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65326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ppt

野外安全行车手册中国地质调查局编第一章野外安全行车基础一、汽车技术状况对野外安全行车的影响野外行车前需对车辆状况进行检查:

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发动机、轮胎、车灯及喇叭。

进入野外工作区需了解:

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备足燃料、饮水、食物、应急药品和车辆易损件。

有条件时准备GPS、卫星电话、车载电台等定位、通讯设备。

(1)制动系统技术状况对野外行车的影响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鼓易磨损、油污或卡滞,液压制动系中有空气,制动液渗漏及总泵内制动液不足;气压制动系统控制阀或制动气室密封不良,以及空气压缩机皮带松弛等,均会引起制动作用迟缓,制动力不足,使制动距离加大,威胁行车安全;

(2)转向系统技术状况对野外行车的影响转向轴弯曲、各转动部位缺少润滑油、各个连接件因磨损间隙过大以及轴承损坏等将引起转向沉重,甚至引起汽车单向跑偏,造成转向失灵,汽车失控。

(3)喇叭、灯光技术状况对野外安全行车的影响喇叭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警告行人和其他车辆,引起注意,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部件。

灯光对行驶起着提示和照明的作用,如果行进中制动灯或尾灯不亮,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4)轮胎状况对野外安全行车的影响汽车左右轮胎气压不同、磨损程度不同、花纹不同,会造成左右制动力不均,从而引起跑偏。

轮胎被刺伤、划伤时,长时间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爆胎,引起汽骤然偏行,甚至引起翻车事故。

(5)前桥与悬挂装置技术状况对野外安全行车的影响前桥磨损和变形会使前轮定位改变,从而引起汽车转向沉重或行驶中摆头。

钢板弹簧若出现弹性减弱、窜动、折断时,车身会向一侧倾斜,行驶跑偏。

二、野外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1)思想重视、操作熟练、遵守交通规则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2)保持适当的车速,是安全行车的基础。

(3)行车时驾驶员必须经常注意观察各种仪表和警告装置的指示情况。

通过嗅觉察觉有无橡胶、塑料、线圈、摩擦片等被烧焦的气味,通过听觉注意发动机和底盘部位有无异常响声,以便了解汽车部件的工作情况。

(4)长途行车,中间要停车休息(连续驾驶不超4个小时)。

停车休息时检查转向灯、转向横拉杆、直拉杆是否正常,制动鼓、轮胎是否发热,胎面花纹是否夹有石子,双胎间是否有砖块、石块等,以及制动件,传动件的紧固情况,货物的捆绑情况。

三、野外安全行车禁忌禁禁酒后酒后开开车。

禁禁疲疲劳开开车。

禁禁驾驶时吸烟吸烟。

禁禁驾驶时接打手机接打手机。

忌忌带情情绪开开车。

忌忌服用服用兴奋剂型或抑制型型或抑制型药物后物后开开车。

四、野外车辆事故逃生常识1、成功逃生的三大前提正确的正确的驾姿驾姿系好安系好安全带全带头脑冷头脑冷静判断静判断清晰清晰成功逃生成功逃生三大前提三大前提2、翻车后的逃生方法熄火调整身体观察逃生顺序敲碎玻璃如果前排乘坐两人,副驾驶人员应先出。

(副驾驶位置没有方向盘,空间的易出。

)确定车外没有危险,在逃出车门,避免被旁边疾驰的车辆撞伤。

不急于解开安全带,先调坐姿。

具体:

双手先撑住车顶,双脚蹬住车两边,确定身体固定,一手解开安全带,慢慢把身子放下来,转身打开车门。

最首要操作车门变形无法打开,从车窗逃生。

若车窗封闭,应尽快敲碎玻璃。

使用专业锤在车窗一角的位置敲打。

3、汽车入水后的逃生方法1由于车头较重,汽车入水时往往车头朝下,应尽量从后座逃生。

2如果车门不能打开,手摇机械式车窗可摇下后从车窗逃生。

3对于电动式车窗,入水后车门车窗无法打开时,保持头脑冷静,将面部贴近车顶上部,保证足够空气,等水注满车厢,车内外水压平衡时,打开车门逃生,此时也可击碎玻璃从车窗逃生。

第二章公路道路安全行车一、高速公路行车

(1)车入高速路,检查轮胎、燃料、润滑油、制动器、灯光、灭火器、反光的故障车警告标志等装置装备。

(2)保持安全车速行驶,切忌车速过高。

(3)掌握制动减速的窍门。

先轻踏制动踏板告知后车,然后在减速。

注意防止车轮打滑和抱死。

(4)各行其道,保持车距。

(5)开车上路讲“温柔”。

高速路行车,忌转向时方向盘打得过快、角度过大。

(6)早“请示”,晚“汇报”。

在超车、减速、变换车道、并线、驶出主路前,应及早地对前后左右的车辆发出信号。

(7)复杂气象多注意。

遇大风、雪、雾天或者路面结冰时,应视能见度和路面摩擦力大小等情况,将车速降至安全行驶速度;雨、雪、雾天气时开启雾灯,同时打开小灯及双闪应急灯。

(8)车辆发生故障时,要立即开启“双闪灯”,把故障车警告标志防置在来车方向150m处。

若是夜间,必须开启宽灯和尾灯。

二、国道(省道)行车

(1)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合理控制车速。

)根据行驶道路状况和运行条件,合理控制车速。

(2)不准强行超车。

)不准强行超车。

(3)谨慎经过小城镇。

)谨慎经过小城镇。

1)小城镇街道一般都不设分道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行驶中要主动减速礼让,不要开快车,并尽量避免超车。

2)小城镇一般不设人行横道线,路面也较窄,横穿街道的人很多,加之小摊贩占用街面或城镇居民占用路面摊晒物品等,必须注意观察、避让,以防发生压碰事故。

(4)安全通过集市和农贸市场。

)安全通过集市和农贸市场。

(5)安全通过铁路道口。

)安全通过铁路道口。

“一停二慢三通过一停二慢三通过”(6)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1)严格控制车速,增加跟车距离;2)尽量避免夜间超车;3)注意克服驾驶疲劳;4)注意横过马路的行人;5)夏季夜间行车时,提防在公路两旁乘凉的人。

三、乡村道路行车

(1)控制车速,注意乡村阡陌间的隐蔽路口。

(2)集中精力,时刻提防进村路段人畜横穿。

(3)小心驾驶,严密观察路况。

(4)随时做好准备,避让强行占道行驶、强行超车车辆。

第三章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安全行车一、高原行车1、出行前准备工作、出行前准备工作

(1)行车前需准备以下物品:

、定位及通讯装置(GPS/手机/车载电台/卫星电话)、随车工具(备胎、刹车片、防滑链、弹簧钢板、减震器、机油、制动液、冷却液及易损件等)、救援设备(千斤顶、钢丝绳、铁锹、木板)、应急物品(氧气瓶/袋、防寒衣物、应急药品、水、食物等)

(2)出行前要检查车况,确认车况良好。

增加氧气量或者增大点火提前角,使其动增加氧气量或者增大点火提前角,使其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得到改善。

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得到改善。

发动机散热器冷却系统降温轮胎选用在散热器前面加装帘或用百叶窗来控制空气流量,防止发动机过热或过冷。

加强冷却系统的密封性,使冷却液的沸点提高,加强冷却系统的密封性,使冷却液的沸点提高,避免冷去液过早溢出。

避免冷去液过早溢出。

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液压制动器及离合器的液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液压制动器及离合器的液压转动装置因气阻而失效。

压转动装置因气阻而失效。

高原行驶时,应调换山地轮胎,适当调整轮高原行驶时,应调换山地轮胎,适当调整轮胎气压。

胎气压。

(3)注意驾驶员的身体状况1)出行前要进行健康检查。

患有心、肺、脑、肝、肾病变,严重贫血、高血压或感冒等疾病时不宜进入高原。

2)进入高原多食用高糖、多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品,饮食适当,禁止饮酒,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上呼吸道感染。

3)初次入高原的司机,除注意自己的身体外,还应适当准备防寒衣物、药品、干粮等,预防在高原上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以及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被困在途中的情况。

2、行车要点

(1)行车心态稳,莫心急。

(2)两车以上或单车两人以上同行,确保遇险情后能相互救援。

(3)行驶陌生线路前,先了解道路情况和路途食宿点。

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时,须尊重其风俗习惯。

(4)控制车速。

(5)禁止在山路上空挡滑行。

(6)长时间下坡时,适当停车冷却刹车片。

(7)车辆驶完泥水路面后,要多踩几次制动,防止刹车失灵。

(8)遇到特殊路段,应下车勘察道路情况,确认能够通行时再驾车通过。

(9)山区道路上需要停车时,选择道路较平坦和视线良好的路段停车,拉紧手刹,将档位放到一档位置防溜车。

(10)高原地形复杂和天气多变,注意了解路况和天气情况。

3、应急处置要点

(1)初次进入高原易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若症状不严重,在静息时较轻微,尽量不要吸氧,多休息,多饮水、多吃水果可以帮助适应高原环境;若上述症状愈来愈重,静息也十分明显时,应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

(2)车辆一旦陷入泥潭不要惊慌,要立即停车,挂上倒档,将汽车倒出泥坑。

(3)高原迷路时,应当保持头脑冷静,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在人烟稀少、罕至的陌生地段一旦迷失方位,在无法判明道路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地自寻出路。

避免大量运动,防止感冒和保持体能,原地等待救援。

二、山地行车1、出行前准备工作、出行前准备工作准备必须品、检查车况等。

2、行车要点、行车要点

(1)选择适当的档位,严格控制好车速,上坡时应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选择适当的档位,严格控制好车速,上坡时应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下坡多用发动机牵阻力控制车速,尽量少用制动器,以防制动器过热。

下坡多用发动机牵阻力控制车速,尽量少用制动器,以防制动器过热。

(2)行车时要注意靠山崖一侧留有一定额安全距离,防止石崖或树干等剐碰)行车时要注意靠山崖一侧留有一定额安全距离,防止石崖或树干等剐碰车辆或货物而发生事故。

车辆或货物而发生事故。

(3)会车时应选择宽平道路,加大横向间距。

)会车时应选择宽平道路,加大横向间距。

(4)上陡坡时不要超车;会车时选择安全路段,必要时提前在安全地带停车)上陡坡时不要超车;会车时选择安全路段,必要时提前在安全地带停车等候。

等候。

(5)遇到特殊路段,下车勘察道路情况,确认能)遇到特殊路段,下车勘察道路情况,确认能够通行时再驾车通过。

够通行时再驾车通过。

(6)路过急转弯道路时车辆必须减速沿外侧缓慢)路过急转弯道路时车辆必须减速沿外侧缓慢行驶,以防后轮掉入弯道内侧或碰撞内侧障碍物。

行驶,以防后轮掉入弯道内侧或碰撞内侧障碍物。

3、应急处置要点、应急处置要点山地驾驶因汽车动力不足或换挡不成突然溜滑,山地驾驶因汽车动力不足或换挡不成突然溜滑,应立即使用手刹、脚刹制动停车,停车后在车轮应立即使用手刹、脚刹制动停车,停车后在车轮下垫塞三角木、石块等物,再重新起步。

制动停不住汽下垫塞三角木、石块等物,再重新起步。

制动停不住汽车继续向后滑时,应注意控制方向,避开路上危险目标,车继续向后滑时,应注意控制方向,避开路上危险目标,使车尾向路边的山体、岩石、大树等天热障碍物靠拢,使车尾向路边的山体、岩石、大树等天热障碍物靠拢,利用路边天然障碍物阻止汽车下滑。

或者将汽车驶入路利用路边天然障碍物阻止汽车下滑。

或者将汽车驶入路边的农田、沙地,以缓冲并消耗汽车的惯性能量减小事边的农田、沙地,以缓冲并消耗汽车的惯性能量减小事故损失。

故损失。

三、沙漠行车1、出行前准备工作、出行前准备工作准备定位及通讯设备、随车工具、救援设备、应急物品;出行前要检查准备定位及通讯设备、随车工具、救援设备、应急物品;出行前要检查车况,确认车况良好。

车况,确认车况良好。

2、行车要点、行车要点

(1)起步时小油门慢松离合器,避免大油门猛松离合器或高转速起步,防止四)起步时小油门慢松离合器,避免大油门猛松离合器或高转速起步,防止四个轮子被深深陷入沙中,甚至离合器烧死或半轴断裂。

个轮子被深深陷入沙中,甚至离合器烧死或半轴断裂。

(2)行驶中匀速前进,踩稳油门踏板,不要忽快忽慢,防止驱动轮突然变换转)行驶中匀速前进,踩稳油门踏板,不要忽快忽慢,防止驱动轮突然变换转速而造成陷车。

速而造成陷车。

(3)行驶中遇到大的沙丘或陡坡,要采取大油门高转速,利用车速惯性冲上去。

)行驶中遇到大的沙丘或陡坡,要采取大油门高转速,利用车速惯性冲上去。

一旦冲不上去车速下降时,应采取右转或左转调头下坡,尽量不让车子停下一旦冲不上去车速下降时,应采取右转或左转调头下坡,尽量不让车子停下来。

来。

(4)行驶中途遇到问题需要停车,找较硬或有草的盐碱地或略带下坡的路面停)行驶中途遇到问题需要停车,找较硬或有草的盐碱地或略带下坡的路面停车,便于车子在起步。

车,便于车子在起步。

(5)尽量选用适当档位行进,有利于降温。

、)尽量选用适当档位行进,有利于降温。

、(6)经常清理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并勤换机油,减少风沙带来的对发动机的磨损。

)经常清理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并勤换机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