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2086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docx

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

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25题,非选择题共5题。

试卷共4页。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50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国内汽柴油价涨至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决定10月26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0元和220元,折合每升约涨0.17元和0.19元。

此番调价后,全国各地汽柴油价格均创下了历史新高,以北京地区为例,93号汽油涨至每升6.92元,97号汽油涨至每升7.30元。

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择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

A.交房租350元

B.用360元买了一件上衣

C.这件上衣360元可以买到

D.一次性付清房款50万元

2.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

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②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③“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④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属于劳务消费

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科技进步使光伏产业的发电价不断降低,预计到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低于传统电力上网电价。

由此可见()①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的电力是互补商品

②价值决定价格,成本低的东西价格就低

③科技发展是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降的决定性因素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光伏企业在竞争中具备优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假定某国在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10万亿,由于该国经济的复苏、生产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通货膨胀率为_________。

原来标价20元的某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20%20%24B.20%25%25

C.25%25%25D.25%20%24

5.xx年某出口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6800元,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

假定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若其他条件不变,该出口商品以美元标价应为()

A.1000美元B.1102.5美元C.997.5美元D.902.5美元

阅读右边漫画。

回答6—7题。

6.从漫画可知,大蒜、绿豆、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B.国家纸币购买力的降低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高

D.人为投机炒作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

7.面对大蒜、绿豆、生姜价格的上涨()

①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

②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③生产者可能会扩大其生产规模

④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8.下列经济现象,与右图中由Ql点到Q2点运动描述一致的是()

A.国家决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小麦产量增加

B.受通胀预期的影响,黄金白银价格创出新高

C.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后,

各地食盐需求暴涨

D.“瘦肉精”事件后即使某品牌火腿肠销售价格

一低再低,但其销量依然锐减

9.CPI是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情况的指标,图6为xx年我国居民CPI走势图,从理论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和D点,应该适度控制纸币发行量()

B.B点和D点,社会经济发展效益比较好

C.A点和C点,商品销售正处于卖方市场

D.A点和C点,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右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①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

②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

③X轴为社会劳动生产率Y轴为商品的价值量

④X轴由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③④

11.观察下图,出现“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

的敏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物价影响购买力

B.收入水平决定物价水平和消费量

C.消费水平决定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

D.物价高低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

12.苏东坡有诗云: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这对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

A.要树立重文化消费轻物质消费的观念

B.在物质消费满足的同时要注重精神消费

C.要改变保守落后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D.要坚持把文化消费作为今后消费的重点

13.2009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xx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这说明 ()

A.宏观调控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B.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C.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4.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上述做法的经济学依据在于()

①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④收入差距的缩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一批大型国有金融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

对国有金融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

①能够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②可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③说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④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2010年7月29日,在“xx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重庆行”活动中,重庆两江新区吸引了各民营企业共35个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达201亿元。

这是西部大开发10年来,民营经济在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10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所述的状况(  )

①说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西部已经被民营经济所取代 

②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会影响公有制主导作用的发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0年9月27日,“股神”巴菲特开始中国行程,重点考察了比亚迪公司的电动汽车及新能源项目。

此前于xx年,出于对电动汽车领域的信心,巴菲特18亿元入股比亚迪股份,巴菲特的持股对于比亚迪品牌的成长及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他本人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双方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据此回答17—18题。

17.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建的加油站纷纷将为电动汽车充电或为天然气汽车充气项目列入规划,加油站的这种变化表明(  )

A.新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B.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产品供给

C.“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趋势

D.企业经营应适应市场需求

18.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要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最重要的是(  )

A.优化企业结构,产生规模效应

B.适应国际需求,开拓国际市场

C.重视科技创新,形成自主品牌

D.进行企业改造,创新管理模式

19.经理:

“你今年才32岁,怎么已经有38年工作经验?

”求职者:

“毫不奇怪,那是因为加班过多的缘故呀!

”上述幽默对话突出说明(  )

A.我国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不畅

B.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维护权益的基础

C.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

D.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现象不容忽视

20.xx年,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采取一揽子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这必然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你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人②刺激居民消费

③扩大生产规模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一②―③一④B.④―①―②-③

C.②一③―④―①D.④―③―①―②

21.根据下图从存款的实际收益角度看,居民减少银行存款意愿最为强烈的时点是()

A.D点B.A点C.C点D.B点

22.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奥肯的“漏桶原理”,是说穷人和富人分粥吃,富人这边人少粥多,穷人这边人多粥少,政府拿着“公平之桶”把富人那边的粥分给穷人吃,但在分粥时发现,那个“公平之桶”往往是漏的,往往会漏掉很多财富或者说效率。

这一原理启示我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A.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B.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要弱化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23.在调高部分稀土产品出口关税之后,税收调控稀土行业的手段再次出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决定自2011年4月1日起,统一调整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上调幅度逾10倍。

这样做()

①将从源头上提升稀土的市场价格,有效减少走私与其他国家购买囤积稀土

②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对稀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③提高稀土企业开采成本,促进国内优势企业对资源的重新集中分配

④表明国家进一步运用货币政策严格控制稀土资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4.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xx元上升到3500元,从2011年9月1日实施。

对于此次个税调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超过35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B.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25.2010年6月30日,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

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④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26.转型成为整个”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核心表述,这不仅包含让中国从”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市场”的经济转型,也包括从“国富民强”走向民富国强”的社会转型。

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强大,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富路径。

简言之,民富是生产出来的。

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民富是生产出来的”这一观点的认识。

(6分)

 

27.xx年1到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万9224亿元,同比增长18.4%。

稳步提升的国内消费,成为拉动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一驾重要马车。

xx年,我国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直接拉动消费的政策继续显现成效。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49.7亿元,拉动了新车消费382亿。

xx年,全国范围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基本养老金和低保标准,老百姓收入增加,一系列组合拳让国内消费红红火火。

专家指出:

中国未来消费的重心不在吃穿用上而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

分析材料中体现的与消费相关的经济生活道理。

(10分)

 

28

材料一:

我国钢铁生产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钢总产量

1996年超1亿吨,连续10年世界第一,xx年超过4亿吨,占到全球产量1/3。

平均能耗

我国吨钢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

吨钢收入

我国售价300美元,发达国家500美元

品种质量

我国90%的产品为粗钢,高档货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赖进口

生产率

我国330吨/人年,发达国家450吨/人年

规模

中国钢铁企业1600多家,xx年产钢500万吨以上企业21家,其中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率仅为14%,巴西、韩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分别为99%、88%、73%、68%、61%、69%

出口比重

中国出口量仅占世界钢铁交易1%,处于20多位

注: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年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

材料二:

国务院通过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其目的是使我国成为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强国。

xx年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300立方米以下小高炉、20吨以下小转炉、小电炉进入淘汰实施阶段。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增强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

W市地处西南,矿产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遗产独特。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W市GDP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财政收入增速保持在16.5%左右,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5%,贫富差距大。

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指数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1)请分析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的经济现象,并指明图一和图二之间的联系。

(8分)

(2)根据材料一,请运用经济学知识,为W市的科学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2分)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1-5:

CABBA6-10:

DBAAD11-15:

ABCBB16-20:

CDCDB

21-25:

BBCCB

二、非选择题

26:

(6分)题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的环节。

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实现民富首先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3分)但有一定片面性,分配政策影响人民收入水平,如果分配不合理,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国家企业或少数人手中,也难以真正实现民富。

实现民富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居民收入、劳动报酬的合理比重。

(3分)

27(10分)①国内消费拉动国民经济良性发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我国制定“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现了国家运用财政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拉动消费增长。

③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基本养老金和低保标准,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百姓收入提高,消费红红火火,体现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⑤我国未来消费重心的转移意味着消费结构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每点2分)

28

(1)材料一所反映的我国钢铁生产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2分)材料二反映了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对钢铁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指导钢铁产业的发展,增强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分)

(2)①钢铁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转变。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适销对路的高技术含量高质量的产品。

③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④要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方式调整组织结构,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⑤要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

(每点2分,共10分)

29

(1)①图一:

该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分)

②图二:

该市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2分)

③该市资源丰富。

(2分)

④正是由于该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分)

(2)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优化产业结构。

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3分)

②转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3分)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走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染污少的发展道路。

(3分)

④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加强监管,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