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6085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鲸教学设计.docx

《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鲸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鲸教学设计.docx

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二、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例清晰,语言简练准确,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

因此,以学生读书自悟为主,并准备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的相关课件,在学习中穿插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程资源。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倾斜、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流利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3.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四、学习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几组鲸的图片。

(出示课件二——四)

同学们认识这种动物吗看,它们时而浮出海面,喷出高矮粗细不同的水柱;时而潜入水中,温顺可爱;时而……你们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学习《鲸》这篇课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更多的了解它们吧。

板书课题:

鲸。

(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生字、词语。

2.指导读音、笔顺。

如:

①“哺”读“bǔ”而不读“pǔ”。

②“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巿”。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标出课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思考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整体感悟,了解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参与,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归纳整合课文内容。

教师用重点词语相机板书:

形体、进化、种类、习性

(四)课堂练习,回顾小结:

1.选择正确读音。

(出示课件五、课件六)

上颚(è、é)哺乳(bǔ、pǔ)滤出(lù、lǜ)

潜入(qiǎn、qián)比较(jiǎo、jiào)立即(jí、jì)

2.形近字组词:

鲸()虑()鳄()

鳍()滤()腭()

肺()判()胎()

柿()叛()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考考你。

(出示课件七)

课文先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接着介绍了鲸的进化和种类,然后分别从鲸的吃食、呼吸、睡觉、繁殖这几方面具体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海洋家族里的一个庞然大物,它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

板书课题: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鲸的世界,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鲸的。

3.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看大家做好准备了吗

(1)词语。

(出示课件八,指名读。

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

倾斜经验判断胎生寿命

(2)轻声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的每一节主要介绍了鲸的哪方面知识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4.同学们学得认真,准备充分,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太阳》一课吗也是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假设、分类别、打比方……)

5.让我们来看看《鲸》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鲸的。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方法。

1.默读第一节,思考作者是如何介绍鲸“大”这个特点的,找出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把方法写在旁边,然后,想一想,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出示课件九——十三)。

(1):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1读此句,课文介绍的是鲸,为什么还要写象呢有何好处

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便于理解接受,形象地感知到鲸“大”。

(2):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①通过划线的词语,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段话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写出了鲸的确很大,谁给大家读一读,要读出鲸的“大”来。

②这些划线的词语如果换成“很重”、“不轻”、“很长”等,体会一下,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汇报体会。

③这段话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有什么好处

(举例子,使说明更加真实、可信。

这是两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本课在运用说明方法上的一种新形式,我们在以后写作中不妨尝试一下。

④齐读这句话,读出轻重缓急,体会鲸大的特点。

句(3):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是从哪个词语来判断的有什么好处

(通过“要是”一词可以看出是假设的说明方法。

用熟悉的事物做假设,帮助我们想象出鲸的“大”。

②自己边读边想象鲸的嘴有多大。

3.第一节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假设几种说明方法融合在一起,更准确、形象、直观地为我们介绍了鲸“大”这个特点,下面我们把这一节读一读,要读出鲸“大”这个特点来。

(三)放手品读,了解特点,体会方法。

1.自由读第二节,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出示课件十四——十八)

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2.快读第三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十九、课件二十)

3.我们知道了鲸分两类,那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呢自学四、五节,用曲线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直线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

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吃食,呼吸。

(出示课件二十一——二十五)

4.以上我们又了解了鲸的一些知识,作者又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学生汇报。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好学,既爱读书,又善思考。

5.学习第六节,想象一下鲸睡觉时的样子,试着把它们画出来。

(出示课件二十六——课件二十九),推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

想一想,鲸为什么这样睡觉(安全、团结)

6.轻声读读第七节,你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练习:

(出示课件三十)

鲸用(肺)呼吸,鱼用(腮)呼吸;

鲸是(胎)生的,鱼是(卵)生的;

这些都说明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拓展延伸,总结激励。

(出示课件三十一——三十六)

1.学完了课文,相信同学们对鲸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课下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和你搜集的相关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尝试运用我们所学的说明方法。

2.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许多有关鲸的知识,还领悟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假设等说明方法,收获不小。

其实,自然界中还有更丰富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动物世界里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希望同学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

八、板书设计:

9.鲸

形体大作比较

进化陆地——浅海——海洋列数字

种类须鲸齿鲸举例子

吃食呼吸假设

习性睡觉繁殖打比方

九、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采用先扶后放,读中见悟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内容,感悟方法,训练学生学会自学,乐于发现。

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形象,拓展了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开阔视野。

通过精读品味重点句子,体会感悟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乐读善思的习惯,加强了学生表达的严谨性。

伴随着读书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设计的练习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更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重点突出,既浓缩了课文内容,又显示了说明方法,学生一目了然,印象颇深。

但整堂课在环节衔接上还需要更加紧密,以至让过程更加流畅。

在“品”字上,还须下功夫。

 

《鲸》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王学平

单位:

蓟县第三小学

通讯地址:

蓟县城关兴华大街二经路3号

电话:

邮编:

3019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