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7483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docx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白雪塑像(嘉兴市)

许行

   ①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②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

“走吧!

元元的作业写完了。

”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③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④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

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

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⑤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

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

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

   ⑥一张学生桌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

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

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⑦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么隔音?

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

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

   ⑧儿子很体谅爸爸:

“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⑨“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

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⑪“爸爸,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拦爸爸。

   ⑫“不,爸爸有点事。

   ⑬啥事?

总在这个时候有?

元元心里明镜似的。

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

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⑭北方的冬天来得早。

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

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

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

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

“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⑮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

安静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第②自然段中“走吧!

元元的作业写完了”,女人说这句话的原因是(   )

A.丈夫沉迷于下棋,妻子在催促他快点离开。

B.提醒丈夫可以回家检查儿子的作业了。

C.儿子作业已写完,告诉丈夫可以回家休息了。

D.埋怨丈夫不该在儿子做作业时离开家。

(2)第⑤自然段中“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了儿子,儿子的个头长得太大。

B.小屋里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C.一家人一住便是十几年,屋子已经显得有些老旧。

D.儿子没有安静的学习场所,父母也没有单独的休息空间。

(3)文章第①至③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场景:

________;

第④至⑬自然段以插叙的方式交代:

________;

最后第⑭至⑮自然段又描写了一个场景:

________。

(4)第⑥自然段中提到儿子“苦恼”,爸爸也“苦恼”,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两个人的“苦恼”分别是指什么?

①儿子的“苦恼”:

________

②爸爸的“苦恼”:

________

(5)本文很注重自然环境的描写,如第①自然段写了“夏夜”,第④①自然段又写了________。

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

(6)文中的哪个人物打动了你?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

(1)C

(2)D

(3)父亲在路灯下观棋;直到儿子写完作业方才回家父亲躲到外面的原因;父亲在风雪夜躲到外面被大雪覆盖成雕像。

(4)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

;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5)北方的冬天;大雪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6)略

【解析】【分析】

(1)、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C;

(2)D;

(3)1、父亲在路灯下观棋2、直到儿子写完作业方才回家父亲躲到外面的原因3、父亲在风雪夜躲到外面被大雪覆盖成雕像。

(4)1、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

2、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5)1、北方的冬天2、大雪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6)略

【点评】

(1)、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理解。

背书(节选)

李 晴

   我是个爱静的人,即使是早起背书,也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

那时,我就选中了校园墙角的一溜猪舍(shě shè)。

其实,除了猪粪的气味,那是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

石子铺的小道,青石砌(qiē qì)的圈栏,薄薄的雾气,冰冰凉的青石板。

坐在上面背书,真是清新爽快。

除了背诵文史地英语外,还有一本我日日必背的书。

那是本很旧的《唐诗三百首》,发黄的麻纸,竖排版,繁体字,石印。

【A】一首一首( )一页一页( )在晨风轻拂的油灯下( )我慢慢地都背过去了( )日子( )一个又一个的日子( )都从油灯下( )从我朗朗的背书声中翻过去了( )

   对于我的惊扰,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

它们又哼又撞,甚至跳起来用嘴拱我放在圈(juàn quān)栏上的煤油灯。

但日子久了,便习以为常。

我背我的,它们睡它们的。

望着它们相依相偎(wēi wèi),呼呼噜噜,我的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到了冬天,起早背书就不那么惬意了。

猪圈位于校园一隅,冷风从低矮的围墙呼呼而入。

为了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只好挡在风口。

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

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

【B】有时遇到下雪天,片片雪花飞旋而下,无声地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像无数飞着的小蛾子。

放寒假后,我回到家,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

   现在,人们早已不用煤油灯了。

但每当耳旁听到有人说:

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

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选自《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15年第5期)

(1)画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给文中画横线句子【A】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3)“习以为常”的意思是________。

作者在猪舍旁边读书,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后来习以为常的原因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B】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在文中属于________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为什么每当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时,作者会“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答案】

(1)shě;qiē;quān;wèi

(2),  ,  ,  :

  ,  ,  ,  。

(3)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作者长期在猪舍边读书,猪们常常看到她,就不再惊慌了。

(4)比喻;环境;表现冬天的冷,表现出作者背书的辛苦,表现作者在中学时代学习的刻苦勤奋

(5)因为作者珍惜时间,那些早起背书的经历,让她在感受无数终身难忘的苦甚至痛滋味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这种虽苦尤甜的记忆,让她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更好的人生。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第一空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第二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把“雪花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比作“无数飞着的小蛾子”是比喻,划线句子是环境描写,表现冬天的冷,表现出作者背书的辛苦,表现作者在中学时代学习的刻苦勤奋。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shě;qiē;quān;wèi

(2),  ,  ,  :

  ,  ,  ,  。

(3)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作者长期在猪舍边读书,猪们常常看到她,就不再惊慌了。

(4)比喻;环境;表现冬天的冷,表现出作者背书的辛苦,表现作者在中学时代学习的刻苦勤奋。

(5)因为作者珍惜时间,那些早起背书的经历,让她在感受无数终身难忘的苦甚至痛滋味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这种虽苦尤甜的记忆,让她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更好的人生。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第一空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第二空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爱在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zā zhā)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于是他一边跷起扎(zā zhā)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sāng sàng)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突然 虽然 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 虽然 依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突然 虽然 依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联系上下文,选择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伤心________    简单________    注视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约而同:

________

半信半疑:

________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请写出这句话,并从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诉苦→________→________→感动

(6)父亲在拐弯处回头,这一动作让你体会到什么?

【答案】

(1)zhā;sāng;依然;突然;虽然

(2)悲伤;随便;注目

(3)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4)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5)伤心;半信半疑

(6)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默默的。

【解析】【分析】

(1)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zhā;sāng;依然;突然;虽然

(2)悲伤、随便、注目

(3)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4)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突然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5)伤心、半信半疑

(6)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默默的。

【点评】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启示(节选)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

为什么?

”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

   把它放回湖里。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把它放回湖里。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写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中“依依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

(3)概括倒数第二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4)读了这篇短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形容留恋,不忍分离;恋恋不舍;长扬而去

(3)每当“我”遇到抉择的时候,父亲的话就给“我”力量。

(4)在道德的是与非面前要勇敢地、坚定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析】【分析】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形容留恋,不忍分离;恋恋不舍;长扬而去

(3)每当“我”遇到抉择的时候,父亲的话就给“我”力量。

(4)在道德的是与非面前要勇敢地、坚定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点评】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课外阅读我能行。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董 贺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建人之一。

他___________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___________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

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读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读名人传记。

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读。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

”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

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既吃惊又高兴。

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

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布置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读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

“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

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为什么要与众不同?

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

就像绿洲上的小草一样。

   “___________做绿洲上的一株小草,还___________做荒丘上的一棵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苍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大名鼎鼎:

________

②与众不同:

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4)请你说说“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5)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苍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

用一句话写下来。

【答案】

(1)之所以……是因为……;与其……不如……

(2)形容名气很大。

;跟众人不一样。

(3)因为读书多而懂得多,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4)解释说明。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只满足于同别人一样的生活。

(6)示例:

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海军战士。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故选“之所以……是因为……”②分句前后是选择关系。

故选“与其……不如……”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本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及判断能力。

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用一句话写下来即可。

故答案为:

(1)之所以……是因为……;与其……不如……

(2)①形容名气很大。

②跟众人不一样。

(3)因为读书多而懂得多,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4)解释说明。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只满足于同别人一样的生活。

(6)示例:

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海军战士。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考查学生对破折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开放些试题,要言之有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马市长放下茶杯,望着女儿说道:

“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

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

“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

”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

”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

“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段前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④②③①⑧⑥⑦⑤

(2)大力支持;绝对不行

(3)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4)马市长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