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8727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率市场化资料.docx

利率市场化资料

产生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言的,利率管制是指政府部门对利率水平的变化设置的一个最高限度(一般是对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和一个最低限(一般是指贷款利率),利率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浮动或者不允许浮动,它是国家或政府出于特定目的,将资金利率压低到市场均衡利率之下的一种政策措施。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不是目的,首先我们不是为改革而去进行改革的。

改革的目的是要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利。

在现代经济中,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过货币来表现,货币流向引导资源的流向。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实物系统的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人民因此享受了比改革前多得多的福利。

但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仍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力还有待发挥。

经济运行的实物系统与货币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实物系统价格绝大部分已经实现市场化的条件下,货币系统的资金价格即利率客观上也有了市场化的需要。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还在于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将面临的新形势。

加入WTO意味着我们承诺按国际通行规则管理经济,虽然对中国金融市场我们仍然可以实行一定的利率管制,但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大大增加了我国货币和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

很有可能我们会在与其的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市场利率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实际上某种程度已经自由化的现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对境内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率仍然管制过于严格,中资金融机构过于缺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进行竞争的经验,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这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利率管制的弊端开始显现:

造成了经济的低效和失衡,经济的低效和失衡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发展。

利率管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中的“瓶颈”。

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

1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原因

1.1利率管制影响了国内资金的充分利用。

恶化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地位目前外资银行享有超国民待遇,外资银行被允许在规定的利率基础上收费,但禁止中资银行收费。

这实际上相当于外资银行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而中资银行的贷款利率却是管制的。

国内商业银行无法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确定贷款利率,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惜贷”现象,客观上也使贷款流向大中企业,流向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难以获得赞款。

这样。

对利率敏感的效益好的非国有企业由于无法获得贷款而不能增加投资。

削弱了利率政策的投资效应。

加入WTO后,不推动利率市场化,必将束缚国有银行的手脚。

使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无法发挥。

国有银行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1.2利率机制僵化使宏观调控受到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在政府推动下逐步发展.但由于利率管制和债券利率没有与风险程度挂钩。

各种债券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公开市场利率为主导的货币市场利率没有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货币政策要通过金融市场传导。

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结构受到管制。

无法形成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和灵活的利率体系。

必然使货币政策效应大打折扣。

1.3利率市场化是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客观要求

加入WTO。

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业将全面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按照协议.我国要承担的义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必须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建立起敏感的价格信号系统,完善市场机制。

这必然要求建立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间的联动性和趋同性大大增强了,这就要求各国的经济机制日趋接近。

显然,我国现行的利率管制同国际金融市场普遍执行利率市场化的机制是不接轨的,造成国内的资本市场同国际资本市场脱节。

总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扩大改革开放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而主动进行的理性选择。

2利率市场化的利弊

2.1收益分析随着改革逐步深入、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程度.管制利率已不合时宜,其成本已远远大干收益,利率市场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适时适度进行利率市场化有非常巨大的收益。

首先,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职能。

若金融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哪怕是很小的偏差,都会使整体经济的效率损失显著。

其次.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就业压力非常大。

中国每年须解决100O万人新增就业。

近年来统计数字表明。

解决新增就业的最主要贡献来自于城镇中小企业。

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

特别是利率政策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其获得贷款或其他渠道的融资。

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这项重要任务的推进。

第三.中国于2006年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包括市场准入、客户范围和人民币业务。

但中资金融机构目前有一个致命的弱项.就是产品定价的能力差。

特别是贷款产品定价经验不足,因为过去利率方面管制多,没有机会去做。

假如不主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很有可能使我们在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市场利率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宴际上在某种程度已经市场化的现实.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

2.2风险分析

2.2.1利率市场化会造成存贷利差的收窄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而育的。

有管制的利率会扭曲资金的真实供求,无法把社会资金最有效地配置到所需要的地方。

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当利率管制取消之后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的追逐会使贷款利率下降。

而对存款的竞争叉会造成存款利率的上升,其结果往往是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窄。

如果收窄的利差不能有效覆盖风险。

银行将被迫接受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倒闭的命运。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实际上是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对管制利率条件下形成的超额利润的丧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商业银行领域的表现。

目前,我国仍旧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

目的也是为了避免突破两个界限而引发过度竞争。

将利差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

2.2.2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利率风险

(1)收益曲线风险。

收益曲线风险主要表现为长短期利差的缩小对银行收益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商业银行存款充足。

由于国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不少银行把部分存款投资于国债,以获得稳定的利差收入,而且风险较低。

但是,如果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债券市场价格下降或出现利率倒挂.银行的收益就会降低甚至为负,这也会形成利率的收益曲线风险。

(2)基准风险。

基准风险是指具有类似重新定价特征的不同金融工具在利率调整时问、幅度不同所引起的收益降低的风险。

下面几种情况都属于基准风险:

一是相同期限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不同,造成存贷款利差变化对银行收益的风险;二是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差不等幅变动对银行收益的风险;三是在银行投资债券时,由于债券资产的利率由市场决定,而其资金来源——存款的利率则由银行确定,当两类利率出现不等幅变化时.也会形成基准风险。

(3)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是指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由于期限、数量等不匹配所产生的差额风险。

由于这类风险往往在重新定价时表现出来,故也称为成熟期不匹配风险。

为追逐最大化的收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错配。

因而,重新定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

(4)选择权风险。

选择权风险来自于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所包含的期权。

由于期权赋予其持有者买卖或改变某一工具或金融合同的现金流的权力。

而非义务。

所以,当持有人行使选择权时,会给银行带来利率风险。

(5)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特指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的由政策调整引发的特殊风险。

主要是指,在渐进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

对存贷款利率仍然设限管理;国家在特殊条件下对利率调整的干预力度过大;以及在竞争不充分条件下。

大银行所具有的影响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干扰因素.等等。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向前推进。

利率的政策性风险会逐渐降低。

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从中国现实的经济状况与宏观管理能力分析.利率市场化的时机也已经成熟。

首先.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间接调控能力增强.放开利率在货币的宏观管理方面不存在障碍。

利率没有能够在前期经济改革中较快地市场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央行调控力的培植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已从完全的直接控制,转化为更多地依靠间接手段来调控,中央银行具备了更大程度上间接调控的能力,完全能够控制和管理好利率市场化后的货币运行。

因此。

放开利率由市场决定,并不会对央行在货币政策管理和调控方面产生多么大冲击。

其次,银行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这些探索的成果为利率的彻底市场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更提供了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相遇。

1996年我国银行之间统一的货币市场形成.随后是国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近处来外币利率的放开等等,不仅开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提速”,也积累了相关大量经验,并为最后实现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基础认识。

特别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

已经有了足够年头的运行,其资金价格水平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货币市场供求与正常竞争的状态。

第三。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大.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内部改革加速,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关注经营效益与效率的内在力量,信贷资产的质量备受重视.信贷货币资金供应越来越慎重。

它集合成了社会货币资金供应相对充裕的格局。

这正是改革利率决定方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大好时期.既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对于整个货币政策的管理。

进程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

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

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经济转轨中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金融体系市场化就作为“不得不玩的一个游戏”(theonlygameintown)风行全球,并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进行。

中国利率的决定和传导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已进入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

为确保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活动按照适应金融资源特征、符合金融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在此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阶段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在某种意义上指导甚或决定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剩余道路的前进方向、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评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

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整个利率体系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多,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干预的成分越来越小。

从范围过程来看,即是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过程;从程度过程来看,即是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利率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从阶段过程来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包括利率市场化准备、利率市场化进展和利率市场化成熟三个阶段。

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从时间上观察,在短期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从长期来看,其变动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

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金融生态的可持续状态,在理论上是指利率能否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没有确定利率的自主权;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以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既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又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是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直至1996年6月,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直至2000年9月21日,才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的第一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到目前为止才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这不仅与激进式改革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其它领域的渐进改革比较,利率体制改革也是滞后的。

利率市场化的多样性是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体系内涵、程度范围、次序安排等是层多面广、不一而同的,既有利率市场化内涵的多样化,包括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传导的市场化和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也有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多样化,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利率市场化,只有以上部分均得以实现市场化,才是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复杂性是指衍生于融资活动的利率制度与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错综交杂,相伴相随,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社会,还是对银行、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由于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相符合的金融产权制度约束的弱化、金融市场机制及结构的不完善、中国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市场化、金融救援机制的不健全等障碍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改革增添了变数和难度。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评析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

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

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

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

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

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

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

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

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

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

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

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

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一)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1.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利率体系已出现两个变化:

一个是基准利率种类越来越少,如存贷款利率种类得到简化,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被取消,外币利率管理的币种减少,并正在朝最终保留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方向前进;另一个是各金融交易主体实际执行市场化利率越来越多,过去单一性地执行基准利率的时代已被执行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上下浮动的利率体系时代所取代。

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变动,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的变动做出快速反应,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则对中央银行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做出充分的响应。

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执行浮动制度越来越多,其利率水平基本围绕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这一轴心而变动;其他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也受一个时期内平均基准利率的影响,并充分反映长期资金供求关系和各种心理预期,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导的多层次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

2.部分领域资金定价初步实现市场化。

近年来,国家尝试将一些资金置于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

从市场来看,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从区域来看,在农村先行试行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从产品来看,国债、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行放开,大额外币利率初步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松到“存款利率只管住上限,贷款利率只管制下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

就市场化程度而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存款利率,外币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本币利率,农村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城市利率,大额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小额利率,长期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短期利率,随着企业、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推进,利率的全面市场化目标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

到目前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只剩下少数关键步骤,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攻坚阶段,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还依旧漫长,促使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仍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各类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互相流动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利率的微观机制还是不完善的,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和存款利率的强管制性,导致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要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

其主要表现为:

1.操作层面上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落后于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

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制度框架设计利率可以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高低;操作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具备利用利率自主对各类资金合理定价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市场化,操作层面的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才是利率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

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除了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以外,其他各类利率基本是可以浮动的。

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

但是“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

对各商业银行来说,长期以来,利率只是计算利息的指标,并没有被真正作为资金价格来控制成本和风险,利率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银行也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风险调整利率的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2.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调节作用和导向引力小。

首先,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起不到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基准利率政策的同时也就是调整货币供应量。

准确地说,在这些国家中,存在基准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总量反向变动的联系。

在中国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

利率的变动并不意味着流动性的相反变动,主要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两者之间不具备显著的关联效应。

其次,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权管理和制定包含基准利率在内的几乎所有银行利率,如存贷款利率水平、种类和期限档次等,“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很难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

第三,再贷款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

因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财政贴息为前提的再贷款在全部再贷款余额中占比高达54%,剩余不到一半比例的再贷款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享受准备金低利率优惠,故对再贷款利率的调整几乎没有弹性,再贷款利率的影响面越来越小。

第四,再贴现利率因再贴现量规模较小,而难以担当起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功能。

第五,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形成的贡献度不大,同业拆借利率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弱。

3.利率浮动定价机制执行缺乏现实基础。

金融机构普遍未建立或使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利率管理机制僵硬,大部分商业银行分行以下没有设置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利率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利率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等日常事务上,有的业务人员素质较低,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掌握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起来就存在严重的偏差。

也就是说,所谓的利率管制已基本取消,只是假象,缺乏现实基础。

例如,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要么“浮而不动”,要么操作手法简单、“一浮到顶”。

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浮动利率水平总体上由各自总行制定,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的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

4.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水平不尽合理。

现在的利率结构和水平没能反映预期投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享有国家信用的“金边债券”——国债的实际利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匹配原则,中长期的存贷款利率的差异程度不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的风险程度和水平。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适宜的

众所周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与模式确定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失败。

从总体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正确和适宜的,也是符合我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其原因在于: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从计划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