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6687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99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pptx

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主讲人:

吴晓心理健康的概念WHO对健康定义可概括为个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

我国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吴振云教授认为心理健康即心理活动和心理状况的正常,包括心里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正常。

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背景WHO将老年人定义为在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者,在发展中国家是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

联合国规定:

老龄化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者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我国于1999年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基数大、速度快,再加上底子比较薄、经济不发达,负担相对较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养老、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带来了复杂深远的影响,我国社会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医老”和“养老”压力。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现今我国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日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

留守老年人类型空巢老人:

是指国际性人口临时迁移,表现为子女因学习、工作等向国外发展,而老年人仍居住在国内的人群,他们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多表述为空巢老年人;空巢老年家庭是传统家庭结构向现代家庭结构变迁的结果之一。

由于空巢老年人缺乏成年子女在身边,各种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失落使得空巢老年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空巢老人综合征”。

农村留守老人:

指在农村地区,子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而长期离开居住地超过个月,老年一代留在户籍地家中的农村户籍老年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异地转移从事外出务工。

同时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上亿外出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往返流动,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群体。

*失独老人:

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

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

按常规死亡率计算,19752010年间,有超过1000万独生子女在25岁之前死亡。

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

“独自凄凉无人问”是很适合失独者现状的一个简单描述。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因素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躯体化经济状况医保和养老保障子女关怀与家庭功能ADL状况:

即独立生活能力。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人对自身健康能很好的运行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所具备的能力。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以及亲人、朋友等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照顾和帮助,社会支持可以减缓人们的生活压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生活心理需求理论莫瑞的需求理论:

该理论提出人类共含有种需求,分别从:

成就、自主、秩序、表现、攻击、亲和、省察、谦卑、支配、异性恋、慈善、变异、坚持、服从和求助这些需求视角进行论述研究。

并将中需求分为两大类:

第一需求,也即生理性需求第二需要,又称心因性需求,即为精神需求麦克利兰的3种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其中,就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亲和需要。

亲和需要是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通过以上心理需要理论的研就,发现以下几点共性:

一、首先重视物质需要,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其次是精神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表现。

三、两者的相互影响,通过物质需要的完善,不断出现新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的实现,需要有物质需要的提高。

需要的出现,促使人做出相应的行动,以弥补相应的缺失感。

留守老年人心理现状与因素分析目前,由于我国的医保制度和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老年人劳动能力及经济收入下降,老年人慢性病种类多,对医疗救助等需求大,但是由于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只能“望洋兴叹”。

留守老人在养老和生活照顾方面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基本的物质安全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

因此,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着担心、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子女的依恋性增强,情感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照护。

但是,子女都不在身边,生活上的不便和情感交流的缺失使留守老年人的产生孤独、自悲、自怜的消极情绪,也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悲剧。

王顺冬和公风华研究认为,留守老年人也理困境主要在于,留守老年人有很深的失落感、留守老年人孤独感强、留守老年人缺乏安全感、留守老年人的也理压力大四个方面。

留守老年人案例犯罪分子冒充燃气集团职工销售燃气报警器,专门对独居老人下手,每次骗取300元到700元不等。

我国平均每天1370名老人走失,农村空巢老人已超50%。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万独居老人中,意外死亡率为38.14%。

67岁空巢老人孤独死亡被发现时尸体已发臭改善留守老人心理状况的对策及建议个人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主体,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其自身。

老年人维持心理健康需要做到五个方面:

一个基本中心,以个人健康为中心。

老年人要从观念和行为上都要注重以身心健康为中心。

WHO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饮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体育锻炼锻炼等有有利于强身健体充实晚年生活。

两个重点,即洒脱一点,大度一点。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环境,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我国的老年人对于家庭的重视及依赖程度比较高,家庭是老年人最便捷、最可信的资源,家庭照料是我国老年人照料支持力的主体。

因此子女要自觉承担起尊敬老人、爱护老人、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家庭的核心作用,对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生活照护和精神慰籍,使“老有所养”在家庭中真正得到落实。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是生活压力的有力缓冲,社会各界要积极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全社会共同、自觉传承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积极促进政府部门、社区以及家庭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健全年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提高老人的医保待遇,解决老年人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让难以承担医疗费用的老年人同样拥有完善的医疗资源。

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重视和行动才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健康、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保驾护航。

人生都必须经历“老年”这一自然阶段,人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尤其我国老龄潮已经袭来,“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未雨绸缪,关爱老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每一个子女都能够及时行孝,莫给自己留遗憾。

愿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就医条件、文化娱乐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