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6353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docx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

工艺流程习题专练

适用学科

高中化学

适用年级

高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新课标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及其应用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溶度积规则

▪过滤

沉淀的洗涤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知识解决工艺流程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掌握综合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观念

教学重点

工艺流程题的解法

教学难点

工艺流程题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与反应

2.非金属元素有化合物性质与反应

3.过滤与洗涤

二、知识讲解

考点1题型模型

化学工艺流程题结构一般包括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一般简单介绍以何种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含什么杂质等,要注意一些关键信息)为原料制备哪种物质,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题干部分则是工业制备的简化工艺流程图。

题尾部分则是根据工业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命题者精心设计的系列问题。

对于学生解题需要的未学过的信息在三个部分都有可能出现,审题时须全盘考虑。

考点2考点模型

(1)原料处理的方法和作用

①研磨: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或加快反应速率。

②水浸:

与水接触溶解或反应,可通过延长时间、搅拌或适当升温来加速,以提高浸出率。

③酸浸:

与酸接触反应而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可通过适当增大酸的浓度、升温和强力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④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⑤煅烧: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易溶解,并可使一些杂质(如有机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目的

①调节溶液的pH值:

使某些离子转变为沉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抑制某些离子的水解,防止某些离子的氧化等。

在题目中常以表格形式给出信息。

②控制体系的温度

a.控制低温:

防止物质的分解,如NaHCO3、NH4HCO3、H2O2、HNO3(浓)等;防止物质的挥发,如盐酸、醋酸等;抑制物质的水解,如冰水洗涤,以防止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增大气体反应物的溶解度,使其被充分吸收。

b.采取加热:

加速某固体的溶解,加快反应速率;减少气体生成物的溶解并使其逸出;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因析出而损耗或带入新的杂质。

c.控制范围:

确保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兼顾速率和转化率,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防止副反应发生等。

(3)物质分离或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①溶解法:

利用特殊溶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如Fe(Al)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而除去Al,CO2(HCl、H2O)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H2SO4。

②沉淀法:

a.加合适的沉淀剂(要使杂质离子充分沉淀,加入的沉淀剂必须过量,且在后续步骤中易除去)。

b.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③洗涤法:

a.水洗,b.冰水洗,c.有机溶剂洗,其目的是:

洗去目标物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目标物的溶解损耗或增大有机杂质的溶解量;防止目标物形成结晶水合物;使晶体快速干燥。

(4)可循环物质的判断

①流程图中回头箭头的物质

②生产流程中后面新生成或新分离的物质(不要忽视结晶后的母液),可能是前面某一步反应的相关物质。

三、例题精析

【例题1】高锰酸钾是中学常用的试剂。

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流程如下。

(1)铋酸钠(NaBiO3不溶于水)用于定性检验酸性溶液中Mn2+的存在(铋的还原产物为Bi3+,Mn的氧化产物为+7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b.双氧水

c.苯酚d.75%酒精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理论上(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1molMnO2可制得________molKMnO4。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所需气体产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代号)。

(6)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________(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________(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

【答案】

(1)2Mn2++5NaBiO3+14H+===2MnO

+5Bi3++5Na++7H2O

(2)ab

(3)MnO2 KOH

(4)

(5)CaCO3+2HCl===CaCl2+H2O+CO2↑ AC

(6)过滤 溶解度 浓缩结晶

【解析】软锰矿的成分叫二氧化锰,是一种常见的锰矿物。

软锰矿含锰为63.19%,是重要的锰矿石。

软锰矿非常软,还不及人的指甲硬。

它的颜色为浅灰到黑,具有金属光泽。

如果用手去摸,它会像煤一样弄黑你的手。

第一步:

将软锰矿与氢氧化钾在空气中共熔得锰酸钾:

2MnO2+4KOH+O2==2K2MnO4+2H2O

第二步通CO2,加酸歧化:

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1)由于NaBiO3不溶于水,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保留其化学式。

(2)KMnO4作为消毒剂,是利用其强氧化性,与84消毒液、H2O2的消毒原理相同。

(3)在流程图中,一开始用到MnO2和KOH,通入CO2后,又产生MnO2;加入石灰苛化,生成KOH,所以MnO2、KOH可循环利用。

(4)MnO2―→K2MnO4―→KMnO4+MnO2

11x1-x

根据电子守恒得:

x=2(1-x)

解得:

x=

故理论上1molMnO2可制得

molKMnO4。

(5)实验室制CO2气体,应选用CaCO3和稀盐酸(或稀HNO3),可选用A、C装置。

(6)操作Ⅰ应使KMnO4、K2CO3、MnO2分离开,应采取过滤的方法,KMnO4、K2CO3两种物质溶解度不同,采取浓缩结晶使KMnO4晶体析出,然后再趁热过滤。

【例题2】(2012·广东理综,32)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2Ca2++2K++Mg2++4SO

+2H2O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_____________。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

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CaSO4(s)+CO

CaCO3(s)+SO

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mol2·L-2,Ksp(CaSO4)=4.90×10-5mol2·L-2,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Mg(OH)2 CaSO4

(2)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Mg2+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K+增多

(3)K2CO3 H2SO4

(4)①溶浸平衡向右移动 ②K+的溶浸速率增大

(5)CaSO4(s)+CO

CaCO3(s)+SO

的平衡常数K=

,据Ksp(CaSO4)、Ksp(CaCO3)可知,c(SO

)=

,c(CO

)=

,则有K=

=1.75×104。

方法技巧 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

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有什么变化→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 解题时,要依据制备K2SO4的工艺流程,结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进行分析。

(1)杂卤石中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CaSO4微溶于水,过滤后,滤渣中含有Mg(OH)2、CaSO4及未溶解的杂卤石。

(2)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使c(Mg2+)减小,杂卤石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同时c(Ca2+)与c(SO

)均增大,从而析出CaSO4沉淀,K+留在滤液中。

(3)滤液中含有Ca2+、OH-,可先加入过量K2CO3溶液,除去Ca2+,过滤后,再加入稀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中性。

(4)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溶浸平衡向右移动,K+的溶浸速率增大。

(5)CaSO4(s)+CO

CaCO3(s)+SO

的平衡常数K=

CaCO3(s)、CaSO4(s)分别存在溶解平衡:

CaCO3(s)Ca2+(aq)+CO

(aq),CaSO4(s)Ca2+(aq)+SO

(aq),则有Ksp(CaCO3)=c(Ca2+)·c(CO

)=2.80×10-9mol2·L-2,Ksp(CaSO4)=c(Ca2+)·c(SO

)=4.90×10-5mol2·L-2,那么K=

=1.75×104。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高钴酸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

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pH

2.7

3.7

9.6

完全沉淀pH

3.7

4.7

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50

75

100

Li2CO3的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________(选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熔融氯化锂生产锂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Li2O·Al2O3·4SiO2

(2)除去反应Ⅰ中过量的H2SO4;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

(3)Mg2++2OH-===Mg(OH)2↓、Ca2++CO

===CaCO3↓

(4)热水 Li2CO3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小,用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耗

(5)加热蒸干LiCl溶液时,LiCl有少量水解生成LiOH,受热分解生成Li2O,电解时产生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