。

……我大部分的工夫,都用在您的身上。

……您自今以前,艺术日有进步;自今之后,算是停止住了。

(万伯翱《我所知道的齐如山》)

③齐如山在剧本创作中有着充分的观众意识,在《编剧回忆》中,他特别提出了“编剧需迎合观众”的看法。

他认为剧作家应运用一切办法抓住观众……考虑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

(梁燕《京剧巨擘齐如山》)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与同人都不是真正科班出身,自感对平剧的传统的规矩与艺术认识不足,所以希望能有机会向齐如山先生请教。

B.文中写到作者摇撼不动妨碍行路的大石和伶工尚和玉“打飞脚”倚里歪斜几乎跌倒两件事,是为了衬托齐如山先生戏剧功底深厚。

C.齐先生心胸开朗,了无执着,能够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但他并不是去享受耳目声色的娱乐,而是去欣赏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生。

D.齐先生对民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沿革掌故有着浓厚的兴趣,常与贩夫走卒交往,喜欢各样各种的地方小吃,他的儿媳精于烹调可能就与齐先生的指点有关。

E.本文从齐如山先生的兴趣爱好、治学、工作、生活等方面着笔,塑造了一个国剧界的老前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齐先生由衷的钦佩之情。

2.齐如山先生对于国剧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3.除热爱国剧外,齐如山先生的形象还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4.齐如山先生悠闲的艺术生活对于研究国剧有哪些帮助?

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8分)

答:

 

 

 

 

 

 

 

四、(2015吉林一模,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敦煌守护人

陈小扁

从公元4—14世纪,古人花了1000多年才开凿出南北长1680米的石窟群;从1944—2014年,敦煌研究所花了70年才把中古时代的旺角再现于世人面前。

王道士打开敦煌大门之后的40多年,敦煌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的到来。

上虞人罗振玉,是中国最早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海宁人王国维,最早对敦煌俗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浙大教授姜亮夫,撰写了第一部系统介绍敦煌文献及艺术的著作;杭州人常书鸿放弃法国优越生活,回国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这批有识之士呼吁保护并致力于敦煌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敦煌学。

常书鸿早年留学法国里昂与巴黎,出于法兰西学院美术院院士、巴黎美术学院新古典主义画家保罗·阿尔伯特·劳朗斯门下。

1935年,他在法国学习油画期间,无意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为敦煌艺术的高度成就感到惊异。

在常书鸿眼里,敦煌艺术,不仅反映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隋唐盛世的佛教美术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还记录了中国历代的装饰图案、色彩运用和工艺技术。

1936年,常书鸿从法国回到北平,在国立北平专科学校教书。

“七七事变”发生后,他随学校一路南迁,辗转几个地方后,和妻子陈芝秀、女儿常沙娜安家在重庆。

上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成立国立敦煌研究所,在好友梁思成的举荐下,常书鸿担任了筹委会副主任,在当年冬天先去兰州“招兵买马”,于次年2月奔赴敦煌,一行6人经历了1个月零4天的行程。

初到敦煌时,石窟的惨象令常书鸿感到辛酸:

许多洞窟已被曾住在里面烧火做饭的白俄军队熏成漆黑一片,一些珍贵壁画被华尔纳用胶布粘走,个别彩塑也被偷去;大多数洞窟的侧壁被王道士随意打穿,以便在窟间穿行;许多洞窟的前室都已坍塌;几乎全部栈道都已毁损,大多数洞窟无法登临。

常书鸿与第一批成员只有十来人,常书鸿任所长,下设考古、总务两个组。

很快地,来了第二批成员,他们完成了清理洞窟积沙、修筑保护围墙、测绘记录石窟全景(内景)、编排区位号码等工作。

敦煌研究所的工作陆续展开之后,常书鸿回到重庆,把妻女也接过来。

常沙娜回忆道:

“1943年的秋天,我们开着卡车离开重庆,向兰州前进。

母亲抱着两岁的弟弟嘉陵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我就待在卡车后面,上方有个毡布的篷子。

我没有觉得苦,只是好玩,沿途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景色。

母亲不习惯一路的颠簸和越走越寒凉的天气,父亲不断安抚着母亲的情绪。

常沙娜还提到,母亲笃信天主教,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常书鸿带她到教堂做祷告,又花心思让她改变之前在法国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再描眉化妆,把高跟鞋换成毡靴,原先款式时髦的旗袍也改换成朴素的棉袍。

常沙娜还记得那时生活很艰苦,吃饭的筷子是河滩上折的红柳枝制成的,配一碗厚面片、一碗颗粒很大的盐,还有一碗醋,原因是“那里的水碱很大,倒在玻璃杯里都能留下一层白垢,每顿饭都要喝醋来中和”。

1945年,常书鸿的妻子离开了他和两个孩子。

所幸的是,1931年出生的常沙娜乖巧听话,她中断学业照料年幼的弟弟常嘉陵,同时协助父亲临摹壁画。

如今80多岁的常沙娜清楚记得她在敦煌临摹壁画的情形:

“太阳每天挂在天空有17个小时。

那时的石窟都没有安装铝合金的保护门,壁画前也没有玻璃屏障,借助烈日在石壁上的反光,不用电灯也能看清壁画和塑像。

白天我们会在洞窟里,尽量多地用笔在开本上勾勒出图案的线条,旁边标注出颜色,晚上在屋子里上色,在大多数的图案旁都完整绘制了身着此图案衣着的人像或神像。

1948年,常沙娜离开敦煌去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院美术学院留学。

这一年,常书鸿筹备“敦煌艺术展览”,常书鸿的好朋友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也来了。

常沙娜记得,林徽因当时已经身患肺结核,但他们看了很久,“林徽因看到那些历代壁画的摹本很是兴奋”。

1954年文化部专款为研究所购置了一台发电机,使得美术组在夜晚也可以工作。

1959年,经过常书鸿带领工作人员的整理和保护,莫高窟呈现出新的面貌。

1994年,常书鸿去世,他的骨灰就埋在黄土飞扬的莫高窟,他是敦煌的守护神。

(选自2014年4月15日《新周刊》)

相关链接

①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一个尘封千年,有近5万件文物的藏经洞。

但是,敦煌藏经洞重现于世的40余年间,由于地域偏远加之没有专人细心看护与整理,使得大量敦煌文书、彩色绢画、彩塑造像等稀世文物流失于英、法、德、俄、日、美等国。

目前仅有8697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②常沙娜:

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51年初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设计系任教,有《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及合编的《敦煌藻井图案》、《敦煌壁画集》、主编《常书鸿、吕斯白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织绣印染集》及《常沙娜花卉集》、《中国当代织染刺绣服饰全集》等著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敦煌珍贵文物虽多,但破损、流失较多。

如今历经敦煌“守护人”的抢救与保护,敦煌艺术之美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并经有识之士创造了敦煌学。

B.敦煌艺术吸引了国内大批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从不同领域对敦煌艺术品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敦煌学。

C.常书鸿留学期间,在老师的书摊中看到了“敦煌石窟图录”,给他以强烈的震撼,回国后便经由他的好友推荐,直接招募成员奔赴敦煌进行研究。

D.常书鸿的妻子最终离开了从事敦煌学研究的丈夫,也足以说明敦煌研究既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又说明这里的研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加入。

E.妻子离开常家后,常书鸿的女儿只能中断学业成为家中的支柱,这也说明常书鸿不仅要面对敦煌的困境,还要承受家庭的痛苦。

2.为什么称常书鸿为“敦煌守护人”?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

答:

 

 

 

3.敦煌的守护人都曾面临过哪些困难?

请结合文本分析。

(6分)

答:

 

 

 

4.常沙娜也曾辍学在家照顾弟弟,而后来她却成为专家。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她的成长之路的。

(8分)

答:

 

 

 

五、(2015河南安阳调研,12,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黄庭坚:

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

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

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

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的“庭坚”为其命名。

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父亲的去世使得15岁的黄庭坚不得不跟着舅舅到淮南游学。

在扬州,他认识了诗人孙觉。

孙觉是著名经学家胡瑗的高足,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了他。

两位长辈的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他们清廉的官风,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嘉祐十一年乡试时考官李询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

第二年终登进士榜。

对黄庭坚一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东坡。

他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

随着师徒二人聚会京城,黄庭坚也迎来了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在汴京三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