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2200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docx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浅析迎接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可以由虚拟小组承担。

  新的经济模式还将促使社会经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国家、企业和个人间的相互依赖性将得到不断加强,权利将逐渐汇集到可以将资本转化为创造财富想法的人手中。

新的全球经济将不是—个总和为零的游戏,人们的是“如何将蛋糕做大”而不是“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一方的利益不必建立在他方的损失之上。

  随着参与新经济屏障的逐步消失,新的竞争者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进人市场。

“一无所有者”的介入将使整个经济结构变得更加民主.并使快速发展成为新经济模式下取胜的关键因素。

  三、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建立在全球数字化网络基础之上的电子商务正在迅速瓦解现有的经济体系,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

电子商务为人们带来跨越地域局限的能力以及更多的选择,其涉及范围从最初的书籍、玩具和磁带,逐步扩大到汽车及其他产品。

尽管电子商务目前占全球交易总量的比例还很小,但发展迅猛。

人们或许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变化发生得究竟有多快,就像坐在一列奔驰的火车上一样,你很难确切意识到速度增加的程度[新经济结构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

例如,市场对更具竞争力价格的需求,将使旅行社等利润微薄的企业雪上加霜;以MerrillLynch为代表的经纪公司则需要迅速彻底地改变其业务模式,以面对CharlesSchwab和E*trade等建立在Web基础之上的交易公司带来的令人害怕的竞争压力。

123下一页

  与此同时,在人们的周围也的确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过去的竞争对手都在联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因特网带来的机遇。

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戴勒一克莱斯勒有意合作建立一个通过因特网交易的单一零部件市场。

这些汽车业巨头相信这将有益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新的竞争焦点将集中于产品的设计、销售和客户服务,这将使公司的运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人们还看到许多新型的业务组合,例如沃尔沃、爱立信和TeliaAB将合作推出Wire—lessCar,为汽车制造商和航空公司提供移动Web服务。

  全球各地企业的努力正在加快使新经济成为现实的进程。

在亚洲,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Com-merceOne正在与中国的7家企业合作构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换货物和服务的业务对业务(B2B)电子商务窗口;日本的Asahi化学公司将与NEC等公司合资建立一个企业,在网上从事建筑材料交易业务;印度一家领先的金融机构IcIcI正计划采用因特网和移动电话将虚拟银行带到城郊社区,使普通农民能够通过手持设备接入帐号并转移资金。

  在欧洲,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Ispat国际公司正与CommerceOne合作建立全球第一个面向整个冶金行业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

英国航空公司计划到2003年将网上售票的比例从目前的2%扩大到50%。

其他航空公司在网上革命中也表现得非常活跃。

在拉丁美洲,到2003年将有3000万人加入到电子商务的行列,并开拓出价值110亿美元的市场。

阿根廷Bansud银行和巴西Bradesco银行最近提高了知识管理和电子商务方面的能力。

巴西Submarinoconr和美国迈阿密的Fiera-cum正在为拉丁美洲消费者提供类似于Amazon-cum所提供的电子零售业务。

  四、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新的经挤模式最终将淘汰那些没有为社会带来明显增值的企业软件技术的发展将逐渐消灭许多现存的中间商;遗留下来的中间商则必须改变其自身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其中基于Web的中间商将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例如,像雅虎或美国在线那样的因特网门户将起到购物中心的作用,成为各种小型网站的聚合体。

由于可以方便地满足全球范围内各种顾客的特定需求,中小企业将在新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网络还将彻底改变服务供应商的业务模式,随着业务冲破了地域的界限,全球范围的商业竞争也将因此愈演愈烈。

人们将面临着更多出乎意料的挑战,在竞争中谁出手最快准就能大获全胜。

在全新的经济模式下,所有传统的规则都将过时,重要的是必须加快速度、发现机遇,1999年美国有20余万家公司由25岁以下的年轻人创办新生代企业家的成功向人们昭示:

并非年长的一代头脑愚钝,而是年轻的一代思维敏锐,更能够及时发现并抓住机遇。

  在新的模式下,企业应当在管理顾客关系方面有更佳的表现,顾客关系管理(cRM)将成为一种核心的竞争能力。

此外,由于新竞争对手和新机遇的不断涌现,企业还需要创造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企业必须学会如何对待具有不同背景的顾客,并通过语言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将技术“人性化”来加强对顾客的吸引力。

企业还应当对地缘、政治和经济等问题有着更多的理解,并解决现有销售渠道和Web销售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最终融合网上与网下世界。

当然,受到新经济冲击的远不限于工商业界,政府部门也感受到了因特网带来的巨大压力。

首先,由于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因特网税收的法律出台,网上购物的发展使政府蒙受了巨大损失。

例如,德国书店借助在百慕大注册的公司通过因特网发售免税书籍,仅此一项就使德国政府1999年损失了10亿美元的收入。

对政府来说,最明智的选择是通过教育分享在新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防止电子通信可能带来的国家之间差距的扩大,同时慑及市场竞争以发展经济。

另外,全球范围内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也是政府必须考虑的两大问题。

  五、朗讯科技与中国

  中国有一个高速发展着的巨大市场。

随着电信竞争机制的建立以及新竞争者的参与,这个市场将继续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电信设备市场。

预计到2001年,中国将成为亚洲第二大因特网市场。

尽管电子商务在如今的中国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到2003年其市值将增至38亿美元。

此外,中美之问的贸易前景也被人看好。

2000年5月美国国会就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进行表决。

如果表决通过,不仅有助于中国更快地加人世贸组织,而且将促进中美贸易额的增加。

  对于朗讯科技而言,中国无疑是美国本土以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朗讯科技在中国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推销商品,而是与中国方面台作共同拓展业务。

迄今为止,朗讯科技在中国已经建立了7个办事处、8家合资企业和3家独资企业,员工总数达到3500余名。

近年来,朗讯科技在中国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增长。

朗讯科技在北京和上海的合资企业生产的光纤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总额已达数亿美元。

朗讯科技微电子部与中国的GSM手机制造商保持着密切台作关系,并向康佳和东方通信等领先厂商提供朗讯的设计平台。

  2000年1月,朗讯科技还宣布了与辽宁联通进一步扩大合作,为其GSM网络二期扩建工程提供无线设备。

同时,朗讯科技还与中方签署了其他一些合同,将朗讯科技的语音和数据网络产品和技术带到中国,协助中国开展用户规划,进行网络设计、集成、管理、维护和运行。

朗讯科技对中国的承诺还体现在与中方在研发领域内的合作。

在过去的三年,朗讯科技已在中国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通信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北京和上海组建的贝尔实验室分支机构以及其他7处研发中心,将与中国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迎接新的全球经济时代的挑战!

[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Domain:

more:

hgs2w

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

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

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

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

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

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

《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

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

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

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

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

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

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

“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

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

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

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

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

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

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

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23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

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

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

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

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

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

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

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

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

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

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

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

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

但表2也同时表明:

“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

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

图4同样表明:

“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

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

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

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

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

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

[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

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

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

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

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

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

《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

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

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

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

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

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

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

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

“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

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

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

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

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

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

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

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23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

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

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

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

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

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

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

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

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

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

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

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

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

但表2也同时表明:

“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

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