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中华文化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docx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中华文化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中华文化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中华文化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
中华文化,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出版家谈
中华书局:
文化故乡和精神家园
顾 青
2019年06月14日08:
15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
《辞海》《资治通鉴》《全唐诗》《万历十五年》、《文史知识》期刊、“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这家出版社,从成立那天起就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天职
1912年元月,中华书局由陆费逵先生在上海创办,迄今已107年。
建局之初,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抓住历史机遇,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大型综合性出版机构之一。
陆续出版《辞海》《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具有深远影响的辞书和古籍类图书,编辑出版了2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
1958年,中华书局成为以出版古籍整理、学术著作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此后出版了《资治通鉴》《全唐诗》《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等一大批内容厚重的优秀图书,享誉海内外。
我们一直认为,作为传统文化出版重镇,培根铸魂,是中华书局在新时代的天职和神圣使命。
要对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进行更完善的整理、更精准的阐释,以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以成体系、成规模的产品序列,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推动传统经典阅读,让传统文化的书香,散播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
这一认识,既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积极响应,也是对自身百年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
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有盛世修史和校刻正史的传统。
离开对自身历史的了解,民族自信、民族认同与民族凝聚力,就无从谈起。
中华书局历经20年,组织全国上百位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本,被公认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记载了历朝历代的概貌,其中蕴藏着前人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堪称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视之为“国史”。
中国民族的根与魂,就是靠这些煌煌典籍代代相传的。
国史之中,最为人所瞩目的,自然是《史记》。
《史记》的点校和修订,与国家的重要时间节点息息相关。
1958年,毛泽东主席指示著名学者吴晗、范文澜组织点校“前四史”。
《史记》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领衔整理,于1959年10月出版,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
点校本《史记》凝聚了贺次君、顾颉刚、宋云彬、聂崇岐四位先生的辛勤劳作和智慧学识,在古籍整理方式方法及体例规范的确立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得益于近年来学术研究尤其是断代史研究的深入,得益于大量珍贵文献、善本和海外古本的利用以及数据库检索技术的进步,2006年,中华书局着手规划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希望通过严格规范的古籍整理实践,在原点校本基础上,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的升级版本。
首先推出的,仍是《史记》的修订本。
《史记》修订历时8年,于2013年出版,获得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点校本《史记》出版60周年。
《史记》撰就,开纪传体通史先河;《史记》点校,拉开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二十四史”点校工程序幕;《史记》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自此启动;2019年,中华书局主办第四届“伯鸿书香奖”全民公益阅读活动,将《史记》选定为“同一本书”阅读主题,倡导当代青年用最新颖的形式来表达读《史记》而生发的思索与感悟。
历时数十载,政府、学者、出版方、读者,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合力推动这部文化巨著的传承与传播,共同见证新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学术的进步和国家的崛起。
窥斑见豹,从1958年至今,中华书局系统整理出版了数千种古籍,覆盖了经史子集各类,体系完整,质量优异,满足了学术界文化界的阅读使用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正本清源的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培根铸魂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石。
培根铸魂,仅靠传承是不够的,还必须响应时代新需求,守正出新。
中华书局向来关注传统文化的普及,比如定位于“大专家写小文章”的《文史知识》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以普及中国古代文史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汇集全国一流文史专家,孜孜以求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和各界读者的喜爱。
又如勇开风气之先,于1982年引进美籍华人黄仁宇著作《万历十五年》,立刻风靡一时,数十年来,越卖越火,堪称畅销书榜的“常客”。
有媒体评论说,本书“30年来的一版再版,就像一杯功夫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累积,影响力从学界到民众逐步传播扩散”。
2003年,中华书局将“守正出新”树为新时期出版理念,在坚持出版传统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要,拓展多层次出版格局,大胆开拓,陆续推出《正说清朝十二帝》《于丹〈论语〉心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等普及读物,中华书局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更广大的大众层面。
出新,不仅体现在纸质出版物的内容创新,更体现在紧跟时代脚步、积极推动数字出版的战略出新。
2014年,中华书局自主研发的大型古籍数字出版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
2015年,中华书局全资子公司古联数字公司成立,以推动古籍数字出版加速发展,逐步形成系列数据库集群,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优质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内容提供商和知识服务商。
我们愿以一代代人的努力,让传统文化的根须牢牢植入我们脚下的热土,又让它的枝叶自如舒展向我们头顶的天空,让中华书局真正成为“传统文化故乡,现代精神家园”。
(作者为中华书局总编辑)
文化类节目找准新的“打开方式”
2019年06月14日08:
21 来源:
光明日报
一段时间以来,一批以诗词、国学、民乐入题的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凭借着好口碑与高热度形成了一波荧屏文化类节目热潮。
然而,任何题材的节目播出一段时间后,都会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从而进入回落的调整期。
近日,一批新的文化类节目以模式升级、内核重塑等方式迎来了新一波好行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表示:
“文化类节目创新是没有止境的,要关注火热现实,体悟时代主题,才能捕捉到大众心理,实现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
1.“共情力”升级,让节目焕发出更大的生机
“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类节目的层次和维度在创作者的手中愈加丰富饱满,诸如《机智过人》《魅力中国城》《中国味道》等节目通过具有共情力的大众议题让文化融入生活、真正触及观众。
《机智过人》呈现了一系列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潮流“黑科技”,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魅力中国城》以城市历史脉络为主线,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用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元素带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和文旅产业发展;最新一季的《中国味道》则聚焦于日常的一粥一饭,以中华传统美食作为切入口,拉开时代景深、释放文化深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味道》已经是第六季了,从“草根厨艺比拼”“顶级名厨比拼”“寻找最牛吃货”到“寻找传家菜”“味道博物馆”,再到“探索美食文化”,《中国味道》凭借着“文化+”这一模式实现了自身的突破。
每期节目在以名人嘉宾入题、以“寻味VCR”破题后,再以演播室中厨师现场烹饪美味、嘉宾实时探讨文化内涵的形式扣准主题、深化主题。
节目现场,嘉宾们记忆中的味道被一一“复制”,与这些味道相关的人生经历也被娓娓道来。
央视综合频道综合部副主任何淑文说:
“《中国味道》代表的是一种关于味觉的文化,节目用味道做载体,希望唤起的是大众情感上的认同与归属。
”
此类节目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着观众将视野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因为这样,看似离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文化类节目,才释放出了极大的现实意义。
2.“国潮”走红,为传统文化找到新阐释
当下,“国潮热”席卷而来,这也为文化类节目开辟了一片创作土壤。
不少一线卫视以及视频网站纷纷打出“国潮”牌,一系列围绕“国潮”做文章的原创文化类节目涌现出来,成为荧屏上亮眼的文化景观。
此前,北京卫视推出了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类节目,如《非凡匠心》《传承者》《上新了,故宫》等。
在今年的广告招商推介会上,北京卫视以“上新了·国潮”为主题,依托于其独有的地域资源打造了由《上新了·故宫》第二季、《我在颐和园等你》《天坛》《了不起的长城》等组成的“国潮”节目资源带。
在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看来,“国潮”有着“红、酷、趣”的鲜明特征,是向年轻人播撒文化的优秀载体。
据悉,北京卫视还与优酷达成战略合作,借由互联网的渠道优势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
优酷总裁樊路远表示,“通过优酷和北京电视台的合作,可以让大家感到,中华文明原来可以这么‘潮’地展现给大家。
”
上海东方卫视的资源招商会同样把“国潮”放在内容板块的重要位置,推出了诸如《国潮青年》《我们的国货》等文化类节目新形态。
据了解,《国潮青年》将通过呈现潮流文化,展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与方式。
而《我们的国货》则落脚于“国货”这一具象的“国潮”文化表征,通过综艺化的实景体验呈现12件经典国货的产品故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蕴。
有网友直言,“铺天盖地的国货回归不仅是对几代人儿时记忆的重拾与致敬,更是对文化自信的坚持与坚守。
”
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看来:
“‘国潮’为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并且让文化以文创产品的具象形态实现落地,延展了文化多维度的现实价值。
”文化学者周逵也认为:
“文化与‘国潮’在荧屏上的相遇是一种必然,‘国潮’本身含有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同时极富表现力,更重要的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无论是从感官层面还是从内涵层面来看,由‘国潮’引领的这批文化类节目将大有所为。
”
3.文化类节目破局的关键在于对文化内涵的深挖
据《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节目精神内涵和节目创新性发展两大要素是受访者关注重点。
未来,文化类节目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
文卫华对记者说:
“文化类节目破局的关键在于对文化内涵的深挖。
文化表达的升级,并不简单是靠换换嘉宾阵容、灯光舞美、节目环节就能完成的,这需要节目创作者们自身有解构文化内涵的能力,然后再通过富有创意的影视化手法把文化知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
文化类节目的升级换代,对市场来说,也有着驱浊扬清的积极影响。
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青年学者朱传欣看来,“以往生搬硬套、按图索骥式地给综艺节目扣上‘文化帽子’的做法将被良币驱逐,经过沉淀后的文化类节目还是得靠内容实力说话”。
不久前,湖南卫视在春推会上推出多档原创的文化类节目。
《新锐报到》聚焦世界级“国字号”工程,《巧手特工》凸显生活中的匠人匠心,《书法大会》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年轻化推广,而《神奇的汉字》则将围绕汉字开展全民脑力挑战。
文卫华认为:
“从当前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求变能够看到,这些节目真正走入了大众生活,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出文化观念、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
此外,以《经典咏流传》为代表的“文化类综N代”则通过持续创新成为延续好口碑和高收视的典型案例。
张国飞表示:
“文化类节目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抛开人的感情空谈文化没任何意义。
”在他眼中,文化类节目的核心在于“化”,现代人审美情绪与中国古典艺术的文化精神以及根植于传统之中的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新一季《经典咏流传》成风化人的力量所在。
在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文化类节目如何更加深度地探入文化肌理从而找到新的“打开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中华文化闪耀于世界舞台也将始终是值得探索的命题。
(牛梦笛李政)
中国书法的支撑是什么
傅徳锋
2019年06月13日09:
29 来源:
美术报
中国书法的支撑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被书法界议论了很久,但最终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熊秉明先生曾说过: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这句话尽管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颇具争议。
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通常是指传统哲学,书法虽然与哲学相通,内在关系十分密切,但终归书法不完全等于哲学,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那么中国书法的支撑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阐释:
从起源来讲,中国书法的支撑首先是汉字。
中国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演变发展和书写实践而发展的,尽管说汉字书写不一定都称得上是书法,但书法肯定是建立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之上。
甚至可以说,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前,除了活字印刷字体之外的所有手工书写都带有书法的意味。
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日常书写,由于其知识的储备量大,再加上科举应试的需要和以书取仕制度的制约,他们的书写水平普遍较高,其中的一部分,就沉淀为中国书法的经典。
而民间书手的那些字迹,尽管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或者说不能和经典书法相提并论,但也同样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带有一定的书法原创意味。
这也是我们现在除学习经典碑帖之外,也不排斥向古代的民间书法汲取营养的原因。
因此,汉字应该是中国书法的最基本支撑。
任何脱离汉字的其他文字书写,即便其“艺术性”再高,也不能称之为是中国书法。
其次是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书法不是单一的存在,它始终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难以分割的历史渊源。
书法(即便是最原始的汉字书写)一开始完全是出于实用的需要,承担着“记文载事”的主要功能。
古人无论写诗作文都要以“书法”来完成。
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艺术性,越来越讲求技术含量。
古人绝不可能完全脱离实用——即“记文载事”,而去书写那些缺乏诗文含义的、纯汉字拼凑的所谓书法作品。
因此,千百年以来,中国书法的文字内容都具备可阅读性和具有一定实际含义的诗词或是文章,或者奏章、或者书信、或者公文、或者药方。
而当我们考察历史上那些书法经典,大多都是文辞精美、含义丰富的诗词文章。
当我们“读帖”的时候,除了欣赏其点画线条和结构章法布局之外,对文字内容的阅读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甚至我们欣赏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受文字内容的影响。
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到苏东坡《黄州寒食诗》,我们不可能说这三件作品所体现的意境与文字内容本身没有丝毫关系。
事实上,古代的书家基本上都能自作诗文,文字功夫基本上也能够说得过去的,无非是实际水平有所差别罢了。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也同样是中国书法的重要支撑。
然后是史学。
《旧唐书·魏征传》: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书法家必须要通晓历史,不仅要通晓书法史,还要通晓文学史,也要通晓哲学史,更要通晓整个中国历史。
惟其如此,你才可能是一个明白人。
所谓“读史明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怎么可能做好任何一件大事。
不惟书法,在任何领域,要想做成大事,都必须熟读历史,把握全局。
因此,史学也理所应当是书法的有效支撑。
最后是中国哲学。
儒释道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
中国书法是黑白艺术,与道家的阴阳之学妙相契合。
书法的黑白相间和虚实变化与道家之法如出一辙。
就儒家思想而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核心所在,但书法本身就是古来文人士大夫的一项重要修身之道。
科举制度和以书取仕都需要文人士大夫必须通晓书法,至少要有说得过去的基本修养。
至于佛家,亦是同理。
以上都还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分析阐释,如果要深入系统地来进行剖析,恐怕要做很大的文章。
鉴于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因此,汉字、文学、史学和哲学是书法的共同支撑,而且还不能简单把汉字修养、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当做书法的“书外功”,至少其中有一部分重要内容是与书法本体不可分割的,如汉字、文学和史学,哲学尽管比较抽象,但也不能完全将其排除在“书内功”之外。
我们平时只是把文史哲等当做是书法的“书外功”,而仅仅把临帖和研读古人书论等当做是“书内功”,这未必是恰当的。
我甚至认为,当代书法之所以缺乏古人书法的那种特有的格局和气象,恐怕其主要原因正在这里。
因为人为割裂了书法的内外关系,把很多技术性的东西放大到了一个不适当的程度,文字学、史学、文学、哲学,都是极为博大精深的学问,要想搞好书法,就不能不对这些学问给与足够的重视。
我们当下的书家,临帖功夫本身和古人无法相比,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法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基础,变成了一门需要专门去进行训练的选修功课,再加上认识上的偏差,书内功夫上首先与古人相去甚远,而在文字学、史学、文学和哲学方面更是不能与古人相提并论。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改变,不仅要把书内功夫尽可能做足,更要在书外功夫上花大力气。
也就是说,既不能把书内功夫仅仅理解为是单纯的临帖,更需要把全面的书外功夫重视起来。
既然想当书法家,就不能怕麻烦,更不能怕吃苦。
因为功夫不到家,学问不到位,你就很难在创作中从技术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
书法是艺术,而艺术是延续性、传承性的,只能继承前人,推陈出新,而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
既然从事艺术,就必须尊重和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学习方法。
宋人在学习晋唐人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代代相传,莫不如此。
到了我们这一代,怎么可以只重技术而忽略“道”呢?
惠山泥塑齐聚中国美术馆
2019年06月13日09:
33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电 (杨 子)“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承蒙无锡惠山泥人厂的慷慨捐赠,汇集120余件晚清以来的优秀作品,全面展现了惠山泥塑的历史面貌。
惠山泥塑是江苏无锡最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始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清代中晚期是惠山泥塑艺术发展的高峰,塑绘技艺高超,风格精细华美,品类日渐丰富。
除了知名的大阿福、春牛、蚕猫之外,在京、昆等剧种的影响之下,还孕育出了“手捏戏文”,也产生了周阿生和丁阿金等艺术大师。
“要佛像找阿生,要戏文找阿金”,惠山泥塑声名日隆。
2018年,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泥塑作品134件(套),这些作品汇集了晚清以来惠山著名艺人的代表作品,如王锡康的《刘海戏金蟾》、高标的《大阿福》和周作瑞的《麻姑献寿》等,这些作品记录并呈现了惠山泥塑在特定历史时期与情境下的艺术风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为感谢惠山泥人厂的捐赠义举,中国美术馆特举办“泥土的生命——无锡惠山泥塑艺术展”,以表彰捐赠者的奉献精神。
以现实生活之光映照“一带一路”电影艺术之美
2019-06-1408:
19:
42|来源:
文汇报|编辑:
于晓萱
更多
经过几年发展,“一带一路”正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闪亮的标签之一。
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设“丝绸之路”影展单元,次年将其延伸为“一带一路”影展单元,如今这已成为电影节展映板块的常设单元,展现着千年海陆文明交融互鉴滋养下,大银幕上的绚烂风景。
去年,伴随着“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在上海的成立,154部沿线国家地区的电影最终与上海观众见面。
如今“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本届电影节同样收获沿线国家影人的积极参与,此前共收到53个国家申报的1875部影片。
而这其中,由“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各成员机构推荐的20多部影片,共同构成了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的片单。
而放眼整个电影节展映片单,在金爵奖主竞赛单元、亚洲电影新人奖、4K修复等多个单元,都有“一带一路”沿线电影人的活力身影。
聚焦底层百姓,小空间里也有大视野
对于今天的影迷而言,“小众”“冷门”不再与边缘、曲高和寡画上等号,而是区别于那些商业化、套路化的工业流水线产物,成为极富生命力与创造力表达的代名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作品,正是带着“小众”“冷门”的标签,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银幕之光,投射进中国观众的心中。
纵览这些影片,有悲有喜,或轻松励志,或厚重深刻;而创作者有的是载誉无数的大师名家,有的则是初涉影坛的新锐力量;其背后的土地,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或曾在战争中遭受重创,正凭借民族顽强的生命力重新出发。
不论影片来自何地出自何人之手,正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主题“生活之光”,这些电影正是透过现实生活的光亮,得以映照芸芸众生的千百种面孔,和我们各自深爱的民族和土地。
无论地域风土,无论种族文化,生活之光最该照亮的,一定是那些默默无闻,却各有故事的普通人。
他们愿为理想努力挣脱命运的困境,哪怕贫穷病痛,哪怕身处逆境,依旧保有对明天的憧憬与温情。
只要有梦想肯实干,平民中也能诞生“英雄”。
在“一带一路”电影人的镜头下,这一共同信奉的格言得到生动呈现。
比如“一带一路”电影周中的印度新片《印度制造》。
看片名,该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网络热议的《印度合伙人》。
确实从故事来看,两者同样是讲述乐观向上的乡村小伙,为改变自身命运,摆脱贫穷与困顿,号召同乡伙伴,凭借勤劳与智慧获得成功的故事。
只不过,前者主人公是通过模仿海外女性用品,造福像妻子一样的贫苦女性。
而《印度制造》中,年轻裁缝不甘于只做复制者,希望撕下制造标签,成为服装的设计者、美的创造者。
《印度制造》影片灵感来自于导演夏兰特·卡塔利亚童年在印度德里街道见过的裁缝。
或许是有了现实生活的依托,卡塔利亚仅用二十天便完成了剧本初稿。
而为还原童年的真实场景,影片于织布工匠的村庄实景拍摄。
令“一针一线”改写命运轨迹的励志故事更有可信度。
当然并不是只有喜剧、励志故事才能照见生活之光。
面对压抑与困境,更见人性向善的伟大力量。
以色列电影《我走以后》,讲述的便是一位父亲,在经受丧妻之痛、女儿自杀未遂后,重新审视修复父女关系的故事。
故事没有宏大的背景,一边是失去爱人、事业不顺的父亲,一边是失去母亲,正值青春期的女儿,通过一段寻访亲友的旅途,展现着亲情伦理、人与动物间的微妙情感,折射着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传统在今天留下的印痕。
同样是一段旅程,爱沙尼亚影片《斯堪的纳维亚的沉默》聚焦的群体更为“另类”——哥哥出狱,妹妹迎接,在旅途中倾诉过往,一如窗外掠过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秋日风景,彼此缺席的这些年也如走马灯般一一重现。
为了紧扣题眼“沉默”二字,影片不仅采用了半默片的形式,同时以黑白影像营造个体的压抑与挣扎。
告别年轻人面对理想的奋斗与朝气、成年面对家庭情感的彷徨与纠结,当年华老去,又当如何面对倒数的每一天?
黎巴嫩影片《早安》给出一个轻巧却也寓意深刻的答案——填字游戏。
为了对抗阿尔兹海默症,退伍的将军与军医每天都会相约在街角的二楼,边聊天边填字。
全片没有更多的场景,就在一个局促的咖啡馆,展开看似漫无边际实则包罗万象、体察社会百态的畅聊。
近年来,黎巴嫩电影佳作频现。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的《何以为家》颇受好评,今年在国内公映时甚至斩获过亿票房与观众泪水。
而有意思的是,这部《早安》在黎巴嫩电影奖中,击败《何以为家》获得最佳编剧奖,足见其故事讲述功力之深厚。
透过战争的残酷创伤展现人性的暖色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有着数千年的文明积淀,也曾几经战火洗礼,饱受离乱苦痛。
而在战争阴霾笼罩之下,正是人性之光冲破层层障碍直击心灵,才能让人们擦干眼泪,抚平伤口,带着逝者的祝福与期待,获得负重前行的伟大力量。
新千年前夕,巴尔干战火还在延续。
科索沃地区遭遇恐怖主义团体侵扰。
塞尔维亚今年3月新鲜上映的《绝密突袭》,以工业化的电影叙事手法,讲述一支特遣小队与恐怖分子展开的较量。
大量震撼的战斗场面令人胆寒,无辜平民遭遇强暴杀害的镜头更让人痛心。
同样是关于“解救”的故事,作为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俄罗斯的《兄弟会》有着更真实的历史依托。
故事讲述108摩托化步兵师解救将领之子、飞行员亚历山大所历经的种种。
再把视线移至半世纪之前。
1945年二战宣告结束,不少人为和平到来而欢腾之时,却有一群从集中营被救出的孩子,陷入另一重恐惧之中。
波兰电影《狼人》讲述的是这样一群孩子,在临时避难的废弃孤儿院中,遭遇集中营过去用于执行死刑的猎犬。
在猎犬的包围之下,困守在屋内的孩子断水断粮,面临绝境。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