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6875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docx

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试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考题精选(8)——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 图象如图3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图象如图3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5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答案  AD  

2、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CD

答案  解:

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只受重力,是竖直上抛运动,v﹣t图象是直线;

有空气阻力时,上升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故a=g+,由于阻力随着速度而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小值为g;

有空气阻力时,下降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ma,故a=g﹣,由于阻力随着速度而增大,故加速度减小;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图线与t轴的交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为g,切线与虚线平行;

故选 D

3、某时刻,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关于两车的位移

、速度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反应t1时刻两车相遇的是(   )

答案  BD

4、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答案  A

5、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求:

(1)质点前1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2)质点从1s到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3)质点在整个4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解:

(1)前1s时间内的加速度

                                3分

(2)1s到4s时间内的加速度,  

    2分

1s到4s时间内的位移

          3分

(3)前1s时间内的位移,

              2分

4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分

6、带电粒子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中作直线运动,一个周期内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则该质点的位移s(从t=0开始)随时间t变化的

图线可能是图2中的哪一个?

             

答案  C

7、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2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答案 C

8、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其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为,则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    C

9、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   )

A.A、B两人在第5s内运动方向相同     

B.B在途中2s--4s内作匀速运动

C.整个6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整个6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

答案   AD

10、如图甲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若将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t图象表示(其中x为物体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则乙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C

11、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

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

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

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答案  CD

12、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地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的是(  )

答案  C

13、在运动会上,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起跑加速的时间忽略,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下,其中能正确反映它们运动的是(   )

答案   B

14、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

若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

答案  BC

15、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

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了v-t图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选项A中,a做匀速直线,b做匀加速直线,t=10s时,二者共速,a在前b在后,相距最远。

此后,b车速度大于a车,b车会追上a车,A项正确;选项C中,t=10s时,a车在前b车在后,此后b车速度大于a车,b车会追上a车,C项正确;选项B、D中,b车始终在前,a车追不上b车,均错误。

16、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3-3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

答案 B 解析:

在本题中,vt图象上各点处的斜率(或该处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题图,虚线在t1时刻的斜率较小,所以加速度比实际的小,选项A错误;在0~t1时间内,虚线的“面积”较大,表示位移较大,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知,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所以选项B正确;在t1~t2时间内,虚线的“面积”较小,所以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选项C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水平直线,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选项D错误.

17、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s,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s,又使它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s,则这段时间内(  )

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物体最后静止在O点

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答案 C 解析:

设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题意可画出其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如图2-1所示,可知,物体在前5s内速度增加到v,后5s内速度减小到0,然后再加速到v,再减小到0,……,故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时快时慢,但其方向一直是正方向,向东,故C项正确.

18、a、b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c、d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两图中t轴上下两部分阴影面积都相同,关于它们的运动,

在0~t时段内,正确的是()

 

A.a的速度越来越大,t2时刻前后位移变方向,全程的平均速度与b相等

B.b的速度越来越小,t1时刻前后速度变方向,全程的平均速度比a小

C.c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t3时刻前后加速度方向不变,c、d的位移不相等

D.d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t4时刻以后加速度继续增大,c、d的位移相等

答案  AC

19、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图象可以判断(  )

A.2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在0~8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m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

D.两车在t=8s时相遇

答案  B

20、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s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在t=4s时,A、B相遇

答案  BC

2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试问:

(1)图中AC、CD、AD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运动?

(2)t=2s,甲、乙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在什么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4)前8s内两物体的总位移与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  

(1)AC表示加速直线运动,CD表示减速直线运动,AD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t=2s时,a甲=0;a乙=

m/s2=1m/s2

(3)第2s末、第8s末两个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大小均是2m/s,方向均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4)甲  16m    2m/s       乙 26m  3.25m/s

22、如下图所示,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记录某同学的运动情况,若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能大体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答案  A

23、一物体自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点后改为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时静止。

已知A、B两点的距离为s,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的总时间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设加速阶段的时间为t1,减速阶段的时间为t2,画出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的面积大小与位移大小相等的关系得:

s=vm(t1+t2)/2①

vm=a1t1②

vm=a2t2③

t=t1+t2④

由①②③解得vm=

由①④及vm解得t=

24、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答案  AD

25、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象就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图象

B.物体做变速运动,但加速度始终恒定

C.物体做来回的往复运动

D.物体向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答案  D  

26、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的结论正确的是(  )

 

A.0~t1,

             B.t1~t2,

C.t1~t2,

          D.t1~t2,

答案  AD

2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1,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  A

28、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

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  B

29、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小车做曲线运动

D.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m  

答案  C

30、发射卫星,一般采用多级火箭,如下图所示,第一级火箭点火后,飞船的加速度为50m/s2,燃烧30s后第一级脱离.第二级火箭没有马上点火,飞船向上做加速度为10m/s2的匀减速运动,10s后第二级火箭点火,飞船的加速度为80m/s2,这样经70s第二级火箭脱离.假设在70s内飞船做直线运动,试用v—t图象大致描述飞船在以上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飞船在最初30s内向上做匀加速运动,30s末的速度

v1=a1t1=50m/s2×30s=1.5×103m/s,

在火箭没有点火的10s内飞船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减速10s末的速度

v2=v1+a2t2=1.5×103m/s+(-10m/s2×10s)=1.4×103m/s

第二级火箭点火后飞船做加速运动

v3=v2+a3t3=1.4×103m/s+80m/s2×70s=7.0×103m/s.

所得v-t图象如下图所示.

31、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如右图所示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cm,s2=7.5cm,s3=13.5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答案 交流 0.02 0.1 0.375 0.525 1.5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4~6伏交流电源,打点周期0.02s,每连续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故时间间隔T=5×0.02=0.1s,v1=s22T=0.375m/s,v2=s3-s12T=0.525m/s,a=v2-v1T=1.5m/s2.

3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调节,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

B.坐标轴单位长度越小越好

C.开始前要先开电源后放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D.钩码的质量越大越好

答案 AC [解析] 实验中调节滑轮的高度使小车、纸带、细绳和定滑轮上边缘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减小摩擦,所以A正确;要适当地选取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使图象尽量分布在较大的坐标平面内;开始前要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打完点要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这样可以使实验效果更好,所以C正确;钩码的质量要适中,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33、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B.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

C.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D.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

答案  【解析】选D。

告示牌甲上面的数字是车辆沿公路行驶到达告示牌上指定的地点时通过的路程,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120”表示该公路限制速度为120km/h,表明车辆在行驶时的瞬时速度不能高于该速度,选项D正确。

34、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如图所示),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3s末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

答案 

(1)0 

(2)12.5m

解析: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v0=36km/h=10m/s,v=0,加速度a=-4m/s2,设刹车滑行ts后停止,滑行距离为x.

(1)由速度公式v1=v0+at得滑行时间

t=

s=2.5s

即刹车后经过2.5s停止,所以3s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得滑行距离x为x=v0t+

at2=10×2.5m+

×(-4)×2.52m=12.5m.

35、除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外,人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进行实验,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频闪照相法”就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常用照相技术,每间隔一定时间曝光一次,从而形成间隔相等时间的影像方法.在频闪照相中会用到频闪灯,它每隔相等时间闪光一次,例如每隔0.1s闪光一次,即每秒闪光10次.当物体运动时,利用频闪灯照明,照相机可以拍摄出该物体每隔相等时间所达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称为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

与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信息相比,频闪灯的闪光频率相当于打点计时器交变电源的频率,而相同时间间隔出现的影像则相当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子.因此,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既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信息,又记录了物体运动的位移信息.至于根据时间和位移信息求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两者都是一样的.下图是采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图中每两个相邻的小球的影像间隔的时间就是0.1s,这样便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而小球运动的位移则可以用刻度尺测出.试根据图中信息作出小球的v-t图象.

答案 解析:

用时间间隔为0.1s,测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

计数点0,2之间的距离Δx02=16cm=0.16m

计数点1,3之间的距离Δx13=(30-7)cm=0.23m

计数点2,4之间的距离Δx24=(48-16)cm=0.32m

计数点3,5之间的距离Δx35=(73-30)cm=0.43m

根据v=

求出各计数点的速度.

计数点1的速度v1=

m/s=0.8m/s

计数点2的速度v2=

m/s=1.15m/s

计数点3的速度

v3=

m/s=1.6m/s

计数点4的速度

v4=

m/s=2.15m/s

根据所求数据作出的v-t图象如图所示.

36、如图所示,小球沿平直轨道MN运动,从A点开始计时,每隔0.5s记录或拍照一次小球的位置(图中用黑点表示).

由图可以看出:

(1)小球在AB段做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球在经过坐标为4dm的点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

(2)小球在BC段做________运动,在该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小球在整个AC段做________运动,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1)匀速;0.2;0.2 

(2)变速;0.4 (3)变速;0.29

37、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1.5m/min,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1mm,则此人的心率为(  )

A.80次/min      B.70次/min

C.60次/min      D.50次/min

答案  C

38、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  AB

39、足球运动员沿直线一路带球前进,球每次被踢出后在草地上做匀减速运动,当球的速度减小后,运动员又赶上去再踢,下图中v-t图象最能反映这种运动情况的是(  )

答案  B解析:

球每次踢出后做匀减速运动,踢球过程时间很短,可以忽略,踢球后,球立即获得一个较大的速度,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重复下去,符合此情景的只有选项B.

40、如图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为载人箱,B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若电梯中乘客的质量为m,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在电梯即将到顶层前关闭电动机,靠惯

性再经时间t停止运动卡住电梯,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则t为(   )

A.

    B.

   

C.

   D.

答案  C

41、汽车匀速行驶,由甲地到乙地时速率为v1,由乙地返回甲地时速率v2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率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由平均速率的定义可知

=

选D。

42、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答案  【解析】选A、D.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方向不同,只有均到达M点后,位移方向相同,故C错误,D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可知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三个质点的速度方向不会在任意时刻都相同,B错误.

43、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

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相等D.图象表示的是位移—时间图象

答案  B

44、如下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平均 12.5 14 瞬时 14

45、如右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解析:

 

,AB段位移为1m,

=1m/s,A对;同理ABC段位移为

m,平均速度为

m/s,B对;Δt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错.

答案:

 ABC

46、如图所示,利用运动传感器测量速度,运动物体正远离测速仪,在t1时刻测速仪向运动物体发出超声波,经物体反射后,在t1+Δ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