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749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docx

18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

2018-2019学年度平和一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数: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六指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

“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

”说完,大伙善意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

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

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

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

“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

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

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

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

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

“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

“玉呢?

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

“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

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

“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

“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

“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

“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

“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

”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

“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

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

“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

“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

要的是玉!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

“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

“我不配。

”东家伸手拉起他说:

“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

“不能再为您赶马了。

”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挽留,说:

“走正道吧!

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说:

“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

”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

“何必呢!

侯六说:

“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

”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

“再为您赶一趟吧。

”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

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3分)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

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

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2.请概括侯六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分)

3.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6分)

二、文言基础(19分)

4、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难于上青天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转徙于江湖间

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5、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明妃”是王昭君,汉元帝宫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了“明妃”。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C.“李氏子蟠,年十七”和“铸以为金人十二”句式相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也相同。

D.“填然鼓之”和“树之以桑”两句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和“却匈奴七百余里”两句中有不相同的词类活用。

6、下面是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为,为什么。

乎,语助词,无义。

B.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滚动。

C.西当太白有鸟道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惟有鸟儿能飞行。

D.扪参历井仰胁息

胁息,屏住呼吸。

7、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0分)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文言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乙)瑞安新开学计馆叙

光绪乙未,东事甫定,中国贤士大夫始衋①然有国威未振之惧。

于是京都及南洋皆有强学书局之举,而瑞安同人亦议于邑城卓忠毅公祠开学计馆以教邑之子弟,皆以甄综术艺,培养人材,导厥涂彻②,以应时需,意甚盛也。

夫时局之艰难,外变之环伺而沓至,斯天为之也。

然人材之衰荼,学艺之不讲,朝野之间,岌焉有不可终日之虑,则人事或不能无过矣。

瑞安褊小,介浙闽之间,僻处海滨,于天下形势,不足为轻重。

然储材兴学,以待国家之用,而出其绪馀以泽乡里,则凡践土食毛者皆有责焉,固不容以僻远而自废也。

学计馆之开,专治算学,以为致用之本。

盖古者小学六艺之一端,而造乎其微,则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穷。

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是。

吾乡自宋元迄明,惟忠毅精通历算,而未有传书。

道咸而后,几山项先生、菊潭陈先生始研治宣城梅氏③之书,以通中西之要。

迩来颖伟之士,又广涉代微积之学,以究其精眇,盖彬彬盛矣。

设馆以教,俾后生小子,有所津逮,以启发其智慧,群萃以广其益,积久而通于神,则魁杰雄卓之材,或出于其间,尽人以胜天,而不以惰窳④隳其志气,斯固贤士大夫之所乐也。

至于中材谨士,志域凡近,理财习艺,以自殖其身家,则小试小效,固亦若操左契,斯又无俟于扬榷⑤已!

(节选自孙诒让遗文《籀庼述林》卷五)

【注】①衋(xì):

伤痛。

②厥:

杨倞注《荀子》,“厥作困”。

张志聪集注《素问》,“厥,逆也”。

此处指晚清走入困局。

彻,应作“徹”,《说文》,“通也”。

《尔雅》,“通也,达也”。

③宣城梅氏:

宋至清代皖南名门望族。

④窳(yǔ):

《玄应音义》,“懒惰也”。

⑤扬榷:

意指大肆说明或广泛举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失其时时:

时令、季节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

通“途”,道路

C.导厥涂彻涂:

通“途”,道路

D.以应时需时:

时代或某一时代的形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则魁杰雄卓之材,或出于其间

B.或五十步而后止则人事或不能无过矣

C.斧斤以时入山林皆以甄综术艺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国贤士大夫始衋然有国威未振之惧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在(甲)文中提到了“王道”的概念,它与梁惠王施政的根本区别是在保证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实施教化,保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B.孟子的论证过程有不完善的地方,他认为涂有饿莩能知发,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

而实际上,梁惠王在第一段的陈述中已经做到了这两点,但民“不加多”。

C.孙诒让认为瑞安是个小地方,又是东南沿海的偏僻之处,对于改变晚清时局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创办学计馆也能有为国家储备人才,或能惠泽乡里的作用。

D.《瑞安新开学计馆叙》中提出的教育内容,与孟子时代所提的孝悌之义,已有很大的差别,这说明了教育随时代变迁而发展。

儒家的“教化”措施,在晚清时代是不能强国的。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是。

四、古代诗歌鉴赏(16分)

12、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13、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3分)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起句化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意,把历史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形象化地表现和概括出来。

B.“空”字表现出作者对人物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