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0606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下历史教案.docx

初一下历史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思想认识: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能力培养: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

难点:

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

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

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

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

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的统一(589年)

隋灭陈后,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二、开皇之治

1.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

(1)三省六部制

(2)消减地方官吏。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

三、隋朝大运河:

从政治上看:

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

2.大运河的作用

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它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四、暴君隋炀帝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五、瓦岗军和隋朝覆灭

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

2.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

618年春,贵族宇文化及和领导侍卫队的司马德戡发动政变,用一条白练巾结束了隋炀帝的性命。

隋朝政权自518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

4.巩固小结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

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繁重的劳役和兵役),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最后终于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第2课“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识记水平

了解

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

掌握

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综合分析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评价人物

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体验价值观

治国道理

统治者思想和政策的开明,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思想意识

杰出人物的“杰出”,体现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隋朝粮食储存很多,经济十分繁荣)

设文过渡:

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

(指导学生阅读第6页“唐朝的建立”,联系“导入框”内容加以理解: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唐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6-7页正文,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

(618年、长安、唐高祖)

2、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李世民、贞观)

教师解释:

“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标记自己统治时期的专有名词。

比如唐太宗是626年即位的,当年仍用父亲李渊的年号“武德”,627年才改为“贞观”。

所以,626年可记为武德九年,627年则记为贞观元年。

唐太宗的统治,历史上称作“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学生阅读7-8页相关课文、插图和文献资料,先在书上划线,然后讨论回答:

1、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2、第7页“文献资料”的意思是什么?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3、唐太宗在经济方面实行什么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4、根据第7页“动脑筋”:

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注意吸取历史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等。

5、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

(“人镜”魏征)

6、什么样的历史现象称作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的统治政策开明,使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所以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学生阅读8—9页有关的“阅读文字”,思考回答: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武则天)

2、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

巩固小结

1、阅读第9页“自由阅读卡”,思考:

“昭陵六骏”的由来怎样?

(纪念唐太宗的战功)

2、完成“填充图册”3——4页第2课的习题。

3、根据第9页“活动与探究1”制表:

(括号部分可留待第5课学完后补充)

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谈谈你对武则天的看法。

5、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提醒预习第3课《开元盛世》

 

年级

初一

学科

历史

版本

人教新课标版

期数

内容标题

第2课“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版)

分类索引号

  G.622.46

分类索引描述

  优秀教案

主题词

第2课“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版)

栏目名称

优秀教案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第3课“开元盛世”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

2.思想教育:

①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

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与阶级斗争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②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她对唐朝历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承前启后方面。

因此,她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应该被肯定的皇帝。

③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能力培养:

通过史实的学习,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培养学生运用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培养历史人物的功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三、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讨了隋朝历史的有关问题。

请同学们回忆隋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

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唐朝建立起来。

一、唐朝建立

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到624年,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

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二、“贞观之治”

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

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归纳整理唐太宗的政绩主要内容。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

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灭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

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这些内容说明唐太宗是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第二个方面,唐太宗善于用人。

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

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由于唐太宗确实是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

这些猛将谋臣为李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个方面,太宗重视纳谏。

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

他的思想很明确,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乘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地主阶级的“长治久安”。

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方面,太宗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贞观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

这样既避免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义。

唐太宗还大力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

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第五个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第六个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贞观末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三、“开元盛世”

1.政治经济措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出唐玄宗的政绩。

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

姚崇极力主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佛寺道观营造,重奖进谏之臣;宋璟主张放宽赋税、减轻刑罚、选拔人才、官吏称职。

唐玄宗对他们重用为相,致使政治清明。

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

农业生产大大发展。

(可让学生背诵杜甫《忆昔》)所以全国人口大增,户数是唐太宗时期的3倍,可谓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小结:

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年级

初一

学科

历史

版本

人教课标

期数

内容标题

第3课“开元盛世”(人教课标)

分类索引号

  G.624.6

分类索引描述

 素质测试

主题词

第3课“开元盛世”(人教课标)

栏目名称

 素质测试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科举制的影响。

2.思想教育:

唐朝的科举制度的继续完善和科举制度的巨大影响力,对中国以后各个朝代用人制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后世人引以自豪。

3.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归纳唐朝科举制度为什么能够很好的发展,从而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

难点:

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上节课提问复习:

唐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皇帝?

他们的朝代有着什么样的称号?

唐朝盛世的发展有哪些?

一、科举制的诞生

先指学生看书,为什么会出现科举制?

曾经魏晋以来人才选拔的局限性。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由此,我国科举制度正式

诞生。

从此,门第不高的人,可以凭借学问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关键人物有: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唐太宗: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在位期间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

大力提倡科举。

还开设了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掌握识别

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等

过程与方法

观察碑帖温故知新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颜真卿的书法碑帖图片,使他们认识到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书法艺术在唐朝已进入黄金时代

识图比较寻找特点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成就,判断他们各自的创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情感

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而自豪,立志于民族复兴伟业

艺术修养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诱发他们对祖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是重点子目)

教学难点: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隋朝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叫做什么?

(赵州桥或安济桥)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3、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直到今天仍可读到20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

4、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

(李白、杜甫、白居易。

5、其中被尊称为“诗仙”的是谁?

(李白)被尊称为“诗圣”的是谁?

(杜甫)写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的是谁?

(白居易)

过渡导入:

刚才大家所回答的是隋唐时期科技、文学方面的成就,今天则要学习隋唐时期在书法、绘画、石窟、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了。

其中,敦煌莫高窟还成了中外旅游者向往的名胜古迹和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学生阅读36页“文导入框”和38页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作标记,然后回答:

1、莫高窟位于今天什么地方?

(甘肃西部的敦煌)

2、它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什么时期?

(隋唐)

3、为什么说它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它保留的大量壁画、彩塑,精美而生动,佛经、文书等文物也很珍贵。

4、学生完成40页“练一练”: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C——有大量壁画、彩塑,精美而生动)。

教师过渡讲解:

莫高窟所保存的文物,有许多就是书法、绘画的艺术精品。

它们也能反映隋唐时期在这两个方面的辉煌成就

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学生阅读36-38页课文、插图、文献资料等内容,以及40页“自由阅读卡·碑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作标记,然后回答:

1、隋唐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颜真卿和柳公权)

2、他们的楷书有什么共同特点?

(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方整端庄,大小均衡,被后人并称为“颜筋柳骨”)

3、今天的人才市场里,常看到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之一是要求应聘者当场书写一段文字。

他们认为“字迹可以反映人品。

”你认为这种做法有没有历史依据?

(有。

颜真卿为人正直厚道,他的字就雄浑敦厚;柳公权为人铁骨铮铮,敢于向唐穆宗进行“笔谏”,他的字就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所以他们的楷书并称“颜筋柳骨”。

4、隋唐书画家中,最著名的是哪两位?

(阎立本和吴道子)其中哪一位被尊称为“画圣”?

(吴道子)

5、阎立本的代表作有哪些?

(《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6、吴道子的代表作是哪一幅?

(《天王送子图》)他为什么被尊称为“画圣”?

(他的画立体感强,注意线条变化,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盛大欢腾的乐舞

学生阅读39页课文、插图、“文献资料.白居易诗句”、“动脑筋”等,回答下列问题:

1、白居易诗中“胡旋女”的舞姿很像今天哪些民族的舞蹈风格?

(新疆的维吾尔族等)

2、当时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谁?

(杨贵妃)

巩固小结

1、本课介绍的隋唐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石窟、书法、绘画、乐舞等)

2、提醒有兴趣的学生预习“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准备报名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掌握

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归纳概括

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

分析判断形成观点

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联系比较解释现象

培养学生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用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思想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它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殊国情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

教学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用课本目录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为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探索?

结果如何?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这些探索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们归于失败后,中人民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场革命的开端是什么事件?

胜利于什么事件?

(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胜利于1949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中写满了屈辱、抗争和探索的事例。

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中,多数属于政治的、战争的历史事实。

今天,我们要从经济方面回顾这段历程。

(布置学生阅读99——103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相关事件、人名、企业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状元事业家张謇

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从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情怀、结局等方面思考回答]:

A、目的:

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B、情怀:

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C、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

(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

教师小结、过渡:

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

“骞”与“謇”怎么区分?

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马”换“土”[此处应板书讲解]。

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

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马”

张謇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炎黄子孙自己开办的民族工业,这些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板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然后通过“接龙”式练习,理解之:

时期

A

B

C

特征

D

E

F

原因

G

H

I

A.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萌芽E.短暂的“黄金时代”F.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G.在历史趋势的作用下,官民“自强、求富”(此点由老师讲解即可)

H.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I.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2、简述101页“阅读文字”关于“荣氏企业”兴衰历程。

(提醒学生运用“提炼法”:

A、初创发展:

“黄金时代”加上艰苦奋斗

B、屡遭挫折:

“九一八”事变后,陷入困境;“七七”事变后,毁于一旦。

C、抗战胜利后:

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

(发展进程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于轻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102页选择题:

应选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提醒学生预习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