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363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5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docx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周周清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高三(上)第一周周清检测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金属铈(58Ce)常用于制作稀土磁性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玻璃、打火石、陶瓷和合金等.已知:

Ce4++Fe2+═Ce3++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电解熔融CeO2制取金属铈,铈在阳极生成

B.58138Ce、58142Ce是同素异形体

C.铈能溶于HI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e+4H+═Ce4++2H2

D.铈的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温下,0.1mol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22.4LH2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00mL12mol•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D.标准状况下,11.2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稀硫酸中:

K+、Mg2+、AlO2﹣、S2O32﹣

B.NaHS溶液中:

SO42﹣、K+、Cl﹣、Cu2+

C.

=10﹣13mol•L﹣1溶液中:

Fe3+、NH4+、Mg2+、SO42﹣

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

Na+、ClO﹣、CH3COO﹣、HCO3﹣

4.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和大多数有机物

B.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H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aH是离子化合物

B.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乙醇分子中含羟基,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MnO2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氧化剂

6.已知:

①CH3OH(g)+

O2(g)═CO2(g)+2H2O(g)△H=﹣akJ•mol一1

②CH4(g)+2O2(g)═CO2(g)+2H2O(g)△H=﹣bkJ•mol一1

③CH4(g)+2O2(g)═CO2(g)+2H2O

(1)△H=﹣ckJ•mol一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

B.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

C.2CH3OH(g)═2CH4(g)+O2(g)△H=2(b一a)KJ∙mol一1

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时,放出的热量为Q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mol

7.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T

A.化合物YX2、ZX2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B.Z、W、T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五种元素中,只有T是金属元素

D.M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YX2发生反应生成Y单质

8.T℃时气体A与气体B在某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①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3B═2C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定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D.压强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B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D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

土作水果保鲜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A.AB.BC.CD.D

11.如何解决好碳排放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和富集再利用.下列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CO2导致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CO2(g)+C(s)

2CO(g)△H>0,高温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2.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Cl3

FeCl2

Fe2O3

Fe(OH)3

B

Cu

CuO

CuSO4

CuCl2

C

C

CO

CO2

H2CO3

D

NH3

NO

NO2

HNO3

(  )

A.AB.BC.CD.D

13.A、B、C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M,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质已略去).A为一种金属单质,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加试剂可能是氯气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

C.A与稀硝酸反应一定能实现元素M在①中发生的价态变化

D.元素M在②中发生的价态变化也能通过加碘化钾溶液实现

14.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则用Na、NaOH、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

3:

2B.3:

2:

1C.1:

1:

1D.3:

2:

2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B.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D.聚合物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分子式为C3H7C1的有机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17.下列各组有机物,不管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为一恒量的是(  )

①C2H4和C3H6②C5H10和C6H6③C3H6和C3H8O④C2H2和C6H6⑤C2H5OH和CH3OCH3.

A.①④B.②③⑤C.③⑤D.全部

18.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

B.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应

C.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molX最多只能与1molH2加成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X

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证明有乙炔生成

B

将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加热

红色变深

水解过程是吸热的

C

把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褪去

Cl2具有漂白性

D

向碳酸钙粉末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氯强于碳

A.AB.BC.CD.D

20.在100mL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225mol/LB.0.30mol/LC.0.36mol/LD.0.45mol/L

 

二、计算题

21.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仅限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

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滴管、药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

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

假设2:

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1方案:

  .

假设2方案:

  .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填“假设1”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行”或“否”).

(3)写出铁离子与碘离子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并以该反应原理设计原电池,将电池装置示意图画在下边方框中.

22.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cm3.

(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列式计算)

(2)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mL?

(列式计算)

(3)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配制顺序填写序号):

  .

①计算②装瓶③用50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④洗涤⑤移液⑥稀释⑦定容⑧摇匀.

23.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色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

CH4+4CuO=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了4.8g.将反应后气体通入2L0.1mol/L的澄清Ca(OH)2溶液,充分吸收,生成沉淀10g.

(1)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生成沉淀的摩尔质量是  .

(2)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是  .

(3)求原混合气体中氮气可能的体积.

 

三、实验题

2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A装置的分液漏斗里盛装浓盐酸,烧瓶里固体为重铬酸钾(K2Cr2O7),还原产物是CrCl3,写出A中离子方程式:

  .

(2)本实验目的是  ,B装置有几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拆去a导管的后果可能是  .

(3)装置C的功能是探究有氧化性的物质是否一定有漂白性,下列最佳试剂组合是  .

湿润的红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湿润的红纸条

碱石灰

浓硫酸

硅胶

氯化钠

湿润的红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干燥的白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4)证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5)D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明显不足,它是  ,合适的溶液X是  (从①氢氧化钠溶液②亚硫酸钠溶液③亚硫酸氢钠溶液④氯化亚铁溶液⑤硫氢化钠溶液⑥碳酸氢钠溶液中选择).

25.某学生在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

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

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

(3)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向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色

(4)实验结论:

  .

(5)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②由于F2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两项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二中新校高三(上)第一周周清检测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金属铈(58Ce)常用于制作稀土磁性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玻璃、打火石、陶瓷和合金等.已知:

Ce4++Fe2+═Ce3++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电解熔融CeO2制取金属铈,铈在阳极生成

B.58138Ce、58142Ce是同素异形体

C.铈能溶于HI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e+4H+═Ce4++2H2

D.铈的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A.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可制备Ce,在阴极获得铈,阴极是Ce4+离子得到电子生成Ce;

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

C.氧化性:

Ce4+>Fe3+>I﹣,不会生成CeI4;

D.元素符号左下角数字为质子数,铈的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

【解答】解:

A.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可制备Ce,在阴极获得铈,阴极是Ce4+离子得到电子生成Ce,电极反应为:

Ce4++4e﹣=Ce,故A错误;

B.58138Ce、58142Ce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故它们互为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由于氧化性Ce4+>Fe3+>I﹣,铈溶于氢碘酸,产物不会生成CeI4,应该是CeI3,故C错误;

D.根据金属铈(58Ce)可知,铈元素的质子数为58,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故铈的原子核外有58个电子数,故D正确;

故选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温下,0.1mol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1NA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22.4LH2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00mL12mol•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D.标准状况下,11.2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1mol双氧水中含2mol极性共价键;

B、氢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C、浓硝酸在和铜反应的过程中,先生成NO2,后生成NO甚至价态更低的产物;

D、求出混合物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甲烷和乙烯中均含4个H原子来分析.

【解答】解:

A、1mol双氧水中含2mol极性共价键,故0.1mol双氧水中含0.2NA个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氢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无法计算物质的量和转移的电子数,故B错误;

C、浓硝酸在和铜反应的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先生成NO2,后生成NO甚至价态更低的产物,故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标况下11.2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甲烷和乙烯中均含4个H原子,故0.5mol混合物中含2molH原子即2NA个,故D正确.

故选D.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稀硫酸中:

K+、Mg2+、AlO2﹣、S2O32﹣

B.NaHS溶液中:

SO42﹣、K+、Cl﹣、Cu2+

C.

=10﹣13mol•L﹣1溶液中:

Fe3+、NH4+、Mg2+、SO42﹣

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

Na+、ClO﹣、CH3COO﹣、HC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A、稀硫酸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lO2﹣、S2O32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反应,镁离子能够与偏铝酸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

B、硫氢根离子能够与Cu2+发生双水解,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C、该溶液为酸性溶液,Fe3+、NH4+、Mg2+、SO42﹣离子之不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D、次氯酸酸性小于碳酸,次氯酸根离子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

【解答】解:

A、AlO2﹣、S2O32离子能够与稀硫酸中的氢离子反应,镁离子能够与偏铝酸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u2+与NaHS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化氢气体,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溶液为酸性溶液,Fe3+、NH4+、Mg2+、SO42﹣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也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ClO﹣离子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通入二氧化碳后次氯酸根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4.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证据.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无机物和大多数有机物

B.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部分无机物难溶于水;

B.水能与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等反应;

C.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能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解答】解:

A.部分无机物难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无机物难溶于水,故A错误;

B.水能与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有机物等反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故B正确;

C.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能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则水即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故C错误;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蒸馏法、电渗析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H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aH是离子化合物

B.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乙醇分子中含羟基,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MnO2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氧化剂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过氧化氢;乙醇的化学性质.

【分析】A.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B.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的成分都是氢氧化铁;

C.乙醇分子中的羟基能与Na反应;

D.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解答】解:

A.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是NaH本身发生电离,故A错误;

B.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的成分都是氢氧化铁,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乙醇分子中的羟基能与Na反应生成氢气,故C正确;

D.二氧化锰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D错误.

故选C.

 

6.已知:

①CH3OH(g)+

O2(g)═CO2(g)+2H2O(g)△H=﹣akJ•mol一1

②CH4(g)+2O2(g)═CO2(g)+2H2O(g)△H=﹣bkJ•mol一1

③CH4(g)+2O2(g)═CO2(g)+2H2O

(1)△H=﹣ckJ•mol一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

B.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

C.2CH3OH(g)═2CH4(g)+O2(g)△H=2(b一a)KJ∙mol一1

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时,放出的热量为Q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mol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燃烧热.

【分析】A、气态水到液态水继续放热,所以b<c;

B、燃烧热应生成稳定氧化物;

C、根据盖斯定律来计算焓变;

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和焓变的关系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

A、气态水到液态水继续放热,所以b<c,故A错误;

B、燃烧热应生成稳定氧化物,不能使水蒸气,应该是液态水,故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将两个反应都乘以2,再相减,得到:

2CH3OH(g)=2CH4(g)+O2(g)△H=2(a﹣b)kJ•mol﹣1,故C正确;

D、设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分别为n、2n,则甲醇放出的热量是na,甲烷放出的热量是2nc,即na+2nc=Q,解得n=

mol,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故D错误.

故选AC.

 

7.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T

A.化合物YX2、ZX2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B.Z、W、T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五种元素中,只有T是金属元素

D.M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YX2发生反应生成Y单质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位置可知,X为第二周期元素,Y、Z、W为第三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为x,由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

,则x+x+6=(x+8+x+9)×

,解得x=8,则X为O,Y为Si,Z为S,W为Cl,T为Se,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解答】解:

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位置可知,X为第二周期元素,Y、Z、W为第三周期元素,设X的原子序数为x,由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

,则x+x+6=(x+8+x+9)×

,解得x=8,则X为O,Y为Si,Z为S,W为Cl,T为Se,

A.SiO2、SO2化学键均为共价键,晶体类型分别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故A错误;

B.非金属性W>Z>T,则T、Z、W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

C.均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由Mg与CO2反应生成MgO和C,可知M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SiO2发生反应生成Si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8.T℃时气体A与气体B在某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①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3B═2C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定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D.压强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A、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浓度的变化量=(0.7﹣0.1)mol/L=0.6mol/L,B浓度的变化量=(0.5﹣0.3)mol/L=0.2mol/L,C浓度的变化量=(0.4﹣0)mol/L=0.4mol/L,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B、根据“先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