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政务的影响问题及其对策.docx
《浅谈电子政务的影响问题及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电子政务的影响问题及其对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电子政务的影响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电子政务的影响及问题对策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1)
(一)电子政务概述………………………………………………
(1)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及意义…………………………………………………
(1)
(三)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及其原因…………………………(4)
(四)解决电子政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6)
三、结论……………………………………………………………………………(7)
参考文献……………………………………………………………………(8)
浅谈电子政务的影响及问题对策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对于提高的行政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政务可以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迅速、便捷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拓宽了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渠道。
推行电子政务,是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有效技术手段;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加强部门的安全管理,转变政府的职能,促进政务公开,从而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的绩效,增强组织的廉政建设,更好的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关键词:
电子政务,行政效率,信息化,体制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利用电子政务的先进技术和作用来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并以服务公众和社会为核心,扩大与民众的沟通来制定一些更符合公民生活的政策,使政策更加贴近公民的生活,从而更好的扩大政府的美誉度,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体现政府的公正,公开,平等的特点。
利用电子政务的特点,提高我国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对政府的体制进行创新,改变政府部门以往的旧观念,通过对国外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系统。
一、电子政务概述
1.电子政务的涵义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载时间、空间分隔部门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动作模式,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障。
2.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
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一个虚拟状态的政府及其部门结构体系(如市政府办公平台、各单位OA系统等),实现政府内部政务活动信息化以及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全天候的一站式在线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政府的行为方式,使政府运作和管理业务计算机化、网络化、信息化、从而大幅度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及意义
1.电子政务扩大了政府工作的民主参与
其一,电子政务是一种开放的政府服务形式,通过更加广泛的参与,在群众与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
通过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公务的通明度,公众可以通过网络与政府实现简便而迅捷的沟通,公众的民主参与得到了扩大和实现。
其二,电子政务的直接性也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条件。
电子政务有效地扩大了政府决策的取材范围,形成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政府工作实效的提高。
2.电子政务深化了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电子政务的应用拓展了政府服务的空间。
凭借互联网络的强大的技术支持,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有关政治、经济、社会一切公共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利用电子平台,政府的服务空间拓展到各个部门、各个机关、各项事务。
利用电子政务的先进理念改变传统的直线式的组织结构为扁平的组织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办公的效率,上传下达的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从整体对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电子政务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我国,政府行为总是带有示范效应和引导效应。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电子政务对我国信息化全局具有显著的主导和带动作用。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政府是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
推选电子政务,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推行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带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增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4.电子政务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电子政务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推行电子政务,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改造、优化和完善政府的业务流程,促进政府管理创新,使政府更加科学、更加快捷、更加有效地发挥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这对于促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
(1)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子政务为行政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
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发展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不可或缺的工具。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其各个机构、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的集成化,是传统垂直型的模式转变为现在扁平服务型、透明度高的新型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绩效。
尤其是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2)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全面的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
行政信息共享化、标准化、政府服务的电子化成为新的要求。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必然会大大简化我国行政运行的环节和程序,更好地适应世贸组织规则,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建立更加廉洁、开放透明和更加负责任的依法行政的政府,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在更广泛、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竞争力。
(3)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是有效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工程
当今世界,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电子政务几乎覆盖了信息技术、信息内容、信息服务等产业的所有领域,这些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相关领域的带动,必然会成为我国信息化实现的重要支撑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产生巨大的综合性效益。
因此,政府部门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必然从基础层面有效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提升政府、企业、人民群众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4)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
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根本目的是执政为民。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实施电子政务要确实让老百姓感到信息化是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才有意义,有生命力。
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
我们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其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作为政府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手段,电子政务有利于提供公平、便捷的服务。
在电子政务中,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的了解政府机构所指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政府在制定政策、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路让更多公众参与,推动政府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6.电子政务通过对行政组织的创新来提高行政效率
(1)电子政务能够推动促进行政组织行政理念的创新
在计划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集权管理”,公众往往被视为被动承受者与被动消费者。
先进通过电子政务,使公众获得了更多、更方便的机会和方式了解政府行为,与之沟通交流,反映他们的心声,这些都为提升行政组织决策理性,提高行政组织决策质量,实现对行政组织的更为有效监督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源与途径。
同时,行政组织通过电子政务及时了解公众意见与要求,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指定调整政策,增强行政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行政组织的服务职能。
凭借电子政务,行政组织与公众之间就有了便利的沟通渠道,为改变行政组织的“集权”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的组织绩效
各级政府,由于行政划分,形成了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的分隔,他们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管理与服务,即政府之间的工作,由于空间的限制和信息量的限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有了逐步完善的电子政务,政府间的工作效率就能大大地提高。
(3)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的政策水平
电子政务为提高行政组织政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首先,电子政务提高了政策的民主性,由电子化、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与积极性。
通过电子政务,公众与政府之间能够直接沟通交流,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通过这样交流有利于提高其决策的民主性,从而获得使公众认可和接纳政府政策。
其次,电子政务改善了决策的有限理性。
电子政务的建立则把必需的所有信息随时提供给管理者,从而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使决策者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决策管理信息不全导致的决策的盲目性,直接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再次,电子政务能够强化政策执行的反馈机制。
政府电子化、信息化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出现政策受阻,不管执行人员还是公众都可迅速准确地将情况反映给政策制定者,使之能及时的对政策做出解释、调整。
政策制定者也可及时将调整方案传递给执行者,使政策得到顺利贯彻。
(4)电子政务有利于行政组织的廉政建设
电子政务为行政组织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和新途径。
一方面,由于政府信息化后信息的公开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以及信息沟通的便利性,有益于政府官员作风的转变。
另一方面,由于政务的公开,增加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
通过电子政务,公众能直接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这有利于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也使政府通过网络广纳贤言,迅速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动态。
电子政务的独特性还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来促进政府的廉政建设:
首先,在电子政务模式下,由于信息是公开的,公务员的选拔和任免会受到公众强有力的监督,减少了平庸之辈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也防止了腐败的发生。
其次,自动化的评估体系和一些行政法规将整合到电子政务系统当中,公务员做了多少工作直接与他工资挂钩,因此能极大地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公务人员在运用行政权力、处理行政事务时的主观性随意性将受到遏制,从而对腐败产生抵制作用。
最后,电子化的办公和信息处理手段能把公务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特别是一些固定的程式化工作可以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替代。
三、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电子”轻“政务”
我国在实现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中,不能回避的突出问题是:
政府信息化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
具体到电子政务建设上,是“电子”与“政务”的关系问题。
所谓“电子”,泛指技术手段的实现。
所谓“政务”,泛指政务变革的实现。
数年来,我国进行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采取的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建设模式,建设的重心偏重于“电子”。
突出的特点是:
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电子政务的硬件建设,“电子型”的建设项目越做越多,越做越大。
我国是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始阶段,对电子政务概念和内涵还缺乏全面了解,对信息技术的引用,政府处于被动位置,以技术为主导的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必然。
可以说,重“电子”轻“政务”,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2.我国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发展滞后
近几年,全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效。
但同时,也出现了“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网站沉睡”等现象。
尤其在“政务”的实现方面,遇到了主客观方面的各种阻力和障碍,推进工作进展缓慢,与电子政务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实现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基本能够保证建设需求,技术手段的实现并不困难,而难点是“政务”方面的实现。
以技术为主导的“电子型”建设模式已经显现出问题和弊端,因为拥有的技术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绩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表明:
尽管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建设都花了力气,并且许多单位自认为“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但从用户方的调查却显示了相反的信息。
在“已建成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与用户实际需求二者关系”方面,不同地区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应用项目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作为首选项,有意思的是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对此的反响比东部和中部更大。
也就是说,尽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率远远低于东、中部,但被调查者中有更高比例的西部人认为电子政务“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
3.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根基不稳
我国多数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被称为“沙滩上的电子政务”。
对互联网上的我国电子政务站点进行进一步审视,我们往往会发现,在多数网站上,职能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和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位置。
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
于是,这些网站在经历了短暂的热闹后,很快便成为遗忘的角落,用户访问量少,网站缺乏维护,造成电子政务投资的浪费。
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大量问题:
首先是内容有限,相当多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其次,政府信息网络比较重视网页的介绍宣传和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缺乏动态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
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4、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其他问题
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目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更是距离遥远,整体的物质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此外,我国电信服务的服务价格还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电子政务立法滞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解决电子政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1.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
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把电子政务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要加强对信息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十分珍惜和重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在对国外电子政务的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寻求适合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来更好地对公众来进行服务和交流。
2.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公务员培训,努力提高国家公务员应用和开发电子政务的能力
电子政务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因此,对政府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会更高。
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应用和开发电子政务的能力,包括文字、数据、图表等信息处理能力、网络处理能力、程序语言能力和对一些软件的理解、处理能力。
同时,更应该看到也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地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3.要加强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督,加快网络安全建设,以保证电子政务走上安全、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务信息化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全程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还相对滞后,因此,要加快有关网络安全、政府信息的加密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以保证电子政务走上安全、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4.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重复建设、应用领域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和基础性工作滞后等问题。
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推行电子政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5.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
既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增强全局观念,克服各自为政、拒绝互联互通的做法。
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赋予其相应的职能,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力度,避免政出多门和多头管理。
6.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务公开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根本要求和前提。
要结合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于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尽可能地通过政务网络运行,扩大电子政务应用领域。
公开政务信息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要以服务公众为中心,逐步加大在网上公开决策程序、服务内容和办事程序的力度,实行电子政务和推行政务公开的紧密结合,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
7.要突出抓好现有政务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大多数中央和省级机关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
要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部门的网络要加快整合步伐,尽快实现与统一平台的对接。
各地区要加快本地网络平台的整合工作,形成与中央网络标准相一致的政务网络平台。
8.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
这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根据推行电子政务的需要,要加快立法进程;加快建立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鼓励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系统,增强国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搞好公务员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的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知识培训。
9.要完善决策机制,强化社会监督
当前,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只有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论证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形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建设决策机制;建立电子政务建设决策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估;搞好各类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检测和跟踪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以利于各方面的监督。
结论
电子政务能够促进行政组织在行政理念上的创新,增强行政组织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能力,提高政府办公的透明度。
电子政务的推广还可以提高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的失误,使政策更好更快地贯彻下去,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减少政府的办公成本。
同时,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发布一些政策信息让民众来参与,增强了民众的主人翁责任感,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电子政务的发展适应时代的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有通过电子政务对政府系统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组织的改革和信息系统的变革应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21世纪新型的行政组织管理体系。
随着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不断深入研究,要不断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创新和改革,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寻求适应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系统,更好地履行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不断地提高办公效率,提高政府部门的美誉度,把政府建成一个廉洁高效,勇于创新的政府体系。
参考文献
1、苏新宁,孔敏,俞华.电子政务理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刘春年,娄策群.电子政务概念解读[J].情报科学,2004(5)
3、米平志.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4
(2)
4、辛仁周.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J].求是,2004(15)
5、叶初璇.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4
(2)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