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6007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docx

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课程论文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2

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另外,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具有十分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评价高度集中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

一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斯大林个人及其经历,以及所谓“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

因为在做出明确评价之前,我们必须对“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有客观公正的界定。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维利,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此外,斯大林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巨头”之一,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其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了影响。

斯大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他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斯大林从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

同年10月,党中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

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

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此后30年他一直担任党的这一最高领导职务。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联共(布)的最高领导人。

同时他也开始残酷消除其他政党和党内的反对派和政治对手,确保其路线得以全面贯彻施行。

他先后展开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路线斗争。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放弃了列宁的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俄共(布)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1936年12月,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

这个宪法草案被通过并被称为“斯大林宪法”,而且之后的苏联宪法也基本以此为版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也是造成苏联后来解体的原因之一。

1930年代斯大林在党内开始进行的称为肃反运动的大清洗活动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

后来被认为肃反运动对军队的清洗导致军队素质大降是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

1941年5月,斯大林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为苏联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称其为卫国战争)。

斯大林于7月3日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

在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失误苏联遭到了巨大的物质、人员损失,但斯大林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在他的带领下,苏联最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

朱可夫元帅称斯大林为“当之无愧的最高统帅”。

斯大林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成为了反法西斯同盟中最著名的领袖之一。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使其变成苏联的卫星国。

1952年10月,他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享年73岁。

斯大林作为苏联的实际统治者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

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毅不拔。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刚强。

斯大林是备受争议、影响深远、极其复杂矛盾多面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历史面貌与评价一直争论不休,在此不作过多论述。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它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列宁逝世后苏联共产党内的斗争(1923年秋-1929年),它形成的标志则是1936年苏联宪法(也称“斯大林宪法”)的通过。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二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主要内容

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政局的剧变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演变,“斯大林模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讨论。

“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当时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规律,亦即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反映了在苏联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亦即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斯大林模式”最明显、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

即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学事业的所有决策权都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主要是集中在斯大林手里,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上。

一般来说,“斯大林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关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内容。

二是有关制度方面的内容,即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相应的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

因此,苏联模式就其内涵本身而言,可以从政治和经济这两个方面加以解释。

但苏联模式又不仅限于此,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方面:

1、强调优先而又高速发展重工业。

从1926年开始,苏联中止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26-1932)和完成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1933-1937)的历史时期,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这一时期,斯大林为苏联经济建设制定了高速发展工业化的战略指导,并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具体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中明确指出:

“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为能够自力生产必须装备品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并强调:

“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作工业化,工业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使我国不至于变成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属品。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到1937年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任务基本实现,摆脱了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依附性,建立了以重工业为基础和支柱的独立工业体系以及现代化的国防体系。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轻、农三个行业的投资分别为244亿、46亿、90亿卢布;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分别是528亿、110亿、120亿卢布;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分别为526亿、97亿、79亿卢布。

不难看出,当时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总额只有重工业投资的1/3左右,由此,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的重工业增长了145倍,轻工业、农业只增长3.9倍。

直到195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8250万吨)还没有达到1913年的水平(8600万吨),而人口增加了40%,这不能不严重地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2、存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而前者紧紧控制后者。

苏联从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征收制转到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再由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转到“斯大林模式”时期的全盘集体化,这其中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国家集权都有主导性的控制和体现。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3、严格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范围。

4、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

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的体制。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二)政治方面:

十月革命前夕,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就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艰辛历程。

而完整的、系统的苏联政治制度,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它体现在1936年通过的《苏联宪法<根本法>》中。

苏联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以下特点: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对敌对阶级实行专政。

以上特点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及其基本制度的共性。

就体制方面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弊端。

1、全国建立高度集权的党领导体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党和国家融为一体,国家完全隶属于党。

国家事务决策权全部掌握在党的手里,党政军的权利全部集中于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政治局,政治局的权利又集中在斯大林手里。

苏维埃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地位仅仅是党的工具。

虽然斯大林提出过反对党政不分,然而自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起,在党的中央机构和加盟共和国、州、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都建立了“领导生产业务”的部门,政府有什么部门,党的机关就有什么部门,机构重叠臃肿,结果党政不分,政出多门,党的机构往往代行了国家机关的职能。

大到国民经济计划的体制,小到一些极其琐碎的具体工作,如肉类和蔬菜的供应,农业的播种和收割等等,都由党的机构决定,党的机构变成了行政机构,国家机关则成了党的机关的附属品。

2、权力过于集中。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权力集中于党的机关;下级机关的权力集中到上级机关,各种权力都集中到中央机关;机关的权力集中于领导人个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权力都集中于该单位的党组织的负责人。

权力过于集中于少数人或个人的手里,有时甚至达到了个人专断的地步。

3、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

推行贯彻委派制,并且不断固定化,党政干部层层由上级委派,有时连宪法、党章规定的选举制度也不执行,干部任职终生制。

4、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对领导人、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缺乏监督与制约。

监督机构形同虚设,虽然宪法规定人民有管理国家的权利,有监督的权利,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做到,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

特别是1934年以后,苏联为了加强一长制,解散了群众性的监督组织,取消了党的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院,以党中央委员会任命的监察委员会代替了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新的监察机构只能监督党和政府决议的执行情况,人民群众不能对党政机关及其干部进行有效监督。

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监督,使党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脱离了控制,人民群众难以真正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这种权力异化现象的发生。

5、在意识形态上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是高度集权的需要,反过来说,高度集权也必然会有意识的宣扬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成立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及对其评价

上一节介绍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本节将对“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及对其评价作进一步叙述。

在对其评价之前,有必要对“斯大林模式”的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在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思想认识上对“斯大林模式”的成因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作出评价。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

政治上,当时国际环境十分险恶。

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帝国主义就策动了十四国武装干涉,竭力想把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这一阴谋被挫败后,帝国主义并未死心,它们始终把消灭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战略任务,因而形势十分严峻。

尤其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法西斯的进攻矛头显然是指向新生不久的苏联的。

对于这一点,斯大林有清醒的认识。

他曾明确指出:

“帝国主义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这一点不容置疑。

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

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它必须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

”纵观斯大林执政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并没有给斯大林留下多少和平的时机。

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

“要么灭亡,要么开足马力奋勇前进。

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经济上,在国内苏联从沙俄继承而来的经济遗产是十分落后的。

1913年俄国的工业总产值只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6%,相当于美国的6.9%,英国的22%,德国的17.2%,法国的40.3%。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使俄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36%。

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外,在农村则是封建制度统治下的极其落后的小农经济。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面临的任务是,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达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然而在经济如此落后,财力、物力如此匮乏的苏联,如何完成列宁所说的“历史提出的问题”这一任务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斯大林在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之上指出:

“苏维埃政权不能长久地建立在落后的工业的基础上,只有不逊于而且过一个时候能够超过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的现代大工业才能成为苏维埃政权的真正的和可靠的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只能靠自己独立更生”,“走这条道路需要有重大的牺牲,应该公开和自觉地忍受这种牺牲”。

为了消除资本主义在苏联恢复的危机,苏联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建设重工业。

因此,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知道:

1、经济上,资源有限,需要集中管理和使用;2、政治上,处在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国内的反动势力又不甘心失败,需要集中领导。

另外,当时苏联国内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必须集中领导;思想认识上也有很大偏差甚至错误,人们受到沙皇专制的长久影响,思想僵化,照搬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条条,且存在严重的左的倾向。

在这样的历史成因前提下,我们又该怎样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70多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

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

纵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关于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即“斯大林模式”的实践这一问题,不同阶段、不同政治派别的判断是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

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来都是反对列宁、斯大林所创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是莫衷一是的,甚至出现过全盘、彻底否定的时期。

我们发现,每当这样的时期出现的时候,也正是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曲折前进的时候。

对于我们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社会主义的实践者,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现实问题。

下面就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作一简要评价。

(一)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1、它曾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依靠这个模式,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1927-1937),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和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重工业部门;初步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不仅工业,而且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

这就从根本摆脱了对外的经济依赖,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强堡垒。

2、它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革命前的苏联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4.7%,只有法国的40%,美国的7%,德国的17.2%,英国的22%,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大概落后80—100年。

在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1929——1938年间,苏联工业增长率377%,而当时同期的美国是12%,德国是25%,日本是65%,英国、法国、意大利1938年的工业产值没有达到1929年的水平,分别减少28%、30%、40%。

两个五年计划以后的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连对苏联科学社会主义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戈尔巴乔夫也不得不承认:

“在那种特殊的条件下,这种模式和体制保证了在极短时间内解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解决的战略任务。

”3、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有2000多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790乙卢布,间接经济损失达18900亿卢布。

但到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即恢复到战前水平,以后一段时期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4、使苏联发展成为了强大的国家,为打败德国法西斯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抢在战争前实现了工业化,为取得战争胜利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一模式非常有利于迅速动员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使苏联在突然遭到德国法西斯袭击后,很快转人战争体制。

1928—1940年,苏联的钢产量从430万吨增至1840万吨,石油产量从170万吨增至3240万吨,煤产量从3550万吨增至16470万吨。

正是凭着这一雄厚的物质力量,在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了近48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0.2万辆坦克和13.9万架作战飞机,使其大部分武器生产在战争的最后三年大大超过德国、英国甚至美国。

(二)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总体上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建立,有它的历史由来,曾经起过历史的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状况发生的巨大变化,它已经不再适合形势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随着国内外条件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要求由注重量的增长和外延的发展转向注重质量的提高和内涵的发展,要求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表面化。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苏联经济从低速增长走向停滞,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人增长率降为3.2%,其中1981-1982年仅为2.4%。

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

经济上高速度、低效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不适应经济落后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低并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3、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4、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经济建设缺乏活力;5、中央集权、党政不分,民主不充分,法制不健全,导致党和国家机关严重的官僚主义、家长制;6、科技文化领域,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不利于发展;7、社会主义模式的神圣化、绝对化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自我发展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和转向埋下祸根。

总之,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

更重要的是,把斯大林模式放在现代化这一世界性历史进程的视角下去分析,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存在有其历史合理性和时代局限性,进步作用应是评价它的主流,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必须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书目:

[1]岳云强,刘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丽华.俄罗斯学者对斯大林的最新评价,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

[3]俞邃.《评价斯大林》.

[4]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社科文出版社

[5]叶卫平.《千秋功过谁人评说?

—斯大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俄)德-安-沃尔科戈诺夫.张慕良译《斯大林》上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7](英)艾萨克-多依彻.于干译《斯大林政治传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