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5890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docx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刮痧(shā)奖券(juàn)臀部(tún)燠热(yù)…B.马厩(jiù)禅让(chán)便当(biàn)慎重(shan)…C.步骤(zù)抽噎(yē)踽踽(jǔ)一绺(liǔ)…D.黑黢黢(qū)溃烂(kuì)箢篼(yuān)眉黛(dài)……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树荫竣工筛选锲而不舍

  B.弥高委曲按耐兀兀琼年

  C.袖贞宁谧偏然怏怏不乐

  D.馥郁悲凉羽翼五采缤纷

  3.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每做一件工作,都应该专心一意地去干,不要。

  ②参加大赛的时候,即使面对的是高手,也不要,而应当沉着应战。

③杨学军多次参加高考都落榜了,以致,精神萎靡。

  ④大家对他提出的改革方案不置可否,因此他,不知所措。

  A.心慌意乱心猿意马心乱如麻心灰意冷

  B心乱如麻心灰意冷心猿意马心慌意乱。

  C.心灰意冷心乱如麻心慌意乱心猿意马

  D.心猿意马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乱如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五一”假期,庐山风景区接待的有课至少在50万人以上。

  B.今天班会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学习了《中学生行为规范》。

  C.学习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D.鲁迅先生的《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明天不过是凝结在荷叶上的露珠。

(比喻)B.谁说三峡的猿声不美?

(设问)

  C.我的生活像甜美的蜜糖,像温婉的音乐,像美妙的舞蹈,更像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籍。

(排比、比喻)D.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对偶)

  6.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俄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被称为世界悲剧巅峰之作。

  B.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是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C.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运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院子前面的那棵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了。

  B.报童说:

“掌柜的,长辛店大战的新闻,要不要来一张?

  C.可是知道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D.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势:

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向是: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

  A.照飘好像笼B.泄飘好像蒙C.照浮仿佛蒙D.泻浮仿佛笼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体则是“视而不见”。

…B.极光的变化很快,是自然界中名副其实的魔术大师。

…C.陈从周先生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D.门前的雪地上,有一群麻雀正在觅食,真是门可罗雀。

…10.下面作品中的人物,全部属于小说的一组是:

()①香雪②迎春③马蒂尔德④窦娥⑤蔺相如⑥凤娇⑦张生⑧罗密欧⑨哈姆雷特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②③⑦⑧D.⑤⑥⑦⑨11.下列字中,全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A.桥围春林B.从晶品林C.日花淼雨D.中羊落旦12.下列常识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吏三别”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六首诗,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苛政、重赋带给人民的无限的痛苦。

  B.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大仲马。

  C.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正月十五叫做“中元节”,是人们赏花灯、猜灯谜的娱乐节日。

  D.“豆蔻年华”指的是十六七岁的男青年,比喻其生机勃勃、面貌俊俏。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家的亲戚特别多,犹如汗牛充栋,远远看着都让人头大。

  B.南联盟释放了三名美军飞行员,摆出了走和平之路的架式,可美国却投桃报李,仍对南联盟狂轰乱炸。

  C.放学回家的路上,毛毛高兴极了,一蹦一跳的,犹如蜻蜓点水。

  D.开学的第一天,校园里充满了莘莘学子年轻的身影,给这所古老的校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意思差别的一项是:

()A.他能不否认这个事实吗?

  B.他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C.他并不否认这个事实。

  D.他承认这个事实。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B.我国古代有许多同姓、父子作家,如“三曹”指的是曹操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三苏”指的则是明朝的苏轼及其两个儿子苏洵和苏辙。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四位剧作者。

  D.矛盾的《子夜》《春蚕》《秋收》被称为“农村三部曲”。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618题,每题2分,共6分。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作者登高时的环境情况,渲染出一种悲凉哀伤的氛围。

  B.“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的视线转向江水和沙洲,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深秋落叶纷纷的萧条景象。

  D.“艰难苦恨繁霜鬓”表明登高时作者因过渡悲伤而瞬间白头的景象。

  17.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万里,感怀故土。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将近百年。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状况不好。

  D.“独”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寥的境况。

  18.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之后对成都故土的怀念。

  B.本诗用字经典,对仗工整,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

  C.本诗是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D.本诗渲染了一种悲戚荒凉的氛围,又有着苍茫悠远的气势。

  三、填空题。

(共2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

  2.横眉冷对千夫指,

  ,不焚林而猎。

  4.商女不知亡国恨,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926题,共12分。

  1.阅读下文,回答1922题。

(共7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9.给加点字注音。

(2分)

  荷()()宿()见()20.找出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子路拱而立

  B.顺风而呼

  C.客喜而笑

  D.欲洁其身,而乱大论

  21.找出加点词古今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明日,子路行。

  D.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22.作者借子路之口,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政治态度?

(用原文回答,1分。

)23.答:

  2.阅读下文,回答2326题(共5分)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

“吾终于此乎?

”文种曰:

“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会稽之耻耶?

”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3.给这个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

(1分)

  24.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越王勾践反吴。

  B.女忘会稽之耻邪?

  C.振贫吊死。

  D.吾终于此乎?

  25.给划线句加标点。

(1分)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26.翻译。

(1分)

  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2730题,共10分。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

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

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

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

?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异常耐心。

  ?

?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

?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

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

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了“受不了”的报警声。

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

?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大概也有十多个,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

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

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

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

她发现后,急忙说:

“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

“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了7层,其实楼梯口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

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

“这人真多事。

”?

?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

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

她主动接过来说:

是的,往左拐。

?

?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着下电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

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

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

“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

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

?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

“神经病!

”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还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27.开头处“面前是以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的开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28.第三段“起风了”这一句删掉好不好?

为什么?

(2分)29.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2分)30.小说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来。

(4分)六、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微笑是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美丽的花,时时刻刻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当生活像一首欢唱的歌那样轻快地流淌时,露出微笑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当生活像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那样寸步难行时,露出微笑则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中,或者在我们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或者在其他什么地方,仔细回想一下,并不难发现,一定有一些难忘的微笑定格在我们的回忆中。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一、DADCBAADDBBADAC

  二、DBA

  三、她在丛中笑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涸泽而渔隔江犹唱后庭花四、HadiàosùxiànDA不仕无义。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卧薪尝胆D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

  优待宾客、赈济穷人、吊唁死者安慰家属。

  五、1、环境描写,衬托“她”的气质,烘托文章气氛。

  2、不好。

过渡的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去掉后前后文衔接会出问题。

  3、对比鲜明,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疗治。

4、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找楼梯;

  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

  “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人称为精神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