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8850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docx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

【摘要】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不断有各种攻击性行为出现;但正常儿童到八九岁时,已具备相当自控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表现。

而伴有攻击性行为特殊儿童,主要鉴定标准是:

行为或情绪显著异于其他同龄伙伴;除学校外,至少在其他一个情境中出现适应困难;在学业、社会、人际、生活等方面适应有显著困难,且一般教育所提供辅导无显著成效。

本文以本班级一名听觉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近一年时间,对其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其产生原因,以个案攻击性行为为突破口,指在探索听障儿童攻击性行为处理方法和教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听觉障碍攻击性行为解决方法

一、前言

听觉障碍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楚周围环境声以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和。

[1]海伦凯勒曾说:

“盲,阻碍了人和物,聋,阻碍了人和人”。

可见,听觉障碍不仅给他们带来学习上困难,也给他们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带来了诸多障碍。

听觉障碍人群常常表现出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自卑、孤寂、忧伤、烦躁,对正常人有一种提防、对立态度;二是任性、自私、理解问题片面,道德判断水平低;三是稳定性、自觉性、持久性差;四是小团体主义思想严重,自我表现意识强,易激动,敢想、敢做;五是不加选择地模仿外界行为,缺乏道德感、理智感受,不能自觉地调节自己道德行为,有时有破坏性表现。

由这些特征导致一些行为现象:

有打架、偷东西、乱跑、哭闹、乱蹬乱画、损坏公物……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施加暴力行为,如踢打、抓咬、推拉、抢夺、破坏、扔东西等,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财务损毁。

[1]攻击性行为主要共同特征有:

人格特征上倾向于外向型,他们冲动易怒,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接受别人批评,经常因打架、斗殴成为纷争焦点。

攻击性行为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自卫性攻击,即对他人攻击行为所表现出自我防卫;二是非自卫性攻击,即为了达到支配、控制或骚扰他人目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三是强迫性攻击,即无法控制自我情绪攻击性行为。

[1]本文中研究个案属于非自卫性攻击和强迫性攻击,并不同程度伴有听障儿童和攻击性行为多种特征。

目前特殊教育界对于听障儿童单一方面研究很多,但是关于听觉障碍儿童攻击性行为(多重障碍)个案研究并不多,现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经验,对有关听障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做个案研究,以期初步探索教育攻击性行为听障儿童有效方法。

二、个案基本信息

桂花,女,9周岁,先天性耳聋,湖南某市聋部一年级2班学生。

父母都是农民,母亲在怀小桂花时曾一直在化学厂工作,桂花是一个剖腹产早产儿,四岁多才学会走路。

母亲一直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现实对桂花是不理不睬,父亲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和孩子沟通,对桂花也是不管不顾,爷爷奶奶却对小桂花非常溺爱,要什么给什么,凡事都顺从桂花。

根据桂花情况,她目前尚无生活自理能力,于是学校采取了家长24小时陪读方法,奶奶就一直在学校每天很辛苦陪着桂花,而桂花父母近一年来我只见过一次。

三、个案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

从小桂花在学校表现来看,她得情绪非常不稳定,动不动就发脾气,过于频繁表现出打同伴,不服从教自理师指挥、争吵、哭闹、破坏物品等行为。

这样情况在刚开学时候一天内就发生多次。

记得开学第一天,在教室里乱跑、乱动,把书本撕了从窗户扔到外面,将桌子推倒在地,王老师去阻止她,她便拳打脚踢,作为班主任我,见这情境来不及思考如何处理,急忙上去制止,不曾想她越来越“兴奋”了,变本加厉折腾,直接躺在地上,跟老师玩起了“游戏”,刚毕业无教育教学经验我,在旁边气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奶奶冲了进来拿起教鞭就狠狠打桂花,奶奶边打边骂她,见这情境我先是吓得没反应过来,再看桂花既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像奶奶求饶,像是铁打娃,扔躺在地上“不亦乐乎”。

课堂上桂花总显得烦躁不安,总是不断站起来,喜欢招惹其他同学,表现为把别人书本仍在地上或撕掉,跑到其他同学面前打人脸或是亲别人一口,经常跑到讲台上趁我不注意把我东西仍在地上或是到黑板上乱涂乱画。

如果我不理她,她就爬栏杆、翻窗户,用头部撞墙体,如果我批评她,她便躺在地上不起来甚至在教室里把内裤脱下来。

课间活动时,她也一刻不得安宁,其他同学玩什么,她便抢什么,不给她就嚎啕大哭甚至打人。

中午到食堂吃饭时,总是奶奶帮她打好饭,吃几2口后,便去招惹旁边同学,或是拍旁边同学或是把别人汤抢过来。

午休时,其他同学都安静再床上睡觉,只有她在宿舍里来回跑,自己玩着玩着觉得无聊了,就开始折腾正在睡觉同学……

奶奶告诉我,桂花在家里也是这样,稍不如意,就把家里花瓶、杯子等物品摔在地上,有时候还动手打弟弟,家里每次都被她闹“人仰马翻”家人收拾残局时,她却逍遥自在睡着了……

四、听障儿童攻击性行为诊断和评估

(1)医学评估结果

经医生诊断,小桂花由于缺少听力神经,导致神经性耳聋,判

断为重度聋,即一级聋。

脑部有轻微损伤。

(2)行为诊断

针对桂花出现攻击性行为问题,我做了细心观察,在其自然参和集体活动过程中,发现桂花攻击性行为比率较高(参表一)。

姓名:

桂花观察者:

班主任目标行为:

攻击性行为

日期

频率

(发生次数)

持续时间

(分钟数)

行为强度

(1=弱,10=强)

缘由

事件前

结果

事件后

星期一

3次

5/17/20/10

4/9/10/8

课堂上,教师在上课……:

课间,同学在玩玩具:

活动课,做活动:

中午午睡时,:

就餐时

书本被撕、桌子推倒在地,同伴被打,桂花躺在地上,餐盘摔在地上,教师和奶奶在哭、桂花笑。

同伴厌恶桂花。

星期二

4次

15/17/5/17

7/9/2/9

星期三

3次

15/10/20

7/8/10

星期四

2次

10/17

8/9

星期五

3次

15/17/10

7/9/8

四、攻击性行为发生原因

通过平常观察、分析,桂花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原因:

(1)脑功能异常:

医学研究证明,人类大脑各个部位都有其功能

若大脑某部位有问题,则可能引起不同程度攻击性行为。

经医生诊断桂花脑部有轻微损伤,这可能是导致她攻击性行为一个原因之一。

桂花母亲在怀桂花时,增在化学厂做工,这也可能导致桂花在胎儿时期感染有害物质。

(2)家庭因素:

桂花亲人分别扮演了不同角色类型;爷爷奶奶

典型“补偿型”,对于桂花有强烈内疚感,于是总想着从其他方面给桂花补偿,要什么给什么,过于溺爱,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桂花一些行为问题:

父母是典型“放纵型”和“厌恶型”,由于沟通上存在很大障碍,桂花爸爸对她攻击性行为也没有办法,基本上是不管不顾,但却常以威胁或打骂方式教育她,桂花很害怕爸爸,妈妈则比较厌恶鄙视桂花,认为她是家庭累赘,让她在亲戚朋友面前丢脸,稍不如意对桂花即或打或骂,妈妈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桂花小弟弟身上,弟弟是健全儿童。

(3)学校环境因素:

教室空间大小;我校班级是按国家标准设置,

每个教室60平方米,本班现有6名学生,故教室除了摆放了6套桌椅外,剩余空间很大,这便为桂花在课堂上玩耍、跑闹等攻击性行为提供了方便。

座位安排;桂花坐在右边第二个位置,旁边分别是小杨和小彭,小杨和小彭是很乖、守纪律学生,不同是,每次桂花攻击小杨和小彭时,小杨都会反抗,久之桂花便不再攻击小杨了,相反小彭不会反抗,每次不论打他还是撕碎他物品,小杨都只是笑一笑,久之便助长了桂花攻击性行为。

教师自身因素;由于教育对象听力受损、年龄小、手语词汇有限、手语对抽象事物表达能力匮乏,加上我初为人师,缺乏教育管理经验,很多时候无法对桂花行为做出客观评价,从而无形中让桂花攻击性行为得到了强化。

(4)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学习理论研究者们认为,攻击性行为是

后天习得,具体途径是强化和模仿。

强化分正负强化。

儿童某种攻击性行为如果得到了正强化,如赞赏、默许、放然等会导致反应增加,成为习惯性攻击行为。

另外,儿童在接受惩罚、责备之后,会产生痛苦,构成挫折,进而产生攻击行为。

因此,过于严厉,或护短,都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

[1]桂花有一个非常显出特点即是善于模仿。

对于面对缤纷而又充满诱惑大千世界,她往往不加选择接受、模仿、运用,尤其是电视上暴利模式成为听障儿童模仿学习主要途径。

(5)个人因素:

桂花虽然是听障儿童,但她也有自己需要,由

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需要,她便可能用攻击性行为去表达自己内心得需要,如:

不停起身下位,可能是想引起同伴和老师对她得关注;抢玩具,是想得到属于自己玩具;躺在地上是想老师能过来扶她,并对她表示关心;打同伴可能是她表达喜欢一种方式……当桂花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桂花就会用打自己或者破坏物品等方式来发泄;观察发现,当桂花觉得无所事事时或兴奋时候,她也会去打人。

综上所述,桂花出现攻击性行为目主要是为了引起他人对

她关注、表达内心需求和得到想要东西。

五、探索听障儿童攻击性行为解决方法

1、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要想成功,必须依靠家校两股力量,如飞机两翼,缺一不可。

特殊教育更需如此。

(1)家庭教育:

在原因中谈到,桂花亲人都分别担任了不同角

色,值得关注是桂花父母对桂花态度,要么非打即骂,要么厌恶不理……对此,我不仅多次找到桂花奶奶、姑姑、爸爸、妈妈进行交流,让家长了解桂花出现攻击性行为原因,以及攻击性行为问题对于桂花以后发展限制,建议他们去买一套中国手语书和特殊儿童心理学方面书籍看一看……可喜是桂花家长都表示非常配合,而她妈妈也自我做了反思,表示以后会多关心桂花,尝试和桂花进行沟通交流,经过几个月共同协商,我和家长制定了一份针对桂花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2)教师个人教育态度:

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和领导者,

对学生未来成长有直接导向作用。

教师对个案态度影响教育策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反思,如果教师仅从原因看待问题行为,往往会倾向正面处理问题,若仅从外在行为看待问题,未了解根本原因,则会倾向于用反面处理方式。

因此,我认为在处理桂花攻击性行为问题时,要找出根本原因,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加以干预,往往会得到较好效果。

但有时无法了解事件发生原因,则需要我们“克制”,抱有宽容、谅解心态来处理行为问题,可以适当“冷处理”,等情绪稳定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

教师对个案态度影响了个案行为;开始时我对桂花攻击性行为认识不够深入,只当做她年龄小、适应环境能力差,每当桂花出现问题时,我便不加思索处理她得问题行为,对桂花关心不够,研究不够深入,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桂花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必须转变自己观念,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以个案为突破口,研究特殊儿童心理需求和问题特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攻击性行为听觉障碍儿童科学有效教育方法。

教师对个案态度影响了同伴对个案评价。

(3)制度约束,重在规范行为:

任何一项管理都离不开和之相应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问题是矫正攻击性行为最为有效方法。

通过一学期探索,在班级管理上初步制定了《在校生一日常规》《请假制度》《就餐制度》《午休制度》《课堂记录》《值日生制度》。

用这些制度规范听障儿童行为,收到了良好作用。

特别是《值日生制度》中规定学生每天轮流值日,当天值日学生需要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如:

早上进教室负责打开窗户、开灯;上课铃响后组织学生上课;课件负责擦黑板、整理讲台、监督其他学生行为;两操时组织其他学生排队做操;放学时负责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卫生……这些规定不仅约束了桂花攻击性行为,也培养了桂花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为其找到了成就感、荣誉感,树立了信心,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2、环境设置合理化、人性化

(1)教室空间大小:

教室空间大小是不能改变,故此,我将桌椅重新摆放,尽可能设置障碍,减少桂花发生问题行为可能性。

(2)座位安排:

我将桂花座位安排在东边第一个位置,并和旁边小杨同学有一定距离,但不是隔离她,并要求班上同学照顾桂花,不能和桂花打架。

(3)对外界环境影响加以引导:

不加选择地模仿外界行为,是听障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原因之一。

而有目,有选择指导听障儿童模仿,可使他们责任感、义务感、不断增强,道德情感和美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故此,教师要开展有意义教学活动、主题班会,有效引导学生接受外界影响,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3、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也称行为矫治,是依据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改变不良行为一种技术。

[1]针对桂花攻击性行为特点,主要采取了一下几张行为治疗方法:

(1)正强化法:

是指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作用下,某一行为发生

后,立即有目给予行为者正强化物,那么以后在相同或相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发生频率将会提高。

[2]

据观察,刚上课前几分钟里,桂花基本都能按要求坐好,此时我便让其他学生都看桂花,发现桂花坐更端正、更好了;过了十几分钟,桂花开始躁动不安了,有点坐不住了,此时我立刻走到其他学生面前,表扬他们坐姿端正、认真听讲。

如果此时桂花没有注意我行为,我便走到桂花面前,让她看一看其他学生是怎么坐,并告诉桂花,老师喜欢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学生,如果你和他们一样,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你……如此反复,基本上能维持15至20分钟左右。

(2)惩罚法:

是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

行为者以厌恶刺激或撤除正在享用正强化物,以降低该行为在相同或相似情境或刺激下出现率.[2]

例如在课堂上,当桂花把其她学生练习本撕了时候,我便立即把她最喜欢本子给撕了,让她体会自己物品被毁感觉,并指出她得这种行为对别人了伤害,这样做是不对。

然后,请奶奶当着她面付钱给别人买新本子,并让她亲自赔给同学。

逐步控制桂花不良行为,从而杜绝攻击性行为。

(3)消退法:

是指在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反应

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也似情境时,该行为发生率会降低。

[2]

例如,当桂花躺在地上怎么拽她,都不起来时候,其实可以

采用消退法来处理这类问题,即漠视、不理睬她得这种行为,实验结果是桂花见我许久没有去扶她起来,也没有对她这种做出任何反应,最后她自己乖乖起来了。

(4)代币制:

也称标记奖励法。

这是在儿童出现行为时,立刻给予

一种“标记”或加以强化,然后在用“标记”或代币兑换各种强化物一种行为矫正方法。

[1]

表二:

实施计划表

时间

目标行为(一天内)

代币策略

奖励物

第一阶段

不打人不毁坏物品人,得一个小星星

积满3张小星星

1个棒棒糖

第二阶段

不打人,得一张美羊羊贴画

不毁坏物品,得一张喜羊羊贴画

各积满5张贴画

玩具熊

第三阶段

不打人毁坏物品,得一张立体贴画

积满8张立体贴画

拼图玩具

第四阶段

不打人也没有毁坏物品

且得到所有小朋友夸奖

给愿望树涂色

洋娃娃

表三:

处理之后,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个案集体行为

日期

频率

(发生次数)

持续时间

(分钟数)

行为强度

(1=弱,10=强)

缘由

事件前

结果

事件后

星期一

3次

5/10/10

4/6/6

课堂上,教师在上课……:

课间,同学在玩玩具:

活动课,做活动:

中午午睡时,:

就餐时;

书本被撕、桌子推倒在地,同伴被打,桂花躺在地上,同伴逐渐喜欢和桂花玩。

星期二

2次

7/10

5/6

星期三

1次

15

8

星期四

1次

10

6

星期五

0次

六、总结

从表一和表三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个案攻击性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善,攻击性行为逐渐减少;逐渐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同伴对他评价也越来越好。

现在桂花已经能安静在课堂上坐好,不需要家长陪读了,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好。

爱心和耐心是特教工作基础,但唯有方法是关键。

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桂花许多行为无疑是在不断挑战教师爱心和耐心,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最后还是到达了目地,我和个案一同成长……这份喜悦将会鼓励我,作为继续前进动力。

作为聋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坚信:

“我学生,除了听,和正常孩子是一样,一样坚强,一样全力以赴追逐自己梦想,哪怕会受伤,哪怕有风浪,风雨之后就会有彩色阳光”。

孩子,你慢慢来,老师和你一样,我们都一样。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王辉,行为改变技术,南京大学出版。

3、林宝贵,台湾特殊教育概况(修订版),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修订,2009年1月,110

4、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月评估,南京大学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