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6472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46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pptx

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死观15级环境设计金令3015206136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其中道家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脱俗的不凡见解和独特的美学境界,格外醒目的凸显出来,乃是中国生死哲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老子之“道”,其内容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之认识,生死价值实践观和生死之超越的思想。

老子对生死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PPT试从这三个方面,通过浅析老子的生死观,来把握其对待生死问题态度。

1.生死的认识自然生死观辩证的生死观2.生死的实践3.超越生死的认识一、生死之认识自然的生死观要理解老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老子之“道”。

对于生,老子立足于宇宙的广阔视野来观察的老子体悟到,要个体的人要排斥死亡是无济于事的。

但他也认为有一种超越于生死的存在,这就是“道”。

因此,须将死的变化纳入到生死大化之中,纳入“万物将自化”的规律之中,才能够解决人对死亡的恐惧感辩证的生死观从老子对生死的认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所包含的辩证法的思想。

正是因为“道”的运动过程是永恒的,所以在生命之道的支配下,生命运动过程就是生与死各向对方转换的过程,生是向死而动,死是向生而归。

对立性生死之间相互渗透与转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老子的思想中,生与死应该具有相互连接性和相互依赖性,两者原本处于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

二、生死之实践返朴归真,生长久视在生死皆由“道”来决定的情况下,老子哲学中的超世情绪和顺世精神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获得解脱的欲望。

两方面阐释老子的日常生活的实践对待生死1.返璞归真的养生之道如果说“清心”和“虚心”可视为老子对生命肉体的保养之“道”,强调顺应自然的行动原则2.长生久视的精神境界老子的“长生久视”可谓是一种对生命最真切的把握,把握了生命的真谛就意味着人的精神层面的“生存”之永恒性得到了实现,这里,老子要求个体生命自觉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淡泊肉体生命的相对有限性三、生死之超越死而不亡老子的生死观建立在其思想体系的最高原则“道法自然”基础之上,是一种超脱的生死观。

老子的“长生久视”旨在主张爱惜生命而得尽其天年,其“死而不亡”则是回归自然之道,而得与“道”永存在老子的思想中,“死”与“亡”的意思并不相同,“死”指的是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终止,它着重指人的形体而言;而“亡”指消亡,不存在,归于无首先,老子认为人之生死和宇宙天地万物相同,都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因此这一点反映了老子生死观的唯物主义立场。

其次,虽然老子的超越生死观并不是要求人刻意去追求长生不死,而是鼓励人们追求有限的长生久视,主张爱惜生命,爱惜精神,以尽人之天年最后,老子的超越生死观将死亡看成是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揭示了生死之辩证法。

老子立足于生死之自然性和相对性,从而主张消灭生死之差异,以超越的观点来缓解死亡给人所带来的危机感,其足以证明老子的智慧。

影响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中所涵盖的生死观点在其道家学说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包括对后来者庄子的生死观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老子对待生死的看法无遗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后期庄子也正是以老子的思想为出发点,从对死亡意义的领悟中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进而走向逍遥的人生四、结语众所周知,生死问题是与人的一生中始终相始相终的问题。

老子生死哲学中透露出对生命存在的理性态度和对死亡困境的达观态度,对我们后世的启迪应该是深刻的。

老子并没有将我们引向宿命论的岐途,而是让生命从狭窄、困扰、惶恐和死亡的自我冲突中解脱出来,让心灵与自然凝聚成永恒的存在,使人的心灵走向绝对自由的精神家园。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