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建构及实施策略李家栋.docx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建构及实施策略李家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建构及实施策略李家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建构及实施策略李家栋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建构及实施策略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李家栋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是山东省小语会20XX年提出并组织开展研究的。
初期参与该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济南市历下区甸柳第一小学、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小学、东营市实验学校、威海市文登实验小学五所学校,现已扩展到一百余所学校。
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省教研室20XX年春天在泰安召开了展示研讨会议,对其进行了宣传介绍。
随后,陆续应邀到省内外多地介绍。
为便于大家全面了解该课题的研究情况,我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课题的提出;二是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三是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基本构成要素及实施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山东省小语会依据语文学习及语文教育的规律提出了“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推动校园读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建构有助于学生拥有幸福人生的底色。
课题一提出,立刻得到省内许多学校校长、教师及语文教研专家的支持。
作为课题研究的提出者、发起者,甚是欣慰。
但同时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老师说,我们也知道让学生读书重要,可学习教材的时间都紧张,哪有时间让学生读其它的书呀!
老师们的话触动了我。
是呀,不帮助老师改革课堂教学,怎么能落实我们的好想法呢!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设计问卷及课堂观测量表,调查了解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学习与生本教育、高效课堂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经验;三是提出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构想。
(一)设计问卷及课堂观测量表,调查了解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卷包括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类。
其中,学生问卷按学段设计了低中高三份。
学生问卷样本,各实验学校在本校低中高三个学段各选一个班作为样本。
教师问卷样本的选取,各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分管语文教学的领导全部参与。
关于课堂观测,各实验学校从全国名师课、省级以上课堂教学比赛中的经典课、优秀教师常态课、一般教师常态课这四类课中至少各选择一节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实验学校、总课题组形成研究报告。
学生问卷举例:
山东省“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高年级学生调查问卷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研制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认真做选择或回答,以帮助老师了解大家的需求,努力改进老师的教学,让大家更好的学语文、用语文。
1.你喜欢你的语文老师吗?
()
A.很喜欢B.一般C.不喜欢
2.你喜欢或不喜欢语文老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描述
喜欢的原因:
不喜欢的原因:
3.你盼望上语文课吗?
A.很盼望B.一般C.不盼望
4.你盼望或不盼望上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描述
盼望的原因:
不盼望的原因:
5.学习一篇新课文前,老师是否安排预习?
A.没有安排B.有时安排C.经常安排
6.课堂上,老师的教学与预习有关系吗?
()
A.没有关系B.关系不大C.有关系
7.一篇篇幅较长的精读课文——《詹天佑》,你们需要几个课时学完?
A.三课时B.两课时C.一课时
8.语文课上老师都是教你们学习什么内容?
()
A.学习课本内容,外加一些练习
B.学习课本为主,老师适当增加一些补充资料C.以老师增加的补充资料为主,课本学习很简单
9.学习不同的课文,方式是否一样?
A.一样B.有是不一样C.大多不一样
10.老师平时在课外一般布置什么的作业()
A.围绕课本的练习题B.课外阅读C.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问卷举例:
山东省“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教师调查问卷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研制
老师您好!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广大的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努力
追求和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的提出,也因此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的推进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客观准确的反映当下广大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教师基本信息与素养、教学行为与课堂组织结构、课程资源的理解与使用、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调查,为课题的科学研究提供一手材料。
请您根据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谢谢合作。
一、教师素养基本情况
1.您的教龄是()
A.5年以下B.5-10年C.11-20年D.21-30年E.30年以上
2.您现在的任教年级是()
A.第一学段(低年级)B.第二学段(中年级)C.第三学段(高年级)
3.您所在的学校属于()
A.城市小学B.县城小学C.乡镇小学D.村小
4.您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热情的老师吗?
()
A.是,我总是充满热情B.有时候还可以C.不是
5.您觉得学生信任你喜欢你吗?
()
A.很信任很喜欢B.一般化C.不太信任D.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6.学生喜欢上您的语文课吗?
()
A.喜欢B.较喜欢C.不喜欢D.不知道
7.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要求,感觉自身能力()。
A.难以应对B.基本能应对C.完全能够应对
8.您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
A.拼音B.识字C.阅读D.习作E.口语交际F.综合性学习
9.您对《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所任教年段的目标要求()。
A.很清楚B.一般C.不是很清楚D.不清楚
10.在课堂教学中您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A.很重视B.比较重视C.不太重视。
二、教学行为与课堂组织结构
1.你备课,都做哪些准备?
A.备教材()B.设计教案()C.准备教具()D.研究学生()
2.就您目前的教学状况,您认为您的学生预习是否有效果?
( )
A.很有效果B.有一定效果C.没有效果
3.您了解教学目标要从哪几个方面制订吗?
( )
A.很清楚。
B.有一些了解。
C.不了解,我大多是在抄写参考书。
4.您每节课上课前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很明了吗?
( )
A.很清晰,我的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
B.较明了,但我更关注我的上课程序。
C.不明了,只要完成任务就行。
5.上课时,您经常( )
A.按备课设计上课B.根据学习情况调整C.想到哪讲到哪
6.您习惯一节课( )
A.教师全程带领B.教师讲授为主C.学生合作或独立进行D.师生合作
7.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正确时,您通常的做法是( )
A.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到预设的教学程序中。
B.暂停所讲内容转而展开讨论。
C.试图通过引导让学生重新思考。
D.讲解这个问题。
E.避而不答,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8.您在课堂中给学生看书自学的时间吗?
一般每节课给多少时间?
( )
A.给;10分钟左右B.给;5-6分钟
C.给;2-3分钟D.不给,课前已预习
9.您在课堂中让学生当堂动笔训练吗?
一般每节课给多少时间?
( )
A.给;10-15分钟B.给;5-9分钟
C.给;5分钟左右D.不给;课后再训练
10.您喜欢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吗?
( )
A.喜欢B.偶尔喜欢C.不喜欢,担心影响进度D.不喜欢,担心难以答疑
11.您在课堂上注意时间的分配吗?
( )
A.我很注意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时间B.不太注意,但心里有数
C.从不注意,讲到哪儿是哪儿
12.上课时,学生对您的课不感兴趣了,你会怎样?
( )
A.继续讲自己的 B.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C.随便上完课了事 D.让学生自习
13.您怎样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 )
A.让学生自由地学
B.让学生列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而后集中讲解
C.随时巡视,随时指导
D.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有障碍时给予指导
14.对于课堂小结和知识方法归纳,您的做法是?
( )
A.让学生归纳,老师修正引导
B.有时让学生做老师补充
C.很少学生归纳,一般是老师总结
D.师生均不做
三、课程资源的理解与使用
1.您如何看待语文教材地位和作用( )
A.是唯一的的语文教学资源和载体
B.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C.教材不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要敢于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
2.平时教学中您是如何使用教材的( )
A.按着教材的要求使用,不做任何改变和调整
B.根据教学需求,对教材编排和内容进行二度开发
C.对教材内容做些简单的处理,重在课外资源的补充与拓展
3.对于一篇课文,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您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确定( )
A.教学内容B.教学目标C.教学重点、难点D.教学方法E.教学设计
4.教学六年级上册精读课文——《詹天佑》,您一般需要几个课时完成?
()
A.三课时B.两课时C.一课时
5.当前您对教材的理解和目标的定位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是( )
A.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结合上把握不好
B.对教材的解读还不够深入,很难把握重难点和训练点
C.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比较模糊,教什么,练什么不够清晰
D.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束缚,不敢大胆的取舍和选择
E.其他,如: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1.您常常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吗?
( )
A.经常B.有时会评价C.从来不去想那么多
2.您对上课过程的反思情况是( )
A.经常反思B.大型观摩课才会反思
C.完成学校规定的次数D.很少反思
3.您一般采用什么形式进行教学反思?
( )
A.在脑子里回顾一下,和同事简单谈谈B.和同事就某一方面展开讨论
C.在教案后面写几行D.系统思考并写下来
4.您认为好的语文课最重要的是( )
A.学生学会了内容B.学生学会了方法形成了能力
C.学生喜欢语文课D.学生形成了学语文的习惯E其它
5.您觉得影响和制约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提升的主要瓶颈是( )
A.教学资源匮乏,只有一本教材,学生视野不够开阔
B.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
C.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影响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养成
D.其他,如:
6.结合您所工作的环境和任教班级,您感到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和困惑是什么?
7.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你需要学校和教研部门为老师提供哪些便利和帮助?
课堂观测量表举例: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量表-----教学内容的选择使用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研制
执教人:
-课题:
所用年级学生:
上课时间:
观课教师:
教项目
学环
节
课内教学内容的使用
课上生成资源的运用
课外拓展资源的运用
内容描述
所用时间
内容描述
所用时间
内容描述
所用时间
用时汇总
所占比例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汇总表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研制
执教人:
课题:
所用年级学生:
观
察
视
角
数据
比例
教师方面
学生方面
教学内容
选择使用情况
教学内容
实施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组织
方式的针
对性
教学组织方式的有效性
参
与
兴
趣
参
与
状
态
参
与
密
度
参
与
效
果
情况汇总
所占比例
上课时间:
观课教师:
通过问卷以及课堂观测,我们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1.老师的教学大多以师为本,致使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
学生入学初大多数是喜欢语文,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的人数在减少。
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以师为本应该是众多原因中的主要原因。
多数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演绎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选择等,均有教师决策。
2.课堂教学千人一面,采用雷同的教学环节设计。
从阅读教学环节安排看,四类教师不论什么课文,大多是“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
不同点在于教学资源的选择及教学技巧是否创新上。
3.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不管是学生问卷,还是课堂观测,阅读教学用时多,效率不高,多数课学生学到的是零散的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语言规律、语文学习的方法学到的少,致使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如下几点:
1.教学思想问题。
教学中自觉不自觉的以师为本,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教师教学考虑自己如何教多,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如何学的少。
如学生对“学习一篇新课文前,老师是否安排预习?
”大多选择的是C.经常安排。
可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与预习有关系吗?
”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却是B.关系不大。
由此看出,教师的教学还没有真正以生为本。
这方面的问题,在教师问卷和课堂观测中也发现了该问题。
如老师对“你备课,都做哪些准备?
”的选择,大多选择的是A.备教材B.设计教案C.准备教具,而选择D.研究学生的则很少。
再比如,课堂观测也发现,教师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预设的多,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少。
2.教学能力问题。
一是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有偏差。
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
如教学生学课文,更多的还是学死的知识,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规律,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学生选择“老师平时在课外一般布置什么作业?
”大多数学生选A.围绕课本的练习题,少数学生选B.课外阅读,几乎没有选C.语文实践活动的。
二是设计、实施教学的能力不高。
第一,解读教材的能力偏低。
研读教材不到位,只了解课文的表层内容,没有深度和新意。
确定的知识学习目标是一些无序的死的知识;方法、能力方面的目标不具体,表述模糊笼统,没有操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概念化,不够准确;第二,教学方式不能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没有变化,课课如此,天天如此;第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没有重难点,课文表层内容分析多,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训练少;第四,教学引导方法单一,大多采用提问式。
就提问看,预设的浅层次问题多,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少,不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规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以及习惯得不到的培养;第五,对学生的研究不重视,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学情方面的研究。
(二)学习与生本教育、高效课堂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经验。
在对课堂教学现状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课题组积极学习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丰富自己的认识。
就理论内容的学习,主要学习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学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以下观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一,人具有非常优异的先天潜能,教育无需也不应该用指导性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什么,这样做会压抑潜能的自然实现,适得其反。
教育只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和睦的心理环境,使之能在“内驱力”的本能驱动下自动的形成,充分得形成。
第二,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
他说:
“一个人是一个流程,而不是一团固定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的潜能之星座,而不是一组稳定的特征”。
这样,教育就不可能按照一组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向学生施教,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想,如何做,而必须顺应学生内心心理体验变化之自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如下观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一、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
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第二、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第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
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
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
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这样,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就生本教育的研究经验,我们主要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研究成果《教育走向生本》;就高效课堂的研究,我们主要学习了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教授有关高效课堂的研究报告。
(三)提出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构想。
有了对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有了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经验的学习,根据我们对语文教育规律以及语文学习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构建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研究构想。
将“生本”与“高效”组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相加,是两种思想的升华,是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新思想。
我们需要课堂的高效率,追求课堂的高效率,但必须在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前提下的高效率。
我们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但不否认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不放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追求。
二、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这样的课堂,学生生命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语文自主实践,学生学习享受优质服务,学生真切感受语文成长,师生双主体和谐共存,彼此分享精彩语文生活。
这样的课堂,就教师而言,要做到五个到位。
1、生命意识到位。
学者叶澜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我们提出的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的生命化教育追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的环境,提供生命成长的养分和能量。
具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意义的人,本身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先行学习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对生命的尊重。
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收获让其振奋,困惑让其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了解学生的需求后,指导就会更具针对性,让学生实现有不会到会,有不能到能的发展与提升;总之,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多发挥学生的作用。
2、研究学生到位。
要对学生全面研究,这里的“全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有的学生;二指学生的各个方面。
如,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究学生的智能类型(智能类型(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
“由也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也,故退之。
”
只有对学生研究到位了,才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个性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的空间留给学生。
3、学科意识到位。
语文就是语文,它不同于其他学科。
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有“语文的意识”,要把握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要清楚每个年学段的语文课做些什么,怎么做。
要用心研读教材,与文本真正对话,与教材编者真正对话,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